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今非昔比

耶律仙童和吳湛進了都亭驛,到了後院,看着院裡的花木,好長時間沒有說話。

一隻貓突然從花叢裡鑽了出來,驚起一羣小鳥,撲楞楞地飛上了天。吳湛猛地轉過頭來,對耶律仙童道:“大王,你認爲如何?”

耶律仙童緩緩吐了一口氣:“此事至爲重要,按說應該先問過陛下。不過,宋人的驛遞不給我們傳遞消息,等聖旨回來,不知什麼時候了。三十萬大軍在馬邑,攻又攻不過去,要是不退,後方的糧草難以供應。實在是等不得了,不如我們先答應宋軍,等消息送回去,看聖意如何再做決定。”

吳湛點頭:“不錯,現在優勢在宋軍一邊,着實是容不得我們想太多。宋軍開拓河曲路,已經滅了党項,大同府以西,只能給宋軍了。就是我們不答應,難道就能從宋軍手中搶回來?”

耶律仙童嘆了口氣,揹着手,看着院子裡的桃紅柳綠,一時沒有說話。

今日上殿之後,又到樞密院見了諸位使副。杜中宵明確提出,契丹割朔州、德州、白水濼和九十九泉給宋朝,宋朝把耶律重元交給契丹,兩國就此停戰。

契丹多少年沒有向外割讓過土地了,結果碰到杜中宵,先是國主暴斃,割出去了河曲路。這次朔州打一場,又割出去幾州,耶律仙童和吳湛覺得不可接受。只是理性上,知道現在契丹處於弱勢地位,不答應只怕也不行。耶律洪基攻下大同府,急需時間整合契丹內部,實在不是跟宋朝開戰的時候。

嘆了口氣:“馬邑不能長久待下去了,只好答應宋朝,先如此吧。此事要定,還是需聖上同意纔可以。我們與宋使一起回大同府,看看聖上如何說。”

吳湛點了點頭:“現在只好如此。重元雖不足道,因他叛逆,打了五年仗。抓回去,對內總是個交待。聖上也需要處置重元,才能讓原西京道衆臣,還有原來支持重元的部族,從此徹底熄了心思。”

第二日,耶律仙童和富弼抵定兩國退兵的草案,趙禎恩准。便以富弼爲使,劉永年爲副,與耶律仙童和吳湛一起回契丹,等耶律洪基批准。

上了火車,富弼對耶律仙童道:“大王此來,兩國休兵,可謂功德圓滿。”

耶律仙童苦笑搖頭:“割了朔州等數地給南朝,何談有功?此次回去,不被責罰已是難得。”

富弼笑道:“大王不要這樣想。朔州等地本是重元所有,我們拿了重元,送回契丹,於你們是難得的好事,國主怎麼會怪罪?此事只需大王一張金口,便是大大的功勞。”

吳湛道:“太尉,地歸貴國,你當然是這麼說。對於我們來說,此次出使,割了地出去,實在有負聖恩。太尉不必得了便宜賣乖,還是想想,怎麼讓聖上答應纔好。”

富弼笑了笑:“且先到了大同府再說。兩國聚兵於馬邑,貴國主在那裡領兵,想必也不耐煩了。”

這幾天得到的消息,契丹在馬邑損失了二十多門炮,糧草越來越少,已經待不下去了。劉幾在山中引而不發,讓契丹大軍苦不堪言。運糧必須遠離山邊,多走道路,增加不少損失。這場仗,契丹早已經打不下去,只是在那裡強撐着。如果宋軍現在進攻,真有可能把契丹擊潰。只是杜中宵不想在這個時候與契丹開戰,嚴令前線剋制。

隨着火車駛出了開封府,耶律仙童看着窗外的原野,感嘆道:“貴國這火車真是神物,跑起來如飛一般,又不需草料,拉的貨物又多。若是本朝有此神物,那可就真是太好了。”

富弼道:“火車確實是神物,本朝受惠良多。不過,此物現在本朝自己都不夠用,卻不能外賣。”

吳湛搖了搖頭:“這路都是用鐵鋪成,車的價錢也不便宜,縱然能賣,本朝也買不起。”

富弼與劉永年相視一眼,笑而不語。吳湛說的不錯,現在的火車,以契丹的財政,只怕還真是買不起。契丹雖大,卻不富裕,以前就遠遠比不上宋朝,現在更加不如。這些年,宋朝的工業起來,創造的財富是原來的數倍,豈是契丹可比的。

初期的鐵路比不得後來的精緻,也沒有那貴,鋪起來並不太難。不過對契丹來說,這麼多鐵就是難以承受的負擔,更不要說火車了。

耶律仙童看着窗外,迅速退向身後的花草樹木,心情沉重。此次在馬邑失手,對契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說,從此之後,正面對陣契丹不再是宋朝的對手。有了鐵路,宋軍就可以快速機會,兩國的地位已經徹底逆轉。不知道耶律洪基等人,知不知道這個巨大變化。

以前到宋朝出使的人,回契丹之後說起宋朝鐵路,很多人都當故事來聽,心裡卻不相信真會如此厲害。這次自己一來一回,坐了兩次,纔算見識到了。

看了看富弼和劉永年,兩人面色輕鬆,神情愉悅,耶律仙童有些無奈。這兩人曾經做過到契丹的使節,那次哪裡是現在這個樣子。當時宋朝正與黨項作戰,戰事不力,出使契丹就要看別人臉色。這一次可是不一樣了,党項已滅,對契丹戰事處於上風,連使臣都放鬆。

從契丹宋朝,這火車就是直接顯示實力的工具。坐上一次的使臣,都知道,現在的宋朝實力不是以前可比。在這種工具面前,以前宋軍的許多弱點,都就此消失。

到了滑州,坐渡船過了黃河,繼續上火車北行。到了相州車站,見車站裡大量貨運火車,運着各式各樣的貨物,耶律仙童道:“這幾年,貴國好生興旺。鐵監生產的許多貨物,也有賣到北地去的,大家着實喜歡。相州這裡,便就有許多生產貨物的廠子。”

富弼道:“這裡產鐵,是現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當然,與南邊的葉州比較起來,還是差了許多。兩國停戰了,可以在邊境開互易,必然有更多的貨物到北地。”

吳湛道:“罷了,真正有用的你們不賣,沒用的不過是賺我們銀錢。聽說南邊葉州產農具,極是好用,貴國卻禁止賣向境外。只賣些什麼油燈、自來火之類的,又有什麼用處?賺錢罷了。”

富弼笑道:“那些東西,日常用着極是方便,怎麼會沒用?”

吳湛道:“沒有那些貨物,日子一樣過,用了又沒有什麼好處。而且價錢太貴,不幾年,錢都到貴國來了,不是個了局。若是農具能賣,還有些用處。”

富弼沒有再說話,與劉永年相視而笑。兩國說到底是敵國,怎麼會賣那些給契丹?

第57章 靜候時機第172章 擔憂第163章 夜議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112章 大生意第3章 首告有賞第50章 好酒第11章 亂起第23章 會師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29章 讓你吃雞第273章 封賞第263章 初勝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126章 輸不起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48章 雙刃劍第10章 血濺五步第30章 僥倖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37章 接待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42章 旅遊團第143章 亂起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53章 推而廣之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72章 數字嚇人第37章 不同看法第137章 再回幽州第23章 意興闌珊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158章 人贓俱獲第197章 鴉兒看第68章 入城閱兵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220章 早做準備第60章 你想做官嗎?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99章 輕重緩急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18章 遊騎第47章 探礦第179章 窮途末路第51章 大敗第81章 新知州第4章 包龍圖第76章 吃好住好第240章 錢與物第146章 圍城第210章 當戰則戰第93章 我想謙虛第213章 新與舊第124章 衝突第158章 人贓俱獲第75章 進擊第17章 破城第248章 北上第32章 收網第9章 上元觀燈第67章 安排第51章 各有封賞第72章 數字嚇人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67章 帶你看炮第49章 圍殲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92章 舊人去向第79章 破靜州第122章 稀奇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82章 亂起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170章 圍城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24章 追與逃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37章 不同看法第65章 佔地賠償第85章 物是人非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129章 取朔州第188章 妙計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46章 遊學第75章 大軍到來第76章 靈州城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64章 不嚇你們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78章 不情之請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205章 抓人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2章 城狐社鼠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1章 亂起第106章 故人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