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各取所需

站在寨牆上向下看去,關河岸邊的平坦地帶人山人海,熱鬧非常。一些小販挑着擔子,挎着籃子叫賣着各種吃食。在空地上燃起了幾堆篝火。映紅了半邊天空。

今天是除夕,明天就是元旦了,新的一年到來。這一年火山軍好事連連,人口增加了,商業更加繁榮,隨着宋軍前出唐龍鎮和偏頭寨,蕃部之間的征伐得到控制。隨着集市的興旺,山裡的小蕃部可以用手中的牛羊,換來急需的糧食,渡過嚴寒的冬天。

戰事結束之後,隨着一些小堡寨的建立,一些小蕃部開始向偏頭寨附近聚集,慢慢形成聚落。偏頭寨這裡有周圍數百里難得一見的寬闊河谷,又有關河流過,本來就該是人口密集的地方。

隨着一聲唿哨,一個炮仗打入半空,突然炸了開來,留下一片火光。隨後人羣中放起幾個焰火,竄入空中,五顏六色地點綴着夜空,分外好看。寨外的人羣一起歡呼,圍着篝火跳起舞來。

高家奴看着空中的焰火,對身邊的杜中宵道:“南國多奇技巧物,誠不欺人。似這種焰火,北朝難得一見,沒想到偏頭寨這偏僻之地也能放上幾個。”

杜中宵道:“過年嗎,當與民同樂。明日元旦,與使臣到董家寨走一遭,看看熱鬧。”

這個時代的元旦指的是大年初一,萬民同樂的時候。

與高家奴的談判已經結束,經略司的公文已經回來,公事已經忙完了。契丹與黨項的關係緊張,年前又敗得太慘,急於讓邊境平靜下來。特別是契丹已經決定春天黃河冰化後,對党項大舉用兵,出於安定後方的考慮,做了一些讓步。除了一些細節,基本同意了杜中宵的提議。

宋朝與黨項戰事激烈的時候,契丹從中斡旋,得到了很多好處,如增加贈幣等。現在契丹與黨項打個不休,輪到宋朝佔便宜,來談判的高家奴也無奈。

城外聚集的是附近的蕃民,宋朝在附近重建勢力,意味着以前的動盪結束,徹夜狂歡。

外面放了幾個焰火,便就再沒動靜,耶律不花有些不過癮。有心想要買些回去,奈何焰硝是宋朝的禁榷之物,根本不賣。想起幾個月後要開放自由貿易的唐龍鎮,不由心裡火熱。他是個商人,對這裡面的門道比高家奴清楚。爲什麼自由貿易?免稅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各國禁榷的貨物,都會被走私到唐龍鎮去。宋朝急需馬匹,一定會想方設法打開走私通道。相應的,走私通道一開,宋朝禁止外賣的一些貨物,也會賣到外面去,這是無論如何也攔不住的。

杜中宵當然知道唐龍鎮的自由貿易是雙刃劍,宋朝必然有戰略物資外流,首當其衝的就是鐵器和糧食。這是沒辦法的事,只能盡力彌補。糧食其實並不重要,只要周圍一帶廣開營田,能夠支撐,最重要的是鐵器。契丹並不缺鐵,缺的是党項,只能兩國配合,防止向党項走私。至於更北方的草原,鐵器流進去使遊牧民族實力增加,鬧出的亂子是契丹的事情。輪到宋朝頭疼的時候,戰場比的就是槍炮了。

看着外面蕃人狂歡,杜中宵對高家奴和耶律不花道:“寨裡備了酒筵,我們回去痛飲一場。依風俗今夜徹夜不眠,名爲守歲,不知北朝是否也是如此?”

耶律不花道:“也是有的,只是未必人人如此而已。”

高家奴祖上是契丹的漢人奴隸,發家之後,事事都學契丹人,這些話題只當沒聽見。

進了寨廳,幾人分賓主落座,周圍燃起幾盆炭火,兵士上了酒菜來,又端上來幾盤餃子。

杜中宵指着餃子,對高家奴和耶律不花道:“此物中原稱爲角子,最是美味。今夜除歲,舊年新年子時更替,吃這物正好諧音‘交子’,取個采頭。不知北國可有此物?”

高家奴老實點頭:“也有,只是多不用水煮,更不在年節的時候吃,不如南國常見。”

後世很多常見的食物,都是在這個時代成熟起來,餃子如此,麪條、包子等等也是如此。不過吃法與後世不同,這個時代餃子最流行的是煎,其次是蒸,煮的多是餛飩,水煮餃子並不流行,最流行的是餛飩。因爲歷史上的宋室南渡,此時中原的飲食生活習慣,更多是與杜中宵前世的江南類似。比如房屋,包括皇宮,都是黛瓦白牆,並不是後來紫禁城大紅大黃的風格。衣飾崇尚婉約,吃的也講究精緻。

所謂諧音“交子”,不過是杜中宵依據後世的說法,隨口一編而已。真正原因,是在北方天寒地凍的冬天,餃子確實是一種難得的美食。這種邊疆地方比不得京師,哪裡奢侈到用麻油煎了做小吃。要讓火山軍成爲這一帶的中心,使蕃民人人嚮往,便就要從這些衣食住行的細節下手。

在生活寒酸的時代,餃子吸引人的密訣,是裡面肥瘦相間的餡料,煮熟後形成的獨特口感。這個時代流行的口味,跟後世大魚大肉吃慣了的時代大相徑庭,比如素餃子、羊肉餃子,並不會受歡迎。今夜寨裡的餃子,餡料便是精選的上好豬肉,加入蔥、姜,又用了些焯過的白菜。此時的白菜名菘,還沒有捲心的品種,不過終究是冬天難得的綠葉菜,這個季節吃起來格外新鮮。

耶律不花吃了一個,眼睛一亮:“果然美味!不知裡面是什麼餡的?”

杜中宵道:“精選的上好豬肉,細細剁做臊子,裡面又加了一些蔬菜,纔有此種味道。”

耶律不花連連稱讚,一連吃了好幾個。契丹也大規模養豬,不過耶律不花大塊肉吃得習慣,卻很少吃得這麼精細。特別是裡面諸味齊全,是以前所沒有嘗過的。

餃子這食物的好處,是皮和餡料準備起來麻煩,煮食卻非常簡單。火山軍這一帶的天氣,冬天包好了拿出去放着就是速凍餃子,可以保存很長時間。杜中宵還想着等唐龍鎮熱鬧起來,到了冬天從這一帶向那裡賣這些食物呢。一座自由貿易之城,以後那裡會有很多錢,火山軍就是要想辦法把錢賺回來。

一夜痛飲,第二日幾個人昏昏沉沉,由兵士護送,到了董家寨。高家奴從耶律不花那裡知道這裡有砂糖賣,一早便就結伴出去,採購帶回去的禮物。

杜中宵一個人在寨城裡,把從去年佔唐龍鎮開始,各種與經略司和朝廷的公文取出來,對照着跟高家奴議定的文書,仔細梳理。這是一件大事,並不會就此結束。到現在朝廷一直沒有提出異議,是因爲經略使鄭戩一力作主,宋朝又佔了便宜。與契丹的交涉結束了,很多問題都會浮現,等着杜中宵解答。

比如張岊守唐龍鎮用了火槍火炮,放了幾輪便把契丹人轟走了,那是什麼東西?唐龍鎮開闢爲自由貿易之地,火山軍能不能支撐得起來,能不能控制住?如果真能從那裡買來馬匹,錢怎麼出?買到馬後怎麼運回中原?這一切問題,杜中宵必須給朝廷明確的答案。

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97章 大刀闊斧第46章 民亂第252章 初戰第141章 傳言第77章 小社會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181章 開店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138章 查糧第29章 波及部族第80章 各有前程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125章 遊街第24章 抓人第35章 古之龍泉第31章 大軍南下第98章 鋼如泥土第56章 人多糧少第92章 不買別動第142章 巧遇第124章 密商第83章 攻城受挫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90章 等不得了第59章 地方矛盾第5章 舊人第136章 初戰第193章 分岐第70章 試探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101章 要熱鬧第95章 絕路第182章 擒賊擒王第35章 怎麼切換?第31章 你想錯了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70章 商場開業第20章 威力盡顯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75章 一潰千里第9章 葉縣第39章 大軍出動第31章 党項戰略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88章 左右爲難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127章 南下第43章 示之以恩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200章 時移世易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18章 互相推諉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90章 等不得了第226章 霹靂車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70章 喜憂參半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134章 表功第35章 防守反擊第4章 包龍圖第93章 三碗不倒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19章 攻破曲陽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47章 不念舊惡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154章 再見陶十七第72章 一路向西第187章 大戰將起第154章 投奔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112章 慶功第30章 兵臨城下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199章 打虎隊第117章 牢城營第9章 鑄門炮吧第98章 無事生非第187章 大戰將起第134章 不原諒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117章 牢城營第23章 全力應戰第67章 意外第32章 火炮對決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37章 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