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無主之地

杜中宵站在路邊,看着雄勇寨裡偵騎四出,向草原深處而去。直到看不見人影,纔打馬北行。

因爲有黃河阻隔,在與黨項的戰爭中火山軍沒有波及,但不表示不受影響。沿邊二十里爲禁地,然而在這一帶宋與契丹並沒有嚴格的邊界,禁地的範圍自由心證。宋朝實際上是以黃河爲準,在這最富饒的河谷地區只有幾座軍寨,不許百姓墾種,人爲造成無人區。

進入禁地的蕃戶來源複雜,既有契丹人,也有躲避党項戰火的蕃人,不一定就是侵耕。火山軍黃河北邊現在實際被党項控制,但從法理上,那裡依然屬於大宋,屬於羈縻地方。因爲地理位置特殊,正處於宋、契丹和党項之間,其首領其實同時向三方臣服,是一個很微妙的地方。

到河東路近一年,杜中宵受夠了做幕職官不斷奔波救火、爲長官勞心費神還要背鍋的日子,有心要在火山軍這裡試試手。大量的蕃戶,模糊不清的邊界,其實有很多操作空間。第一步,就是把明確屬於境內,最富饒的這一片河谷地帶開發出來。這裡是不是禁地?那要看邊界劃在哪裡。

如果不承認北邊的唐龍鎮屬於党項,這裡就離邊境還遠得很。東邊與契丹的邊界同樣,由於數百里內全是小蕃部,邊界彈性巨大無比。現在定的禁地,實際是以最東邊的偏頭寨來論,由於守軍不作爲,偏頭寨已只是名義上存在,被契丹勢力侵佔。但只是佔據那一帶的小蕃部臣服契丹,並不是有契丹的軍隊在那裡駐紮。這些小蕃部都是牆頭草,哪裡有好處就站哪邊。契丹比宋強勢,更能保證他們的利益,他們就臣服契丹,借契丹的名頭從大宋這裡賺便宜。如果大宋比契丹強勢呢?

杜中宵擡頭看着北方連綿的羣山,不由自主地冷笑了一聲。這裡的地形決定了無法發生大規模的戰事,只會有小衝突。小衝突,自己還不吃死了他們。

經過數月不停地改進,燧發火槍已經有了雛形,缺的只是完善。這種地形,幾百火槍兵就足夠縱橫無敵了。打不痛契丹和党項,但把這一帶的小蕃部嚇破膽,卻不是難事。

龐勳跟在後面,不再跟前幾天一樣,沒事就湊到杜中宵面前套近乎。本來他以爲杜中宵只是新官上任,出來巡視一番,沒想到卻要動真格的。昨天嚴厲斥責費立志,命其派偵騎把河谷地帶查個清楚,到底滲透進了多少人,是什麼身份。做不到就換人,領命完不成就斬,龐勳感覺得出來不是玩笑。

與黨項戰事數年,火山軍這裡的軍隊坐視河對面打生打死,自己毫毛都沒傷一根,還藉着戰事發了筆財,都成了兵油子。有好處跑得比誰都快,一有危險,便轉身就走。

出了雄勇寨,官路就不再沿黃河,而是一路向北。杜中宵一路走來,只見地勢平坦,與自己從幷州來的景象迥然不同。數十年拋荒,這裡綠草遍地,早成了一片大草原。

十三郎催馬上前,緊緊隨在杜中宵身後,神情緊張。

杜中宵看了十三郎一眼,問道:“你這個樣子做什麼?前面就是董家寨,有兩百廂軍呢。”

十三郎道:“我聽說這一帶虎狼衆多,年年都有白日食人之事。我身子長大,若有大蟲出來,可以鬥上一鬥。可惜沒有穿鐵甲,那就什麼都不怕了。”

杜中宵聽了笑道:“這是商路,每年不知多少商賈經過此地,哪有什麼虎狼——”

正在這時,間面探路的一個兵士快馬奔回,到了杜中宵面前叉手:“官人,前面有一商隊,不知什麼來路。小的不敢擅自詢問,特回來稟報。”

杜中宵道:“想來是到董家寨榷場貿易的商人,你帶他們的首領來見我。”

兵士叉手唱諾,轉身打馬飛奔去了。過不多久,便就帶了幾個騎馬的人回來。杜中宵定睛一看,最前面的一人,正是自己在幷州認識的毛皮商人馮原,不由高聲道:“馮員外,原來你到了這裡做生意。”

馮原見是杜中宵,不由在喜,急忙打馬上前行禮,口中道:“原來官人來這裡爲官麼?數月時間不見,想來官人高升了。”

杜中宵笑着搖了搖頭:“官是升了,卻由幷州繁華之城調來這邊境苦寒之地,也不是什麼喜事。對了,你本在幷州做毛皮生意,怎麼後來不見了。”

馮原嘆了口氣:“官人快不要提起,提起來就氣破肚皮。幷州的毛皮生意,本來是我們兄弟三人先做起來,佔了先手,應該發財的。哪裡想到,後來有一個康成棟,與契丹那裡勢力人物勾結,凡與他不相干的商人,極難從契丹人那裡收買到生皮。我們兄弟三人受他排擠,只好來到這裡。火山軍的對面,都是一些小蕃部,契丹人也管不到這裡,生意勉強能做。現在我們都是從北邊榷場買生皮,再運到幷州。”

杜中宵跟着嘆了會氣,安慰馮原。自己是大宋的官,管不到契丹,在幷州能照顧馮原,但卻無法幫助他們做契丹人的生意。這幾個人在邊地生意做得久了,後來便到這裡。沿邊幾個榷場,也只有這裡地方偏僻,周圍又全是小勢力,雖然量小,生意卻相對好做。

難得在這裡遇到故人,杜中宵道:“既然我們在這裡相見,便是有緣。員外不如回到董家寨,耽誤幾天功夫,我們敘一敘舊。現在我是此地知軍,正要發展地方,員外可施展拳腳。”

商人最希望能夠得到官府支持,馮原欣然同意,讓身邊的人吩咐商隊返回,自己與杜中宵同行。

走不多遠,趕上馮原的商隊,杜中宵見他們有馬十餘匹,還有二十多頭駱駝,對馮原道:“員外的生意做得大了,有這麼多馱畜。想當日初見,你們三人一艘小船,還是小本生意。”

馮原道:“官人在幷州建毛皮貨場,我們這些人着實跟着發了一筆財,才置辦這些產業。若不是康成棟那廝不容人,又哪裡止現在的規模?唉,往事不須再提。”

一路上兩人並轡而行,杜中宵問些周圍地理人情。馮原在這附近收買生皮,跑過了不少蕃部,倒也有問有答。火山軍北邊最大的蕃部便是唐龍鎮的党項人,本來是府州折家部屬,一直處於半獨立狀態。他們以黃河爲界,分爲東西兩部。前些年党項入侵,宋軍不及時救援,還有軍隊落井下石,致使首領來家帶人投靠党項。現在一分爲二,黃河東邊被契丹收服,爲寧邊州,西邊則附屬党項,早已殘破。

馮原道:“党項未叛之前,唐龍鎮是數百里內最繁華之地,商賈雲集。現在經連番戰事,再加上黨項人擄掠人口西遷,早已成了一座無人荒城。不過同邊的小蕃部沒了唐龍鎮欺壓,日子反而好過了些,我們的生意才做得起來。若在以前,沒有唐龍鎮首肯,生意是斷然做不起來的。”

杜中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唐龍鎮投靠党項,火山以北暫時是勢力真空區,正好可以動手腳。

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153章 鬼谷口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76章 靈州城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98章 無事生非第93章 三碗不倒第45章 時移世易第107章 大同府第241章 保值第96章 貨物有別第43章 示之以恩第273章 封賞第41章 阻力重重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77章 先關起來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35章 這是掛麪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65章 渡河第81章 故人來第18章 互相推諉第59章 兩軍會師第6章 御史之論第273章 封賞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39章 前線第20章 結冰了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206章 不自知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22章 大局已定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88章 談判第69章 各有算盤第171章 初敗第75章 一潰千里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10章 模範部落第125章 提攜舊人第96章 貨物有別第18章 互相推諉第50章 困難第132章 一年大勢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43章 兄弟之爭第50章 烈酒如火第110章 俗文化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69章 各有算盤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37章 接待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21章 眼見爲實第40章 壟斷經營第206章 不自知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101章 陛下,降不降!第1章 疾風暴雨第163章 過蒲昌第28章 難題第118章 韃靼人第62章 心累第124章 衝突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85章 四散而逃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112章 武進士第39章 兩難第46章 遊學第39章 大軍出動第87章 末路第21章 員外請客第71章 壓路機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213章 新與舊第154章 投奔第44章 奇兵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155章 兩難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25章 栽培第59章 大變革時代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118章 賽馬第39章 兩難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