第54章 贊助者

此時天下豪門,除了皇帝,就是八大王趙元儼了。他家裡釀的酒可比一個小州,酒糟更是山積。自從西北戰起,朝中百官俱都削減俸祿,以助邊費,八大王也不例外。先是趙元儼自請減一兩年俸祿,皇上不許,最後每年減一半公使錢數十萬。

趙元儼是什麼人家?數十年來大手大腳花錢慣了,每年少了幾十萬,很快便覺得手頭拮据。偏偏西北戰事久拖不決,看不見公使錢恢復的希望,心中老大不耐煩。開始他願以俸祿助邊費,說他假仁假義做做樣子不對,那時是真心助國的。但家用不足,對朝廷有些怨言也是真的,兩者並不矛盾。特別對在西北主持戰事的官員和朝中宰執,趙元儼就差公開罵了,一個小國的亂子遲遲不能平定,太過沒用。

杜中宵在京城爲大戶人家蒸酒,不到一月的時間,便滿京城開始喝烈酒。這酒當然是不能賣的,但不妨礙體面人家送禮。一是稀罕,二是既然不能賣,自家又喝不完,大戶人家便送來送去。特別是有一些好酒的官員,追求那種醉熏熏的感覺,更是愛上了烈酒。

趙元儼得知了這消息,便託了個人,把蒸酒的杜中宵喚到府裡。

花廳裡,趙元儼見進來一個不足二十歲的年輕人,一身青衫,問道:“你就是蒸酒的杜待詔?”

杜中宵拱手:“回大王,在下不是待詔,是個來京城遊學的士子。因爲家中賣酒,有從酒糟中蒸酒的手藝,閒時便幫富貴人家蒸一蒸酒。酒糟本是無用之物,放着爛掉着實可惜,蒸些酒出來總是好的。”

趙元儼低聲嘟囔:“好好的讀書人,怎麼替人制酒,失了體面。你是在京城缺錢財嗎?我送你些盤纏,好好讀書,不要做這種事情。”

杜中宵道:“大王誤會了。我替人家制酒,並不是爲了錢財。我阿爹是上次科舉落第的舉子,回鄉吃了無數苦頭,路上差點失了性命。得虧我從一個遊方道人那裡得了這個蒸酒的法子,知縣官人擡舉,就此在縣裡開個酒樓,家業粗安。我家賴此安身,曾發過一個願,替人用酒糟蒸酒,收了多少酒糟,便買多少米,向窮人施粥。此番在京城蒸酒,一樣是如此,爲的是窮人有些粥吃,倒不是爲了錢財。”

趙元儼聽了連連點頭:“原來如此。怪不得前些日子附馬王太尉家天天施粥,人人稱道,就連宮中也都稱他家好處,原來是這個原故。”

樞密副使王貽永是附馬,趙元儼的妹夫,那裡的消息瞞不過他。杜中宵在王貽永家蒸酒多日,每天按照比例施粥,在開封府鬧出好大聲勢。杜中宵蒸酒,是按照比例要求施粥的,報酬並無定數。自己還年輕,要賺錢以後有無數的方法,沒必要靠這個。而且說的是到京城遊學,結果卻到處蒸酒,收錢平白讓人看輕了自己。這個時候,錢遠沒有名好用。

想了想,趙元儼又問道:“你家裡酒樓是如何經營的?酒糟裡蒸出酒來,糟還在那裡,難不成依舊扔掉?我聽人說,可以賣到城外養豬的農戶那裡。只是似我這種人家,酒糟山積,哪家買得了?”

“回大王,我家裡自己養的有豬,不愁酒糟去路。”

趙元儼連連點頭:“這倒是條路子。今日找你來,也是爲我家蒸酒。只是看你是個讀書人,怕耽誤了你的學業。既是曾經發下願心,那便另一回事。明日我去菩薩面前,也發一條願,比你原定比例多買一些米,煮粥施捨出去。此是好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杜中宵拱手:“大王有此善心,自是好的。我在京城還要待些日子,爲大王蒸酒也沒什麼。只是大王要多差些下人來做幫手,我在一邊指點,不能誤了讀書。”

“好,那便如此說定。我這裡專一撥出一座院落,做你書房,其他的都聽你吩咐。”

想了一想,杜中宵又道:“說起蒸酒,朝中蘇舍人的小官人與我投緣,這幾日一起讀書,蒸酒的事情他最清楚。我在京城不能久待,此事廢棄了可惜,便想把如何蒸酒寫成冊子,獻與朝廷。此冊子是蘇小官人與我合寫,不如大王讓他與我一起,就在大王府中把書寫成。替大王蒸完酒後,便把蒸酒的冊子獻上去,從此由朝廷來做這件事,豈不是好?”

趙元儼一怔:“你願把此法獻與朝廷?如此豈不壞了你家衣食?”

杜中宵笑着搖了搖頭:“現如今許州只能由我家蒸酒,一州之地,足夠全家吃穿不愁了。”

趙元儼痛快點頭:“你有此心,朝廷必有重賞!好,這幾日你便在我家蒸酒,要些什麼,儘管說與府裡管事。我助你做成此事,也是爲朝廷做事。西北戰起,此時朝廷正是用錢的時候。”

聽了這話,杜中宵心中一動:“烈酒與平常的酒不一樣,放得時間長了也不會酸敗,最利於長途販運。若是朝廷制酒,便可從京城運到西北去,省了前線糧米。”

趙元儼聽着有意思,問杜中宵具體如何操作。此事說來簡單,不獨是京城有酒糟,從京城到西北有許多州軍,都各自釀酒,酒糟無數。如果把裡面的酒蒸出來,用大缸運往西北,數量相當可觀。此時西北前線,酒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每年耗費大量糧食。前線的糧食可不是內地可比,運一斗到那裡,路上要消耗數鬥。如果用酒糟中蒸出來的酒代替,每年可以節省大量軍糧。

此事是杜中宵一時興起想出來的,趙元儼問着,自己也覺得非常可行。現在沿邊三路,每一路都積攢了大量酒糟,數目非常可觀。因爲無法處置,有的向地方攤派,還惹出官司。

趙元儼對西北戰事久拖不決,朝廷經費緊張,連帶自己生活也受影響大爲不滿。有個讓前線減少軍糧損耗的由頭,把自己這幾年少發的公使錢補上,也心安理得。

越想越覺得此事可,趙元儼把府裡管事的杜主管喚來,當面吩咐,讓他幫着杜中宵蒸酒。凡是杜中宵需要的,不必稟報,直接從賬上支錢即可。

杜中宵猶豫了幾次,想讓趙元儼支持自己和蘇頌製造原始的蒸器機,最終忍住。此事還是不要挑明瞭的好,只要把成本算到蒸酒裡面,自己和蘇頌兩人慢慢鼓搗好了。王府裡那堆得山一樣的酒糟,全都蒸出酒來,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柴炭。其中制一個特殊的鍋,又能增加多少錢?

來京城一個我月了,該買的書已經買到,能夠學到的東西也都學得差不多。至於議論經典,在官員中結交人脈,杜中宵並不想做。誰知道幾年之後,現在結下的人脈是福是禍?現在大變將起,還是遠離漩渦,明哲保身爲上策。

第3章 同行是冤家第74章 鄰居登門第154章 避風驛第111章 石州第164章 商量第92章 鄭重其事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41章 差強人意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33章 各個突破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191章 合圍第125章 無差別打擊第200章 時移世易第38章 如何治理?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59章 地方矛盾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39章 順化渡第79章 破幽州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217章 新式軍器第26章 反噬第6章 再回相州第131章 放手第138章 提前賣票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142章 旅遊團第61章 真真假假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126章 細作第211章 分岐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53章 無主之地第79章 得償所願第23章 全力應戰第99章 輕重緩急第67章 生意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107章 大同府第7章 糟白酒第85章 內亂第30章 僥倖第157章 護路的人第44章 背後勢力第93章 工農並舉第111章 石州第48章 雙刃劍第95章 絕路第143章 包車第182章 細作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45章 各有前程第32章 收網第116章 都堂議事第104章 海商第209章 御史中丞第206章 不自知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134章 不原諒第82章 亂起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93章 恩威並施第163章 夜議第193章 進軍于闐第63章 欠債還錢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22章 紙上談兵第70章 試炮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136章 學校第134章 不原諒第31章 兩手準備第104章 海商第40章 模範村莊第85章 內亂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231章 大不一樣第32章 首戰潰敗第15章 初具規模第122章 稀奇第34章 面比肉貴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85章 內亂第17章 波折第3章 比不得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101章 好心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31章 兩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