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軍紀敗壞

東非國土沒有現在沙俄那麼誇張,但是在地圖上呈現的效果也是比較驚人的,就像一刀切下小半個非洲一樣。

好在赤道地區的國家在地圖上都會因爲視覺效果顯得比較小,以至於東非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看起來和大約七百萬平方公里美國差不多大小,當然,這也和這個時代數據測量沒有辦法過於精確有關,尤其是非洲大陸內部,除了東非境內,幾乎沒有多少非黑人涉足。

許多歐洲人對於非洲內陸的情況只能連蒙帶猜,很多探險小說都對非洲應用神秘色彩手法進行描述。

……

在德蘭士瓦人尋求復國的時候,東非在南邊疆省的駐軍,這幾年也不是什麼都沒幹。

圍繞法爾河以溫堡爲中心,修建的前沿軍事陣地也基本上構築的差不多,主要是碉堡羣爲主。

東非對奧蘭治自由邦的防禦策略,顯然和對莫桑比克的不同,莫桑比克和東非之間的衝突算是正常的,雖然說東非是獲勝方,但是葡萄牙人也不至於過於痛恨東非。

作爲昔日的殖民大國,葡萄牙的心臟比一般國家要強大的多,或者說和一些老大帝國一樣不求上進。

東非對莫桑比克的殖民地基本上都是通過戰爭手段,堂堂正正獲得的,所以葡萄牙人面對東非有些擺爛的心態,要不是英國在背後支撐,葡萄牙一些人都想把僅存的兩塊非洲殖民地賣掉。

而德蘭士瓦就不一樣,當初東非雖然也是通過戰爭手段奪取了德蘭士瓦,但是藉口就很扯淡,換個說法就是德蘭士瓦有錯,但罪不至死,東非直接將其滅國,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東非還沒有除惡務盡,讓德蘭士瓦人保存了有生力量,這就給德蘭士瓦人反撲提供了條件。

當然,恩斯特之所以放過德蘭士瓦人也不是心善,本意就是留着德蘭士瓦人讓他們在未來某段時間挑釁東非,畢竟在奧蘭治河以北留着一個國家,東非南部就凹陷一部分國土很是不好看。

再者,恩斯特也不想接受德蘭士瓦人作爲東非國民,這會引起大麻煩,尤其是兩國政治體制上的衝突,東非大部分土地國有,而奧蘭治土地卻被大地主所有,恩斯特又不打算實行南北朝制,自然不會留着這個隱患。

最後,恩斯特也是想試着能不能分化布爾人,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至少在奧蘭治自由邦已經出現了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兩個羣體。

雙方的衝突點就在於,奧蘭治人看不起德蘭士瓦人,畢竟德蘭士瓦人是失敗者,連自己的國家都丟了,而且德蘭士瓦人大量涌入奧蘭治自由邦,擠佔了大部分原奧蘭治人的社會資源,給英國人充當鷹犬讓奧蘭治人喪了大量權益,還有就是奧蘭治人反對和東非發生衝突。

對英國和東非的態度是兩個兄弟民族之間最大的兩個分歧點。

東非很好理解,現在東非勢大,奧蘭治人自然不想得罪東非,兩國之間又沒有仇恨,而德蘭士瓦人與之相反,並且想把奧蘭治人拖下水。

而對英國的態度,就比較有意思了,在德蘭士瓦共和國還存在的時候,奧蘭治自由邦反而和英國關係比較好,實行綏靖政策,而德蘭士瓦共和國因爲離開普敦比較遠,中間隔着奧蘭治自由邦,所以比較反英。

現在二者則反過來,奧蘭治人反英,德蘭士瓦人則和英國關係友好,因爲德蘭士瓦人相對奧蘭治人來說是外來者,這層身份和英國人差不多。

所以英國方面利用這一點,來統治奧蘭治自由邦,就和前世英國大量在非洲使用印度僕從軍一樣,現在德蘭士瓦復國軍就是布爾人中的僞軍。德蘭士瓦復國軍不說偷雞摸狗,也是爲非作歹的好手,成立短短几個月就已經在布隆方丹把名聲徹底敗壞,成了人嫌狗厭的存在,最奇葩的就是他們大多數來自原德蘭士瓦共和國,所以還在布隆方丹搞地域歧視。

這種行爲,用一句白眼狼來形容也不爲過,就是農夫與蛇的翻版,所以這難民也不是隨便就能要的,哪怕是兄弟民族。

德蘭士瓦復國軍軍紀敗壞,在這個時代其實一點也不突兀,甚至可以說是理所當然,東非軍隊反而是這個時代的一股清流,或者說異端。

德蘭士瓦復國軍的軍費很大一部分需要自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稅收,在英國支持下,德蘭士瓦臨時政府可以在奧蘭治自由邦徵收戰爭稅,用來建設軍隊。

這在以前的奧蘭治自由邦或者德蘭士瓦共和國是不存在的,以前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共和國實行的是全民皆兵制。

換句話說,就是平時沒有常備武裝,只有戰時纔會大量徵召軍隊,平時沒有常備武裝,自然不用考慮軍紀問題。

而現在有了德蘭士瓦復國軍這支常備武裝,就讓奧蘭治自由邦重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兵過如篦的感覺。

布隆方丹的奧蘭治人對德蘭士瓦人也是日益不滿,而英國人卻樂見其成,並且從中調節,體會到勢力均衡的樂趣。

雖然說德蘭士瓦復國軍軍紀敗壞,但是東非也不會輕視這支反動武裝力量。

德蘭士瓦復國軍很多都是百戰老兵,曾經和祖魯人或者東非交過手,勇氣和膽識還是有的,加上英國陸軍的系統化訓練和提供的先進武器裝備,戰鬥力可能比預想中還要好上一些。

而東非知道德蘭士瓦復國軍的存在,和東非無孔不入的情報系統有關,東非國防安全局這些年一直在向奧蘭治自由邦滲透。

奧蘭治自由邦三面被東非包圍,所以經過專業訓練的特工人員,很容易就混進奧蘭治自由邦,大多數是以英國人或者開普敦境內的布爾人身份,進入奧蘭治自由邦發展。

而這個時代又沒有多少國家建立專業的諜報機關,尤其是奧蘭治自由邦這種統治非常粗糙的國家。

所以東非人很容易就混入奧蘭治自由邦竊取情報,只不過受限於奧蘭治自由邦落後的交通和對外聯繫方式,所以情報傳遞速度並不快。

即便是這樣,德蘭士瓦復國軍和德蘭士瓦臨時政府都已經被東非瞭解了七七八八,畢竟德蘭士瓦復國軍每天和街溜子一樣在布隆方丹街頭“敲詐勒索”,想不引起注意都難,至於德蘭士瓦臨時政府,也是建立在布隆方丹極其顯眼的位置。

而且動不動就開展“救國動員大會”,向整個奧蘭治自由邦上有社會遊說,或者在街邊向市民索要“捐款”。

德蘭士瓦臨時政府和復國軍的一舉一動可以說完全掌握在東非國防安全局的手中。

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90章 勸離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16章 行蹤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54章 發“貨”第418章 學徒第545章 孤兒第513章 抉擇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517章 過剩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523章 旱情第200章 分裂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369章 送別第153章 送酒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640章 工地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46章 船隊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387章 初交手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01章 城市化第606章 後悔第62章 激戰第37章 戰爭第615章 交流電第58章 密謀第609章 提升第194章 迎接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389章 易手第290章 長絨棉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71章 海底電纜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35章 休整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258章 夜襲第46章 船隊第336章 東非菜?第41章 衣錦還鄉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92章 挖牆角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555章 羞辱第494章 假情報第402章 妥協第51章 坦噶港第379章 黃金葉第509章 起步第261章 威脅第194章 迎接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766章 集結第10章 各國反應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41章 衣錦還鄉第521章 申請第449章 野心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700章 龍騎兵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395章 耍無賴第521章 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