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收網

渡口邊的店裡,丁令德坐在中間,對幾個人道:“十一月了,拒馬河眼看就要結冰。據我估計,契丹人急不可奈地想找回幾個月前丟的面子,一旦拒馬河結冰,可能就會過河來。”

一個扮作貨郎的人,來自張岊軍中,名叫包同,皺眉道:“可過了這些日子,我們也只是散播了些消息。到底契丹人會從哪裡來,進攻什麼地方,卻還是一頭霧水,不知究竟。”

丁令德喝了茶,不緊不慢地道:“這種事情,急不得。惟有細心做好每件事,纔能有結果。據我知道的消息,契丹人已經派了三撥人探查路線。東邊最遠到霸州,西邊到葫蘆堤,都曾派人來。不過,這三次他們都不滿意。張太尉遵照帥司命令,把易受到契丹劫掠的地方,百姓都遷移走了。”

旁邊雄州衙門的文浩信道:“將軍的意思,契丹人還沒有定下從哪裡來?”

丁令德道:“行軍打仗,豈能馬虎!契丹人要過境,不可能沒頭沒腦就過來,待上一兩天就走。數千兵馬出動,總得有說法,要做什麼,怎麼去做。所以契丹人定好的路線,必然是有徵兆的。”

文浩信道:“什麼徵兆?”

丁令德緩緩地道:“必然是路線摸得精熟,有嚮導帶路,過境之後有明確的目標。此事雖難,但兩國邊境,能夠自如往來,熟知邊情的,能夠有多少人?更加不要說熟悉道路,願意爲敵國所用的人本來就少。這些日子,我已經把這一帶的情況摸得差不多。”

包同喜道:“每日裡將軍只是讓我們四處打探消息,傳播口風,不想還有這種用處。”

丁令德道:“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規。只要照着規矩做下來,總是差不太多。契丹那裡已經打探得清楚,是涿州知州楊績,不憤治下百姓夏天逃離,一心要在冬天越境長回顏面。也就是說,契丹來的是涿州的兵馬。而西邊的易州,知州耶律頗的並無此心不會南下。這樣算下來,契丹人可能南下的地方,就是葫蘆堤到霸州,這一百餘里雄州地面。”

文浩信道:“果然如此。我們這些日子總算沒有白費,找的地方都是對的。”

丁令德道:“這一段拒馬河一百餘里,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契丹人要越境,隨便從哪裡都可以過來。不過,數千大軍越境,風險不少,總要有所得纔可能交待。這樣算下來,合適的地方就不多了。”

說到這裡,丁令德喝了一口茶,接着道:“以中間的白溝驛爲界,可以把邊境分成兩段。本來契丹人最合適的地方是白溝驛,不過那裡是兩國交通要道,而且張太尉在那裡佈置了兵馬,契丹人查過一兩次便就不再來,顯然不會進攻那裡。此事我再三確認,張太尉在那裡安排的兵馬不少,我們不必擔心。白溝驛東邊,水澤衆多,南易水與拒馬河越來越接近。本朝在那裡,有十一個村子,六百餘戶人家。我已經與張太尉商量過,在那裡安置一個兵營,建一座軍寨,把僅有路口堵起來。”

聽到這裡,包同忙問:“將軍的意思,是不讓契丹人到那裡?”

丁令德道:“戰爭是生死的事,現有的缺口,當然要先堵起來纔對。白溝驛的西邊,地形廣闊,而且百姓不少。雄州境內的兩輸戶,多在那裡。那裡有五千六百多戶,五座軍寨。”

文浩信道:“不錯,雄州以西,地形平坦,民戶最多。契丹人要搶掠,那裡最是合適。”

丁令德搖了搖頭:“也不對。那裡的五千餘戶,有四千多戶是契丹和本朝兩屬。說起來,那些也是契丹治下的百姓。如果契丹人搶掠了那裡,以後哪個還肯給他們輸稅服役?不是兩輸戶的,只有靠近南易水的一千多戶人家。也就是說,契丹人只有到了南易水,才能搶掠。”

幾個人聽了不由怔住。過了一會,才明白丁令德的意思。兩輸戶顧名思義,他們在宋朝治下,一切行政事務都是宋朝在管。但他們的賦稅卻給契丹,宋朝的賦稅早就免了。說是兩輸戶,其實只是服着宋朝的管,同時向契丹交賦稅。身份上,他們也是契丹百姓,契丹人來搶就說不過去了。

聽到這裡,其他人終於明白了丁令德的意思。

先搞清楚了契丹是涿州要派兵,便就縮小了邊境範圍。再把治下的百姓分門別類,找出那些契丹有可能搶掠的地區,便就大縮小了防禦範圍。

丁令德到這裡,當然不只是發佈些假消息,引誘契丹人。對於戰爭來說,這樣做太不靠譜。他要把整個地區分門別類,選出最有可能的地方,供帥司選擇。再竭盡全力,確保契丹人這樣做。沒有這樣的本事,杜中宵不會派他來。

包同道:“依將軍的意思,契丹入境,最有價值的就是要到南易水。而南逃百姓住的地方,就在離南易水幾裡。契丹人到了那裡,豈會置之不理?”

丁令德點了點頭:“正是如此。這些日子我們散佈消息,說是南逃百姓日子過得如何舒適,算起來也該傳進契丹貴人的耳朵裡了。離着拒馬河冰封不遠了,你們要加倍留意,有沒有契丹過來的人到那裡探查路線。記住,看到有人來,也只作不知道,做你們正常該做的事。”

文浩信道:“就是不要讓契丹人看出來唄。這些日子,我們隨着將軍做事的人,都謹記教誨,安心做自己這一行該做的事情,絕不另生枝節。”

丁令德點頭:“正是如此。回去吩咐手下的人,我們只是打聽消息的。一張嘴巴說,還有一雙耳朵聽,其他事情,都要上報,自然有人去做。若是有人多生枝節,讓契丹人發現蹊蹺,絕不輕饒!”

說到這裡,丁令德突然變了臉色,嚴肅異常。幾個人都沒有見過,一時間怔住。當丁令德冷森森的目光掃過自己,急忙拱手:“一切聽將軍吩咐!”

看着衆人,丁令德好一會不說話。過了好長時間,才點了點頭:“你們記住,做這一行,一切都要小心謹慎。要明白自己是幹什麼,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哪個敢泄露了消息,朝廷律法,可不容人!”

自從到雄州,丁令德一直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直到今天,才露出森嚴的一面,讓在座的人都心頭狂跳。這纔想起來,他是樞密院下的將軍,可不真的是鄉間酒館的主管。

隨着一天冷似一天,丁令德開始慢慢收自己佈下的網。要想讓契丹人有來無回,哪怕張岊手下五萬大軍,也不能面面俱到。丁令德要給他地方,最多隻有一兩條路線,及時佈置。

第118章 韃靼人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67章 帶你看炮第196章 不能退讓第118章 韃靼人第22章 大勝?第249章 內賊第93章 我想謙虛第67章 生意第63章 陰錯陽差第29章 過界第115章 出乎意料第97章 公事私事第33章 泄秘第47章 探礦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168章 安撫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11章 決戰第13章 聲東擊西第53章 升遷第182章 細作第53章 無主之地第74章 鍊鋼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135章 要爲民着想第89章 賺錢第一第231章 細作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174章 打探第76章 天生神將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56章 買書第46章 人心惶惶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151章 大雪第117章 牢城營第76章 人心惶惶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56章 買書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43章 不同待遇第141章 北進第74章 鍊鋼第56章 依山而陣第21章 一起抓走第213章 新與舊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9章 牙人爲主第15章 人多官少第72章 進攻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171章 初敗第194章 要強硬第9章 鑄門炮吧第47章 探礦第68章 入城閱兵第21章 契丹來客第204章 赴考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8章 醉仙釀第67章 數路齊出第23章 會師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91章 菜地第199章 打虎隊第29章 奏對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51章 各有封賞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170章 圍城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51章 猜題第143章 尉遲後人第219章 打獵第66章 三州賣酒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5章 生意人家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263章 初勝第15章 意外收穫第58章 鐵監第87章 先利其器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129章 慢用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32章 危機第10章 攻守易勢第28章 難題第57章 掛麪第37章 不同看法第163章 過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