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各有封賞

空中烏雲密佈,太陽被遮得嚴嚴實實,好似一下子天就黑了。不知什麼時候,飄飄揚揚灑下一場大雪來。雪花如鵝毛,紛紛揚揚,很快便把天地間變成一片潔白。

杜中宵站在寨外,看着這一場大雪,對身邊的蘇頌道:“瑞雪兆豐年,這一場好雪,來年必是個好收成。這附近新墾的田,好多人家燒荒,有這一場大雪,來年春天下種就不愁了。”

蘇頌道:“記得京城裡與你初相識,天天尋人議論詩賦,滿腦子想的都是科舉。中了進士,到了地方做官也閒不住。一件案子忙了半年,好不容易清靜了,又想着開墾荒田。待曉,我們做官,不能天天想這些事。讀讀文章,聽些新曲,不只是娛人娛己,也是熟聖賢古訓,知世間疾苦。”

杜中宵微微笑笑,輕聲道:“世間疾苦,我見得太多。聖賢古訓,我讀得太亂。此時專心做事,只是要把這些理一遍,不然我這官做不明白。我出身農家,與子容比不得,這世間的事好多看不明白,想不通透。在這裡墾田,不只是招人種糧,也是認識這世間,知道世道人心。——罷了,不說這些,難得今天一場好雪,我們回去飲一杯。鄭司理不必守缺,下一任到京東路,正在興頭上,且聚一聚。”

蘇頌總覺得杜中宵一說起官場上的事情便就怪怪的,也不與他爭辨,一起回了寨裡。

吩咐柴信備了酒肉,杜中宵讓隨從去把還在寨裡的司理參軍鄭朋和寨主何昆叫來,與他們一起飲酒賞雪。何昆是個武人,最近升了官,也學着開始讀書,做當大官的準備了。

與蘇頌圍着火盆烤了一會火,就見鄭朋和何昆連袂而來,後面跟着跑腿的陶十七。州里的官員再三商議,把陶十七發配到巡檢寨來,算作充軍了。其實真正的充軍是要到牢城,編入牢城指揮的,怎麼可能有到巡檢寨裡來這種好事。牢城指揮雖然也是廂軍序列,其實做的是苦役,諸如州城各種雜務,修橋補路之類,全都是牢城指揮的任務。他們人手不足,纔有其他廂軍補充。用杜中宵前世的話說,牢城指揮其實是勞改營,那裡纔是犯人真正服刑的地方,各監獄裡關的其實是待審犯人。

看陶十七穿了一身新襖,紅光滿面的樣子,杜中宵道:“寨主待你着實不薄,你當小心謹慎,在寨裡好好做事纔是。好的壞的,事情過去,不要多想了。”

陶十七行禮:“小的大仇大得報,節推官人出力甚多。這份恩情,小的記在心裡。”

杜中宵笑着搖了搖頭:“我只是做自己份內的事情,要你記什恩?天氣寒冷,飲杯酒去去寒氣。”

陶十七接過柴信遞過來的酒,仰頭一飲而盡,臉立即紅了起來,拱手道:“謝節推官人酒!”

杜中宵見陶十七乖巧,心情也變得好起來,對他道:“年後何寨主高升他州,你在寨裡沒個事情做總不是辦法。今年墾田多虧了附近那個做煙花炮竹的工場,那裡年後要加些人手,用些廂軍。等何寨主走後,你到那裡去做工吧。做工的地方,強似在寨裡無事可做。”

陶十七拱手連連道謝,高高興興地站到一邊。他到底年紀小,在牢裡關了幾個月,全靠着一口氣硬撐下來。前幾天放出來,高興得跟什麼似的,露出許多孩子氣。

墾田是要花錢的,特別是杜中宵在那裡做大工程,招引了許多汴河上的船工縴夫來,花錢更像是流水一樣。能支撐下來,全靠着那個做煙花爆竹的工場。

這個工場是杜中宵一手建起來,以前州里沒有人管,現在開始大把賺錢了,就不能全由杜中宵一個人說了算了。官員不能在治下置辦產業,工場建起來,就是官營,收入要交到亳州去。韓億因爲兒子韓絳的關係,對杜中宵不薄,對此事不聞不問。年後他致仕離開,新來的官員可不會這麼好說話。到時怎麼爲墾田事業籌錢,杜中宵正在發愁。現在向場務裡安插些人手,到時跟新知州也有得商量。

臨近年節,最近煙花爆竹賣得極多。京城那裡由定好的牙人包銷,最近杜中宵把市場開拓到了汴河的下游,讓揚州籤判王安石幫忙,一路賣到了兩浙路去。

衆人落座,柴信端了一盆煮好的羊肉來,全都是帶着小骨的大塊肉煮得酥爛,正好在這樣的雪天享用。又上了幾樣點心果子,給衆人下酒。

飲了幾杯酒,杜中宵對蘇頌道:“年節一過,鄭司理和何寨主便就高升他處。馬蒙一案雖然已經審結,卻尚有許多文書要做。子容便在這裡多待些日子,等到春暖花開,再回宿州不遲。”

蘇頌是個隨和性子,當即同意。他跟杜中宵一樣是推官,沒有大案,便就格外清閒,州里並不催着他回去。再者他也想等到春天,沿汴河乘船去揚州一趟,看看自己的父親。跟其他職位比起來,幕職官相對清閒,不是每個人都像杜中宵這樣閒不住。

杜中宵留下蘇頌,還有一個用意,就是利用這段時間,跟他一起深入研究一下那臺蒸汽機。杜中宵的印象裡,蒸汽機真正能夠廣泛使用,還有一個小型化的難題。偌大臺機器,如果只有幾馬力的功率,是做不了什麼大用的。不管是裝到車上還是船上,都必須體積縮小,功率增大。而這一步,就要涉及到勢力學的內容了,使用高溫高壓的蒸汽。哪怕是非常淺顯,研究這些,也非要蘇頌這類天才參與不可。

喝着烈酒,看着紛紛揚揚的雪花,杜中宵不無感慨地道:“西北即將議和,京西路和淮南路盜賊伏法,到了年底,內憂外患有些緩解的跡象了,難怪聖上會降德音。這半個月快審快斷,終於趕在年前牢獄一空,知州相公上章致仕也臉面好看。而且如此大案,終究沒有斬刑,也是盛世氣象。柴本山和馬蒙一應惡賊刺配沙門島,一衆黨羽或流或杖,地方上的盜賊惡人清掃一空。我到這裡爲官,不知不覺間匆匆半年就過去,到了現在想想,竟然做成了這麼多事。”

說到這裡,舉杯對其餘三人道:“因爲我堅持辦馬蒙一案,平白讓你們受了許多辛苦,這杯酒就敬諸位。不過,諸位的辛苦朝廷看在眼裡,最後終有個好結果。飲過了這杯酒,今年便就此過去,後面便是年假時間,不再過問公事。來,同飲此杯!”

說完,杜中宵與衆人一飲而盡。

亳州的知州是韓億,雖然因爲年邁德高基本不視事,其他官員辛苦了一些。但有他在,衆人的功勞都是實打實的,朝廷封賞不打任何折扣。鄭朋和何昆已經定了年後高升,杜中宵和蘇頌因爲是新進士,封賜結果還沒有下來。但從其他人看,這半年絕不會白乾,因此超脫出選海,晉升京官也有可能。如果能做到這一步,這一屆新進士裡,兩人就相當於成績提升一等了。

第227章 利器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188章 妙計第65章 胸有成竹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8章 兩難第33章 泄秘第102章 拿人第121章 家事第72章 比刀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12章 已陷死地第58章 真香第24章 秘密回京第23章 可曾讀書?第5章 往何處去?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1章 亂起第67章 無法可想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9章 上元觀燈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134章 獻城第204章 走私第8章 派人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39章 古礦洞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199章 軍校第63章 陰錯陽差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86章 以工代賑第212章 通車了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163章 過蒲昌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40章 不進則退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234章 泄密第23章 全力應戰第78章 回鄉的榮耀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168章 你們不管我管第9章 鑄門炮吧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9章 上元觀燈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46章 工業種子第143章 尉遲後人第114章 富弼第72章 一路向西第49章 明哲保身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11章 未雨綢繆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162章 發展不易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58章 真香第42章 故交第92章 育種爲主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35章 防守反擊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50章 烈酒如火第177章 分岐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69章 打出去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76章 偏頭寨第45章 乾寧軍第102章 拿人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66章 給錢第30章 僥倖第75章 大軍到來第42章 吃個痛快第22章 釀酒證明第34章 人心惶惶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28章 難題第91章 菜地第84章 議降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116章 都堂議事第78章 重炮第28章 三路齊出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