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開眼界

看着眼前這個巨大的怪物,四個又寬大又大輪子,上面趴着個“噗、噗”喘氣的機器,像個大號的甲殼蟲一樣的東西,夏竦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才道:“這就是車?這車能用來做什麼?”

杜中宵有些尷尬:“現在只是個車而已,什麼也做不了。”

夏竦幾乎要笑出來:“什麼都做了,要來何用!杜知縣,我看這一大坨鐵,要花費不少錢財,雖然你在營田務賺了許多錢,也不能如此胡來!”

杜中宵勉強笑了一笑,過了一會才道:“相公,不要看此物現在沒什麼用處,只要一點一點完善下去,終有能夠大用的一天。”

夏竦連連搖頭:“什麼大用?牛車、馬車、太平車,哪種車不比此物好上百倍?”

杜中宵道:“這種車,不需牛馬,不需人力,也就不需糧草,只要燒煤就可前行。相公,想一想要是這種車可以輕快地拉許多貨物——”

夏竦猛一擺手:“這種事情是想出來的麼!杜知縣,你也不要如此胡鬧!”

說完,不理杜中宵,當先打馬前行。好在營田務杜中宵管理得特別優秀,給夏竦留下了好印象,夏竦對此事沒有多說。雖然不知道這車花了多少鉅款,只看那一大堆一大堆的鐵,便就知道價值不菲。這個年代,鐵可就是代表着錢,哪裡有如此胡鬧的。

杜中宵愣了一下,看着不遠處陶十七帶着幾個人正在擺弄的蒸汽車,無奈地搖了搖頭。新生事務總是艱難,有幾人有那樣長遠的眼光呢?現在的車自重過大,爲了不陷入泥土裡,只能用特別寬特別大的輪子,又加大了車的自重。結果就是以現在蒸汽機的效率,只能拉着自己,用不快的速度移動。既拉不了任何貨物,也拉不了人,其實就是個大號玩物。這還不算,由於燒煤過多,車跑不了多久,就必須有加煤的地方,離着實用天差地遠,讓杜中宵都有些懷疑人生。

總以爲有了前世的知識,做這些不難。杜中宵做其他發明的時候,確實也挺順利,惟在蒸汽機的製造上,遇到了太多的困難。哪怕知道原理,知道研究的方向,也還是問題叢出不窮,讓杜中宵有些沮喪。

不過轉念一想,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核心,哪裡是那麼容易做成的?從自己做模型,到現在也不過四五年的時間,現在能裝到車上動起來,已經是難得了。如果再有幾年的時間,說不定就真能製造出火車來。只要有了火車,一個新時代就將在轟隆隆的車輪運轉中到來。

搖了搖腦袋,嘆了口氣,杜中宵打馬追上夏竦。

過了陶十七等人擺弄機車的一處空地,前面是矮牆圍起來的場務,佔地極大。門口處有幾個壯丁持了刀槍,在那裡巡視,見到杜中宵和夏竦等人到來,忙上前唱諾。

幾人沒有下馬,徑直進了場務裡,走不多遠便到了一排高大的紅磚房子那裡。

杜中宵道:“相公,這裡就是鐵作的衙門。營田務有兩個手分在這裡管財賦,另有主管數人是從民間招募。營田務一應農具,都是這裡打造,不只有鐵匠,還有木匠等諸多工匠。”

夏竦點了點頭,與他杜中宵一起下了馬,向衙門裡走去。

到官廳裡坐定,人吏上了茶來,伺立一旁。

用罷了茶,夏竦道:“這裡製作哪些農具,可帶我去觀看一番。”

杜中宵急忙起身,道:“回相公,這裡有專門的屋子,擺放各種農具。”

杜中宵根據前世的習慣,在這處場務裡有專門的展廳,展示各種各樣的制式農具。許多外地的客商都被展廳震懾,這也是營田務的農具大量外銷的原因。

出了正廳,到了旁邊一間高大的磚瓦房裡。一進房,夏竦便就被琳琅滿目的農具震驚了。

只用從耕開始,各種各樣制式的犁,有專門開荒的,有專門翻土的,有中耕除草的,在一塊區域擺放得整整齊齊。每樣農具前還有一塊牌子,寫明農具名稱,用途是什麼。

夏竦沿着留出的道路看去,只覺得心神俱震,他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看了幾樣農具,便轉身對跟在身邊的杜中宵道:“你把這裡每樣農具前面牌子上的文字,全錄下來,到時給我。”

杜中宵不明所以,問道:“相公要這些有何用?”

夏竦嘆了口氣:“你這一塊一塊的牌子結成集冊,不就是一本《耒耜經》?前些日子,我見了你營田務的條貫,分類明晰,描述清楚,就以爲難得,沒想到就連這裡制農具的場務,也如此清晰明白。杜知縣,從營田務看來,你做事極有條理,日後必爲朝廷重臣!”

杜中宵拱手謝過,也不知道夏竦說的是不是真心話,不由心中惴惴。夏竦看人很準,當年龐籍還是小官在其手下的時候,重病不起,自以爲不久於人世,夏竦便就斷然其有宰輔之器。

一路看過去,夏竦不但是見識了這裡制的農具有多齊全豐富,而且通過這些農具,還理解了營田務的耕作方式。從耕種到收穫,都有制式農具,這裡一應俱全。

一路看完,夏竦嘆道:“有知縣的營田務條貫,再有這裡齊全的農具,只要用人得當,隨時可以在別處再立一處營田務起來。杜知縣做事,條理清楚,而且沒有私心,一切都光明磊落,甚好!”

杜中宵拱手道謝,也不知道該怎麼接夏竦的話。自夏竦來任知州,杜中宵就不知道怎麼跟他處理好關係,特別是他派常威來營田務察看秋糧,兩人關係差點鬧到無法收拾。還好夏竦頭腦清楚,在杜中宵找到州城的時候,斷然把常威亂杖擊斃。

這次夏竦到永城縣來,沒有絲毫掩飾,就是來查杜中宵施政的。結果一路看下來,杜中宵不但沒有苛待百姓,而且真地在辦實事,當地百姓不知得了多少好處。自己親眼看到了,夏竦對杜中宵的印象大爲改觀,漸漸地認爲,這是一個難得的可造之才。

這是夏竦的長處,他不是戲文裡模板化的大反派,只想着害人。他爲官,雖然有諸多毛病,但卻真地爲百姓辦事,爲朝廷辦事。他雖然不植黨羽,難得有官員入他眼中,但真正的人才,也吝於提拔。也正是因爲這些長處,夏竦才能在官場上穩步高升,到了今天的地位。

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100章 兩使相遇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26章 圍點打援第189章 被圍第16章 用刑第16章 用刑第46章 工業種子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257章 偶遇第191章 集議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69章 南線出兵第113章 分岐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182章 細作第202章 離去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12章 撞鐵板第92章 鄭重其事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45章 定計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68章 入城閱兵第216章 三策第47章 隨你喜歡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49章 党項軍略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第6章 糟民第25章 地斤澤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62章 看看火車第15章 難得良機第12章 已陷死地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50章 爲什麼第63章 長見識第159章 分而治之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92章 鄭重其事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74章 鍊鋼第170章 圍城第246章 議事第54章 同病相憐第32章 火炮對決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70章 各有怨言第24章 新知縣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2章 城狐社鼠第52章 除夕第160章 新生活第213章 京城第70章 試探第31章 良好兵源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59章 巧遇第230章 大勢第59章 順手牽羊第40章 壟斷經營第55章 自尋煩惱第32章 收網第3章 官制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75章 小人書第112章 撞鐵板第36章 獻城第74章 挑撥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32章 危機第151章 大雪第85章 四散而逃第24章 劫富濟貧第142章 商路第55章 上下相制第181章 焉耆第63章 文臣論兵第98章 只取朔州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202章 離去第21章 一起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