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試探

契丹軍營,迭裡得與幾位主將一起飲酒,商量戰事。他們本是契丹的前鋒,想以最快速度,攻到宋朝還沒有堅壁清野的地方。結果軍糧用盡,前方宋朝堅壁清野了,只能餓着肚子退回來。十三郎和劉渙到了永靜軍後,耶律洪基給迭裡得增加了數萬兵馬,讓他們在這裡防守。

帳中的火堆燒得正旺,上面架了一隻羊,已經熟了,整個帥帳都瀰漫着肉香。雖然糧草艱難,數萬大軍的主帥還不至於餓肚子,迭裡得這裡有酒有肉。

親兵把肉切好,放到盤子裡,端到幾位主將面前。

迭裡得拿起肉吃了一口,端起酒碗,仰頭灌了一大口酒。放下酒碗,道:“今日傍晚,南邊永靜軍的宋軍突然北來,離我們十里處下營。莫不是,宋軍要反攻?”

涅魯古道:“那不正合我們的心意!南下兩個多月,宋軍一直躲地城裡,仗也打不成。此次宋軍來了,正好大戰一場!沒了城池,這些宋軍如何是我們的對手!”

一邊的謝十道:“說的是。數百年來,南人都是靠着城池,才能與我們草原大軍作戰。他們既然自己出城,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們的厲害!”

迭裡得搖了搖頭:“我看沒這麼簡單。北邊的乾寧軍城外,古匿與戰了半個多月,還不是在那裡對峙?不斷上報,消滅了多少宋軍,卻連乾寧軍城都沒有摸到。”

涅魯古道:“古匿不足十五萬人,宋軍卻增兵二十餘萬,哪裡那麼容易?”

迭裡得端起酒碗,喝一口酒,沒有說話。他非常懷疑古匿報的數字。增兵二十多萬?加上乾寧軍城下原來的宋軍,宋軍在那裡就有三十萬。三十多萬大軍在那裡,跟古匿就這樣玩遊戲?與其他人不同,迭裡得帶着一萬兵爲前鋒,結果宋軍堅壁清野,被餓了回來。吃過苦頭,認識自然就不一樣。如果真像其他人說的,宋軍不善長野戰,只能守城,契丹軍隊應該不會這麼難受。

一邊的塔不也突然道:“宋軍突然北來,會不會,他們要反攻了?”

涅魯古聽了大笑:“宋軍就只是躲在城池裡,指望着時間長了把我們耗走呢。出城反攻,本朝四十餘萬大軍在這裡,十萬人,反攻什麼!”

塔不也道:“要不是反攻,他們守在永靜軍就好,突然前出幹什麼?依剛纔所說,若是乾寧軍並沒有二十餘萬大軍的話,宋軍的主力哪裡去了?滄州一座城池,城裡應該沒多少兵馬。”

謝十道:“滄州如此難攻,數十萬大軍幾十日也沒有辦法,城裡的兵馬怎麼會少了?依我看,城裡怎麼也得有幾萬大軍。如若不然,早就攻破了。”

塔不也道:“滄州城並不大,如果有數萬大軍,糧草從哪裡來?那樣一座城池,沒有聽說建有大糧倉,這麼長的日子,沒有外部運糧進去,不是早就被餓死了?”

涅魯古道:“縱然滄州沒有數萬大軍,宋軍主力也躲在其他城裡。四十萬大軍南來,宋軍沒有百萬人,如何敢來反攻?你們不信,明日一早我去宋軍營前求戰,看一看就知道了。”

迭裡得看着涅魯古,緩緩道:“如果宋軍不戰呢?他們火炮衆多,僅僅是用炮,你也近不了身。”

涅魯古搖頭:“宋軍的火炮哪裡那麼厲害?而且火炮價值不菲,前方十萬宋軍未必有多少。”

迭裡得道:“好,明日你帶一萬兵馬,去與宋軍戰一場。他們來做什麼,我們猜沒用,戰上一場當能看個大概了。若是反攻,必然迫不及待,與我決戰。如果只是死守,想來就不是了。”

涅魯古欣然應諾。在宋境待了這麼多日子,實在有些煩了。這兩個月來宋軍只是緊守城池,也不出城進攻,讓契丹大軍覺得日子有些枯燥。

第二日一早,十三郎出了帳房,看着東方將要升起的太陽,伸了個懶腰。數年前進入軍校,再也沒有上過戰場,感覺整個人都有些僵硬了。今日重臨軍陣,整個人都精神許多。

正在這時,一個親兵過來,叉手道:“太尉,契丹約有萬人,正向我們這裡來。劉太尉正在帥帳裡坐等,與太尉商量如何迎擊。”

十三郎一擊掌:“好,終於來了!”

說完,邁開大步,到了一邊的劉渙帥帳。

劉渙正焦急地在帥帳裡踱步。見到十三郎進來,忙道:“適才探馬來報,契丹派兵萬人,正向我們這裡來。不消說了,應該是來進攻我們。太尉以爲,應該怎麼迎戰?”

十三郎道:“我們十萬大軍,契丹只派了萬人過來,這是看不起我們嗎!太尉,依我估計,契丹人只是來試探虛實,應該不是要與我們死戰。如若不然,派萬人來,他們就是搞笑了!”

劉渙道:“應該是如此。只是如何消滅前方的契丹軍隊,我們還沒有定下來作戰計劃。現在契丹人前來,許多事情就打亂了。該如何做,我有些拿不定主意。”

十三郎道:“這有何難?他們到了,只要多的步兵擺開陣勢,用火炮讓他們不能上前就是。計劃沒有做好之前,我們不必急着進攻。讓他們在這裡待上兩日,又不妨礙我們。”

劉渙道:“我們十萬大軍,不主動進攻,難免讓契丹人生疑。”

十三郎笑道:“太尉,十萬大軍突然到這裡,契丹人當然會生疑。我們不必管契丹人怎麼想,只管他們怎麼做。前方的五萬大軍沒有退兵,便就做好計劃,準備消滅掉就是了。”

劉渙點了點頭:“也有道理。好,那就這樣吧。我安排兵馬,把契丹人擋住就是。來一萬人,就派一個師就好,不必出動大軍。”

十三郎點頭:“如此最好。只是守住,我的騎兵就不需要出動了。”

劉渙本是文官,與黨項作戰時,他主動請纓,到河湟去聯絡唃廝囉,由此升遷。劉渙的性格是好戰喜功,依他本性,契丹人來了,自己兵力佔優,就要上前一舉滅掉。可如果自己表現得太強,又怕後邊的幾萬契丹跑了。自己的步兵可追不上契丹騎兵,功勞就全歸了十三郎了,自然不甘心。

依十三郎說的,先派把契丹人擋住也好。等做好佈置,到時數路大軍齊出,讓契丹人跑也跑不了。

十萬大軍,分成數個部分,實際不能靠將領在陣前指揮,要有作戰計劃。一個將領,在陣前能指揮多少兵馬?超過萬人,實際就指揮不過來,必須分成若干的軍陣。作戰計劃,必須詳盡。

第148章 楊家將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138章 查糧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51章 大敗第45章 時移世易第189章 被圍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153章 窮途末路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204章 赴考第183章 專業化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85章 會計天才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14章 陣前殺將第55章 玩具第80章 左右逢源第46章 民亂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50章 沒有展開第38章 進山第94章 武都第126章 輸不起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95章 經銷商第84章 接駕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34章 似是而非第124章 密商第92章 大戰將起第160章 新生活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54章 贊助者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82章 鍊鋼第136章 學校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46章 貢品第264章 大勝第72章 兵臨靈州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66章 酬功第27章 再留無益第62章 分兵而進第175章 逃跑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159章 分而治之第32章 官、吏、差第64章 謀劃第86章 多學多煉第23章 多調人來第72章 數字嚇人第271章 韓琦第10章 不賣給你第30章 殺人者死第9章 初戰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70章 試探第156章 兩說第87章 軌道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33章 各個突破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51章 猜題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108章 商業旺地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126章 前路第60章 無商不富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54章 投奔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227章 利器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80章 左右逢源第48章 邀賞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90章 等不得了第24章 追與逃第9章 培根固本第130章 商路第194章 要強硬第102章 拿人第27章 一命換一命第1章 蒸汽車船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73章 在商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