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細作

涿州城裡,時一鳴跟着幾個差人,站在衙門口左顧右盼。看看已近中午,道:“幾位哥哥,既然知州如此忙碌,一時間也不能見我們,不如到那邊喝盞茶。這裡寒風吹着,着實是不好受。”

一個吏人道:“也好。只是我們出門不曾帶錢,煩請你幫着我們付茶錢。”

時一鳴心中叫苦,不過看幾個人看着自己,只好咬着牙道:“幾個茶錢,哪裡敢要哥哥們的?”

吏人聽了大喜,與時一鳴一起,到了衙門旁邊的一個茶館裡。尋副座頭坐下,要了幾盞茶,幾個吏人又叫了幾樣果子,邊喝邊吃。

看着幾個吏人吃的香,時一鳴暗罵自己多事。這些吏人,平時吃東家喝西家都習慣了的,自己怎麼敢請他們喝茶?這許多人連吃帶喝的,豈不是要幾百文錢? wωω ★тт kǎn ★c o

幾個人喝着茶,說些閒話。就聽旁邊的茶客道:“我最近聽南邊的人說,宋朝修了什麼鐵路,要到雄州了。那裡修路正要人,百姓都去做短工,一天有一百多文錢呢。”

另一個人道:“一百多文錢,雖然不少,但也不特別多。做上一個月,也不過兩三貫錢。”

“你不知道,在鐵路上做活,不但給錢,他們還管早晚兩餐呢。一天一百多文,可是全都裝進了口袋裡!你算一算,一個月下來,不就有三貫足夠入賬?聽說這路,要修幾個月呢!”

宋朝大城市裡的零工,一日好的百文,但不管飯。如果管飯的話,一天只有五六十文。這是宋朝官府僱人的價錢,擡高了市面零工價格。契丹這裡要差上許多,一天只有六七十文,若是管飯的話,就只有二三十文了。聽到鐵路做工的價錢,衆人都羨慕。而且這可不是短工,要做幾個月的。

時一鳴道:“宋人衙門真是有錢!我也聽說了,在鐵路做工的人,青壯都有一百二三十文,還管早晚兩餐。他們吃得可好,餐餐不只是米只到飽,還有菜呢!聽人說,那些做重活的,每隔三天,還有一塊肉吃!修一條路,當僱人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錢了!”

旁邊的吏人道:“宋人衙門癡嗎!在地方修路,只要差人就好,給什麼錢!”

時一鳴道:“官人,今年地方遭了災,哪裡還能差人?再者說了,聽說宋人修的鐵路,都是朝廷撥錢下來,不用地方出錢。地方不出錢,當然就不能差人了!”

幾個吏人一起笑着搖頭:“衙門管地方,但有活計當然差人!處處用錢,衙門哪來的錢?宋人只是癡,衙門手裡錢多,給這些做活計的人。”

時一鳴見說不到一起去,也懶得理他們。最近這些日子,隨着鐵路從保州向雄州修,契丹境內突然多了許多宋人的消息。還不只是修鐵路的,還有夏天南逃的百姓的消息,突然也多起來。就連涿州城,也時常有人議論,那些南逃的人,宋朝衙門給了多少借貸,現在日子過得多麼舒服。就連時一鳴,心中也時常懊悔,當時自己也跟着那些人逃過河去就好了。

這消息傳得太廣,就連涿州知州楊績也聽了風聲,心中憤恨。特意命從治下靠近邊境的新城縣找幾個人來,要派到宋境去刺探消息。時一鳴便就是這樣被選中的,叫到州衙,面見知州。

這些消息,當然是丁令德精心散佈出來。他是做這一行的人,在渡口開了店,瞭解了周圍的情形之後,又了打聽了涿州知州楊績的性情。兩者結合在一起,有針對性的製作消息,讓人傳播。這種事情是需要訣竅的,什麼消息吸引人,什麼樣的人適合傳播,通過什麼途徑,都大有講究。

酒店本就是消息匯聚的地方,丁令德有意引導,再秘密命雄州衙門的人和張岊軍中的人,向四面散播。甚至還有人,專門到河對岸的契丹,針對性的散播消息。

本來這種事情,南逃的那些百姓日子過得再好,也不可能傳到涿州。不長的時間,以這個年代消息擴散的速度,又不是重要事情,怎麼可能傳到楊績的耳朵裡?但丁令德就是能做到,這是他的本事。

飲了一會茶,一個吏人匆匆進來,對時一鳴等人道:“知州現在閒了,你們速速進去!”

時一鳴會了茶錢,跟在幾個吏人的身後,進了涿州州衙。到了官廳,吏人到一個官人面前,說了時一鳴的來歷。那官人命吏人退去,對時一鳴道:“你隨我來。”

隨着官人進了官廳,就見一個官員從在上面。那官人拱手道:“稟報知州,歸義縣來的小民時一鳴奉命前來。此人交遊廣闊,多知道鄉間消息,而且心向朝廷,可以重用!”

楊績看了看時一鳴,道:“好,讓他上前。”

時一鳴上前,對楊績行禮道:“小民時一鳴,見過知州相公。”

楊績道:“站起來說話。”

時一鳴站起來,楊績才道:“歸義縣說你多曾向衙門報告消息,而且時常過河,可是真的?”

時一鳴拱手:“小的心向朝廷,有了消息,當然報告官府。再者,小的家在拒馬河邊,倒是時常過河去。那裡離河不遠有草市,可以買些雜物。”

楊績點了點頭:“聽說,夏天逃到宋境的那些人,所在地方,也是你報告官府的?”

時一鳴道:“回相公,小的也是偶然聽說,覺得此消息對朝廷甚是重要,便稟報本縣。”

“好,好,你做得極好!”楊績站起身,走到堂下來。“你報的這個消息,對朝廷極有用處。不過只有方位,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走,太粗略了一些。”

時一鳴忙道:“相公,小的只是一介草民,只能探聽到這些——”

楊績擺了擺手:“何必着急?如果有官府助你,能不能把那些人住的地方找出來?”

時一鳴有些猶豫。自己雖然經常過河,但並沒有深入宋境,實在不好說。那些南逃的百姓,被雄州衙門安排在南易水河南岸,離着邊境有幾十裡遠。這個距離,可不是趕草市能探清楚的。

楊績看着時一鳴,微微一笑:“若是你能找到地方,探明路線,朝廷不吝重賞!這樣吧,如果你能帶着我的人,找到南逃百姓住的地方,賞你五十貫錢。”

時一鳴聽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五十貫錢?自己該怎麼花?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這麼多錢呢。這附近一貫錢可以買兩畝地,不對,自己家裡人口稀少,買那麼多地有什麼用處?五十貫,應該重新翻修一下房子,再買些新的傢俱纔好。甚至,用這些錢,自己可以娶個妻子。

向楊績拱手:“小的願爲朝肝腦塗地!”

第233章 錢帛動人心第167章 猴戲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74章 挑撥第93章 三碗不倒第80章 各有前程第68章 反攻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252章 初戰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56章 買書第161章 兩輸戶第138章 查糧第91章 同年閒談第270章 讓一讓如何?第163章 夜議第57章 喜事第55章 上下相制第150章 破城第85章 內亂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44章 貴人?第73章 各想出路第94章 誰不缺油?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79章 剪羊毛第28章 也是狗官第225章 新與舊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22章 倒黴鬼第156章 有些茫然第170章 圍城第55章 玩具第140章 拒絕第209章 編制第99章 朝政第46章 民亂第95章 秋收第118章 投降第14章 交涉第95章 秋收第127章 南下第51章 大敗第50章 煉焦第52章 禁地第99章 輕重緩急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144章 異人第80章 各有前程第227章 利器第99章 破靈州第34章 大勢第157章 長久之計第57章 靜候時機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18章 買空賣空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55章 上下相制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119章 使節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76章 天生神將第24章 秘密回京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35章 風雨欲來第61章 力敵第21章 一起抓走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50章 沒有展開第58章 鐵監第59章 兩軍會師第55章 玩具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202章 離去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33章 臣願出征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68章 安撫第16章 生意興隆第32章 官、吏、差第45章 定計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29章 波及部族第128章 夜談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70章 建房築路第87章 大同來使第111章 石州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88章 談判第51章 三本冊子第65章 天賜良機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155章 看你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