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戰將起

看西天的太陽已經厭厭西落,耶律佛奴道:“前面有水澤,十里之內沒有人家。今夜我們就宿於此處,等明日一早,大軍過河。各部約束部伍,不得四處走動,吃乾糧充飢!”

手下將領一起稱諾,各自離去。

看着親兵在一邊搭帥帳,副將魏材道:“前方二里,就是拒馬河。將軍,會不會有宋人看見,把我們的消息泄露出去?若是宋人得了消息,雄州不遠,只怕前來爭鬥。”

耶律佛奴聽了這話,不由噗嗤笑了出來:“雄州駐軍萬餘人而已,宋人吃了豹子膽,敢來爭戰!”

魏材有些擔心:“我們此來,知州吩咐過,儘量不與宋人交戰。如果——”

耶律佛奴擺了擺手:“此次進軍,不攻城池,哪裡會有戰事!宋軍只會拒城而守,不攻城,他們一向沒有辦法。幾十年來,無不如此,何必擔心!”

見耶律佛奴信心十足,魏材不好再說什麼,只好叉手稱是。

離契丹兵馬駐地五六裡外的一所民房,一個漢子快步進了院子,放下肩上擔子,進了房內。裡面三個人坐着,中間擺一壺茶,也不說話,心急如焚的樣子。

見漢子進來,三人一起站起來,問道:“前方如何?契丹人有沒有過河?”

漢子道:“與我們先前估計的一樣,契丹人在離河兩三裡的地方,安營紮寨。想來是等明天一早便就過河,打一個措手不及。看他們可能的行軍路線,應該是避開大渦和新垣兩寨,直取車站。”

爲首的漢子點了點頭:“丁將軍算的不錯,看來契丹人果然如此行動。這裡出兩個人報信,一個去報丁將軍,另一個到安肅軍去。等明天上午契丹人過河後,安肅軍的兵馬就要出動,堵截他們的後路。”

另兩個漢子叉手應諾,轉身出去。一個去報告丁令德,另一個則騎急急過了河,換快馬去安肅軍。

安肅軍緊靠雄州,從那裡出發,繞到契丹人過河的地方只有三十里。等契丹人到了南易水,他們也剛好到拒馬河邊,恰好把來犯的契丹人攔住。

兩人離去,爲首漢子道:“過來喝口茶,慢慢等吧。契丹人過河,我們就無能爲力了。”

雄州的官衙裡,張岊和馬懷德兩人相對而座,中間擺了些肉菜果子,兩飲酒。一個士卒進來,呈上公文。張岊看了,交給對面的馬懷德道:“丁令德來的公文,契丹兵馬已經出發,約有萬人。”

馬懷德看了,道:“這幾日天氣格外寒令,周圍河流冰封,可以行馬,正是契丹人渡河來亂的好時候。看來,他們等了許多日子,可算等到了。”

張岊道:“我們何嘗又不是!自河流冰封,數萬大軍在雄州周圍,等得夠久了。”

說完,舉起案上的酒,一飲而盡。各種準備做完,等的日子着實折磨人。張岊在雄州,已經等了十餘日了。直到今天,契丹兵馬纔出了涿州,要過河來攻了。

馬懷德道:“不打上一場,契丹人終究不知道要收斂。我在雄州三年,每年不知要跟他們打多少筆墨官司。太尉這一仗打好了,契丹人也就沒這麼多事了。”

張岊道:“正是如此。自杜太尉救唐龍鎮,已經連敗契丹數次,契丹人還學不會教訓。”

馬懷德笑了笑:“自契丹立國,一百多年間,對中原一直是處於上風,怎麼可能敗了幾次,就怕起中原來了。沒有一場大敗,他們學不會的。”

說完,舉起酒杯,與張岊共飲了一杯酒。

放下酒杯,張岊道:“爲一仗,就讓契丹人知道,他們沒有那麼強。到中原跋扈,一個不好,就要把性命搭上!明日一早,我便就命高陽兵馬北上,守住南易水。等安肅軍兵馬堵住了他們去路,雄州兵馬出城,與他們戰一場。看看契丹人,到底能不能在槍炮之下活下來!”

雄州西邊二十里,新建的車站裡,陶運然與童陽相對而座。中間一盆炭火,上面架一隻兔子。每人身邊一個酒壺,不時喝上一口。

吃了口肉,陶運然道:“剛剛得到的消息,契丹一萬騎兵,已經在拒馬河邊宿營。明日一早,他們就會過河,直向我們這裡來。三十里路,午後就到這裡了。”

童陽道:“是啊,只有一個上午的時間,我們要把人全部撤走,談何容易?撤過河,到南易水的南岸去,也沒有城鎮,人員如何安置?一旦出了意外——”

說到這裡,童陽搖了搖頭,猛地喝了一大口酒。他們兩人是宋朝派在這裡,專門帶人撤退的。雖然已經在南邊安排了地方,但寒冬臘月,幾千人的隊伍撤退,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其餘宋軍,是要去迎擊契丹軍隊的,可沒有人理會他們。

陶運然道:“不必過於緊張,我們只要把人撤走,其餘的留在這裡就好。太尉說了,只要把契丹軍隊留下來,不怕他們從這裡搬運東西。只是人走,也不太難。”

童陽搖了搖頭:“可不能這麼說。這些做工的,修鐵路的廂軍還好,附近招的民夫,可沒有那麼聽使喚。先前沒有告訴他們,突然之間,哪裡會那麼聽話?”

陶運然道:“還有什麼辦法?只有命親兵,押着他們走。這裡一百士卒,不就是做這個的?民夫不過一千餘人,隨着廂軍大隊,不會出事。”

說完,舉着酒壺與童陽碰了一下,猛地喝了一大口酒。契丹人過河,必然是衝着車站來的。這裡聚集幾千人,有大量物資,劫掠可是有不少油水。而且由此南去十里,過了南易水,就是夏天逃過來的百姓聚居的地方。契丹人劫了車站,正好分兵過南易水,把那些人再搶回去。

剛剛得到的消息,契丹已經出兵,現在宿營於拒馬河邊。明日一早,他們就過河來了。由車站向北的地方,住的都是兩輸戶。名義上說,那些人也是契丹百姓,過來的契丹人應該不會搶掠他們。搶掠自己百姓,現在的契丹,還沒有那麼厚的臉皮。

如果路上不耽擱,一萬騎兵,半天就可以行三四十里。車站的人一旦撤得慢了,就很容易被契丹人追上。陶運然和童陽這兩個負責撤退的人,壓力很大。特別是爲了保密,外面做工的人,還不知道這個消息。明天一早,突然南撤,也不知道會不會順利。車站如果被搶,人員出現傷亡,陶運然和童陽兩個小軍官可擔不起責任。他們帶的一百士卒,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任務,把這裡修路的人全部撤走。

第38章 試槍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7章 需要改革第80章 另起爐竈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95章 經銷商第208章 騎兵第一營第80章 新婚第20章 見世面第83章 千里投奔第115章 出乎意料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93章 恩威並施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52章 禁地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2章 已陷死地第80章 新婚第35章 風雨欲來第80章 各有前程第10章 工廠傳聞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263章 初勝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168章 使節第113章 分岐第193章 分岐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62章 發展不易第109章 人人有書讀第105章 突破第56章 心生去意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21章 契丹來客第67章 我來了第26章 合作第67章 生意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33章 臣願出征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87章 進城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84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追與逃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37章 貪得無厭第112章 大生意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46章 初戰告捷第58章 糧草到了第14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38章 向東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78章 重炮第79章 破幽州第32章 世交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164章 戰還是降?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188章 妙計第49章 因地制宜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56章 買書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49章 党項軍略第112章 大生意第28章 醉仙釀第20章 威力盡顯第36章 各奔東西第78章 重炮第55章 玩具第42章 故交第49章 党項軍略第75章 大軍到來第6章 糟民第22章 大勝?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221章 朝廷來人第140章 拒絕第81章 故人來第22章 難題第119章 使節第6章 御史之論第35章 風雨欲來第75章 一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