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

物以稀爲貴的道理,其實不需要孫享福多解釋,長孫無忌就能明白,江陵城雖然規劃的很大,但未必全部都要建設的金碧輝煌,一半的地方,都是用作臨時田徑運動場的,以目前的南方經濟來說,並不足以支撐它成爲像長安那樣的一個繁華都市,因爲它沒有足夠的工業支持,也不是大唐的政治中心,除非李世民捨得讓關中的工業,向江陵轉移,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未來,江陵的經濟,也是十分可期的,剛纔長孫衝也說了,被幾十個像九垸縣這樣富裕的縣區包圍,江陵怎麼可能不繁華。

然而,那幾十個縣現在在哪裡呢?

都還不存在。

從武士彠執掌荊州開始築垸田,到現在,三年時間過去了,前前後後,動用了幾十萬人力,也不過是開出了十幾塊垸田而已,等於才一個半的九垸縣,即便未來三年,投入的人力會翻三四倍,在江陵城的運動大會開始的時候,這邊也不過只有六七個像九垸縣這麼大規模的縣區而已。

五百多塊垸田,在歷史上,可是從宋朝到明清這中間斷斷續續進行了一千多年才完成的,就算大唐投入的人力再多,政策支持力度再強,一直不間斷的開發,最少也需要六七十年以上,才能將其完成。

所以,這座城市,其實因爲孫享福看到了長久的未來,才規劃到這麼大的,現在真正需要修建的地方,他認爲,三分之一就夠了,最多,不能超過一半,比定襄城稍微大個幾平方公里就成了,儲備用地,必須得留出來,指不定因爲幾年之後這一地區的技術水平發展起來了,需要用在工業,和其它方面的土地就多起來了。

“正明還是說說你的招吧!”長孫無忌繼續直奔主題道。

“其實,到了今時今日,我以爲朝堂諸公應該能輕鬆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沒想到······”

“你的意思是,這個方法非常簡單?”長孫無忌有些愣道。

“當然啊,非常簡單。”孫享福攤了攤手道。

“各方勢力的關係錯綜複雜,連後宮中都因爲這個借貸的額度爭的不可開交,借給誰,不借給誰,還要分緩急,如何能使各方平衡,陛下和我等都絞盡腦汁,你說非常簡單?”長孫無忌用一副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孫享福道。

孫享福撇了撇嘴道,“考慮那麼多幹嘛?全部應承下來啊!”

“全,全部,這怎麼可能?剛纔不是說了麼,錢莊總共才三億多貫的存款,他們的借貸數額,都超過六億貫了,這,這怎麼借?”長孫無忌攤了攤手道。

孫享福依舊一副淡定的模樣道,“怎麼就不能借了?我問您,錢莊裡,有一文錢是朝廷的嗎?”

“沒有。”

長孫無忌順嘴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還沒想到那麼深,可回答完之後,突然整個身體僵住了。

對啊!錢莊本身是沒有錢的,這些錢,是別人存的,朝廷現在雖然掌管錢莊,但錢莊的錢從來就不是朝廷的,並不是說,朝廷把錢借出去了,這些錢就不在錢莊了,這些人把錢借出去之後,是要投資做產業去的,那麼,賣材料給他們的人,賺了錢,又會把錢存到錢莊裡去,錢只是在他們手裡打了個轉。

看到長孫無忌恍然大悟的表情,孫享福道,“您應該是懂了吧!其實,就算咱們一下子有六億貫借給他們,他們也花不出去啊!因爲,大唐所有建材產業的年均產出,根本都達不到六億貫,錢莊只需要按他們的項目的緩急程度,給他們排個序就好,按照各種建材廠的出貨量,制定一個簡單的借貸規則就行,反正建材這一塊每年滿打滿算就出個幾千萬貫的貨而已,有一億多貫放出去,足夠市場運轉,他們各家要做什麼項目,也不是空手套白狼,拿着錢,不上馬工程,難道盡損失利息給錢莊?而真正需要及時開工的項目,他們的啓動資金也都遠大於工人們的工資,這就足夠保證項目和錢莊資產的的安全了,反正建造起來的東西,它是值錢的啊!”

在後世,有一個億的啓動資金,開發商們就敢做十個億的項目,甚至十幾億的項目,只要銀行能確定這個項目不會給自己產生壞賬就行了,現在,這些世家子都是拿了三四成,甚至近半的資金作爲啓動資金,又有什麼不敢做的呢!而且,這些項目,又都是朝廷必須要做的保障項目,說白了,就算這些世家子不來投資做,朝廷自己也要出錢做的項目,那還怕什麼?

長孫無忌聞言,一拍大腿道,“妙,此法,真是太妙了,一億多貫,在市場上轉幾個圈,錢還是在錢莊,他們卻都欠了錢莊一億多貫。”

錢的意義從來都是流通,既然大家都需要錢,那麼,就讓他流的快一點就好了,這個道理,古人很難懂,懂了也未必會想到把它應用到實際中,即便大唐只是擁有一個比較脆弱的金融體系,它的能量也是不能忽視的。

“話雖這樣說,但是,朝廷,必須在行業上有所管控,產業佈局不合理,就像士農工商人數失衡一樣,都會出現大問題,這個,就需要商部去分析研究了。”

“如此,老夫儘快的寫信給陛下,免得遲了生出什麼亂子。”

長孫無忌明顯是打完了齋就不要和尚了,可憐孫享福貢獻了自己的智慧,還要賠上自家的筆墨紙硯。

酒宴散席的時間本來就不早,談了半天,孫享福也到了睡覺的時候,和長孫無忌約定好明天接着聊之後,孫享福便回房休息了,至於長孫無忌和李淳風,甄倩這些人的休息,自然有德叔給他們安排。

“秀兒,還沒睡呢!”

“在等夫君啊!”

“有什麼好等的,難道······”孫享福看到披着一件棉襖,半躺在牀榻上看書的虞秀兒,頓時露出一個色眯眯的眼神。

虞秀兒瞬間懂了他意思,含羞白了他一眼道,“夫君可莫要作怪,先前甄醫正已經給妾身把過脈,妾身又懷上了。”

“誒呦,是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有多少日子了。”

“快兩個月了呢!”

“嘖嘖嘖,看來這邊還是個風水寶地啊!”

“怎麼說?”

“利孕啊!你想想,年頭紅梅和春桃跟着我來這邊,一來馬上就懷上了,兩個多月前,你不正好也跟着我來這邊麼,沒多久,也懷上了······”

孫享福這話,如果是放在現代來說,只能當一個玩笑話來聽,但是在這個時代,虞秀兒立馬就信以爲真了,然之後,孫享福就悲催了,因爲虞秀兒要寫信把李香蝶和姚紅袖,讓叫過來,理由很充分,那就是設計,甄選,排練三年以後召開的運動大會的節目,實際上麼,是讓孫享福在這塊利孕的風水寶地,把她們收房,爲孫家的開枝散葉做貢獻。

“秀兒,這樣,不合適吧!爲夫我現在不過是個平民,不夠資格納她們這些高官爲妾的。”

“夫君您是平民,可妾身我還是安國夫人,朝廷從三品的太樂令呢!所以啊!這個家,現在我說了算,你,反對也不行,現在從長安過來這邊,七八天就能到,到時候,夫君晚上也有人伺候不是······”

“這不行,咱們得商量商量······”

“作爲當家主母,我有權決定這件事,誰咱大唐的新法裡是這麼規定的,所以,這事沒得商量。”

孫享福這才發現,虞秀兒剛纔看的,居然是大唐的法典。

“這法律它不合理,我回頭就去信讓魏老頭改改。”

“遲了,等下一次法典修改頒佈,必須得三年後······”

原來,法典的總章程裡面直接就有寫,由於時代的變化太快,律法也有可能需要修正更新,但是由於擬定頒佈都需要時間,所以,每三年纔會更新一次,也就是說,即便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法典頒佈了之後,你可以提出異議,但是,實際性的修改執行,必須得等下一次法典頒佈時,統一執行。

沒辦法,這是在古代,即便是將全國錢莊裡面存款的錢數統計一遍,都需要半年以上,更何況說法律合理性的修改論證和頒佈,三年能夠實現更新,已經算是快的了。

被老婆逼着納妾的感覺很怪異,而且,這次虞秀兒完全是油鹽不進的架勢,他把任何關於什麼相愛才能在一起的東西跟虞秀兒說了,都不頂用,因爲,虞秀兒告訴他,納妾就是納色,孫享福真要是在外面有個什麼愛的死去活來的女人,虞秀兒纔不會準她進門呢!

最後,被逼妥協的孫享福在牀上輾轉反側,一晚上都沒有睡好,也不知道是因爲即將把兩個美人收房而激動的,還是因爲和兩個並不算愛的女人結婚,而忐忑的。

每天晚上睡不好的人都有很多,比如遙遠的高原上,同樣輾轉反側睡不着的松贊干布,選擇了和他不一樣的方式來渡過黑夜,從牀榻上起身之後,他再度握起了桌上的一本書,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品讀。

他派到定襄去參加運動大會的達旺部回來了,這些書,就是他們從定襄帶回來的松贊干布認爲最有價值的東西。

作爲吐蕃這樣的鄰國代表人物,達旺他們甚至都沒有機會親口跟李世民說一句話,所以,祿東贊和一干吐蕃將領,還得繼續留在長安吃牢飯。

並且,達旺這些人去大唐的時候,那種雄赳赳氣氣的氣勢,完全沒有了,在他們和松贊干布講解他們在大唐的所見所聞的時候,眼神中,不自覺的會露出敬畏的表情。

通過他們的描述,以及他們的神情,從未走出過高原的松贊干布,真的知道了這個中原新崛起的王朝有多強大了。

一次和全世界人展開的大比武中,大唐居然拿到了其中八成以上的獎牌,甚至,其中絕大多數的金牌,也就冠軍,都被唐國人拿到了,這得有多麼不可思議?他吐蕃派過去的八百多勇士,算是吐蕃最強的精銳了,居然會在比賽上一無所獲,連人口高達三百萬的驃國選拔出來的武士也是如此,這就非常叫他鬱悶了,他現在感覺到,祿東讚的大軍敗在長安城下,或許並非偶然。

當然,這也與達旺省略掉了他們還沒進定襄城,就和驃國的人,被大唐的府兵揍的渾身是傷有關係,戰鬥力下降了一半的傷員,能在競爭激烈的運動場上有斬獲纔怪。

而本來就有一定文化造詣的松贊干布,在細讀達旺帶回來的這些四書五經的的時候,頓時被上面所說的道理所折服了,這簡直就是人間至理,難怪大唐會這麼強大,原來是他們掌握了人間至理。

要知道,他建立的吐蕃王朝,可是個奴隸制國家,與封建君主制,差着一個檔次呢!看到更先進的管理制度,當然會覺得高大上。

所以,松贊干布在快速的學習這些書上的道理,並且,準備將其在吐蕃傳播開來,效仿大唐,讓自己變的強大。

連有幾千年文化底蘊的漢人都挑不出多少毛病的儒家思想,當然是人間至理,松贊干布以爲懂得了人間至理,他就會變的強大,還有很多文明程度並不比他們高的國家統治者,也和他一樣,所以,儒家文化,在這些參加完定襄運動大會的人們回到本國之後,悄無聲息的在域外開啓了傳播之路。

第729章 說服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420章 送別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09章 大招工第755章 過黑海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419章 回長安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317章 逛夜市第288章 密室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693章 去雲南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62章 利益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400章 再對質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470章 夜襲第559章 擒王浩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46章 制海鹽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十一章 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