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鋼如泥土

崇政殿裡,趙禎站在階下,看着擺在面前的刀劍,俱都寒光凜凜,透着寒意。隨手拿起一把刀,用手一彈,錚錚有聲。用手輕輕折了一下,卻紋絲不動,哪裡能夠折得動。

皺了下眉頭,趙禎對身邊的一邊的樞密使宋庠道:“你們說是好刀,怎麼彎折不動?常言道剛則易折,似這般堅硬,豈不是很容易折斷?”

宋庠捧笏道:“陛下,這是柏亭監上的極好之鋼,最是堅硬。打製成刀,微臣已經試過,並不容易折斷。與現在軍中用的刀劍相較,絕沒有比得上的。若是磨得鋒利,可謂吹毛斷髮。”

軍器並不太講究鋒利,刀刃一般不會磨到檄利,除非主要割削的輕刀輕劍。這種大刀還是講究重刃無鋒,以劈砍爲主,對於器形和強度更加在意。

趙禎點了點頭,又拿起一把鋼劍,略一彈,便如龍吟,劍尖微顫。看劍刃,磨得極利,讓人一陣眼花。取了一張紙,輕放在劍刃上,便一分爲二,輕輕飄落。

點了點頭,趙禎道:“確實是好劍。柏亭監的,都是這樣好鋼?”

一邊的鹽鐵副使陳洎捧笏:“回陛下,這種極好的鋼,柏亭監產的也不多,他們那裡別有用途。只有少量,能夠進到朝廷,制些寶刀寶劍。軍器所用,是另外的鋼,那裡產的應有盡有。”

趙禎把劍放下,踱到另一邊的刀劍前面。那幾把是用高碳工具鋼打製,進獻給皇帝的。真正軍中用的,是這一邊,鐵監挑出來的好鋼所制。

拿起一把刀,趙禎仔細看過了,總是覺得,並不比剛纔那一把差。感官上,甚至覺得更好一些。

轉身對一邊的衛士道:“你用這把刀,與佩刀較一下,看看到底如何。”

殿裡擺着這麼多兵器,哪怕宋庠和陳洎兩人是自己信任的文官,旁邊還是站了十幾個衛士。趙禎還按着殿中演武的習慣,穿了甲冑,天子之軀當然謹慎,不然別人也不讓他看這些東西。

衛士叉手應諾,雙手接了刀,退後數步。拔了自己的刀出來,兩膀用力,兩刀相較。只聽見一聲脆響,兩刀相交處蹦出火花,嗡嗡之聲不絕。

看了看刀身,一把刃口崩了一個小點,另一把則被砍出一個小白點,相差不多。

趙禎接了兩把刀在手,仔仔細細看了一遍,點頭道:“柏亭監進的刀稍軟一些,只是堅韌異常。衛士所佩之刀雖硬,只是易崩。”

衛士用的刀是百鍊寶刀,刃口的含碳量很高。只是鋼質不純,容易崩壞。

說完,又讓衛士試了前面的寶刀。這次很明顯,不管是用鐵監的鋼製的軍刀,還是衛士寶刀,都被砍了缺口出來,那寶刀卻一點沒有損壞。

這結果讓趙禎覺得意外,再次把那刀檢查了一遍,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把所有兵器看過,趙禎對陳洎道:“以這批軍器看來,柏亭監所進之鋼,若用來制軍器,要比以前的好。至於寶刀,既然產鋼不多,只能做賞賜之物。”

陳洎捧笏:“陛下,柏亭監所產之鋼,製出來的軍器堅韌鋒利是一,更大的好處,是用來打製軍器簡便。不似其他地方所進之鋼,必須數煉,柏亭監的鋼,只要用鋼條打製成刀,淬火磨利即可。僅僅這一個好處,就省了無數人工,而且製做迅速。”

趙禎道:“這是爲何?難道柏亭監的鋼,是煉好了進來的?”

陳洎道:“臣問過,並不是如此。他們那裡的鋼煉出來就是如此,直接壓成鋼條,進貢朝廷。若是數煉,反而摻入雜鐵,不似本來好用。”

這道理殿內的君臣一時怎麼可能想得明白,只是憑着自己理解,講個理由。實際上是其他鐵監的鋼並不均勻,裡面摻了太多雜質,雖然不像塊鍊鐵需要千錘百煉了,還是要摺疊鍛打多次,才能制刀。而柏亭監來的鋼,是直接煉成,本就材質均一,多次錘鍊反而會造成破壞。

想不明白便就不想了,只要知道那個地方產好鋼就行了。

讓衛士把殿上的武器全部收走,趙禎回座,問陳洎:“似這種能打刀劍的好鋼,柏亭監一年能夠產出多少?若是不夠胄案所用,內庫可再撥些錢去,讓他們多煉一些。”

軍器製造歸於三司的胄案,隸鹽鐵副使之下。而鐵監同樣對鹽鐵副使,對於柏亭監的情況,陳洎是最熟悉的。因爲製造軍器,今日樞密使宋庠一起前來,其實他對柏亭監並不熟悉。

年中的時候,夏竦被人彈劾,再國加上身體不好,外放西京留守,宋庠接任樞密使。

聽了趙禎的問話,陳洎捧笏道:“回陛下,前些日子三司去文詢問柏亭監,依京西路運判杜中宵所言,下年柏亭監可這種好鋼五百萬斤,足夠打製所有刀劍有餘。三司思量,進的好鋼太多,以後制的長槍矛頭和箭矢,也用此鋼。此事沒有先例,所以猶豫。”

聽了這話,趙禎愣了好一會。衛士所用的寶刀,都是千錘百煉的,隨便一把就要過百貫。能夠跟那種寶刀相比的鋼材,一年就進五百萬斤,製造軍器都用不完。這話聽着一點不靠譜,世間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僅此一項,柏亭監產的鋼材就要值多少錢?

見趙禎不語,陳洎暗暗抹了把汗,道:“微臣得到杜中宵回覆,也是覺得不可能,再次發文,確認過了,確是如此。因他那裡產鋼太多,下年其餘幾監,已經沒必要進鋼入京了。”

一邊的宋庠道:“還有一事。柏亭監進貢朝廷的鋼,都是精心挑選的。他們那裡,比這稍差一點還有千萬斤計。一時賣不出去,在鐵監裡堆積如山。杜中宵上奏,請朝廷允他用鐵鋪路,當做車軌。”

趙禎聽了,睜着眼睛看着宋庠,好一會才道:“用鐵鋪路?柏亭監是把鋼當作泥土麼?”

宋庠道:“他那裡產鋼那麼多,賣不出去,可不就是泥土?聽杜中宵言,若是用鐵鋪路,可以如車船一般行車,運輸方便,以後的鋼鐵就好賣了。”

第15章 攻城第208章 奇才第61章 水車第72章 數字嚇人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74章 出乎意料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58章 臨行之言第7章 糟白酒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63章 文臣論兵第234章 泄密第223章 早做準備第28章 難題第21章 眼見爲實第104章 海商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117章 大主顧第121章 家事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124章 郊外探查第62章 新奇第165章 渡河第31章 炒鋼第3章 新家第28章 三路齊出第14章 準備進攻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92章 杖責第73章 舊人第171章 主戰第34章 大勢第94章 樞密副使第33章 使者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31章 良好兵源第135章 事發第51章 各有封賞第79章 剪羊毛第27章 冤家路窄第257章 偶遇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6章 御史之論第6章 做個什麼樣的官第183章 收網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10章 馬大官人第91章 爭鬥第1章 投其所好第225章 新與舊第37章 貪得無厭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210章 當戰則戰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章 驚天大案第26章 反噬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91章 爭鬥第91章 沒有出路第3章 比不得第150章 破城第181章 焉耆第79章 剪羊毛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200章 捕虎第106章 自來火第132章 離別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6章 佈置第52章 分岐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11章 亂起第33章 各個突破第231章 細作第154章 避風驛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85章 物是人非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81章 故人來第45章 乾寧軍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65章 生事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37章 白紙做畫第20章 威力盡顯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218章 開花彈第37章 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