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世界“第一”

東非的新年和聖誕節頗爲熱鬧,但是這兩個節日在恩斯特印象中都必須有雪的襯托,才能顯得更加有氛圍,而這個時候東非大部分區域正是最熱的時候,這種夏季過新年和聖誕節的感覺十分別扭。

新年到來同時意味着東非1880年的過去,整個東非像一臺精準的機器分毫不差的維持着運轉,僅僅一眨眼的功夫,東非人又開始忙碌起來,繼續參與到東非國家的建設中去。

這一點東非人就比較悲苦,其他地區有漫長的冬季,同樣也就能歇上很長一段時間,東非一年四季差別不大,這是資本家喜歡的氣候,代表着全年可持續性壓榨。

……

“這就是汽車?”康斯坦丁驚歎道。

在斯維特王宮的廣場前,世界第一輛汽車之一被組裝起來,得益於黑興根財團的長時間研發,和恩斯特提出的一些奇思妙想,東非第一輛汽車出廠就已經十分先進,具體表現就是帶有前擋風玻璃和車棚,而不是那種敞篷三輪汽車。

之所以是之一,因爲黑興根財團同時間在德國,奧地利和東非各自準備了一輛,也就是說世界上第一輛汽車一共有三臺。

這樣做的目的是,德國和奧地利還有東非可以同時宣傳第一輛汽車誕生在自己的國家,有利於拓展銷路。

因爲汽車產業想要發展就離不開市場的支持,而德國和奧匈帝國就是成熟市場,有大量貴族和富人能消費的起汽車。

而且三國的第一輛汽車都是由黑興根財團的子公司敬獻給三國皇(王)室,汽車是奢侈品,所以要藉助貴族來宣傳,而皇(王)室無疑是最尊貴的招牌,尤其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這兩大世界強國的皇室。

“父親,這絕對是跨時代的產品,汽車產業將成爲世界上最偉大的產業,取代如今的馬車,成爲未來走進千家萬戶的產品。”恩斯特自豪的說道。

“你之前說過,汽車不用靠畜力就能跑起來,這個汽車也是燒煤的麼?”

“當然不是,汽車的燃料是汽油,而汽油是石油加工出來的,現在世界第一大產油國是美國,不過我們在羅馬尼亞也有所佈局。”

美國靠着石油發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西部地區有很多油田,而石油資源的分佈不平衡也意味着未來東非本土石油產量可能不是很理想。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不過東非也有優點,那就是距離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產區,波斯灣沿岸十分近,所以只要東非海軍未來不過於拉胯,想通過石油來要挾東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且東非距離北非和西非兩個重要石油產地產地也不遠,所以恩斯特對未來東非的能源問題不是太緊張。

而且東非本土的石油是能滿足東非基本需求的,至少可以滿足未來東非軍隊的需求,不至於像德國二戰時那樣缺油,同時東非在南洋石油產地加裡曼丹島也有力量存在,雖然石油產區並不在蘭芳海外省境內,東非王室手裡還有阿拉斯加王室領地也是石油產區。

所以世界主要石油產區,東非基本上都能通過武力來保證東非的國家能源安全,不像遠東帝國,如果沒有馬六甲海峽,那遠東帝國的能源安全能提升一大截,東非作爲兩洋國家就沒有這樣的隱患。

其實按照恩斯特的想法,那最好能在波斯灣沿岸釘下一顆釘子,這樣一來東非未來能源安全將萬無一失,不過東非一直沒有找到這個機會罷了。現在波斯灣沿岸屬於奧斯曼帝國,波斯,阿曼和英國這四個國家,所以東非想插手進去難度還是挺大的。

不過波斯灣的石油還是無人知曉的存在,很多未來的石油富國現在還苦哈哈的過着遊牧和打撈珍珠艱難過日子,說句窮困潦倒也不過分,沒有人會想到21世紀這裡因爲石油而異常繁榮,所以恩斯特一直對這裡賊心不死。

隨着燃料補充完成,駕駛員點火啓動,世界第一輛汽車開始在斯維特王宮廣場上平穩運行。

“他動了,沒有蒸汽機那樣的煙霧!”衆人驚歎道。

汽車尾氣管上源源不斷排出的黑色煙霧被衆人自動忽略,因爲和蒸汽機的煙霧比起來完全不值一提。

隨着汽車加速,最終達到三十公里的運行時速,引得東非在場人員一片喝彩。

東非官媒記者記錄着這一歷史瞬間,在紙上寫道:“沒有馬的馬車,真的實現了不可思議的移動……”

在同一時間的柏林,維也納也在舉行相關的表演,只不過比東非顯得更加熱鬧。

黑興根財團故意將三國的汽車發佈會設計在同一時間舉行,剛好德國,奧匈帝國,東非大致都在東二區附近,所以時間上差不多。

三個國家都可以對外宣稱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在本國誕生,這就很有趣,不過想要發現這一點還需要點時間。

“我們東非除了建設一部分國營汽車廠之外,黑興根銀行也會投資幾家私營汽車廠,前者用來滿足國內需求,後者則專注於國際市場。”恩斯特對康斯坦丁說道。

“這麼做有什麼區別?”康斯坦丁問道。

“區別很大,因爲我們國內的汽車市場很狹窄,民衆絕大部分消費不起這樣的奢侈品,所以可以預見汽車需求只能通過政府公務配車來完成,亦或者是那些拿高薪的技術人員,這樣的人總歸是少數。

而出口這一部分纔是我們在盈利方面的大頭,世界上很多國家雖然窮,但是貧富懸殊,富人階層衆多,就比如遠東帝國,所以這一部分要交給精打細算的黑興根財團來完成,如果是國有企業,他們可不會考慮成本和盈利問題,所以讓他們吃掉國內市場就足夠了,國際市場需要專業人士來進行。”恩斯特說道。

汽車產業發展需要靠市場調節,如果靠國有企業通過行政手段執行,也不是不行,但是靈活性肯定不如沒有道德底線的私營企業,這句話可能也不全對,但是國有企業想在這個領域和私營企業競爭,那管理層必須是最頂尖的專業人才才行。

“既然你看好汽車產業,那我們爲什麼不直接在東非建廠,還要分德奧兩國一杯羹?”

“這是因爲我們沒有吃獨食的能力,我們的產業體系並不完善,很多零部件需要進口,而且就算是國產零部件,整體質量也比德奧兩國有很很大差距,這也是我要求部分車企是國有企業的原因,國有企業的訂單至少能保證東非其他產業的發展,要不然根本無法和國際競爭,性價比太低。”恩斯特解釋道。

第108章 歷史課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15章 交涉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598章 新年第382章 渡河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404章 暴富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364章 燃燒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62章 打魚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332章 稻種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742章 大捷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1章 衣錦還鄉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59章 誣陷第96章 西北悲歌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704章 底氣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220章第700章 龍騎兵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564章 貴人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62章 激戰第48章 訂婚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88章 巡邏兵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22章 體面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640章 工地第560章 記者會第304章 調停第430章 客人第396章 推測第523章 旱情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351章 過往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58章 331師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472章 備戰第57章 探險隊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01章 招人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556章 氣吐血第596章 壓迫感第531章 兵城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207章 換牌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