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十萬兩白銀

第57章 十萬兩白銀

“殿下,那些商人答應願意出十萬兩銀子,助您修建碼頭。”和商人們談妥了的楊溥向朱瞻埈稟報着,臉上還帶着喜色。

十萬兩白銀在明初來說並不是一筆小數目,畢竟這可是真正白花花的銀子,不是寶鈔那擦屁股都嫌硬的玩意。

不過在朱瞻埈看來,十萬兩着實就有點少了。

這可不是他被那些無腦的電視劇教壞了,覺得動輒幾萬兩銀子只是個小數目。

要知道這可是明初,銀子的購買力還是很誇張的,十萬兩白銀快相當於某些比較窮一點的省份一年的賦稅了。

雖說永樂時期大明國庫財政收入能有個兩三千萬兩,但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是江淮等地貢獻的,這裡纔是明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甚至可以說,明朝中後期財政困難,跟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之後,朝廷逐漸失去了對南方的控制,導致江南地區的稅收不上來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嘉靖時期,江南地區抗稅,可是連海瑞都收不上來的。

當然,明朝中後期的稅收也確實繁重,對於老百姓的壓迫盤剝可以說是相當誇張,單純的指責江南地區抗稅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不過這也確實可以從側面反應江南地區的富庶。

後世曾經流傳過江南兩淮等地的商人,家資十萬貫不稱富,五十萬貫纔敢稱中富,百萬貫稱鉅富的說法。

雖說有點誇張,但對於明清時期的商人來說,十萬兩確實不能算是什麼大數目。

即便現在還是明初,這些商人也是很有錢的。

“昨夜那些商人是如何招待你的?”朱瞻埈看着楊溥,並沒有對十萬兩銀子有什麼想法,只是詢問着昨晚商人招待楊溥的規格。

楊溥對此有些疑惑,但還是回答道:“兩淮的鹽商包了一艘秦淮河上的花船,還請了一位花魁,置辦了一桌上等的席面,有幾家商號的東家作陪。”

聽到楊溥的回答,朱瞻埈不由的笑了起來,笑的楊溥有些不明所以才向他解釋道:“秦淮河上包一條花船,少說得一百兩銀子,一位花魁最低也得幾百兩,若是名氣大的就是上千兩,而一桌上等席面同樣也時至少幾十到上百兩銀子不等。

可以說昨晚他們招待楊先生你的開銷,就已經夠咱們在定淮門外修一個碼頭了,你現在還覺得十萬兩很多嗎?”

“這些商人竟然如此鉅富?”楊溥感到有些驚訝,如今的他還沒有身居高位,對於商人也有着一點讀書人的傲氣,並沒有詳細去了解過,因此驟然聽聞昨晚光是招待他就花費了上千兩銀子,着實讓楊溥有些吃驚。

以他的俸祿來計算,一千兩銀子已經是楊溥爲官十年全部的俸祿了,而這還需要朝廷發給他的確實是銀子,而不是用實物衝抵,或者乾脆發寶鈔。

可想而知,十萬兩對於楊溥這樣的官員來說,還是很有一些分量的。 甚至可以說,楊溥如果爲官清廉,不貪污不受賄,那是一輩子也別想掙到十萬兩銀子的。

尤其是現在還是永樂年間,銀子的購買力遠比明朝中後期來的強,十萬兩銀子也確實不算少了。

要知道朱瞻埈奉旨練兵,戶部和兵部一起給出的總預算也才八萬兩銀子,而這還是往寬了算的,其中大部分也都是折算成了各種材料、物資,並不是真的給了朱瞻埈八萬兩銀子。

但僅僅只是一次招待就能花費上千兩銀子,要說這些商人拿不出更多的銀子那也是扯淡。

所以朱瞻埈在問過了楊溥那些商人招待他的情況之後,纔會覺得這些商人給少了。

不過他也不是那種逮到只蛤蟆都要攥出油來的性子,他只是隨意的擺了擺手之後說道:“十萬兩銀子我收了,這碼頭的建造不由工部來,讓這些商人自己來建,花銷了多少按市價給他們覈算之後就用這筆銀子支付,楊先生伱就辛苦一下,幫我盯着這件事。

這個碼頭建好了以後,所產生的收益直接入咱們衛所的賬,我回頭去找爺爺討個恩典,咱們衛所沒有田地,這處碼頭就算是錢糧的來源了。”

“請殿下放心,楊溥必不負所托。”楊溥欣然接下了這份差事。

雖說監工碼頭的修建不是個輕鬆的活,但對於楊溥來說卻也是一個很好的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不說讓朱瞻埈記住自己,要是做得好,朱瞻埈背後的太子和皇帝,一樣能夠看到他的能力。

“楊先生做事我是放心的,不過那些商人也不用過於苛待,回頭你問問他們可有什麼求我的,能辦的就給他們辦了,只要不違反大明律就行。”朱瞻埈隨口說着,想了想之後又對楊溥補充道:“另外,楊先生你讓那些商人推薦幾個代表出來,你帶他們去見我娘。”

“帶他們去見太子妃?殿下這是意欲何爲?”楊溥有些看不懂朱瞻埈的操作,這讓商人去見太子妃這確實是他想不明白的。

畢竟商人獻上來的十萬兩,朱瞻埈根本一分錢都沒要,要說他是爲了搜刮這些商人的錢財,楊溥是不信的。

至於說東宮想要這麼做就更不可能了,朱高熾但凡有這種想法,也不至於說直接讓商人去見太子妃這麼顯眼,而是會用更隱蔽的手段。

面對楊溥的疑惑,朱瞻埈解釋道:“自從永樂五年我奶奶病逝以來,後宮裡中宮空缺,後宮事務都是由我娘在管着,這宮裡的採買同樣是我娘經手,這些年也深得爺爺信任。

只是宮中用度有限,爺爺也不是個奢侈的性子,難免會有些閒話傳出來。

這些商人肯出錢修碼頭,無非是想從我這得到庇護,讓他們去見我娘,也算是爲我娘解憂了,而這些商人也算是得到了庇佑和好處不是?”

“殿下謀算深遠,楊溥佩服。”聽完了朱瞻埈的解釋,楊溥也不得不佩服朱瞻埈的想法。

不過在解釋完之後,朱瞻埈又補充了一句:“記得提醒一下那些商人,供給宮裡的東西一定要貨真價實,要是被發現以次充好、虛報價格,就讓他們自己買包砒霜拌飯吃了,全家一起上路吧。”

(本章完)

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94章 朝堂隱憂第82章 黑土地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85章 貶爲馬前卒383.第380章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338.第335章 熱議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166章 龍珠366.第363章 成仙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35章 兌換準備金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37章 開爐煉藥第237章 騎馬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22章 皇帝召見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174章第22章 皇帝召見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第60章 戶部衙門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第38章 丹藥出爐第290章 神社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272章第277章 合巹 洞房365.第362章 收穫第70章 氣運羅盤第292章 巨蟒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36章 朝堂解惑第52章 募兵第196章 計劃第79章 金甲門神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38章 丹藥出爐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261章 徐妙雲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274章 準備大婚(4K)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156章 李褆造反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19章 殿興有福?354.第351章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55章 修建碼頭第110章 着爲永例330.第327章 編練新軍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307章 捲起來了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46章 北鎮撫司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139章 徐濱第304章 洞天之寶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114章 彈劾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279章 返程第187章 坤載復魂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94章 朝堂隱憂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第138章 意外366.第363章 成仙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04章 福氣與天衣第276章 親迎禮第69章 人道封神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42章 “人我殺了”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42章 教授武藝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307章 捲起來了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247章 謠言第75章 鴛鴦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