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戶部衙門

第60章 戶部衙門

“還能怎麼處置?我管着宮裡的採買,咬了一些宮裡用得上的東西讓他們按規矩供上來唄,還能怎麼着?”張氏見朱瞻埈問起,也就隨口說着,還不忘對朱瞻埈教育道:“兒子,我知道你見不得咱們東宮拮据,想給家裡找財源,但這商人投獻收不得,咱們家也不能從這裡面拿好處,你知不知道?

你爺爺是放心咱們東宮,才讓娘在伱奶奶去世以後管着這宮裡的大小事務,可這看起來是恩寵,也是隱患和危險。

咱們家做得好也就罷了,可要是出了什麼問題,尤其是咱們家從這當中謀好處的話,且不說你爺爺怎麼看,朝堂上光是你二叔他們就不會放過咱們家,各種攻訐就會衝着你爹來了。”

說到這裡,張氏也不由得對朱瞻埈露出了擔憂的表情,隨即說道:“我知道你要給你爺爺練兵,手上要用錢,要是錢不夠你就問娘要,娘這裡還有一些錢,你先用着,不夠了娘再想辦法。

那些商人的錢你真的不能收,收了的也趕緊給人家退回去!哪怕不考慮你爹,你名聲好點將來你爺爺給你封王,也能有一塊好封地不是?”

聽到張氏這麼說,朱瞻埈一邊感動於自家孃親的賢惠和對自己的關心,另一方面也知道張氏是誤會自己的意思了。

於是向張氏解釋道:“娘你真的誤會了,這些商人雖然確實想要投靠我,我也收了他們的錢,但這筆錢並沒有落入我的口袋,全都用來整修定淮門外的秦淮河道和修建碼頭了,這事是爺爺允了的。

我之所以讓那些商人來找您,一方面是讓您可以通過這些商人直接採買宮裡要的東西,這樣多少能節省一點開支。

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爹籌建新錢庫的事情,這事是我提議的我知道,爹要是想把新錢庫建立起來,就少不得和這些商人打交道,需要這些商人把錢存到新錢庫裡來。

現在這個消息還沒什麼人知道,所以我才讓楊先生把這些和宮裡採買有關係的商人推薦給娘您,這樣也就算是咱們東宮和這些商人把關係建立起來了。

不光是朝廷建立新錢庫,之後要變革鈔法爹也用得着這些人,甚至退一步說,爹和二叔爭儲,這些商人大小也是一股勢力。”

張氏安靜的聽朱瞻埈說完,臉上這才露出了了然和欣慰的表情。

以張氏的眼光和智慧,她當然能明白這些商人的作用,剛纔只不過是擔心兒子學壞,才刻意去叮囑他。

現在見兒子眼光長遠,謀算雖然不能說十分精妙,但也確實是一步不錯的佈置,她自然也就感到放心了。

想到這裡,張氏語重心長的對朱瞻埈說道:“你說的這些娘都知道,只是該注意的地方還是要注意,這次就算了,以後這些商人你不要親自去見,也別讓他們來東宮,安排你手底下的人去見他們就好。

娘這邊會給他們一些宮裡採買的生意,但這注定不會太多,畢竟宮裡採買的用度是有限的,你爺爺的內帑也就那麼回事。

至於你爹那邊嘛……回頭等他回來,你自己跟他說說,看他太子爺是怎麼安排。”

能夠從洪武年嫁進燕王府,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代皇帝,一直掌管後宮事務的張氏的才能並不比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差多少,因此很快就做出了安排。 朱瞻埈自然不會在這些事情上反駁張氏,很痛快的就答應下來。

因爲朱高熾和朱瞻基不在家,也就只有母子二人一起吃晚飯,至於府裡其他的妃嬪和庶子,都是各自吃各自的,並沒有和太子妃和太子嫡子一起吃飯。

吃完了飯,張氏似乎是有些擔心朱高熾晚上吃沒吃飯,正打算派人去看看,朱瞻埈卻自告奮勇,讓一個東宮的小太監拿上了食盒,便準備去戶部看看自家老爹忙的怎麼樣了。

坐着東宮的馬車來到戶部,朱瞻埈帶着幾分好奇的四下打量着。

這裡就是大明的財政中樞,掌管天下財賦的大明戶部衙門。

只是戶部衙門雖然執掌着重要的中樞權柄,但戶部衙門看上去卻並不怎麼富麗堂皇,甚至還帶着幾分簡樸。

這倒是也正常,畢竟南京城是朱元璋的時候修的,即便靖難的時候因爲李景隆投降獻城的關係,也沒有遭到大肆破壞,所以很多地方都還保留着洪武時期的風格。

當朱瞻埈在一名戶部官員的引領下來到了戶部的後堂,見到自家胖老爹的時候,他正在和夏元吉討論着關於新錢庫的事情。

“殿下,這個新錢庫我覺得還是放在戶部名下爲好,天下錢糧都歸戶部執掌,這個新錢庫按照慣例也該由戶部來執掌。”夏元吉似乎是想把新錢庫劃歸到戶部名下,畢竟和錢有關的事情,夏元吉這個戶部尚書就非常敏感:“而且歸在戶部名下,新錢庫要通過常平倉的糧食平穩寶鈔的幣值,也可以節省許多步驟不是嗎?”

聽到夏元吉這麼說,朱瞻埈搶在朱高熾之前朗聲說道:“如果是這樣,那新錢庫就給你們戶部玩廢了。”

說着,朱瞻埈走上起來,向夏元吉見禮之後纔對一旁的朱高熾說道:“爹,娘擔心你沒吃飯,讓我來給你送飯。”

“瞻埈你來的正是時候,我剛好餓了,你來跟夏尚書解釋新錢庫的事情,我先吃飯。”說着,朱高熾便從跟着朱瞻埈一起進來的小太監手上接過了食盒,在旁邊找了張桌子去吃飯了。

而朱瞻埈則看向了夏元吉,向他問道:“夏尚書爲何想要把新錢庫劃歸到你戶部名下?我記得我跟我爹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新錢庫是專門爲了發行新鈔,穩定寶鈔而建立的,爲了防止朝廷濫發和皇權干涉,樹立新鈔的信用,朝廷是不能把新錢庫當成國庫來用的,夏尚書你爲何還要這麼堅持?”

“朝廷設立一個新的部門,這個部門還管着印錢,存有大量的銀子,卻又不歸屬於國庫,這萬一朝廷要用錢了怎麼辦?”夏元吉雖然善於理財,但到底還是傳統官員,有些觀念沒有轉過來,他作爲戶部尚書當然還是更想增加戶部的權柄:“如果歸於戶部,那麼國家要用錢就方便了,而且新錢庫還要用到常平倉,歸屬戶部管轄的話,調用調劑糧食也方便。”

(本章完)

362.第359章第133章 海上強軍324.第321章 招募第36章 朝堂解惑第117章 敕封鄭王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169章 檢地第134章 小琉球國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353.第350章 羣魔亂舞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44章 女反賊孫若微第29章 死馬肉321.第318章 子嗣第95章 當他放屁365.第362章 收穫第255章 香火封神請假條第78章 城門口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42章 教授武藝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253章 深夜拜訪354.第351章第96章 準備“化龍”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20章 亡國之禍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280章 返回福港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81章 魚和熊掌第28章 不當皇帝的逍遙王爺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280章 返回福港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請假條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264章 神道之說第203章 出征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83章 疲兵之策第26章 計將安出?第60章 戶部衙門第261章 徐妙雲第198章 瓦剌南下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243章 刺殺第122章 造船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228章第186章 我回來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240章 兩京制第309章 忍者爬繩子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第124章 蠱惑四王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277章 合巹 洞房請假條第279章 返程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第303章 真龍出關365.第362章 收穫第122章 造船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271章 見公婆第169章 檢地第166章 龍珠第104章 福氣與天衣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第64章 副將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226章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64章 神道之說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355.第352章 誅神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26章 計將安出?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81章 魚和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