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籌措資金

第56章 籌措資金

商人能隨便修碼頭嗎?這還真不好說。

如果是有人願意出錢,然後找縣衙或者州府的官署,對於地方官員來說,通常情況下是樂見其成的。

這種事情算是地方官員的政績,一般情況下地方官都會樂見其成,畢竟有人修橋鋪路,這對於地方上來說確實是好事。

而修碼頭就更是了,這種便利交通、促進當地發展的事情可是政績。

要知道封建時代的地方官手上可沒有多少“市政預算”,想要修個路什麼的要麼向朝廷打報告看戶部什麼時候會批,要麼就是找當地的富戶募捐。

所以如果商人願意出這個錢,哪怕是修個碼頭自家用,官府一般都不會怎麼管。

但要說商人能隨便修碼頭,卻也不盡然。

至少像朱瞻埈這樣在軍營、造船廠和城門口這樣重要的地方修碼頭,就不是一般地方官能批得了的了。

別的不說,這可是南京城門口,想在這動土可是會直接驚動朝廷的。

不過對於朱瞻埈來說,這就不是問題了。

皇孫的身份,奉旨練兵的差事,新衛所指揮使的官職,皇帝御賜金牌便宜行事的權力,可以說只要朱瞻埈不是想造反,他想幹什麼都不會有人阻攔。

最多就是和他想修運河一樣,有人覺得開支太大不想出錢,讓他自己折騰。

因此,當朱瞻埈讓楊溥放出消息,他想要在定淮門外修建碼頭需要籌措資金之後,一大羣商人便主動的找上了門來。

兩淮的徽商、福建的閩商、龍遊商幫、江右商幫……可以說只要得到了消息的,都對這事很感興趣。

對於這些商人來說,如果能夠在定淮門這裡有一個碼頭,貨物從長江水路運過來在這裡卸貨,無疑會方便很多。

無論是陸路轉運還是送進城裡,能夠在這裡有一箇中轉碼頭,都是一種極大的便利,要是能夠再修建一些倉庫和商鋪,這裡很快就可以興盛起來。

這些商人無疑早就能夠看到這一點,也不是沒有人動過在這修碼頭的念頭。

但明代商人地位低下,明初因爲朱元璋的緣故商人幾乎是大明社會地位最低的存在,定淮門這裡又有着龍江造船廠,朝廷並沒有在這邊修建碼頭,商人也就不好在這修碼頭了。

所以得知朱瞻埈要修碼頭,希望有人出錢,這些商人無疑都心動了。

而且不說修了碼頭他們能夠獲得便利,光只是能夠搭上東宮貴人這條線,就算只是投獻,他們也是願意的。

只不過區區商賈之輩當然不可能去東宮求見皇孫,只能是找上被朱瞻埈擺在明面上的楊溥。

除了正常的遞名帖拜訪送禮之外,這些商人還擺下酒宴來宴請楊溥。

這點迎送往來花不了幾個錢,要是能讓楊溥在朱瞻埈這個皇孫面前說幾句好話,那可就非常的值回票價了,所以這些商人們都很捨得花錢。 直接秦淮河包一條花船,請來最好的花魁,各種珍饈美食、軟玉溫香,着實讓楊溥有些招架不住。

對於楊溥來說,這種應酬是他以前所沒有經歷過的。

明朝給官員的俸祿很低,而且其中還有相當部分的實物,與貶值相當快的寶鈔。

再加上朱元璋對貪污的深惡痛絕,導致在明初當官,真就突出一個官不聊生。

大官或許還好一點,但不少基層小官甚至要靠借貸度日,像楊溥這樣的太子屬官本來也算是會有人經常孝敬的。

但朱高熾因爲擔任監國之職,對東宮屬官要求很嚴,嚴禁他們收受孝敬和禮物。

加上楊溥本身也算比較清廉,雖說日子還算過得去,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清貧的,這種秦淮河上包花船請花魁的私人宴飲,就不是楊溥能夠消費得起的了。

這讓楊溥看着滿桌珍饈美味不禁感慨,這要是放在洪武朝,吃一頓都夠掉腦袋了。

不過楊溥也知道自己來的目的,以及這些商人爲什麼宴請自己。

他不想和這些商人糾纏過深,於是簡單的吃了幾口菜喝了幾杯酒之後,楊溥便暗示這些商人該直奔主題了。

“楊大人,關於二皇孫殿下想在定淮門外修建碼頭的事情,不知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楊溥的暗示,這些商人果然也沒有廢話,其中爲首的一人便直接問出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楊溥對此倒是沒有什麼隱瞞,肯定的點了點頭說道:“確有其事,朝廷命二皇孫殿下在定淮門外練兵,需要新建軍營,殿下覺得從南京城裡運輸材料,每天都要穿過定淮門太麻煩了,於是就決定靠着長江和外秦淮修建一座碼頭,方便將建造軍營的材料直接運到工地上。

只是朝廷撥給的預算有限,二皇孫殿下向朝廷上書,朝廷卻讓殿下自籌錢糧,這着實讓二皇孫殿下很是爲難,所以才命本官想辦法籌措一些錢款,好把碼頭修建起來。”

楊溥說到這裡,便看向了這些商人。

若是沒有什麼意外,接下來便是這些商人投效,拿銀子賄賂楊溥之類的戲碼了。

不過很顯然,即便想要投效,這些商人也是想把自己賣個好價錢的,至少他們出這個錢要得到好處。

能夠借用朱瞻埈的名頭來爲自己提供庇護,這對於這些商人來說只能算是最基本的目標。

退而求其次,能夠藉此搭上朱瞻埈這條線也是他們能夠接受的,而能夠通過修建碼頭這件事,得到碼頭的使用權,對於這些商人來說無疑就更好了。

所以其中商人的代表便對楊溥問道:“楊大人,不知二皇孫殿下想要修建的碼頭要建多大的規模?需要花費多少銀兩?可有什麼章程嗎?”

“二皇孫殿下說了,錢多有錢多的修法,錢少有錢少的修法,若是能夠籌措到三五萬兩銀子,那殿下會將定淮門外的外秦淮河段都整修出來,將河岸和一部分長江江岸修建成碼頭。”楊溥解說着朱瞻埈告訴他的修建計劃,寥寥數言就讓在座的商人眼中放出光來,他便知道這事已經成了,但他還是繼續說道:“若是隻有個幾千兩銀子,隨便修個碼頭能停船卸貨即可,也就不費那個事了。”

(本章完)

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26章 計將安出?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第247章 謠言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82章 黑土地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53章 義烏兵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85章 加九錫第69章 人道封神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338.第335章 熱議第50章 永樂大典355.第352章 誅神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第112章 藩王領軍第42章 教授武藝第193章 岷王世子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347.第344章 斬神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40章 兩京制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251章 4K章節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269章 新府第54章 修運河第83章 疲兵之策第186章 我回來318.第315章 鄭王黨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第232章 藍琪兒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50章 永樂大典第212章 策馬揚鞭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95章 當他放屁第302章 南洋方略請假條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14章 彈劾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39章 初試成藥第196章 計劃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234章 人選第267章 收攏人心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56章 籌措資金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第275章 大婚前夜第65章 人道氣運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14章 皇帝遇刺第61章 朝廷的信譽366.第363章 成仙第281章 重塑肉身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215章 榷場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37章 開爐煉藥第1章 歡迎收藏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288章 鐵騎突圍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372.第369章 京都開城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258章 鑄九鼎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221章 都家班第185章 加九錫354.第351章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48章 種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