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無路可退

郭逵舉着望遠鏡,看着遠處的契丹人來了雙去,淡淡地道:“這麼短的時間,派了幾撥探子來。看來契丹人已經發覺,自己可能被包圍了。”

一邊的李彩道:“雄州張太尉和南邊的陳銳倒也罷了,我們守住契丹人的後路,他們才真正是無處可去。多次派人來,想來是看我們多少人馬,想着要奪路而逃了。”

郭逵微微搖了搖頭:“到了現在,他們還想逃嗎?這些人是涿州所有兵馬,派圍在這裡,後邊連接應的都沒有。若不是樞密院嚴令,不許過河,滅了他們之後,我們順勢取了涿州,契丹也無可奈何!”

說完,命令所部,緊守拒馬河南岸三裡處的防線,不許契丹人過去。自己只要截斷歸路,自有其他兩支軍隊作戰。陳銳所部遠路而來,跟自己一樣,沒有帶火炮,火力比較弱。雄州的張岊可不一樣,他早有準備。就等着圍住契丹兵馬,槍炮齊全,上前消滅契丹人。

聽到探馬所報,拒馬河南岸兩三裡的地方,發現了宋軍。綿延數裡,根本查不清有多少人。耶律佛奴只覺得頭大如鬥。現在看來,宋軍應該早打探到了自己過境的消息,預作準備。三面合圍,南北和東邊都有宋軍,自己無路可去。向西正是保州,更不要想,進入保州就徹底陷在宋境了。

長出了一口氣,耶律佛奴厲聲道:“涿州已經沒有兵馬,今日被圍,沒有其他辦法可想。只能夠轉身北去,在守軍那裡打開缺口,才能退回涿州!全軍集結,不要帶多餘的物事,撤!”

說完,集結部伍,準備回撤。

魏材嘆了口氣,自渡河自己就覺得心緒不寧,沒想到不幸猜對了。自己只有一萬騎兵,被早有準備的兩三萬兵馬圍住,實在凶多吉少。

陳銳看了張岊手令,長出一口氣,對曲安瀾道:“太尉有令,契丹人正集結部伍,準備北撤。命我軍立即北上,把契丹人纏在車站那裡。賈逵所部兵器不全,想完全攔住契丹人,只所力有未逮。”

說完,命令所部,以騎兵突前,立即進攻。儘量纏住契丹人,等後方的步兵趕到。戰事開始,契丹人想走也走不了。自己遠道而來,帶的裝備也不齊全,真要攻堅,還要靠張岊所部。

耶律佛奴剛剛集結兵馬,就聽見遠方傳來密集的槍聲。這麼多年,契丹人對這聲音不再陌生,知道是宋軍趕到了。對魏材道:“將軍斷後,不要被宋軍纏住。我自帶大隊人馬,北上打出一條生路!全軍萬人存亡在此一舉,將軍仔細!”

魏材叉手應諾。想要說些什麼,又說不出來。只好一撥馬繮,帶着人馬向槍響處奔去。

車站離着雄州二十里,張岊帶軍出城,便就命全軍急行。要在天黑之前,把契丹人圍住。自己所部帶着火炮,攻堅最利。不然一萬騎兵,靠着純步軍衝鋒,很難奈何他們。到了晚上,契丹人趁着夜色突圍的話,自己的責任可就大了。最好不要讓契丹人攻擊賈逵所部,他們緊守拒馬河,圍死契丹人就好。

離車站還有十里的時候,探馬來報,契丹人正集結所部,準備北撤。

張岊道:“陳銳早已經到了南易水,怎麼不北上纏住契丹人?”

探馬道:“陳將軍已經派了騎兵,與契丹人拼殺。契丹分出一部,擋住追兵,大軍還是北上。”

張岊想了想,道:“命我們所部騎兵,立即北去攔住契丹人!還有,命賈逵派出三千人,前出阻擋契丹軍隊。告訴賈逵,不要讓契丹人軍隊接近拒馬河!”

一邊的傳令親兵應諾,轉馬去了。

張岊又道:“命全軍再趕得快一些,天亮之前,要把契丹人圍住!”

一邊的將領應諾,再次催促所部,急急向車站趕去。

耶律佛奴帶着兵馬,車站搶來的物資全扔了,緊急回撤。此時太陽已經西斜,冷風起來,吹在身上頗有些淒涼的味道。契丹人過河近一天,本來在車站裡搶得歡天喜地,突然發現被圍了,不少人都驚恐萬分。人嘶馬叫,向北而行,只想着快過拒馬河去。

走了五六里路,突然魏材蓬頭散發,奔了回來。到耶律佛奴面前叉手:“將軍,末將正帶人與宋軍廝殺,不想後邊大股宋軍趕來,着實抵敵不住!”

耶律佛奴看了看天邊太陽,道:“這可如何是好?被宋軍纏上,我們敢裡還逃得走!”

正在這時,一匹探馬盡一般地趕來,叉手道:“將軍,北邊的宋軍派了數千人,與我們前鋒迎頭撞上。現在正打得不可開交,走不得了!”

耶律佛奴略一思索,問道:“東邊雄州來的宋軍,離我們還有多遠?”

一邊的親兵道:“剛纔探馬來報,只有五六里路了。一個時辰之後,只怕就要撞上。”

耶律佛奴聽了,不由嘆口氣:“看來,不打上一仗,我們是無法過拒馬河了。命令全軍結陣,準備迎戰!如果被宋軍把我們的陣形撕得散了,更加麻煩!”

一衆將領應諾,各自命令本部不再前行,就地結陣。此時三個方向宋軍過來,兩個方向都有軍隊在作戰,集中起來的只有七千多人。

耶律佛奴對魏材道:“離着天黑已經不遠,只要我們熬到天黑,還有可能趁夜色逃走。你帶三千兵馬,去防住南邊趕來的宋軍。我帶其餘所部,先與東邊來的宋軍殺上一陣。等到天黑,集中全軍,向北殺過拒馬河!現在一刻也耽擱不得,如若不然,這一萬兵馬,可能就要折在這裡了!”

魏材應諾,點了三千人馬,重新向南而去。此時陳銳的主力還沒有趕上來,只有前鋒部隊,死死纏住契丹人,不讓他們從容逃走。耶律佛奴則點集兵馬,向東邊列陣,準備迎擊張岊一軍。

見契丹軍隊不再北進,郭逵的三千騎兵漸漸退去。他們裝備輕便,與契丹人作戰除了騎槍,只有一把馬刀,並不佔上風。張岊兵馬已經到了,任務完成,不必拼殺。

聽親兵報了前方局勢,郭逵道:“命令各部,緊緊守住拒馬河,不許一個契丹人過去!前方自有其他軍隊作戰,我們只要守住契丹人的退路就好!”

手下將領應諾,派人巡視防線。嚴令各軍,不許一個契丹人渡河而去。這一萬兵馬,既然深入到了宋境,就留下來。這一仗打好,必然會讓契丹人膽寒。此次郭逵和陳銳所部,主要的作用是堵住契丹人的去路,真正跟契丹人硬碰硬作戰的,是張岊一軍。

第103章 爭議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171章 初敗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71章 試槍第120章 再見已不是從前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80章 柳暗花明第87章 大同來使第59章 重騎立功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193章 進軍于闐第36章 窮則獨善其身第40章 兩軍對峙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50章 困難第158章 人贓俱獲第235章 突破口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205章 先讀書第221章 朝廷來人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10章 不賣給你第57章 喜事第40章 不進則退第8章 制硝第79章 由遠及近第70章 試探第63章 陰錯陽差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76章 人心惶惶第215章 軍校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40章 盡殲來敵第2章 夜襲第249章 內賊第71章 試槍第202章 動物園第130章 交接第25章 終究心軟第103章 杖斃第197章 鴉兒看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72章 一路向西第19章 齊射最好第53章 升遷第122章 倒黴鬼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3章 首告有賞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15章 朝爭第80章 新婚第39章 大軍出動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172章 高僧出使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62章 心累第199章 軍校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72章 數字嚇人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153章 窮途末路第53章 升遷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77章 諸事不同第17章 需要改革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1章 疾風暴雨第74章 風波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28章 剛剛好第23章 可曾讀書?第56章 人多糧少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96章 免稅第60章 聞風而至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125章 無差別打擊第27章 善後第12章 徵役第72章 一路向西第162章 發展不易第41章 試探第49章 因地制宜第34章 青臺鎮第39章 古礦洞第59章 順手牽羊第60章 聞風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