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張網

劉幾和張岊下了馬,一個士卒指着前邊的酒館道:“太尉,這就是丁將軍的酒館。”

看看張岊,劉幾道:“這裡正處渡口,契丹人查看地形,必從這裡走。丁將軍選在這裡,還真選對了地方。走,我們進去看看,丁將軍這些日子收穫如何。”

說完,當先進了酒館和門。

丁令德正靠在櫃檯那裡打盹,聽見動靜,一睜眼,見到劉幾和張岊進來,急忙上前行禮。

劉幾道:“拒馬河已經冰封,契丹人很快就要來了。今日我和張太尉在四周看看,聽說你這裡做得極好,便一起過來。怎麼樣,可有契丹人消息?”

此時不是飯點,店裡一個客人沒有。丁令德喚過小廝,讓他們注意周圍,對劉幾道:“太尉,且到後面,下官詳細講給你們聽。”

幾個人隨着丁令德,到了客棧的後面。丁令德指着院裡一間不起眼的房子道:“這裡就是日常我們議事的地方,裡面方便。”

一邊說着,一邊帶着幾人到了房門前,打開房門進去。

房裡有些陰暗,丁領德進來,點起一盞油燈。打火焰調得大了,放在桌子上。又從旁邊的櫃子裡取了一幅卷軸出來,口中道:“這是與契丹交界的地圖,本來想最後確認一番,給張太尉送去,不想今日就到了。這上面畫了契丹人可能進攻的地方,以及會走的路線,可供太尉參考部署。”

一邊說着,一邊把卷軸鋪在了桌子上。藉着燈光,看得分明,正是雄州到涿州的地圖。這地圖非常簡陋,只是標了地名和湖泊、河流、道路,上面還寫明裡數。

藉着燈光,劉幾和張岊上前,仔細研究地圖。地圖與後世不同,按這個時代習慣,是上南下北。上面正是雄州,中間一條拒馬河,過新城縣,到下面的涿州。

丁令德道:“契丹的兵馬已經從析津府到了涿州,下官已經探過,有六千人左右,全是騎兵。涿州本地還有兩三千兵馬,這約萬人,就是會渡河而來的契丹軍隊。也就是說,此次契丹人會從涿州出兵,易州並不參與。是以這幅地圖,畫的是從涿州過河,來攻雄州的形勢圖。”

地圖上標了各重要地方,而且寫了距離。劉幾看了,道:“涿州到新城縣五十里,由新城再到拒馬河,還有三十餘里。如果契丹人要來,應當在境內休息一夜,第二日平明過拒馬河。”

丁令德點頭:“太尉說的是。現在契丹兵馬,都聚於涿州城裡。如果要南來的話,應該先在邊境歇息一夜,第二日凌晨渡河。只要仔細監視,從契丹人歇息的地方,就可以判斷出他們要渡河去的地方。”

劉幾點了點頭,問道:“契丹人過河來,要去哪裡?”

丁令德指着地圖上雄州以西的地方道:“契丹人來,必然要攻這裡。可能的地方,我在地圖上面做了標記。北易水以北,有三座軍寨,契丹人可能會攻。當然,最有能的,還是契丹越過這三處軍寨,直到南易水河岸。而後過河,搶掠河南岸的南逃百姓。”

看着丁令德在圖上指的地方,劉幾對張岊道:“你所部兵馬,有沒有針對這幾個地方佈防?”

張岊道:“朝廷嚴令,要讓契丹人有來路,無退路。這些日子,我一直派人在察看此處的地形,兵馬駐於安肅軍和雄州。單等契丹人過河,便就立即派人截住他們的歸路,大軍合圍。”

劉幾沉吟道:“一萬契丹騎兵,你打算用多少人,合圍他們?”

張岊道:“三萬人。現在一萬在雄州,還有兩萬佈置在安肅軍。如果契丹人渡河,立即派一萬騎兵東進,截斷他們退路。其他兵馬由雄州和安肅軍一左一右,包圍契丹軍隊於兩河之間。”

劉幾點了點頭:“如此佈置,要契丹人深入邊境纔好。若是隻過河十餘里,你大軍出動,他們還有機會逃過河去。一萬騎兵前出,想瞞過人可不容易。”

張岊道:“不錯。所以丁將軍選定的地點至爲重要。契丹人過河,只要到南易水,就有了足夠的距離攔住他們。不過,消息越靈通越好。出動晚了,只怕他們要返回。”

丁令德道:“太尉說的對,此次迎擊,最好是算對了契丹要來哪裡。大軍準備得越早越好,能夠在契丹人南行的時候,從容切斷其退路。下官這些日子,就是做此事。”

說完,指着地圖道:“這些日子,契丹一共派了五次人過河探路。雄州以東不必說了,雄州到安肅軍之間,一共派了三次人來。兩次是探查南易水以北,特別是圍着新修的車站,查探得非常仔細。還有一次是找了一個住在拒馬河邊的百姓,名爲時一鳴,帶着他們一直到南易水。他們去的地方,正是夏天南逃百姓安置的地方。”

劉幾點了點頭:“此事因這些百姓而起,契丹人來了,不到這裡走一趟,如何心甘?”

丁令德道:“下官也是這樣想的。依這些日子契丹探子走過的路線,他們看過的地方,一路的言行來看,如果契丹兵馬過河,最有可能攻擊的地方是兩個。一個就是南逃百姓住的地方,還有一個,就是現在正在修的車站。依據探子們的言行,我們估計,契丹人很可能同時攻這兩處地方。”

一邊說着,丁令德一邊在地圖上指出兩地的位置。同時,指着地圖上的幾個地方道:“這都是契丹探子加意查看過的,正是南來的路途。”

劉幾和張岊看過了地圖,沉默了一會,暗暗思索。過了一會,劉幾道:“車站離拒馬河約有三十餘里,騎兵平明過河,不等天黑就可以到車站了。不早做佈置,車站很難防住契丹人。”

張岊道:“這可有些難辦。如果我們早佈置兵馬,必然引起契丹人猜疑。要不,乘着天冷,讓車站暫且停了,把在那裡做工的人遣散回去?”

劉向搖了搖頭:“那怎麼可以?車站停了,契丹人必然懷疑。這樣吧,你還是派兵馬去把車站保護起來。一要把地方保護得萬無一失,還要不惹人注意。”

聽了這話,張岊看着地圖,不由皺起眉頭。這話說得容易,做起來何其難也。車站沒有駐城,在曠野之中,想阻擋一萬騎兵,非派大軍不可。可一派大軍,契丹人就會得到消息。

丁令德道:“此事下官想了許久,想來想去,守是靠不住的。不如,在契丹人過河後,立即把車站的人撤走。只要不傷人,契丹能搶多少東西?後來攔住他們,他們也搬不回契丹去。”

劉幾聽了,略一思索,點頭道:“好,就是如此!前面得到了契丹人過河的消息,立即讓車站的人撤走!些許物資,就讓契丹人搬好了!等到大軍合圍,他們能搬到哪裡去?”

張岊叉手稱是,道:“除了車站外,這一路上還有不少百姓,又該如何?”

丁令德道:“下官已經查探明白,這一帶的百姓,大多都是兩輸戶。本朝的百姓,大多都是居住在南易水邊。所以此次防契丹,應該以南易水爲界。契丹人過河,北路截其歸途,南路守南易水。”

劉幾看着地圖,想了一會道:“探子發現契丹人在邊境聚集,便就立即回報。第二日等到契丹人渡河,一路從安肅軍出發,以騎兵爲主,堵契丹人歸路。另一路從雄州出發,在前面堵住南易水。就在新修的車站附近,圍殲來犯的契丹軍隊!”

張岊叉手稱是。

丁令德指着地圖,向張岊詳細講解契丹可能從哪裡渡河,走什麼路線。一萬騎兵,要快速地縱橫來去,必須走開闊平坦的地方。這一帶水澤衆多,而且多蘆葦,適合這個要求的路線,其實不多。丁令德派人仔細查勘,已經把契丹人可能走的路線確定下來。

張岊連連點頭。有了契丹渡河的地點,有了他們的行軍路線,有了他們的目標,自己手上有充足的兵力,再堵不住就無法交待了。

杜中宵派丁令德到這裡來,不只是他善於情報,而且對軍事非常熟悉。依據得到的情報,可以提前預測敵人的行軍路線。這事情說起來難,其實只要細心,熟悉行軍,並不太難。丁令德這些日子盯緊了過河的契丹人,根據他們的路線,推測出來並不難。

第2章 城狐社鼠第74章 鍊鋼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108章 商業旺地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2章 夜襲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0章 無商不富第176章 錢荒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103章 不湊巧第66章 酬功第230章 大勢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74章 打探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6章 再回相州第62章 追查第60章 交鋒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240章 錢與物第97章 大刀闊斧第33章 悔不當初第27章 善後第92章 杖責第4章 應對第92章 舊人去向第28章 難題第40章 不進則退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4章 新的形勢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24章 大軍集結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71章 何去何從第79章 破靜州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265章 使節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42章 疑惑第171章 初敗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24章 新知縣第30章 換酒而已第55章 西壽軍司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5章 舊人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章 投其所好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91章 爭鬥第59章 要學好第94章 樞密副使第23章 全力應戰第69章 南線出兵第23章 可曾讀書?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60章 無商不富第60章 全軍出擊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85章 內亂第209章 編制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81章 焉耆第89章 同去第17章 自尋出路第33章 泄秘第124章 衝突第41章 張馳有度第70章 各有怨言第97章 公事私事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210章 整軍之制第50章 糧草第31章 党項戰略第91章 攜手致富第95章 絕路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30章 殺人者死第51章 猜題第265章 使節第66章 屬官第74章 壓力第29章 讓你吃雞第33章 各個突破第128章 夜談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118章 賽馬第20章 農民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