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

李紱是雍正親自點名授了順天府大主考的,田文鏡則是雍正一登極就派赴年羹堯軍中宣旨的。這兩個人,李紱是正牌子科甲出身,田文鏡則是納捐除授的雜佐官,兩案中不動聲色都成了名震朝野的人物,原來與雍正有這麼深的背景!殿中人不禁面面相覷暗自吃驚。田文鏡卻叩頭辭謝道:“臣身受兩朝國恩,並不爲黑風黃水店一事報效君上。在熙朝,臣唯知忠愛先帝;在當今,臣則唯知忠愛聖上。士大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此耿耿一心而已,忘身報恩一語,臣不敢當。”方苞聽着,此人語中多少有點投人所好,歷成練達卻也無懈可擊,不禁點頭微笑,插言道:“公、忠、能三者兼備,難得這個田文鏡!”

“確乎如此!”雍正被這兩個人連連搔着癢處,高興得臉上放光:“不枉了朕一片苦心!想世上有多少事多少人,憑朕一人一心用格物致知功夫,終難體察完備。諾敏是朕親信大臣,在山西在京城都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的人物,你田文鏡孤身入境,周遭皆敵,偏能從不能入手處入手,不能進步處進步,昭揭情弊大白天下,這番捏沙成團手段,稱個‘能’字當之無愧!方先生概括得好,公、忠、能三字,可爲任用天下官員的三字真訣!”馬齊順着雍正的話意笑道:“聖上這話極是!大凡一個人受了朝廷厚恩,多少有點天良,都能講究體貼聖心,公與忠並不難得,難就難在既公且忠又能,三者兼備,天下百廢待舉,這樣的能員越多越不嫌多!”雍正點頭嘆道:“是嘛!像李衛,多少事不請旨說做就做了,因爲他是成全自己,真的想爲朝廷百姓效力,朕爲什麼不肯成全他?成全了他也就成全了朕自己嘛!孫嘉淦,你知道麼?朕爲什麼不立即提拔你,先挫辱你才升你的官?就爲朕看你這人身帶科甲習氣,心裡存了個‘名’字,一有這個,未免就不能全公全忠全能了!”

孫嘉淦卻不甚服氣,一邊叩頭稱是,又道:“盼萬歲指示詳明!”雍正盯了他足有移時,見他毫無怯色,“撲哧”一笑說道:“那日趕你出養心殿,你想在乾清門自盡,有的沒的?”

“……有的!”

“兒子受父母責罰,於是便自殺,陷父母於不慈,算是盡人子之道?”

“不是。”

“臣子受君上窘辱,於是便輕生,陷君上於不仁,算是盡臣子之道麼?”

“不是。”

“當此之時,一心要做尸諫忠臣,名標千古,竹帛榮身——那麼,養心殿裡坐着的朕呢?天下後世將觀朕何等面目?”

話說到這份上,真有醍醐灌頂之效,孫嘉淦紅着臉嚥了一口唾沫,深深伏下頭去,說道:“臣已知過了!”雍正得意大笑道:“不要這樣!朕自己就是個孤臣出身的,不喜歡膿包勢,但也不要匹夫之勇之輩!朕爲帝,現就要公、忠、能!”

“是!”衆人一齊伏身叩頭,“臣等凜遵聖命!”

雍正還要說下去,卻聽殿角大自鳴鐘沙沙一陣響,接連撞了十二下,已是午正時牌,猛地想起還要進去給太后請安,選的秀女也要過過目,因餘興未盡地笑道:“今兒個就這樣吧。方先生且不要回去,他們把恩科貢士的墨卷已經謄清送進來了,你把一二甲的卷子選出三十份,朕回頭再看。貴州巡撫出缺,吏部送了票擬,朕意楊名時就好,其餘的人等吏部議過再敘。楊名時,你覺得這差使如何?”

楊名時今日心事很重,一直沒有說話,早幾天,吏部同年已經悄悄告訴了遴選自己爲黔撫的信息。貴州有名的窮地方,“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苗瑤雜居,土司割據,稱霸一方,歷來朝廷頭疼,號稱“第一難治”。自己這麼年輕,上頭又壓着雲貴總督蔡,蔡又最愛干預地方民政,這個官十分難做。他一直轉着心思該怎麼委婉辭掉這差使,不想雍正先說了出來,忙叩頭道:“臣不願往!”

“唔?”雍正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本要走的,又站定了,已是沉下了臉:“朕沒聽清,你再奏一遍!”

所有的人都把目光射向楊名時,方苞也是大吃一驚,臉色蒼白,一時尋不出話來調停這件事,但聽楊名時略一頓,便重複說道:“臣不願往!”

“!?爲什麼?”

“貴州巡撫一職非臣所能!”楊名時連連頓首,“臣寧可仍回湖廣任藩臺,不願升遷!”

雍正臉頰上肌肉抽搐一下,他倒不急於走了,要一杯熱茶抄在手中,呷一口,獰笑道:“湖廣也未必就是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朕委你杭州布政使,你去麼?”楊名時擡起頭來盯着雍正說道:“萬歲誤解了臣的意思。自康熙五十九年到如今,不到四年,巡撫已換了七任,除了一個丁憂的,難道人人皆不稱職?上頭坐了一個蔡上將,是國家柱石,臣招惹不起。去年參革回京,毫無建樹,恐違了聖上委臣去黔撫綏地方的初衷。國家封疆大吏如此頻繁更換,亦形同兒戲。萬歲疑臣挑肥撿瘦,臣寧可往烏里雅蘇臺軍前效力,誓不皺眉!”楊名時毫不示弱,侃侃而言擲地有聲,又句句都是實言,所有的人無不動容,方苞心裡一塊石頭也落了地。

“蔡這個人剛愎自用不能容人,確是他的短處。”雍正怔了良久,心裡已是雪亮,“但他能帶兵,那個地方沒有他這樣的老將鎮着,也是要出事的——你既這麼說,先去吧,不是連續了七任巡撫麼?你這個第八任,朕與你約定,七年之內,朕不調你的巡撫,如何?”楊名時略一思忖,叩頭道:“臣勉力爲之,但臣還要請旨!”雍正一笑,說道:“哦?你還要怎樣?”

楊名時從容說道:“臣爲巡撫,自不干預蔡軍務,請萬歲下旨蔡,不得動輒以苗瑤民變爲由出兵征剿。臣與蔡,井水不犯河水,這個巡撫就好當了。”

“派你個差使,你就和朕打這麼大個擂臺!”雍正大笑,把茶杯放在案上,踱至楊名時面前,一句一頓說:“好!衝你這份勇氣,朕答應你。但朕也與你有約,自明年春起,朝廷不再撥你貴州一兩銀餉,一斤糧食,貴州錢糧自足自籌,如何?你敢應麼?”

“臣有何不敢?”楊名時亢聲答道。

雍正皇帝命諸人跪安,徑乘明黃亮轎至慈寧宮而來。他的心頭仍舊不輕鬆,年羹堯出兵青海,至今一仗未打,僅是行軍,已經耗銀四百萬兩,全靠着清查虧空去填這無底洞。主持清查的允,面兒上轟轟烈烈,卻並不出實力。允祥上月下了札子,令已被革取查封的官員所在省份速將虧欠庫銀解往北京入庫,但接密奏摺子,原湖廣佈政使張聖弼、糧儲道許大完、湖安按察使張世安、廣西按察使李繼謨、直隸巡道宋師曾、江蘇巡撫吳存禮、布政使李世仁、江安糧道李玉堂……一大批官員虧欠銀總計四百五十餘萬兩,竟然經允大筆一揮,由雍正元年秋賦火耗中沖銷!納罕的是,允居喪期間小心得怕樹葉砸頭,明知自己斷不能容此事,何以忽然這樣大膽?更奇的是,南贛總兵黃起憲、四川按察使劉世奇、鴻臚寺少卿葛繼孔都是已經抄過家的,精窮的閒置官,居然有錢納還國庫十七萬兩欠銀,由吏部循例題本起復原官——這都是出了名的八爺黨,遠在萬里之外的年羹堯,軍事傍午羽書四出,匆忙中還寫密摺保奏這三個人!雍正閉目坐在亮轎上,竭力想把這些亂如牛毛的政事聯想到一處,仍舊是百思不得其解,正沉吟間,聽見前面一陣吵嚷,夾着內務府官員的喝斥聲,拖拉推打聲,亂成一片,一個女子尖亮着嗓子大叫:

“皇上?皇上怎麼着?你們不要這麼拉拉扯扯的——我就是要見皇上,有問着他的話!”

雍正心中一動:竟有這麼潑辣放肆的女人P?”這裡跪着的二百多秀女見御駕到了,個個驚得臉色蒼白,齊刷刷伏地磕頭。內務府的幾十個衙役退至兩旁,只堂官急得一頭熱汗,斷喝一聲:“這個賤蹄子死不識擡舉!萬歲爺來了還站得栓驢橛子似的!把她按着跪下!”幾個衙役忙答應一聲撲了過去。雍正把手一擺,說道:“叫她過來,不要這個樣子嘛!”衆人只好諾諾連聲退下。雍正看那女子時,不過十四五歲年紀,穿一身玫瑰紫宮裝旗袍、梅花繡邊蔥綠撒花褲,腳下蹬了一雙“花盆底”,星眸柳眉,圓胖臉滿面怒氣,卻還帶着幾分稚氣嬌憨,這姑娘方纔與幾個太監衙役廝打過一陣,已是鬢亂釵橫,上衣鈕子也扯掉了一個,一隻手掩了領口,直盯着雍正,卻不肯跪下。雍正擡了一下下頦皺眉問道:“這是誰家的孩子?”

“回萬歲的話,是正藍旗牛錄福阿廣家的。”內務府堂官錢經急閃出來稟道,“已經派人叫她父親去了——都是奴才辦事不謹,求萬歲……”

“不說這些,你退下。”雍正遠遠見允祥過來,略一點頭,問那女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福阿廣·明秀!”

“唔,明秀。家裡幾口人?你排行第幾?”

“五口。爺爺、奶奶、父親、娘還有我。”

“父親有差使麼?”

“沒有。”

雍正沉思了一下,又問:“你在禁苑喧譁,又提及朕,你見朕什麼事?這樣放肆,是什麼規矩?”明秀掠了一下鬢髮,毫無怯色地看一眼雍正,說道:“我想問問萬歲爺,您知不知道餓肚子的滋味?”見雍正不解地望着自己,明秀指着那羣秀女道:“我們家雖窮,哪個不是父母生養的?如今是新朝,萬歲您左一道聖旨‘刷新吏治’,右一道詔諭‘與民休息’,我們都信萬歲的,可萬歲登極才幾個月就忙着選秀女,充後宮!山東鬧災荒,山西虧錢糧,西大通還在用兵,我想請問,萬歲幹嗎這個時候忙着招女人選美人?”雍正緊咬着牙,下死眼盯了明秀一眼,突然間,臉色變得有些陰鬱,不緊不慢說道:“內廷這多宮眷,總要有人照料!”不料話音剛落,明秀立刻頂了回來,“朝廷制度也是朝廷定的,方纔我就見了幾個宮女,頭髮都白了!選進來的宮女,有幾個有福分做後做妃?萬歲只圖後宮眷屬有人照料,我的爺爺、奶奶、孃老子交給誰去?”

“放肆!”

允祥突然斷喝一聲。他是管着內務府的,剛剛送走了允一干人帶着各自選的秀女離去,這邊就出了這麼大的漏子,不由又驚又怒,厲聲斥道:“沒調教的野丫頭!沒看這是什麼地方,賤人在對誰說話?”

“你不是十三爺麼?”明秀瞟了一眼允祥,啐道,“人都說十三爺是英雄,我看未必!沒見識沒度量,順着皇上巴結頭兒,太沒意思!”

允祥從沒受過人這般奚落,騰地臉紅到耳根,想說什麼,嚅動了一下嘴脣沒說出來。雍正偏過頭問錢經:“她父親來了沒有?”福阿廣早已被帶進來,他已被女兒嚇得呆若木雞,渾身木了半邊,原站在旁邊傻子一樣呆看,乍聽雍正問自己,猶如五雷轟頂,臉色灰白連滾帶爬地出來,搗蒜般磕頭,語不成聲地道:“奴奴奴……奴才福阿廣……”

“你這麼塊料,竟養出這麼個女兒!”雍正又看一眼明秀,眼中滿是讚賞神氣,“好!有骨氣、有身份、有見識!朕就喜愛這樣兒的!可惜朕大臣裡沒幾個這樣的,稱得上女中巾幗!”

誰也沒料到雍正會說出這番話來,都驚訝得張大了口,連那羣秀女也把目光都掃向雍正。明秀也吃了一驚,呆呆看着雍正,目光已變得柔和。福阿廣低聲道:“還不趕緊跪下謝恩?”明秀這才跪了下來。雍正低頭喟嘆一聲,說道:“允祥,方纔各位王爺帶走了多少秀女?”允祥躬身答應道:“親王各帶十六名,郡王十名,貝勒貝子各八名,是臣撥發的,沒叫他們親選。”雍正點頭道:“這是朕有失檢點處。宮女久幽禁中有傷天地太和之氣,明秀責的是。叫邢年傳旨各王府,還有這裡的,全數放回各家。今年不選了。”邢年忙答道:“是!”

“內務府查一查,”雍正又柔聲說道,“在宮中服侍十年以上的,年過二十五歲的,一概放出宮去。除太后之外,各宮分等縮減使喚宮女!”

“萬歲!”

幾百名秀女淚流滿面,齊叩下頭去,已是一片嗚咽聲。

“明秀,跟你父親回去吧。”雍正似乎也被自己的善行感動,聲音變得有點喑啞,“你這一諫,功德無量!朕不是好色之人,雖然你有些錯怪了朕,舉其大而不究其細,朕不計較你。回去好好孝敬老人,待你破瓜年紀,朕親爲你擇一佳婿!”

雍正說完,回身向允祥微微一笑道:“大英雄今兒栽了筋頭啊!走,隨朕去給太后請安!”

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195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2)第201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1)第118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2)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28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96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2)第199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120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20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136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2)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106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26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1)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