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內附

青山樓的酒筵進了近一個時辰,直到太陽西斜,才紛紛散去。杜中宵吩咐隨從,給這些小首領每人一匹絹算作賞賜,以獎賞他們在家園殘破,流離失所之時,還能心向朝廷。

邊地絹數倍於內地,在這裡極珍貴。一衆小首領得了賞賜,個個心懷感激,賭咒發誓,要爲朝廷效力。杜中宵溫言撫慰,看着衆人離去。

這一帶的部族夾在三個大勢力中間,搖來擺去是常態,他們口頭上的效忠實際意義不大。實際上這些人中,不少人還有大宋封賜的官告,有的人機緣巧合,名義上的官階比杜中宵還高。當然這種官既無俸祿,也無地位,只是一種自己人炫耀的人榮眷而已。現在大宋勢弱,自己曾做過宋朝的什麼官,就沒有人提起。更不要說其中還有一部分,名義上既當着大宋的官,也做着契丹的官。

見大部分人上了渡船,向對岸而去,杜中宵笑着搖了搖頭。如果自己把剛纔的話當真,不定就把對岸幾百裡的地方,都當成了大宋國土,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

與樑勝等人慢慢踱回軍寨,杜中宵看這一帶的店鋪,多是漢人在做生意。下面的奴僕小廝,倒有不少異族人。到這裡買貨物的,除了一些軍士,多是山裡的蕃人。他們的裝束不同,漢語不流利,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山中放牧的日子非常艱苦,不斷有蕃人逃到大宋境內。

到了軍寨門口,杜中宵低聲對身邊的陶十七道:“前邊酒樓裡說話的那個香布,一直跟在身後,想來有事。你去吩咐一聲,半個時辰之後,到住處來見我。”

陶十七叉手應諾,轉身一看,果然在街道轉角的地方看見香布的身影。

從酒樓出來,杜中宵就注意到香布沒有跟其他小首領離開,而是跟在身後。杜中宵倒不懷疑他是細作,一是細作不會這麼笨,再一個在酒樓裡問話,感覺得出來他對大宋的感情很深。這不奇怪,這些蕃部遷來附近數百年了,一直都是歸中原王朝統治,本就是中原子民。

西北的廣大地域,分佈最廣泛的就是党項人,但不能認爲党項人就心向党項。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自己部族,並沒有統一的民族認識。特別是這一帶跟漢人交流多的熟蕃,在他們眼裡,中原的漢人要更親近一些。那些剃髮易服的蠻子,對他們燒殺擄掠,纔是敵人。

元昊反叛之後,重點進攻的麟豐府地區,本來就是以党項人爲主。雖爲同族,也沒耽誤党項人大肆屠殺,搶掠財物。包括唐龍鎮,如果不是豐州王家和府州折家統治不力,也不會有一部分叛入黨項。

進了軍寨,杜中宵略作吩咐,回到自己住處,把馮原喚了過來。

分賓主落座,杜中宵道:“今日周圍看了一看,員外是這裡的大商戶啊。雖然看得不仔細,也看得出來,生意大過員外的沒有幾家。”

馮原拱手:“小的是在幷州積攢了些錢財,纔到這裡做生意。火山軍本就是偏僻之地,沒有什麼大生意可做,哪裡會有大商戶。小的若不是沒有辦法,也不會來到這裡。”

杜中宵道:“莫看地方小,若是用心經營,一樣能掙到大錢。党項與契丹交惡,千里之內,党項人要想賣貨物到本朝,只能來這小地方。府州雖然也要設榷場,北地之人卻不方便。”

馮原道:“官人說的是。不過難在這裡道路難行,只能做些輕貨生意。現在有了幷州的毛皮貨場還好,以前只能販運些藥材、氈毯,其實沒多少生意可做。”

“會好起來的,有人口聚集,就有生意可做。我今夜備了些酒菜,與員外邊喝邊談。現在我有些雜事要辦理,員外且回去收拾一番,開黑了我自派人喚你。”

馮原起身謝過,就此作別。

杜中宵坐在住處閉目養神,盤算下一步的規劃。河谷那裡的荒地是一定要開發的,只要把那一帶開墾成農田,火山軍的糧食便可自給。在這種地方,有了糧食便就有了一切。

作爲知軍,杜中宵上馬管軍,下馬官民,原則上可以調動境內所有兵馬。但禁軍和廂軍都各自有自己的主管衙門,不是地方可以隨便插手的。知軍要保證按時供給錢糧,也可以調遣他們行軍打仗,但卻不能干涉他們的日常事務。他們的軍籍及日常管理,歸屬三衙,地方官一般不問。

這種相對封閉的管理體制,對位於邊地的州軍來說相當不便,近些年來沿邊三路的鄉兵地位相應上升。陝西路和河東路的麟府路大量使用蕃兵,河北由龐籍開始大規模發展教閱鄉兵,實際上已經開啓保甲制的先聲。禁軍是優中選優,不管是兵源還是裝備,包括訓練,都遠非廂軍和鄉兵可比,按理來說戰鬥力應該是最強的。但在戰場上,隨着大量精銳損失,數量極速膨脹,戰鬥力下降厲害。在陝西路,禁軍的戰鬥力已經比不上蕃兵弓箭手,被蔑稱爲東軍。

杜中宵對這個年代的戰爭模式並不熟悉,既受體制限制,無法嚴格訓練禁軍,也有自己無處下手的原因。對他來說,最簡單的,無過於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槍炮,以技術優勢彌補現在宋軍的戰力劣勢。而能讓杜中宵隨自己心意組織的軍隊,只能是鄉兵。

火山軍地處邊陲,幾乎全民皆兵,兵源充足。三千人戶,多了不說,五百鄉兵非常輕鬆。以自己這些日子瞭解到的情況,手中五百火槍兵,就足以橫掃黃河以北數百里之地了。如果再能夠妥善利用內附的蕃戶,組織起蕃兵來,重奪唐龍鎮也不是沒有可能。

想到這裡,杜中宵自嘲地笑了笑。自己現在是州級主官,卻只敢想五百人的軍隊規模,火山軍這個同下州,水分委實大了些。若是在內地,除了軍隊,只是個小縣而已。

正在這時,陶十七來報,香布已到了。把人帶進來,杜中宵吩咐賜座。

香布顯得侷促不安,搓着手道:“官人面前,哪裡有小的座位?朝廷律法,蕃人不得與州縣主官接坐。官人有話儘管吩咐,小的站着聽就是了。”

杜中宵不再勉強。其實朝廷規定的是公堂之上,蕃官不得與漢官接坐,有漢官在,蕃人不管官民只能站着,私下裡倒沒有這些規矩。

看着香布,杜中宵道:“離了酒樓,我見你逡巡不去,可是有事?”

香佈滿臉堆笑:“原來官人都看在眼裡,小的便有話直說。黃河以北現在說是有十四族,其實以前我們只有七族,其餘七族都是因遭了戰火,從府州、豐州搬遷而來。那裡本來土地瘠薄,沒有出產,現在多了這麼族帳,生活愈發艱。小的聽說火山軍境內閒田極多,想帶着族人內附,還請官人周全。”

杜中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先前他還奇怪,自己翻閱檔案,說黃河對面的蕃人七族十四族兩個數字都有,還以爲搞錯了,沒想到是因爲有一部分是近些年遷入的。蕃族內附常有,前年范仲淹在陝西爲帥時,還建議火山軍和府州暗地招納這些小蕃部。不過香由先提出來,總得有些好處才行。

第50章 困難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83章 自相殘殺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71章 何去何從第57章 荒唐手段第96章 貨物有別第5章 當街兇案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75章 大軍到來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266章 清洗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42章 聚飲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80章 各有前程第168章 安撫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149章 伊州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63章 欠債還錢第24章 追與逃第84章 生活問題第6章 再回相州第126章 前路第44章 閒情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29章 去不去?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32章 世交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61章 水車第61章 心驚肉跳第82章 霹靂車第105章 面對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48章 人選第56章 人多糧少第193章 分岐第96章 貨物有別第156章 有些茫然第259章 劉淮在此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6章 再回相州第241章 保值第18章 威力驚人第85章 四散而逃第124章 衝突第22章 大局已定第147章 大亂將起第144章 先玩吧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103章 爭議第93章 工農並舉第123章 新家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29章 奏對第33章 家事第186章 夫妻相見第104章 海商第153章 鬼谷口第150章 都不容易第103章 杖斃第160章 應有盡有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103章 大開眼界第44章 債券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98章 無事生非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118章 賽馬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171章 主戰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260章 內亂第140章 反常第259章 劉淮在此第61章 力敵第44章 新與舊第93章 恩威並施第16章 生意興隆第59章 重騎立功第87章 進城第88章 左右爲難第213章 新與舊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155章 兩難第123章 不要鬧事第37章 熟人第163章 過蒲昌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79章 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