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

一頓飯的時間,足夠孫享福和李淳風,甄倩兩人聊很多的事情了,比如李淳風就和孫享福說了很多長安的事情,尤其是職業技術學院的事情,那邊的教學,現在其實有些亂,主要是師資力量雜亂,不像後世那樣成系統,幾乎是各個行業的精英,都將各自行業摸索到的一些技術,填鴨式的教給學生,數學,幾何,物理知識都有一些,雖然都比較切合實際,但也絕對稱不上有多高深。

這個問題,只能慢慢來解決,孫享福現在還能夠回想起一些初中的知識,但總體來說,忘掉的比記得的多,怎麼由淺入深的將它編成學生容易學習的知識,就需要慢慢研究了,李淳風來了九垸縣,之後,孫享福會和他慢慢的討論這個問題的。

甄倩則是主要跟孫享福講了長安剛剛結束的科舉,當然,說的是醫科類的,今年善陽醫學院有大批學子到長安參加了醫舉考試,整個報考人數超過了三千,取中人數,則是達到兩千左右,李世民大筆一揮,將其中一千人分到安西,安東,以及寧川道和雲南郡實習,剩餘的一千人,則是分給大唐內部十二道,其中關中還佔了兩百個名額,也就是說,其它各道,一道也才分六七十人,平均到每個州不過兩個人左右。

這裡爲什麼說有十二道呢!因爲安北大都護府撤銷之後,李世民將其設立成了定襄道,由房玄齡在長安遙領總管職務,而原吐谷渾和党項諸部的地方,此前被房玄齡設置爲寧川道,由李績擔任實權總管職務。

“才這麼點人,山南道的醫療系統建設,就完全跟不上了。”

甄倩點點頭道,“所以太醫署才同意我來山南道,稍後,陛下應該有調令到善陽醫學院,會有一些醫博士帶着有兩年以上的醫學生到山南道來做醫療支援,畢竟,光是江陵城和築垸的工地上,都集中了兩三百萬人,長孫總管早就有一些考慮了。”

孫享福無奈點頭道,“醫學生沒辦法速成,目前也只能這樣了,倒是要辛苦您一段時間了。”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現在想想,要不是您去到善陽之後大力推動醫學教育,現在,指不定有多少百姓生病的時候得不到救治呢!現在已經比之前好很多了。”

“其實咱們還能更好!所以,我希望甄家能像孫道長那樣,將自己的家傳醫術公諸天下,讓更多的普通百姓,可以選擇從事這個行業。”

甄倩聞言笑道,“這是大趨勢,也是爲國爲民的好事,所以,我甄家是不會落人後的,我阿爺已經在和孫道長合力編寫醫學教材了,只是要真正的成書,還需要些時日,屆時,有比較全面,規範,易懂的醫書在手,頂多三年,就能培育出一批能夠治療各種常見疾病的醫學生。”

孫享福聞言大喜道,“大唐能得各行各業的賢能之士齊心協力相助,何愁不興,在下以茶代酒,敬你們幾位一杯,感謝你們的慷慨大義。”

說到慷慨大義,其實是孫享福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他是第一個將自己掌握的獨門知識向外大面積傳播的,尤其是九垸縣的民學開辦以後,他甚至專門將複雜難懂的東西,簡化成普通老百姓都能懂的知識,對着實物講解,不限制任何人聽講,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

在他的這種精神帶動下,各行各業的獨家知識,都開始一定程度的對外擴散,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當然,這也受益於大唐的教育體系越發龐大,民智逐漸被開啓,否則,一些知識,想傳播,也傳播不起來,這是一種相互推動的作用。

以目前的趨勢,等五到十年以後,大唐的識字率達到兩三成以上的時候,任何知識,都能輕易的在民間傳播,各種技術的進步,也會越來越快,搞不好,幾十百把年之後,向科技社會逐漸轉變,也未可知。

午飯之後,孫享福直接帶着李淳風和甄倩去了民學教室,稍微的講了一下冬季一些蔬菜的種植收割,就把講臺交給李淳風和甄倩,在孫享福的要求下,李淳風講了一段初級算學,和算盤的應用,等到甄倩上臺的時候,孫享福則是將所有男學生都趕了出去,她要給所有到場的婦女講的,是一些婦科疾病的預防知識,以及犯病之後的症狀,需要怎麼簡單的處理等等的常識,男人不適合聽。

到了快黃昏時分的時候,孫享福則是直接拉着她倆去九垸大酒店吃大戶去了,反正他們都是大唐的名流,出入這樣的場合也合適,而且,真正的大事,也不會在席面上談。

孫享福三人到酒店的時候,長孫無忌果然已經跟王浩那幫人聊起來了,而且看情況,聊的還很和諧。

“正明來了,快入座。”

“諸位無需起身,繼續繼續。”

孫享福的到來讓現場的氣氛更加熱烈了,因爲長孫無忌跟這些世家的代表談的,是商業方面的事情,有了孫享福的加入,在具體的項目上面,就更好談了。

“正明,我剛纔已經與各家代表,達成了初步協議,有他們出資投建,江陵城的各個行業,將會快速得到充實,三年後的運動大會,定然比定襄城還熱鬧。”一番見禮之後,長孫無忌直接將孫享福拉到了自己的旁邊入坐道。

這趟九垸縣他來的可真是值,一頓飯還沒開始,就已經幫他解決了大半的問題。

孫享福看他熱切的表情,就知道,各家已經把自己想要在江陵城投建的項目跟他講過了,落坐之後,他笑道,“江陵城可是水陸交通發達的中心地區城市,在這裡舉辦運動大會,整個長江上下游,甚至沿漢水城市的百姓,都會過來觀看,加上關中,以及外國來賓,屆時,匯聚超過五百萬人口也不是不可能,您至少要按照五百萬人口以上的規模來做各項準備,不過,各家的產業入住,不是隻做運動會的一錘子買賣,持續發展盈利,您得先慮到。”

對於城市建設發展,作爲一手建設起定襄城的長孫衝的父親,在各方面,長孫無忌自然都是從長孫衝哪裡有很多的瞭解,他知道當初孫享福並不只是讓長孫衝在定襄一味的搞建設,在商業方面,被上齊,泰安,以及烏蘭城分流之後,定襄不可能一直保持繁華,所以,在建設的大小,規模上,都須要符合一定的實際情況,否則,各種酒店商鋪開設起來之後,沒有足夠多的顧客光臨,到時候都會虧損倒閉,坑死很多人的。

此前的善陽,就是有香水,製藥,藍莓,花椰菜,蘑菇,等特色產物的支撐,又向教育方面轉型了,才使得其在定襄城建設起來之後,繁華並未衰退多少。

而定襄,也因爲其是北方畜牧業,奶製品,皮貨,和農產品最大的集散地,外加上有羊毛紡織業這個超級支柱產業支撐,使得其即便是在運動大會結束之後,也能保證其一定的繁華,客商並不會大幅減少,城內各個產業,基本都能保證一定盈利。

那麼,江陵有什麼能夠支撐起各種大型經營場所呢?

要知道,被孫享福設計規劃出來的新江陵城,比洛陽還大的多,比定襄城的兩倍還大,城裡的商鋪,各類經營場所,勢必會比定襄還要多的多,那麼它靠什麼支撐那麼多經營場所的持續盈利呢?

在這方面,智慧並不低的長孫無忌肯定也早有考量,接過話道,“正明也知道,江陵乃是整個大唐的腹心之地,其水陸交通發達,今年,洛陽通往江陵的水泥路也修通了,之後,江陵通往整個南方的道路都將開始建設,老夫以爲,可以將其打造成咱們大唐客商南來北往的一個貨物交割地。”

長孫無忌說出這話的時候,孫享福的心臟都是一縮,後世的漢正街爲什麼成爲我國開放早期最強大的貨物集散地?

正是因爲全國的貨物,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不管是走水路還是走陸路,都需要經過這裡,它就是一箇中心樞紐,現在,長孫無忌提前上千年想到了這個問題,只是他將原本應該在江夏的東西,搬到了三百多裡之外的江陵。

於後世來講,江夏的地裡位置可能會稍微好一些,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講,江陵的位置卻更佳,因爲現在還是農業社會,江陵更靠近洞庭湖周邊的垸田區,自古以來,荊州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不僅僅是因爲它交通發達,還因爲這裡適合農耕的土地更多,產生的錢糧稅收多,而江夏背後,則是大片深林地帶,神農架這樣的地方,即便是在後世,也不好開發。

“長孫總管的想法,與我真是不謀而合,咱們大唐的發展,未來勢必會向南方推進,荊州正好地處中部,可以溝通南北,作爲樞紐,是故,武尚書還在任山南道總管的時候,我就建議他大力修建碼頭,倉儲,將其專門打造成爲貨物流通做服務的地方。

如今規模已成,數十萬的人流量,成百上千條載貨的大船,在這裡的碼頭,都能快速的負荷,其具體的好處,相信您看到運送物資來江陵的船隻快速裝卸,去到工地的時候,已經有所悟了吧!

而他們各家,也正是看到了這個貨物集散地未來的市場,纔會選擇來江陵開闢各種產業,我建議,朝廷可以在一些方面,給予他們支持。”

孫享福這話說一點也不婉轉,所以,長孫無忌聽懂了,‘貨物集散地’這個詞,他覺得應用的非常好。

王旭和在坐的諸位也聽懂了,所以,他們看向孫享福的眼神,又多了幾分‘他是自己人’的味道。

然而,懂歸懂,真正怎麼做事,可不是孫享福一句話的事情,長孫無忌不會當衆給任何人什麼承諾,他想要推動江陵的建設不假,但首先肯定要保障朝廷和自己的利益,這借貸的事情,最終借給誰,不借給誰,借多少,都是可以拿捏的,能夠恭順聽話的,他會有適度的傾斜,與自家利益有衝突的他會打壓,這些東西,他需要在私底下做的不漏痕跡。

孫享福一早就知道他不會在這種公開的宴席上做什麼重大決定,很快,他就將話題扯到了九垸縣這邊來,一張外商與九垸縣合作的框架協議被他拿了出來,這東西,還是孫享福在等候李淳風和甄倩在民學給百姓們上課的時候寫的。

條款並不複雜,交給大家一通傳閱之後,大家很快就懂了,而且交口稱讚這個協議做的很好,他們非常願意跟九垸縣,以及稍後即將建設起來的其它垸田區域的州縣,簽訂這樣的協議。

最後,這份協議草稿,被長孫無忌收到了袖子裡面去,再之後,孫享福就將李淳風和甄權介紹給了大家認識,並且,跟他們說了,兩人在接下來江陵發展的過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對於李淳風的本事,長孫無忌自然是知曉的,當即就要求他儘快到總管衙門報道,許多需要計算的東西,都要用到他,甄倩,則是等紅梅和春桃生產了之後纔去報道,至於其它人,都得排在長孫無忌的需求之後,等宴會結束的時候,長孫無忌並沒有入住在酒店裡,直接跟着孫享福到了他縣城裡的家。

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577章 追擊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544章 偷跑第285章 上朝第112章 到洛陽第381章 各種忙第175章 唐奉義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382章 滿月酒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474章 房謀第703章 送葡萄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547章 進展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382章 滿月酒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300章 大動作第269章 私聊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402章 迎新宴第451章 誤會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618章 九垸行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467章 鏖戰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533章 巡視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182章 見李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