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提攜舊人

第二日一早,杜中宵用罷了早飯,站在院子裡,看着院中一株桃花開得正豔。不知不覺,春天就來了,連一聲招呼不打。去年閏臘月,今年的天氣提前,春天也來得早了。

一個士卒進來,叉手道:“太尉,李復圭李太尉從京城來,正在門外求見。”

杜中宵道:“讓他到客廳裡等我,我稍候就來。”

士卒告辭離去,杜中宵站在桃樹旁,想了一會心事。李復圭從在隨州營田時,便就路着自己,算是老班底了。他是大臣李淑的兒子,一向銳意進取,官場上少不了鑽營。此次前來,應該有京城的消息。

幽州之戰後,朝中官員爭功,各自謀求升遷,一時鬧得不可開交。許多事情涉及杜中宵,讓杜中宵覺得非常棘手。此次親自過來管牢城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躲開京城漩渦。

爭的第一件事,就是杜中宵幽州立大功,應該怎麼獎賞。收復燕雲要封王爵,雖然最後趙禎親臨前線,戰後還是提起此事。不過杜中宵知道,這個王爵,對自己不是好事,直接推辭掉了。不封王,官職怎麼調整,是現在最大的事情。官員大多估計,杜中宵要進中書爲宰相,但文彥博不這樣想,他可不想給杜中宵讓位。接替韓琦,對於現在的杜中宵來說,升官幅度太小,也不合適。

第二件,就是樞密院的職位。富弼留在了幽州,樞密副使的職位很多人盯着。除此之外,趙滋和李復圭立了大功,怎麼升遷,也讓人頭痛。

至於參戰的其他將領,想升官發財的人就多了,杜中宵都不能一一數過來。

嘆了口氣,杜中宵回住處換了公服,到了客廳裡。

李復圭急忙起身行禮,兩人各自落座。

請了茶,杜中宵道:“現在京城事務繁忙,什麼重要事情,要審言親自前來?”

李復圭拱手道:“牢城營裡關的都是契丹顯貴,聖上怕供給不足,特命我來聽太尉使喚。若是有缺什麼東西,我可以立即派人去辦。”

杜中宵道:“這些人在這裡種地,能缺什麼?稍後,我命指揮使崔向列一個單子給你。”

李復圭拱手稱是。不說話,默默喝茶。

杜中宵看着他,過了一會,道:“幽州戰後,朝廷該對功臣加官進爵。直到現在還沒有定下來,也不知道難在哪裡。官職能以調整想得通,爵位總得升上去。”

李復圭道:“太尉,事情哪裡那麼簡單?誰的功大,誰的功小,誰該升得高,誰該升得低,且吵着呢。什麼爵位,可關係着以後領多少錢,哪個肯讓!”

杜中宵笑了笑,對李復圭道:“那你讓不讓呢?”

李復圭一時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才道:“自在隨州時,我便在太尉身邊,管軍需糧草。後來到河曲路數年,又入樞密院,加上這一次幽州之戰,總是有些苦功的。”

杜中宵嘆了口氣:“看來你是不讓了。說吧,此次前來找我,爲的是什麼?”

李復圭道:“我在太尉身邊十幾年,話便直說了。戰後富太尉鎮幽州,樞密副使空了一人出來。依我看來,禁軍整訓之後,樞密副使非以前可比,不是尋常文官可以做的。”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不錯。怎麼,有文官要進樞密院?”

李復圭道:“不錯。據傳王珪和王拱辰兩人,得聖上垂青,有可能入西府。”

杜中宵想了一會,道:“看來,你有意樞密副使之位了?”

李復圭沉默,過了一會才道:“我管糧草多年,功勞多有,難道不合適嗎?”

杜中宵笑了笑,嘆口氣道:“你也知道,聖上看重的是詩詞文章。雖然這幾年對外連戰連用,與以前不同。但契丹一敗,周邊再無強敵,難免又是如此。你雖功大,但與那兩人比起來,文名卻是不顯。”

李復圭神色黯然。宰執是什麼地位?對李復圭來說,現在是離着宰執最近的時候。如果錯過,以後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禁軍整訓後,宋朝的軍事與以前不同了,他覺得,自己應該是最合適的。

杜中宵道:“審言,官場上面,過於銳意進取,難免得罪人,會遇到麻煩的。有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過,你說的有一點是對的,現在樞密正副使確實不適合多用文官。與以前不同,現在的樞密院管的事情比以前多多了,對軍隊不熟悉的,很難管好樞密院。兩正兩副,最多隻能有兩個文官,而且最好是對軍隊比較瞭解的文官。這樣吧,我會上書朝廷,說明此事。”

李復圭聽了,看着杜中宵,一時間不知道他的意思。過了好一會,才明白過來,起身拱手道:“太尉恩德,下官沒齒難忘!”

杜中宵擺了擺手:“不要急着謝我,你能不能做到樞密副使的位子,我可說了不算。如果做不了樞密副使,以他大功,也會有合適的職位,不必爲此憂心。”

李復圭當然知道,杜中宵雖然這麼說,但此事很可能就成了。對於樞密院事務,此時杜中宵的話語權極重,只是故意避開罷了。一個原因,是杜中宵做官多年,一直遊離在主流的官場之外,對於現在的官員並不熟悉。自己熟悉的多是武將,只有李復圭等少數人是文官。

杜中宵嘆了口氣。現在這種局面,是種種原因造成,倒不是自己有意如此。從在隨州練兵,突然到河曲路,接連立下大功,地位一下子漲了上來。中間缺少的,是從提舉常平,而後入朝廷做官的過程。少了這個過程,就導致人脈稀少,沒有辦法。到了現在,杜中宵地位太高,不是最頂級的官員,也不會跟杜中宵交往。幾方面疊加,就是自己有很大的權力,卻沒有用處。

李復圭的能力沒有問題,資歷也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此人太急了。對於官職功名,李復圭看得很重。此次來找自己,是因爲機會太好,他不想放過。

到了現在,杜中宵對官職、爵位已經不看重。到了頂峰,還看那些幹什麼。讓自己做什麼官,給什麼爵位,是皇帝頭痛的事。給的低了,自己不說什麼,其他官員寒心。太高了,其實有什麼官職,會讓人覺得高呢?最高的就是做宰相,這是朝廷官員都知道的事。

爲什麼這個時候到牢城營來?就是因爲此時留在京城的話,不只是李復圭,還會有更多的官員來找自己。此事不但是自己明白,其他官員和皇帝也明白,大家心知肚明而已。

第1章 平安是福第29章 過界第122章 見面第127章 南下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122章 陰暗角落第117章 大主顧第101章 各懷心事第87章 末路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20章 結冰了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22章 分別對待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9章 上元觀燈第29章 奏對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41章 張馳有度第210章 整軍之制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04章 海商第125章 遊街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22章 大局已定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41章 爲考而學第104章 賞識第111章 鐵甲第63章 脫胎換骨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70章 建房築路第32章 火炮對決第52章 禁地第39章 大軍出動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211章 分岐第126章 輸不起第58章 糧草到了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23章 物是人非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70章 各有怨言第4章 三項任務第9章 酒糟蒸酒第103章 杖斃第67章 帶你看炮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62章 佈置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108章 勸降第61章 力敵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22章 釀酒證明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51章 各有封賞第12章 已陷死地第134章 表功第1章 平安是福第56章 身邊人第5章 召試中書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83章 晴天霹靂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142章 商路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34章 面比肉貴第40章 派兵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15章 攻城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32章 收網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5章 舊人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65章 胸有成竹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43章 舊人相見第107章 商機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126章 細作第36章 窮則獨善其身第17章 言過其實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