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聞風而至

襄城縣裡,權二郎呼嚕呼嚕喝了一碗餛飩,見太陽升了起來,拍拍肚子,回了客棧。

到高繼安的房前敲了敲門,進了房裡,見他還躺在牀上,道:“哥哥,這些日子好些了麼?”

高繼安支起身子,道:“昨夜又吃一副藥,出了一身大汗,今日輕鬆了些。我自己覺得,再吃幾副藥,住上三五日,就可以動身了。”

權二郎嘆了口氣:“哥哥,我來的時候只有十貫賞錢,這樣耽擱下去,盤纏很快就要用盡。聽說我找到的那處鐵礦不小,朝廷要在那裡設鐵監,內庫裡撥出了幾十萬貫錢。若是早知如此,我們在方城縣等上幾日,賞錢必定要多不少,不至於如此窘迫。”

說完,告辭高繼安,出了房門,站在院子裡出了一會神。

自己真是倒黴,本以爲領了賞錢,與高繼安一起護送皇子進京,認了皇親,從此就榮華富貴了。不想才走到襄城縣,高繼安就得了風寒,不得不在這裡住了下來。住店的店錢,請醫買藥的錢,諸般花費權二郎如何負擔得起?沒幾日就起了心思,拋下高繼安不管,自己與小皇子一起進京,先得了好處再說。不想那個小皇子甚是死心眼,沒有高繼安同行,死活不肯動身,恨得權二郎牙癢癢。

正在權二郎出神的時候,旁邊房裡出來一個員外,長得榜大腰圓,一身新綢衣,手中盤着兩個大核桃,仰頭挺胸。見權二郎站在院裡,那員外道:“二郎起得好早!”

權二郎急忙行禮:“原來是錢員外,用過早飯了?”

錢員外點點頭:“嗯,用了早飯,正要出去轉一轉。古言道,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酒肉進了肚子,多走一走路,消消食纔能有好身體。”

權二郎恭維兩句,便就想告辭。不想錢員外卻道:“二郎,若是無事,出去飲兩盞茶。”

權二郎住在這裡百無聊賴,聽了此話,正是求之不得,急忙應承。

襄城臨紫雲山,城位於汝河之北,水運發達,碼頭邊店鋪無數。錢員外和權二郎到了碼頭邊,尋了處茶鋪,進去尋副座頭坐了下來。

飲了一會茶,錢員外道:“我聽家裡來的人講,最近朝廷旨意,要在那一帶開礦興冶,新設一處鐵監,叫什麼柏亭監。二郎可知道此事麼?”

權二郎道:“確有此事。員外家鄉的山裡,原來有大鐵礦,古時常有人在那裡冶鐵,後來不知因何廢棄了。那一帶本是秦時柏亭,故建的鐵監叫柏亭監。”

錢員外道:“我在那裡活了幾十年,卻不知地下埋着寶物,還要背井離鄉到這裡找飯食。聽說二郎曾跟人到那裡尋礦,不知尋到的礦,到底是在什麼地方?”

權二郎道:“在下當初確實與一個鐵匠,到山裡尋過鐵礦。正是我們尋到了礦,才今日朝廷要設鐵監之事。當時找到的礦洞,是在山裡面,離着清涼寺不遠。不過,我聽說後來朝廷從相州找了匠人,又在別的地方找到幾處礦脈,朝廷採礦倒不一定就在我尋到的地方。”

錢員外道:“不管怎麼說,是在我的家鄉附近。若在那裡建起錢監,必然匠人云集,賺錢的營生不少。而且朝廷興冶,也不會佔住所有錢礦,不讓百姓開採。我尋思着,若是僱些匠人,回去開礦,說不定也能賺些銀錢。二郎是尋到礦的人,如若不嫌棄,便隨我回家鄉去,開處冶爐如何?”

權二郎有些爲難:“員外看重,本不好推辭。只是我與高大師約好了,一起進京城去,要做一件大事。若離他而去,事情不美。”

錢員外笑道:“那位姓高的和尚,自到了襄城,便就一病不起。這些日子雖好些了,不過看他的氣色極差,走不得遠路。不如你們一起隨我回葉縣,過些日子再行不遲。若是冶爐開起來,我厚厚送你們些盤纏,也省了路上受苦。”

聽了這話,權二郎心中權衡。這個錢員外是葉縣人,家就在那一帶有鐵礦的山下。他在葉縣和襄城都有鋪子,專一販賣從襄州來的漆器。襄州漆器是天下名品,每年不知有多少沿着唐州方城這一線,運到北方來。襄城正當這條要道,又臨汝河,是一處集散地。錢員外就是把漆器運到這裡,尋到客商沿着汝河順流而下,賣到陳州一帶。

做這生意幾十年,錢員外賺了不少錢財,最近聽說家鄉發現鐵礦,察覺到了商機,便就動起了自己開礦的心思。現在朝廷的鐵監,並不一定是官營,好多地方,比如京東路的萊蕪監和徐州諸鐵監,都是民營,官收鐵課而已。都好生興旺,那裡的冶戶家財萬貫。

官方興冶,有諸多不利的地方。一是騷擾地方,再是管理不善,往往出現虧空。萊蕪監便就是這個原因,由官營改成了民營,一年多收許多鐵課,還讓地方几個大戶富了起來。葉縣的鐵礦所在,都是人煙稀少的地方,條件不利,估計辦起來更加不容易。等到官府嚐到了苦頭,說不定就會放手給民營,他們坐收鐵課。自己是地方之豪,如果抓住機會,說不定就會富甲一方。

有了這個心思,錢員外最近格外關心葉縣鐵礦的消息。聽說與自己一起住在店裡的權二郎,就是最初探出鐵礦的人,格外拉攏。若能夠得他相助,搶先佔住一處鐵礦,再僱些匠人來,開爐興冶,佔住了先機,就是以後發財的機會。

只要捨得出本錢,匠人並不難僱。不說遠的,旁邊的龍興縣便就有不少小冶爐,雖然規模不大,熟手的匠人還是不少的。這是一本萬利的生意,豈能放過?

見錢員外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權二郎道:“不瞞員外,在下原來是汴河上拉縴的廂軍,因爲河上用了車船,到京西來屯田。我對鐵礦並不熟悉,全虧了一個楊大郎,祖上打鐵,傳下有找礦口訣,才進山找到了礦脈。若是再讓我進山找礦,只怕不成。”

錢員外笑道:“灑家就是喜歡二郎這副直爽性子!只要知道那裡有礦,我自會僱人去找,僱熟手匠人冶鐵,哪裡要二郎做這些粗活。你只要找一找當日你們找的礦脈走向,便就足夠。此爲仙人指路,一句話便就省了無數奔波。此事費不了多少時日,不會耽誤了二郎行程。”

權二郎聽了,再不猶豫,拱手道:“員外既如此說,在下再推辭就不近人情了。”

錢員外聽了大喜,手中的兩個大核桃盤得吱吱作響。

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32章 世交第49章 明哲保身第81章 出鐵第130章 交接第129章 提拔第84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心煩氣躁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37章 貪得無厭第89章 同去第117章 牢城營第51章 進逼甘州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110章 俗文化第217章 新式軍器第65章 生事第143章 尉遲後人第90章 狼狽爲奸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103章 不湊巧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22章 實驗第96章 免稅第76章 無冕之王第8章 約期舉事第208章 奇才第200章 捕虎第6章 再回相州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170章 地震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53章 無主之地第54章 爭端第5章 當街兇案第59章 地方矛盾第19章 攻破曲陽第147章 大亂將起第48章 溼法鍊銅第73章 在商言商第42章 故人屬下第148章 人選第58章 臨行之言第84章 接駕第77章 先關起來第75章 制刀第89章 各有側重第22章 實驗第164章 商量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96章 好土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202章 離去第94章 針鋒相對第54章 逃散之人第66章 屬官第18章 威力驚人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37章 僵局第35章 工廠的不一樣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82章 亂起第48章 邀賞第40章 盡殲來敵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258章 出首第45章 定計第45章 各有前程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163章 過蒲昌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91章 爭鬥第28章 當要大變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134章 獻城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127章 南下第57章 民以食爲天第189章 被圍第90章 十三郎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273章 封賞第168章 安撫第104章 賞識第73章 內部牽制第2章 城狐社鼠第212章 通車了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82章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