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盟友助力

丁鎮南早就認識湯伯輝,不過也只是“認識”。

兩人上一次見面還是在幾年之前,丁鎮南是西北戰區的作戰參謀,湯伯雄是第242機步旅的上校旅長。說起來,也只是見過一面,即第242機步旅代表南方戰區到西北戰區參與當年的聯合軍演。也就是一面之緣,至少在丁鎮南的記憶當中,兩人也就在演習前後的宴會上打過招呼。

除此之外,兩人沒有其他的交集。

爲此,在來到伊堡之後,丁鎮南首先去找了李天凌,並且由李天凌出面聯繫湯伯輝,然後安排在拉瓦空軍基地見面。

在丁鎮南看來,湯伯輝跟李天凌走得更近,而且肯定會給李天凌面子。

關鍵就是,李天凌在“遠征混成聯隊”服役的時候,多次部署到南方戰區,還經常進駐巴鐵,跟部署在當地的作戰部隊進行聯合訓練,因此李天凌跟湯伯輝的往來更密切,也就更方便說話。

當然,從事後的角度看,確實是多此一舉。

在見到湯伯輝之後,丁鎮南就已經認識到,這位陸軍少將一直在等待機會,或者說等待丁鎮南的到來。

道理也很簡單,第二十四機步師現在的處境很尷尬,甚至可以說憋屈。

原本是駐守巴鐵的主力部隊,結果卻在打醬油。

別說打上主力,只要能夠上戰場,湯伯輝就會心滿意足。要是能打上主力,那就是再好不過。

正是如此,在丁鎮南提出借用沒有入編的作戰人員之後,湯伯輝立即就答應了下來。

當然,這裡肯定少不了李天凌的功勞。

雖然在到達巴鐵的次日凌晨就離開卡拉港,沒有參與後面的作戰會議,但是對戰場總體局面,李天凌已經有非常清楚的認識,而且能夠猜到丁鎮南會首先在西南戰場發力,打開局面之後再轉戰西北。

此外,西南戰場那邊可用的兵力就那麼點。

由此也就不難想到,丁鎮南會來西北戰區借兵。

顯然,李天凌提前跟湯伯輝談過,提到讓第二十四機步師南下作戰的事,讓湯伯輝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

聯軍航空兵司令部就在拉瓦空軍基地。

這座軍事基地,原本由巴鐵空軍單獨使用,而且一直都是巴鐵空軍在北部地區,乃至全國全國範圍內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之前,這裡還是巴鐵空軍司令部的所在地。因爲太醒目,在戰爭期間必然遭到敵人重點打擊,所以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爆發的前一年,巴鐵把空軍司令部搬到了白沙。

只是,拉瓦空軍基地的地位並沒降低。

道理也很簡單,這座軍事基地就在伊堡的郊外,距離總理府等重要政府職能結構就只有幾十千米。

關鍵還有,部署在該基地的部隊肩負着保衛首都的重任。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中,駐守該基地的航空兵奮勇殺敵,爲挫敗梵軍的戰略進攻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然,距離前線太近等問題,也在戰爭當中暴露得一覽無餘。

正是如此,在加入東方集團之後,巴鐵立即把拉瓦空軍基地租給樑夏帝國,準確說是部分使用權。

畢竟,在伊堡附近,沒有能夠取代拉瓦的軍事基地。

不過,巴鐵將拉瓦基地租給樑夏帝國,讓帝國空軍在此部署作戰飛機,至少在最初的那幾年,其根本意圖是拿帝國空軍做擋箭牌,讓梵羅空軍投鼠忌器,不敢拿同樣部署在拉瓦基地的巴鐵空軍開刀。

發展至今,拉瓦空軍基地早就是一座綜合性質的軍事基地了,而且駐守該基地的主力部隊是帝國軍隊。

在大戰爆發前,常駐該地的帝國軍人就超過了1萬。

此外,還有大約2000名來自其他盟國的官兵。

爲此,巴鐵還在基地外修建了“外籍軍人生活區”,爲駐紮在此地的盟軍官兵提供生活便利。

隨着大戰爆發,進駐拉瓦空軍基地的帝國官兵急劇增加。

現在,除了隸屬南方戰區的2支航空隊的大約8000名官兵,以及來自第二十四機步師的越15000名官兵之外,還有來自盟國的約10000名官兵,其中來自狹夷皇國與高巨王國的就有差不多5000人。

要說的話,在東方集團當中,除了因爲遭到入侵而直接參戰的幾個成員國之外,表現得最積極的,就是狹夷皇國與高巨王國。至於離南方次大陸更近的奧國,到現在都沒有就是否出兵參戰做出決定。

只是,盟國做出的貢獻,依然是微乎其微。

就拿狹夷皇國來說,到目前爲止,也就派遣了1支擁有120架作戰飛機的航空兵部隊到巴鐵作戰,而且僅執行防空任務,即那些狹夷戰鬥機只是在巴鐵境內飛行,沒參加打擊梵羅國的行動。

當然,並不是狹夷當局畏首畏尾,而是裝備的全都是制空戰鬥機。

在狹夷皇國派來的120架戰鬥機當中,有40架“戰-11AJ”與80架“戰-10AJ”。

之前已經提到,狹夷皇國是最先從樑夏帝國進口“戰-11”戰鬥機的國家之一,而且是唯一拿到了生產許可證,由本國企業生產組裝“戰-11”的國家,同樣是除了樑夏帝國之外裝備“戰-11”最多的國家。

此外,“戰-10AJ”也是由狹夷皇國的企業自行生產。

只是,狹夷皇國的“戰-11AJ”與“戰-10AJ”其實都是閹割版本,都只保留了制空作戰能力,通過拆除相應的設備,以及在火控軟件上做手腳,狹夷皇國的這兩種戰鬥機都沒辦法使用精確制導彈藥。

其實,限制狹夷皇國的進攻能力,一直就是戰後對待狹夷皇國的基本政策。

在東方集團的軍事體系當中,狹夷皇家衛隊是一支純防禦性質的軍事力量,唯一的使命就是守衛後方的戰略交通線。也正是如此,狹夷皇家衛隊的主要武器裝備,基本上都不具備打擊能力。

此外,還要負責聯軍的後勤服務工作。

正是如此,狹夷皇家空中衛隊纔派來3000名官兵。

按照正常編制,1支擁有120架戰鬥機的航空隊的官兵人數在1500左右,最多不會超過2000。

多出來的這1000多名官兵,就是負責基地的後勤服務。

不說別的,基地裡的幾座“國際餐廳”都是由狹夷皇家空中衛隊的人員在經營,而且提供的服務非常不錯。

也就是有了這幾座餐廳,近4萬名非巴鐵官兵纔不需要忍受南方次大陸風味的飲食。

要說的話,拿洋蔥當調料的菜餚,要是連續吃幾頓,誰都會抱怨連天。

當然,也不是說狹夷皇家空中衛隊就毫無價值。

正是有了由狹夷皇家空中衛隊提供的120架戰鬥機,巴鐵空軍與帝國空軍才能從防空任務中解脫出來,安排更多的作戰飛機,特別是多用途戰鬥機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加大對梵羅國的打擊力度。

相對而言,高巨王家空軍的貢獻更大。

雖然只派了2000名官兵來巴鐵參戰,但是高巨王家空軍出動了150架戰鬥機,而且全都是多用途戰鬥機,其中有100架是前幾年才交付的“戰-10AK”,另外50架也是進行了現代化改進的“戰-8FK”。

要說的話,如果是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戰-8FK”比“戰-10AK”更爲理想。

道理也很簡單,“戰-8FK”是雙發重型戰鬥機,在掛上6噸炸彈之後,作戰半徑還能達到1200千米。如果是執行戰場壓制任務,能掛上4噸炸彈,飛到距離機場800千米的戰場上空巡邏2個小時。

“戰-10AK”是單發中型戰鬥機,載彈量、作戰半徑與滯空時間都不如重型戰鬥機。

當然,在西北戰場,尤其是使用精確制導彈藥執行戰場遮斷任務,由這些性能差距產生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戰術飛機掛載的對地打擊彈藥不會超過2噸,通常是4枚500千克級激光制導炸彈或者8枚250千克級激光制導炸彈,哪怕算上用來自衛的格鬥導彈,外掛彈藥的總量也不到2.5噸。

可見,決定打擊能力的,其實是能不能掛載與使用精確制導彈藥。

毫無疑問,這也正是高巨王家空軍的強項。

要說的話,高巨王國與狹夷皇國,就是東方集團裡面的兩個極端。

因爲緊鄰帝國,而且處在戰略大後方,本土安全有充足保證,所以高巨王國基本上沒有防務壓力,也就能夠按照東方集團的需要,或者說是在東方集團中扮演的角色,來發展國防力量。

高巨王國在東方集團扮演的角色,就是“小前鋒”。

當然,說成是“打手”也沒有錯。

正是如此,高巨王國的國防建設,一向都是以進攻爲主,其主要的武器裝備全都偏向於進攻。

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高巨王家空軍。

在裝備的近600架作戰飛機當中,有500架是攻擊機與多用途戰鬥機,而純粹的防空戰鬥機還不到100架。

要說的話,也多虧高巨王家空軍。

在9月份,阻擊梵軍的作戰行動當中,高巨王家空軍部署到拉瓦空軍基地的作戰部隊立下了汗馬功勞。按照不完全統計,只是重型戰鬥機分隊的幾十架“戰-8FK”就摧毀了上千個裝甲目標。

當然,高巨王家空軍也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到目前爲止,有26架“戰-8FK”與17架“戰-10AK”在戰鬥中被擊落或者在返航途中迫降,總共有32名高巨王家空軍的飛行員陣亡或失蹤。

此外,還在梵軍的導彈襲擊當中傷亡了數十名地勤人員。

也就是盟友分擔了部分作戰壓力,帝國空軍纔沒向巴鐵北部地區增派作戰飛機。

在李天凌到來之前,部署在巴鐵北部地區的只有1支戰術航空隊,各類飛機總共都還不到500架,其中作戰飛機最多隻有300架,反到是支援飛機,比如預警機、電子偵察機與加油機比正常編制多得多。

原因也很簡單,盟國空軍都嚴重缺乏支援飛機。

“我在這幾天,去其他基地轉了一圈,對戰場情況有了更詳細的瞭解。”雖然只是被丁鎮南拉來充數,但是李天凌沒當回事。再說了,拉瓦空軍基地是他的地盤,也應該盡到地主之誼。“如果只是維持目前局面,在西南戰場那邊取得突破之後,再考慮發動進攻,現有的空中力量就足夠了。”

李天凌說這番話的時候,丁鎮南的目光一直在餐廳的服務員身上。

是幾個狹夷皇家空中衛隊保障部隊的女兵。

要說的話,在東方集團,狹夷皇國的女兵早就名聲在外。

不過,丁鎮南沒有打望美女,而是在思考問題。

至於擺滿一桌子的精美菜餚,丁鎮南完全沒有問題,李天凌也差不多,幾個精心烹製的小炒幾乎都沒動過。

“如果有需要,可以把調派的三支航空隊全都派往西南戰場,在那邊的戰鬥結束後,再進駐西北戰場。”

“太麻煩,沒這個必要。”

在丁鎮南開口之後,李天凌只是點了點頭。

“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覺得把三支航空隊全都部署到西南戰場,不是很妥當。一是沒有足夠多的基地來容納這麼多的作戰飛機,二是後勤保障會變得更加複雜,三是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只不過,如果西北戰場靠目前的空中力量就能夠穩住,可以多安排一支航空隊去西南戰場。”

“這個沒問題。”

“相對的,我們現在最爲急需的,是‘運-15A’。”

李天凌苦笑着嘆了口氣。“我儘量想辦法,只是不敢打保票,畢竟產量擺在那,我也不會變戲法。”

“實在辦不到,多弄一些戰術運輸機也成。”

“這到不是什麼大問題。”

丁鎮南點點頭,稍微遲疑了一下,才說道:“可以的話,在進攻開始之後,西北這邊最好能同步發起空中打擊行動,而且前面幾波空中突擊的規模越大越好,儘可能的打亂梵軍的作戰部署。”

“聲東擊西?”

這次,丁鎮南只是點了點頭。

“我去想辦法,不過真要按你的意思,就需要對前期的作戰行動做出調整,因此在進攻開始之前的空中打擊力度肯定會降低。要不然,作戰部隊的完備率得不到保證,沒辦法維持出動強度。”

“這個沒問題,由你來安排,關鍵是保證進攻開始之後那幾天的打擊強度。”

“行,我儘快把計劃擬定好。正事也說得差不多了,這滿桌子飯菜都涼了,讓廚師重新弄幾份來……”

“李將軍,不用客氣了。我是個粗人,沒那麼講究,隨便對付一下就行了。”

“戰場上,誰不是粗人?”

丁鎮南明顯很尷尬,不過他確實餓了,顧不了太多,而且他還要趕着回去落實第二十四機步師的事情。

第43章 大戰之局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591章 王室禮節第334章 全面鋪開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514章 奧援第18章 銅牆鐵壁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73章 防線淪陷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216章 再遇張小卿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48章 一錘定音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70章 突突突第515章 舉棋不定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531章 當爹的人第559章 另有安排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60章 輾轉歸隊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200章 大起大落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89章 返航第75章 刺破蒼穹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619章 虛驚一場第576章 戰略欺騙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47章 理想主義者第300章 哥斯拉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211章 這就是兄弟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39章 緊急叫停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59章 深謀遠慮第235章 決戰時間第179章 空天戰力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22章 遠赴他鄉第26章 怪人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433章 猜疑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194章 回帝都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531章 當爹的人第130章 緊急呼叫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333章 關鍵情報第329章 疑兵計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184章 曾經心動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635章 兵變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235章 決戰時間第474章 交付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93章 百密一疏第373章 牆頭草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41章 天賦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