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誤打誤撞

雖然編成一支特混艦隊,但是在具體的戰術安排上,仍然分成3支航母戰鬥羣。

相對而言,把3支航母戰鬥羣編在一起的最大好處,其實是能夠相互掩護,也就是在區域防空作戰中,3支戰鬥羣裡的防空巡洋艦能爲其他的航母提供掩護,大幅度的增強抵抗飽和攻擊的能力。

嚴格的說,其實是由區域防空系統的作戰能力決定了特混艦隊的規模,也就是能在一支艦隊裡面編入多少支航母戰鬥羣。

說得直接一點,區域防空系統的作戰範圍只有200千米,那麼把3支航母戰鬥羣編在一起就已經是極限了。如果能把區域防空系統的作戰範圍擴大一倍,在理論上能把9支航母戰鬥羣編在一起。

當然,前提是解決指揮與協同作戰的問題。

在3支航母戰鬥羣當中,“賀永興”號在後方,位於“劉長勳”號西北與“周寬德”號西南。

這個位置,可以說是相當的“理想”。

其實,在做編排的時候,白華偉做了全盤考慮。

因爲狀態良好,所以讓“賀永興”號留在後面,以便在遭到攻擊的時候能夠爲前方兩艘航母提供掩護。

當然,後方本來就更加安全。

在戰鬥中,“賀永興”號確實是盡職盡責。

在“劉長勳”號與“周寬德”號遭到襲擊之後,“賀永興”號在第一時間就派出2架反潛巡邏機。因爲“劉長勳”號避開了魚雷,還及時出動了反潛巡邏機,所以這2架反潛巡邏機被派往“周寬德”號那邊。接下來,掩護“賀永興”號的戰艦還派出4架反潛直升機,協助搜尋偷襲“周寬德”號的潛艇。

到此爲止,那還沒什麼。

畢竟,在1支艦載航空兵聯隊裡有6架反潛巡邏機,而且反潛巡邏機的完好率一般都能達到100%。

此外,航母還會額外搭載4到6架反潛直升機,加上護航戰艦搭載的,1支戰鬥羣搭載的反潛直升機在15到20架之間。因此就算派出2架反潛巡邏機,以及4架反潛直升機去對付偷襲“周寬德”號的潛艇,還有4架反潛巡邏機與10餘架反潛直升機可用,足以應付一般程度的威脅。

可惜的是,並沒有到此爲止。

前面已經提到,一直到艦隊轉向撤離,都沒有找到在後方偷襲“周寬德”號的那艘紐蘭潛艇。

結果就是,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內,“賀永興”號把反潛巡邏機全都派出去。

爲了增強搜索力度,還派了1艘驅逐艦去“周寬德”號後方。

不要忘了,“賀永興”號在“周寬德”號的右後方,而那艘紐蘭潛艇在“周寬德”號左後方。

此外,掩護“周寬德”號的2艘驅逐艦全都參加了損管搶修工作,其中1艘以靠舷的方式爲“周寬德”號提供電力,驅動航母上的抽水機,另外1艘負責搶救與轉移需要立即得到救治的重傷員。

顯然,肯定得派遣驅逐艦爲“周寬德”號提供掩護。

當時,“劉長勳”號已經衝到了前面,準確說是處於突前的位置,負責應付來自主要方向的威脅。

不要忘了,對特混艦隊構成威脅的不止是潛艇,還有轟炸機。

雖然沒有偵測到不明無線電信號,但是在兩艘航母遭到潛艇伏擊之後,首先考慮的就是在暴露行蹤之後會遭到空中打擊。

爲此,必須得加強防空力度。

從所處的位置來看,“劉長勳”號更適合執行防空任務。

因爲只有1艘航母,要爲3支航母戰鬥羣提供防空掩護,而且沒人知道能夠在什麼時候撤離戰場,所以在做戰術安排的時候,“劉長勳”號的主要任務就是防空,反潛任務全都交給了“賀永興”號。

當然,關鍵就是保護好“周寬德”號。

道理也很簡單,“劉長勳”號與“賀永興”號都提高了航速,而且在不定時的進行反潛機動。

如果附近有敵人的潛艇,也會把槍口對準“周寬德”號。

總而言之,在入夜之後,留下來掩護“賀永興”號的只有1艘護衛艦,以及1艘防空巡洋艦。

要命的是,那艘巡洋艦負責艦隊內層防空的指揮與協調。

可見,“賀永興”號基本處於不設防狀態。

所幸的是,掩護航母的,不止是海面上的戰艦。

在任何一支航母戰鬥羣裡面,至少都有1艘專門負責反潛的大型攻擊潛艇,有的時候還會增加到2艘。

這次,在第四十一特混艦隊裡面就有5艘大型攻擊潛艇。

只是,在通常情況之下,大型攻擊潛艇主要負責外圍的反潛作戰,很少在艦隊裡面爲航母提供近距離掩護。

道理也很簡單,潛艇是攻擊武器,不適合執行防禦任務。

正是如此,這5艘大型攻擊潛艇,有3艘在艦隊前方550到600千米的海域活動,另外2艘分別在“劉長勳”號與“周寬德”號前方200千米外,主要的任務,其實是對付敵方巡航導彈潛艇。

不要忘了,巡航導彈潛艇能搭載射程在600千米左右的反艦導彈。

如果能夠獲得準確情報,巡航導彈潛艇就能在600千米之外,用上百枚反艦導彈對航母發起飽和攻擊。

要說的話,這纔是頭號威脅。

正是如此,在航母遭到襲擊之後,離得較近的2艘潛艇才以最快速度趕了回來。準確說只有1艘潛艇,也就是在“周寬德”號前方的“香江”號以全速航行,發出了在上百千米之外都能聽到的巨大噪聲,而另外1艘,“瀘水”號則以相對較慢的航速航行,而且始終在“香江”號的後方。

其實,這是非常典型的反潛戰術。

“香江”號以全速航行,製造出巨大噪聲,就是在充當誘餌,讓埋伏在附近的敵潛艇覺得受到了威脅。如果敵潛艇認定“香江”號是主要威脅,並且準備攻擊“香江”號,就會被後面的“瀘水”號發現,並且遭到“瀘水”號攻擊。關鍵是,只要潛艇的威脅還在,敵潛艇就不敢貿然的偷襲水面戰艦。

在夜間10點左右,“香江”號回到了“周寬德”號附近。

大約1個小時之後,“瀘水”號到達“賀永興”號東北。

就在這個時候,準確說是夜間11點30分左右,“瀘水”號發出戰報,宣稱擊沉了一艘試圖偷襲“賀永興”號的敵潛艇。

在收到消息後,白華偉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當時,那艘潛艇離“賀永興”號不足20千米。因爲“賀永興”號的航速較快,一直都保持在24節以上,而且頻繁的進行反潛機動,所以該潛艇試圖繼續靠近,也就是在此期間被“瀘水”號發現。

顯然,要是“瀘水”號沒有返回,“賀永興”號肯定會遭到攻擊!

也就是這場發生在海面下的戰鬥,讓白華偉做出立即撤退的決定。

不說別的,至少有4艘紐蘭海軍的大型攻擊潛艇參與了戰鬥,完全能證明這是一次有預謀的伏擊行動。

當然,也有可能闖入了紐蘭潛艇的伏擊圈。

那麼,這附近有沒有更多的紐蘭潛艇?

就算沒有,也得考慮來自紐蘭空軍的威脅。

總而言之,沒必要讓整支艦隊留下來冒險。

在24點之前,白華偉就下達了撤退命令。除了留下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與2艘護衛艦掩護“周寬德”號之外,其他的戰艦全都轉向南下,直接前往霍瓦依羣島,準確說是霍努島。

只是,白華偉沒有在第一時間聯繫珍寶港。

以當時的情況,或許是擔心暴露艦隊行蹤,即讓敵人通過“劉長勳”號前後發送電報的位置,判斷其大致去向。

直到14日凌晨5點過,基本確定已經離開了危險海域之後,白華偉才讓通信參謀去發電報,聯繫珍寶港,讓岸基航空兵派巡邏機去掩護“周寬德”號,並出動戰鬥機爲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提供防空掩護。

可惜的是,這些舉措並沒有拯救“周寬德”號。

在14日清晨,也就是白華偉聯繫珍寶港之後大約1個小時,在後方200多千米之外以8節速度航行的“周寬德”號遭到了轟炸。按照護航戰艦發來的消息,敵機是在數百千米之外投射的反艦導彈。

全都是轟炸機,而且投彈的高度在1萬米以上!

當時,由岸基航空兵派遣的戰鬥機還沒有趕到。

天亮前後,“周寬德”號航母戰鬥羣發出了最後的報告,自“周寬德”號往下,6艘戰艦均遭到致命打擊,2艘驅逐艦與2艘護衛艦在遭到轟炸之後就迅速沉沒,而充當防空支柱的“廉州”號巡洋艦也在7點左右沉沒。在發出這封電報之前,“周寬德”號的艦長就已經下達棄艦命令。

只是,“周寬德”號並沒有立即沉沒。

要說的話,這艘航母的生存能力確實非常強大。

除了4條魚雷,“周寬德”號還捱了大約20枚重型反艦導彈,卻沒有立即沉沒,在棄艦的時候甚至沒有要沉的跡象。

結果就是,到了14日上午,經白華偉的允許之後,珍寶港司令部向在附近活動的“香江”號潛艇下達了命令,用魚雷擊沉“周寬德”號,以免其落入敵人手中。按“香江”號的作戰記錄,“周寬德”號在連續被3條重型魚雷擊中後,於14日上午10點33分在大爆炸中沉沒。

此後幾天,帝國海軍岸基航空兵調動數十架巡邏機搜救落水官兵。

雖然大規模搜救行動在10月中旬就宣告結束,但是後期搜索持續了數月,最後一批倖存官兵在新曆151年春節前才被搜救部隊找到。根據帝國海軍公佈的戰報,“周寬德”號等8艘戰艦,共有3455名官兵陣亡或者失蹤,只是“周寬德”號就有1300餘名官兵陣亡或者失蹤。“北霍努島海戰”由此成爲帝國海軍在第三次全球大戰中,陣亡官兵人數最多的一場戰鬥。

只是,這場海戰的影響,遠遠不是犧牲幾千名官兵那麼簡單。

在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白華偉就放棄了尋找第51特混艦隊進行決戰的念頭,等於宣告艦隊決戰階段的作戰行動就此結束。

5日之後,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到達中轉島西南海域。

不過,直到10月24日,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才參與了中轉島方向上的作戰行動。

有趣的是,紐蘭海軍在10月17日才確定第四十一特混艦隊遭到重創,損失了一艘大型航母。

關鍵就是,參與伏擊行動的潛艇只有4艘,而且全部被擊沉,或者是因故沉沒。

此外,這4艘潛艇都沒發送戰報!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確實是誤打誤撞的闖入紐蘭潛艇伏擊圈,只是紐蘭潛艇並沒有進行戰前組織,或者說在伏擊開始之前沒能進行有效的協調,大幅度降低了伏擊作戰的效率。

如果得到有效組織,4艘大型攻擊潛艇肯定能幹掉3艘航母!

最爲重要的是,在戰場東北大約1000千米之外有6艘巡航導彈潛艇,而且全都搭載了反艦導彈。

因爲沒有發現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所以這6艘巡航導彈潛艇沒有參與戰鬥。

顯然,如果能夠提前跟後方聯繫,讓巡航導彈潛艇提前向西機動,哪怕遭到第四十一特混艦隊裡面前出的3艘大型攻擊潛艇攔截,沒有獲得發起攻擊的機會,也能夠爲其他的潛艇創造機會。比如讓第四艘潛艇,也就是被“瀘水”號擊沉的那艘潛艇獲得開火機會,把“賀永興”號送到海底。

也是因爲缺乏協調,所以4艘潛艇都因爲害怕暴露,沒有在第一時間使用通信浮標。

至於擊沉“周寬德”號的轟炸機,全都是在幾百千米之外投射的導彈,根本不知道是否擊中目標。

在帝國海軍展開大規模搜救行動,並且救回了大批官兵之後,紐蘭情報機構才嗅到了大戰的氣味。

此後,還用了2天時間確認。

結果就是,紐蘭海軍錯失了最有利的時機,第51特混艦隊一直在中轉島東北活動,卻沒有向中轉島增兵。等到18日,在收到消息之後,斯塔克因爲擔心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已經火速返回,放棄了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在當天晚上下達撤退命令,並且安排護航戰艦前往中轉島接走登陸部隊。

紐蘭海軍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就此宣告結束。

只是,帝國海軍這邊也出了差錯。

因爲沒能及時發現紐蘭海軍開始撤軍,所以直到24日,才讓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派遣艦載機爲中轉島守軍提供空中支援。

當時,留在中轉島上的紐蘭軍隊已經不足1000人!

要是及時察覺紐蘭海軍開始撤軍,不但能消滅登陸中轉島的敵人,或許還有機會幹掉第51特混艦隊。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13章 遮斷戰術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6章 傷亡慘重第86章 千里眼第9章 海陸分歧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547章 突發事件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430章 回到艦隊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316章 大戰局第32章 停戰協議第195章 發飆第7章 無知無畏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481章 跨過陸心海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115章 爭分奪秒第471章 寸有所長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125章 突襲得手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522章 消息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59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32章 犯規搶跑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77章 鐵桿盟友第189章 一鼓作氣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169章 東方東方第83章 不期而遇第59章 迎難而上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8章 南轅北轍第584章 穩步推進第391章 虛虛實實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588章 新時代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248章 忍耐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30章 系統之戰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6章 傷亡慘重第71章 改變打法第543章 兵分兩路第16章 驚天動地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18章 銅牆鐵壁第229章 飛來噩耗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62章 低空之虎第4章 太空貓眼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242章 死神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