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豈能饒過!

酒菜上來,杜中宵舉杯,道:“今日得閒,我們飲一杯酒。幾個月來,難得有這樣清閒的時刻。”

衆人一起舉杯,飲了酒。羊肉煮的烤的上來,分給衆人。杜中宵吃了一塊肉,慢慢嚼着。

蕭虛烈道:“前幾年,滅党項的時候,大多士卒都放爲良民。太尉,怎麼這次不同?幽州戰事結束了,戰俘一個不放。契丹的青壯,大多都在幽州。不放他們回去,契丹各部堪憂。”

杜中宵道:“你說的清楚,那是滅党項之戰,現在契丹還好好的呢。戰敗了,把士卒放回去,等過上兩年,再捲土重來?若是現在滅了契丹,很多人是可以放回去。”

蕭虛烈怔了一下,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好閉嘴。

杜中宵道:“其實還有一點。滅党項時,是朝廷大軍攻入黨項,他們當時並沒有殘害大宋百姓。契丹此次南下不同,雖然進入宋境,朝廷在河北路堅壁清野,沒有造成大的破壞。但曲陽一戰,耶律貼不佔領縣城之後,把城中百姓屠戳一空。爲了保障糧草,在幽州籤軍數十萬,民間糧食幾乎顆粒不剩。你們知道嗎?朝廷大軍佔領幽州,見到的是餓殍滿地,百姓嗷嗷待哺。這樣一支軍隊,不經過改造,怎麼放心讓他們做平常百姓?殺人越貨對他們是尋常事,不遵法紀,不遵朝命。”

蕭虛烈想要反駁,想一想,杜中宵說的都是實情。最後只好嘆了口氣,不說什麼。

杜中宵道:“以前朝廷每年防秋,防的什麼?到了秋天,草原的遊牧民族往往南下,小則搶掠,大的就攻城拔寨,百姓苦不堪言。這些百姓種着自己的地,每年辛辛苦苦,憑什麼就要被人搶?你們在契丹的時候,覺得這天經地義,尋常不過。現在敗了,就不該有任何怨言,自作自受而已。”

耶律仙童見氣氛有些尷尬,急忙道:“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太尉,也不能怪將士們。”

杜中宵道:“自古以來就做強盜,所以他們做強盜就沒有罪?恕我直言,世上沒這個道理。說到底不就是欺負中原王朝打不過去嗎?其實也不是打不過去。漢時的匈奴,也曾囂張跋扈,最後哪裡去了?唐時的突厥,也曾打到長安城外,逼着唐王籤渭水之盟,現在還剩多少突厥人?契丹曾南下開封,天下節度使凜然聽命。現在南下大軍全數被殲,也不意外。”

耶律仙童三人訕訕,不知該說什麼好。杜中宵說的不錯,耶律洪基剛剛鬥敗耶律重元沒有多久,能夠組織起傾國之兵南下,就是因爲契丹衆臣不相信,此戰會失敗。早知道這個結果,耶律洪基不管說什麼都不會如此的。從晚唐到現在,契丹立國起,就沒有在與中原王朝的大戰中吃過大虧。

杜中宵道:“草原民族放牧牛羊,中原漢人種植稻麥,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不好嗎?只要中原王朝稍一鬆懈,你們便就南下。搶財物,殺人放火,還認爲理所應當。那麼中原王朝打贏了,把草原民族全部殺光,是不是也理所應當?按道理來說,全部殺掉,也沒有什麼話說。”

耶律仙童道:“太尉,契丹與以前的匈奴、突厥不同,豈可一概而論。”

杜中宵聽了點頭:“不錯,是不一樣。契丹不但是有草原,還有燕雲十六州嗎。不但有牛羊,還能耕種田地呢。幽州是契丹地盤,百姓是契丹的百姓,怎麼還會這樣呢?今年,如果不是契丹敗了,朝廷重佔幽州,幽州百姓大部分就餓死了!”

見三人不說話,杜中宵嘆了口氣:“你們說,若是依據契丹軍隊的所作所爲,現在朝廷如此處置過不過分?沒有殺人,他們只要做活,便就有吃的,有住的,還要怎樣?建立這處牢城營,朝中許多官員是不同意的。契丹人已經敗了,何必關心這些將領的死活,殺了就是!”

耶律仙童、耶律仁先和蕭虛烈一起拱手:“太尉仁心,救下許多人命,必有後福!”

杜中宵擺了擺手:“什麼後福,說實話我也不信。但不敢怎麼說,這是許多人命啊。雖然以前有許多錯處,能不殺,還是不殺。但不殺得有不殺的道理,不能兩嘴一張,說聲不殺,此事就這麼算了。所以要建此處牢城營,讓關在這裡的契丹將領,在這裡學會,不勞作就沒有飯吃。他們的衣食,是百姓辛苦種出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以前在契丹的時候,可以不理會,現在卻不能夠了。大宋百姓的稅賦,不能夠花在他們的身上。以後做尋常百姓,必須要掙出衣食來。”

耶律仁先拱手道:“太尉說的是。這些契丹將領,大多出身富貴,放爲平民也難以存活。”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今天跟你們說這些,就是想讓你們明白。不是我苛待關在這裡的契丹人,若是苛待,一刀砍了最是容易,何必要費這許多手腳?上天有好生之德,能不殺人時,就不殺人。但以前的罪責,不能置而不問。他們以後的生路,也要考慮纔是。”

崔向道:“太尉今日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下官被派來管牢城營,說實話,確實疑惑。關在這裡的都是契丹的王公貴族,何必費這許多力氣?若是對朝廷有用,好生養着就是。若是無用,乾脆就一人一刀,一了百了。卻沒想到這處牢城營,有這許多用處。”

杜中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其實留着這些契丹人,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方便作戰。如果把這些人全殺了,剩下的契丹必然瘋狂,接下來的仗不好打。不過不殺他們,好好供養起來,杜中宵無論如何過不了自己心中的那一關。此戰宋朝損失不大,但幽州太慘了,怎麼能輕輕放過?

一定要建牢城營,把這些人改造成普通百姓,杜中宵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但真正的效用有多少?杜中宵自己也懷疑。關三年?還是關五年?到了那個時候,外面形勢如何?這些人的財富,其實是留在契丹的。如果那時佔領了契丹全境,他們的家人入宋,怎麼會在乎如何吃飯的問題?這裡關的最小是中級將領,哪個不是鉅富之家?哪果契丹抵抗激烈,當然一切休提。

喝了一杯酒,杜中宵嘆了一口氣。世間的事,哪裡有什麼事事如意?盡心力,聽天命而已。此次建牢城營,更多的是一個態度,最後的效果受到很多事情影響,實在是說不清楚。

天氣暖起來,晚上不再寒冷。風吹進來,帶着花的清香。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吃肉,一邊說着閒話,氣氛慢慢輕鬆起來。

шωш ⊙ttκǎ n ⊙C 〇

耶耶律仙童道:“若是在中京,此時依然天寒地凍,不想開封已經溫暖如此。以前常聽說,大宋是繁華之地,特別是開封府,天下第一繁華,再沒有一個地方可比,今日才知道確實如此。”

杜中宵道:“與契丹相比,自然是如此。不過,再向南一些,還有煙雨江南。大王,好好在這裡做幾年,等到事畢了,可以去江南遊玩一番。”

耶律仙童聽了有些神往,過了一會道:“難道是越向南天氣越好?那麼嶺南又是如何?”

杜中宵笑道:“嶺南瘴氣遍佈,溫熱難當,冬天還過得下去,夏天要熱死個人。不是越南越好,而是不南不北,纔是最舒服的地方。從開封府到江南,其實都是極好的地方,有些許差異罷了。”

這就是大宋比契丹強得多的地方,地理豐富多樣。既有西北、東北這樣寒冷的地方,也有江南那樣不冷不熱的地方,還有嶺南那樣炎熱多溼的地方。

第17章 言過其實第63章 葉縣第80章 左右逢源第54章 相持第46章 民亂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14章 陣前殺將第2章 城狐社鼠第35章 工廠的不一樣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51章 猜題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48章 高朋滿座第53章 分兵第7章 審案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84章 接駕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26章 圍堵第22章 紙上談兵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83章 攻城受挫第14章 隱情第197章 鴉兒看第43章 舊人相見第193章 分岐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38章 峰迴路轉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08章 賞功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8章 擦邊球第51章 三本冊子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56章 身邊人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149章 伊州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101章 慶功宴第156章 兩說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6章 糟民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7章 一拍即合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8章 無路可走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75章 小人書第26章 圍堵第264章 大勝第129章 取朔州第10章 模範部落第149章 不經打第17章 破城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32章 收網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124章 衝突第34章 大勢第151章 進城第157章 長久之計第35章 工廠的不一樣第8章 擦邊球第155章 機宜司第54章 相持第133章 送來的軍功第118章 投降第5章 中招第22章 紙上談兵第52章 若即若離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125章 規劃第45章 邪教第31章 党項戰略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42章 債券第125章 提攜舊人第89章 各有側重第38章 進山第100章 兩使相遇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90章 等不得了第207章 不奉旨第160章 新生活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7章 堵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89章 內亂第19章 走訪民間第66章 三州賣酒第125章 党項商人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254章 畏敵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