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

雍正帶着方苞進了養心殿,便自升炕盤膝而坐,命人搬了繡龍磁墩在炕前,請方苞坐了。方苞見他如此禮儀隆重相待,越發不安,遜謝良久,才斜簽着身子坐在側面,閃着兩隻賊亮的小眼睛打量雍正。他深知雍正脾性,不用問,雍正自己就會開口的。

“靈皋先生,”果然,過了一會,雍正開口說道,“你知道朕爲什麼一登極就召你進來?”

“臣不知道。”

“你知道。”雍正黑的瞳仁逼視着方苞,緩緩說道,“如果你不知道,就不至於拖延着不肯啓程了。”方苞目光一跳,躬身剛要答話,雍正擺手止住了,又道:“其中原故,目下只能心照不宣,所以朕不怪罪你,也不要你謝罪。朕想說的頭一條,先帝爺怎麼待你,朕也會怎麼待。你不要心裡存個‘伴君如伴虎’的念頭,那就失了朕的望了!”

方苞彷彿被電擊了,渾身震顫了一下,離席跪了下去,叩頭說道:“臣焉能?臣焉敢?方苞囚獄待死之人,先帝簡拔在側不次重用,言必聽,計必從,恩遇古今無對——士大夫答君恩當以身許國,豈敢以利害禍福避趨之!況萬歲在藩邸龍潛之時,臣已深知寬典仁厚、善惡涇渭,感佩服膺銘於心中。臣何人,身受兩世國恩,敢以非禮之心事君?!”

“方先生起來。”雍正淡淡一笑,說道,“朕要的就是這個心,這個話!朕召你進京,爲的是借你才力,佐朕成功,朕爲一代令主,你爲千古名儒——並不爲酬你的功,你可明白?”方苞驚愕地望了望雍正,又低下了頭,說道:“聖上請明訓,臣並無尺寸之功於聖上!”雍正一笑,說道:“這也心照了,但不能不宣。當初先帝立傳位遺詔,徵詢意見,在朕與十四弟之間猶疑不決,先生你是怎麼說的?”說罷含笑不語。

щщщ. ttκá n. ¢ ○

方苞一下子愣怔了,他怎麼也弄不明白,他和康熙兩個人的對話,法不傳六耳的機密,怎會傳入雍正耳中!雍正見這個學貫古今的碩儒被自己擺弄得如此惶恐,滿意地微笑了一下,從案頭匣子裡取出一本黃綾面冊子,翻到一頁展開,看了看,一邊遞過來,口中笑道:“先帝爺天資聰明,精細之處人所難及啊!你看看,這是老人家的御筆札記!”方苞抖着手接過來,不知怎的,他的心撲撲直跳,目光也有點遲鈍,定住神看時,果見冊子三百又八頁上幾行字寫着:

今日徵問方苞:“諸子皆佳,出類拔萃者似爲四阿哥與十四阿哥。然天下惟有一主,誰可當者?”方苞答奏:“唯有一法爲皇上決疑!”問:“何法?”答曰:“觀聖孫!佳子佳孫,可保大清三代昌盛!”朕拊掌稱善:“大哉斯言!”六十年正月穀旦記。字跡一筆一劃俱都十分認真,卻略顯歪斜,顯然是重病中的康熙勉力記載的。方苞看着這熟悉的字跡,想起當年康熙對自己推食解衣,同窗剪燭論文,共室密議朝政種種恩意情份,心裡忽地涌上一種似血似氣,又酸又熱的苦澀。他的喉頭哽了一下,兩行老淚奪眶而出。

“爲君難吶!”雍正挪身下炕,腳步橐橐地踱着,似乎不勝感慨,倏然間回身說道:“你雖沒有明說,先帝爺已經明白,朕有先帝爺一個‘好聖孫’——說直了,就是如今的‘四爺’寶親王弘曆!方先生,你已經把朕推到火爐上烤,又想把朕的兒子也推上火爐!以私而言,朕滿心想做個逍遙王爺,不願做這天下第一苦事,朕心甚是不滿於你。以公而言,你爲大清奠定三代鴻基,功在社稷,朕又感激於你。於私於公,朕都要你負責始終,你要好生思忖!”方苞一邊聽一邊想,雍正的話有真有假——其實公私兩邊,雍正都是夢寐求之想當皇帝的——但他如今要撇清,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思量再三,方苞起身肅立,說道:“皇上如此推誠相見,臣雖駑鈍之材,敢不盡心竭力以效綿薄?但臣已年近耳順,黃花昨日已去,夕陽昏月將至,恐怕誤了皇上孜孜求治之心啊——記得聖上藩邸頗多人才,何不簡拔帝側,幫着上書房辦些差使?”

這說的是鄔思道,雍正心裡雪亮。但他以爲,鄔思道在協助自己奪嫡登位時,已是累得心力交瘁的人;再者,鄔思道名聲不顯,又是藩府舊人,驟然大用必定引起臣下腹誹;也覺此人掌握自己“機密”實在太多,不殺他已是寬典厚恩,用上來反而更加掣肘……但這些理由沒有一條能拿到桌面上來的,雍正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說道:“藩邸的人用得太多不好,已經不少了。年羹堯是大將軍,李衛也做到布政使,戴鐸也當了福建按察使……天下爲公,朕一味選身邊人出將入相,後世人怎麼看朕?有些人,比如鄔思道,身子骨兒不行,用得小了屈才,用得大了有礙物議。朕有朕的難處,方先生要體諒朕心。”因見太監們擡着御膳桌進來,便笑道:“我們邊用膳邊談吧!”

這桌御膳因奉特旨製作,比起雍正素常用餐豐盛得多。方苞坐了雍正側旁看時,又寬又長的填漆花膳桌中間擺着紅白鴨子燉雜燴火鍋,骨嘟嘟沸着騰起熱氣,鮮香撲鼻,四周攢着四砂鍋熱菜、炒雞炒肉燉酸菜、燕窩雞糕酒燉鴨、燒狍肉和鹿筋鍋燒鴨子,繞桌邊擺放着火腿鹹肉、羊耳西點、野雞爪……並餑餑點心及一應細巧宮點,品類固然比不上大筵,卻也琳琅滿目色味誘人。雍正用筷子點着菜笑道:“方先生請用!不要拘束嘛!說起來,咱們君臣也難得一處進膳。請隨便用。”方苞忙起身答應了,拿捏着坐了小心用餐。他儘自從前在康熙身邊恩寵無比,但歷來賜筵都是單獨一席,從沒有和皇帝挨身坐着的,何況是今日新君,昔日那位說變臉就變臉的‘冷麪王’!雍正素來節食,且嫌那菜油葷,因見方苞用不暢快,略吃了幾口清淡的便起身要漱口茶。方苞忙要起身謝恩時,雍正一笑說道:“別哄朕,先帝爺說過,‘方苞體不寬而心寬’,是放開肚皮吃飯,立定腳跟做人的人。這些膳不合朕的胃口,你能吃就多吃些,沒的糟蹋了也是暴殄天物。朕到暖閣裡看摺子,你吃飽了過來說話。”說罷踱了去。

他一去,方苞如釋重負,匆匆扒了個多半飽便過來謝恩。雍正一手端着杯,一手握管疾書,頭也不擡“嗯”了一聲,略一頓接着又寫了幾行,揉着發酸的右手笑道:“坐,坐麼!”方苞含笑謝座,正要開口說話,便見邢年進來,躬身說道:“馬齊、隆科多,還有李衛、田文鏡已經進來,主子見不見?”雍正斂了笑容,吩咐把炕桌撤掉,淡淡說道:“叫進吧,方先生只管坐着。”

一時四人魚貫而入,齊排兒在東暖閣炕前跪下行禮。馬齊和方苞是老朋友了,見方苞坐在帝側,不便寒暄,只目光一掃點頭會意,算是打了招呼,其餘三人只看了方苞一眼便轉臉靜聽雍正發話。

“都起來吧,馬齊和舅舅賜座!”雍正心緒似乎變得很好,從容下炕舒展了一下身子,笑對李衛道:“還缺一個孫嘉淦、楊名時,他們來了沒有?”邢年忙道:“都在垂花門外頭跪着呢!主子要見,奴才這就傳他們進來。”見雍正點頭無話,邢年便退了出去。早見二人一前一後跨進大殿趨蹌行禮。

方苞在邸報上早已知道三大案的事,見傳孫、楊二人,便知雍正要結案,自己處在這種地位,自然是要拾遺補闕的,但雍正事前並無商量,到時候該怎麼說話呢?正自胡思亂想,雍正笑道:“好嘛!三路諸侯都進了養心殿,今日算是個小孟津會了!李衛、你是掌總的,你先說說。”

“扎!”

李衛答應一聲,從靴頁子裡抽出一份摺子展開了。他不甚識字,上頭有的地方畫個人,有的地方畫個瓜,曲曲連連地勾着幾根藤,顯得雜亂無章。但他記性極好,就這麼一張鬼畫符似的摺子,用眼瞄着,嘴說手比,講了少半個時辰,把諾敏虧空案和科場案說得一絲不爽。雍正聽着,一句話也不插,低着頭只是踱步,直到李衛說完,方皺眉問道:“完了?”

“是,完了!”

“諾敏是什麼處分?”

“回萬歲話,腰斬!”

“張廷璐呢?”

“遵萬歲旨意,奴才合圖裡琛合議了一下,定爲凌遲!”

雍正仰着臉半晌沒吱聲,回身盯着方苞問道:“先生,你看呢?”

“臣以爲都定得重了。”方苞拿定了主意,欠身答道:“諾敏一案,顯而易見是山西通省官員勾連作弊,諾敏身爲主官,欺矇君上袒護屬下是有的。現既然不追究下屬官員,諾敏量刑似應稍稍從輕。既爲山西官員,也爲朝廷少存體面,臣以爲賜自盡爲宜。張廷璐一案,臣以爲並未審明。朝廷爲整飭吏治殺一儆百,從速處置,這個想法是好的。然而納賄並非十惡大罪,與謀逆犯上究是有別,定爲凌遲,給子孫開了這個例,真要有稱兵造反的,又該如何加刑?所以至多定爲腰斬也就夠了。”

方苞話不多,卻有畫龍點睛的功效。“少存體面”明指雍正剛剛表彰過諾敏“天下第一撫臣”,不能讓皇帝太下不了臺;張廷璐一案更是背景重重,說這個“並未審明”也真是一矢中的。李衛心裡雪亮,雍正心中也有數,見他開口便曲畫明晰,不禁暗自服氣。隆科多聽着謀逆造反這些詞,竟像是專爲自己而設,不禁心頭突突亂跳。馬齊也約略知道兩案“戲中有戲”,他迭經坎坷的人了,便不肯輕易開口。只孫嘉淦叩了個頭,梗着脖子道:“萬歲,方先生的書臣自幼讀過的了,‘想見其人’定是個偉丈夫,今日一見大失所望!案子既然‘並未審明’,就該查個水落石出,然後分等次依律辦理,怎麼葫蘆未提就結案殺人?”方苞凝視着孫嘉淦,半晌方笑道:“後生小子,情、法、理有經有權,有輕有重,有緩有急。天地之大,道藏之深,豈能用一把尺子來量?聖上取你的錢法,又貶你的官職,你爲什麼不尋思一下其中道理?”

“諾敏和張廷璐都是朕素日親近的大臣。”雍正見孫嘉淦瞪着金魚眼還要反駁,生恐他問出更難回答的,便擺手制止了他,嘆道:“先帝晚年常講清水池塘不養魚,要和光同塵。朕那時也不明其理,如今處身其間,才真的體味了。老實說,佛心無處不慈悲,日頭底下,朕連別人的頭影都避開不踩,怎麼會輕易殺人?天下事到今日地步,不開殺戒不行了,殺戒開得過大,像這樣的巨案,二三百人頭落地,後世視朕爲何主?孫嘉淦,天給你一顆人心,按這顆心好生思忖去!”雍正不動聲色款款說完,又踱向田文鏡,半晌方笑道:“老相識了!記得當年你進京應試,黑風黃水店邂逅相逢的往事麼?”

田文鏡憋足了勁,想痛陳山西吏治,扳倒山西通省官員,出出胸中惡氣,料想雍正必定垂詢自己意見的,誰知雍正卻說起當年在高家堰何李鎮同住賊店的往事,不禁一怔。這件事當時雍正有話,“永不外泄。”因而田文鏡和同住一店遇雍正的李紱多年來守口如瓶,連方苞張廷玉這樣的人也都一字不曉,怎麼忽拉巴兒提起這件事來?田文鏡思量半晌不得要領,忙叩頭道:“臣焉敢須臾忘懷?萬歲爺龍潛藩邸即於臣有生死骨肉之深恩!若非託皇上洪福,二十年前臣已化爲灰燼了!但臣謹記萬歲當年鈞諭,深藏於心,徐圖答報,未敢在人前賣弄。”

“君臣際遇難啊!”雍正也似乎無限感慨,“唯其難,所以不敢輕言際遇。朕當年並未料到有今日,也並不指望你和李紱報朕這個恩。君子愛人以德,朕用人行政出於公心,不指望這些小巧小智籠絡人。但朕今日舊話重提,實實看你是個有良心的,曉得忘身報恩不計利害,只這一條,你照着做下去,你就受用不盡!”

第197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2)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106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2)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280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49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1)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0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1)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280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2)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96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230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2)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285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1)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120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2)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53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1)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99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1)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