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雙刃劍

杜中宵前世,人們經常說發達國家是消費型社會,怎麼怎麼發達。每到改革的關鍵時刻,媒體上便就出現一個外國老太太來教一教中國人。比如美國的老太太,出來教中國人怎麼買房子,人家住了一輩子好房子,老了把房貸還清。中國老太太住了一輩子破屋,生命的最後才攢夠錢買個小屋子住。於是中國人也跟着學貸款買房子,六個錢包一起掏出來,終於也住上大屋子了,同時有了要還半輩子的貸款。瑞典的老太太出來告訴中國人警察是什麼樣的,是要被老太太這個納稅人指着鼻子教訓的。終於中國人能夠到瑞典去旅遊了,見到了瑞典警察,半夜被扔到了墳場裡去。

杜中宵靠着死記硬背勉強考上了進士,現在終於做了官了,思考問題便不再像從前那樣。警察那種例子不說,國情不同,大宋皇帝不允許官吏那樣做動搖他的統治根基。但是,貸款這種先進經驗,實在是朝廷治理經濟、統治天下的不二法寶。

前世曾有一部著名的戲《白毛女》,課堂說起來,是說明了古代地主階級對農民的瘋狂剝削。但杜中宵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細分析起來,就有不一樣的內容。地主黃世仁對租戶楊白勞最嚴重的壓榨是什麼?難道是地租太重嗎?其實不是,而是高利貸。不管是風調雨順還是天災人禍,楊白勞交了租子,剩下的錢是無論如何不夠還高利貸利息的。換句話說,楊白勞哪怕得到老天爺關照,也同樣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從他借第一筆高利貸開始,他的命運已經註定。

什麼羊吃人血汗工廠,都太低級,不管是壓榨剝削還是投資發展,遠比不了借貸的手段。從原始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最高級的還是金融帝國主義,其他的不過是小打小鬧。

不管是拿着皮鞭讓工人幹活,還是小恩小惠讓人賣命,都不如讓人欠着貸款幹活的積極性高。這一步跨出去,用得好了於國於民有利,一旦跨過界線,就成了對整個社會敲骨吸髓的魔鬼。便如歷史上王安石變法的青苗貸,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民間少不了斑斑血淚。

這種話杜中宵無法對劉幾直說,話說開了,違背了儒家基本的道德倫理。他不過是先從自己這裡小規模試點,後面慢慢完善,爭取用法制把這頭猛獸養在朝廷的手裡。

杜中宵掰着指頭,跟劉幾一一分析自己這樣做的理由。這些來詳募墾田的家庭,大多數都沒有什麼財產,幾乎是一無所有。他們住的房屋,是這邊建好了的農莊徵發徭役蓋的,全部作價算做貸款。所有農具,是官府或造或買來的,一樣作價算貸款。幾家一頭耕牛,同樣是貸款。就連開墾的土地,同樣是要算作貸款的,不過是三年內不收賦稅,不收利息。

每一家的貸款總額,每年所付的利息都精細計算過,保證他們衣食無憂的同時,略有剩餘,可以用來改善生活。這樣的生活,與周圍的一般農戶比起來,比較寬裕。

劉幾聽着,愣了好一會,才道:“又何必如此麻煩?都是朝廷治下百姓,只要過得幾年,把那些東西全都讓給民戶,又有何妨?民戶欠官府借貸,總是不美。”

杜中宵連連搖頭:“通判,朝廷免民戶的利息,人人稱頌聖德。如果那都是他自家東西,只怕免無可免。再者,縱有民戶中有不肖子弟,因是物產皆官府所有,也不敢變賣,總有個底線在。不然,就怕有那吃喝嫖賭的,不幾年把家產變賣一空,難免兼併之禍。”

“也有道理。”劉幾點了點頭,心裡總覺得有哪裡不對。

杜中宵心裡微微嘆了口氣,也不說破。農民靠借貸維持生產,是非常危險的。不要說這個年代,就在他的前世,已經進入工業社會了,這種生產關係依然折磨着農民。最發達的國家,全是大農場,一有天災,就有農場破產。風調雨順,穀賤傷農,還是有人破產。更不要說另一個十幾億人的國家,年年都有數以千記的農民,因爲還不起農業貸款自殺的。

說到底,用資本控制農民,剝削農民,比直接用地租剝削隱蔽得多,也有效得多。農業因爲天然風險大,貸款的利息必然高,傾家蕩產簡直是家常便飯。更加不要說,可以用操控市場的手段,隨時對農民階級進行收割。由於貸款代替了農民本該有的積蓄,可以在短時間操控糧食價格,一漲一跌間,就把農民的積蓄迅速掏空。就如杜中宵前世,隨便操控一下房價,短時間就可以掏空整個社會的積蓄。

那些借貸資產墾荒的人家,有官府規定必須要種的作物。如附的那幾個人家,因爲地處鹽鹼地,便被強行要求種植高粱,州府收了用來釀酒。這種大宗作物,價格更好操控。

杜中宵的想法,是由朝廷和各地官府來操盤,這個市場不敢放到民間去。

劉幾的知識結構,還不能理清楚這中間的彎彎繞繞,他也不費這個腦筋。最近對馬蒙一案的審理憶近尾聲,這邊墾田初見起色,他過來視察一番而已。

開墾荒田,招攬戶口,是官員考課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這邊墾田做好了,不只是杜中宵一個人受益,州里的官員都會被記一筆。知州韓億是元老重臣,政績對他無用,劉幾的分量更重一些。

李平安和劉大、朱限三人蹲在地上,看着面前貼的榜文,各自合計。

想了一會,李平安道:“我是要到官莊裡去住的。不爲別的,我老母學人燒香,總怕她遇到什麼歹人,鬧出事來。官府的莊子,處處看得嚴,從此便就放心了。”

朱限連連搖頭:“官府裡處處都管,事事都管,我們這樣憊懶性子,如何受得了?還不如到那邊尋塊空地,自己開田活得自在。閒時我想捉魚就捉魚,想射兔就兔,哪個管我?農閒時節,提尾魚到那邊碼頭去,一樣找人買撲,趁些閒錢。劉家哥哥,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劉大連連點頭:“我們就是這般人物,哪個受得了阿貓阿狗來管!我渾身都是力氣,地裡的活計做完,還可以到碼頭做些零工賺錢呢!我便是這般脾性,手裡沒錢便如失了魂一般,官莊住不來!”

李平安沉默一會,最後嘆了口氣:“你們沒有家室拖累,自然做什麼都千好萬好。我家裡面老母年邁,一切都是爲了奉養老母。罷了,左右幾個莊子離得不遠,我們各奔前程就好。”

幾個人商量定了,到了募工的棚子裡,各自與胡中海寫了一張文契,約定第二日前來報到。胡中海看李平安順眼,讓他到自己的莊子裡去。

出了棚子,朱限道:“今日有了生計,我們便把這幾隻雞煮了,飲兩碗酒去休!”

第105章 寶貨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206章 廣南亂起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64章 戰還是降?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96章 新米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17章 自尋出路第226章 霹靂車第15章 人多官少第222章 觀軍第36章 帥司所在第70章 喜憂參半第48章 慶功第23章 物是人非第59章 要學好第205章 抓人第58章 臨行之言第95章 絕路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131章 放手第11章 未雨綢繆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51章 猜題第15章 難得良機第97章 公事私事第97章 重任第9章 培根固本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23章 新家第103章 爭議第84章 實在聽不懂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72章 不務虛名第114章 獻城第175章 逃跑第126章 前路第105章 去牢城營吧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6章 偶遇第67章 無法可想第19章 應募者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124章 密商第125章 遊街第58章 真香第227章 利器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61章 心驚肉跳第123章 新家第11章 心煩氣躁第144章 異人第36章 收錢第147章 大亂將起第26章 合作第52章 分岐第171章 主戰第38章 試槍第205章 抓人第45章 定計第52章 準備攻城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218章 開花彈第67章 帶你看炮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29章 再次自薦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129章 提拔第232章 回頭路第6章 偶遇第87章 大同來使第50章 好酒第271章 韓琦第99章 鐵路留念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90章 等不得了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257章 偶遇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章 蒸汽車船第35章 風雨欲來第151章 大雪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90章 狼狽爲奸第140章 拒絕第16章 好大的雪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172章 擔憂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148章 人選第70章 各有怨言第152章 重甲守城第6章 再回相州第34章 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