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

孫享福說的話很有道理,所以,腦子並不傻的王旭進入了較長時間的沉思之中,然而,越是想的多,越是看到了這麼做的好處,另外,壞處也看到了一些。『→お看書閣免費連載小説閲讀網℃ww.la

“正明兄,還有一個問題,一旦我王家將門下的農奴轉換成僱工,那麼,這些農奴的後代,就不再繼續是我王家的奴僕了吧!”王旭指出了問題的關鍵道。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是的,我要求你做的事情,不可能全部都是爲你們王家更好的事情吧!你們不割捨一些利益,難道讓我上趕着白貼了種植技術?

不過,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這也是對你們王家有好處的,一個僱工的後代,需要你們養十多年才能爲你們做事,這也需要耗費你們王家大量的糧食不說,還會影響那些僱工的勞作效率,因爲他們需要分心去照顧孩子,尤其是女工,懷孕,生產期間,很長時間都做不了事,這些成本你們都要承擔。

你看看善陽的各大作坊,所有的僱工,全部是青壯,一旦上崗,就是不間斷的勞作,首先他們的工作效率就比你家的那些農的高。

拿計件的薪酬,會讓他們不斷的摸索工作的技巧,同樣是用一天時間,做出來的東西卻比你們家的農奴多的多,這就會降低商品的造價成本,使得善陽的大作坊即便是以較低的批發價出貨,也能盈利。這也是爲什麼他們造出來的東西,你們王家去仿造,反而得不償失的主要原因。

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製造,就成爲了善陽作坊的一種競爭力,各地的商賈找善陽的工坊,就能夠用最低的價格,拿到質量最好的貨,逐漸的,工坊的產出就霸佔住了銷售市場,最後結局就是,這些作坊在各自的產業做獨家生意,訂單做都做不完,生產效率越來越高,生產技術越來越成熟,配套的生產裝備也越來越精良,進入了一貫良性循環,這個時候,任何的競爭對手,都無法動搖它。”

這些東西在後世的發展成例,孫享福想不知道都難,我國的製造業,之所以在世界上有那麼強的競爭力,被稱之爲世界工廠,除了因爲能夠吃苦耐勞是我國人民的傳統之外,在不斷製造的過程,摸索出來了最省錢,最先進的製造技術,形成了最完備的配套產業市場,也是關鍵。不管那些世界品牌做的有多大,都要考慮來我國建廠生產,因爲在這裡,他們才能用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好的貨物。

當然,孫享福把老人和小孩分開來講,也是一種忽悠,老弱農奴確實不堪勞作,但帶帶小孩,還是沒有問題的,養育小孩並不會影響到青壯勞動力多少生產力,但是分開來看的話,就好像確實有很大影響,而且,小孩子成長爲勞動力,需要十多年的時間,這是一個事實。而對於像王旭這種急功近利的年輕人來說,十幾年太久,以大唐現在的發展速度,幾年就會形成一個較大的落差,他更加想要像善陽的工坊那樣,快速的招募大批量的青壯勞力來幫自己發展產業。

要知道,在去年的招商引資會上,他們王家拍下來的土地,可是最多的,加上孫享福私授給他的三百萬畝燕麥田,現在,他手上的田地,可還有一大半沒有開發出來呢!把三年才幹的完的事情一年幹完了,那麼,就等於多收穫兩年的收成,這其中的利潤,差距可是巨大的,相比於農奴這邊可能遭受到的一點損失,這其實不算什麼。

另外,孫享福不是說了麼,既然是談條件的,那麼,就不可能全部是讓他王家佔便宜,代價,肯定是要付出一些的。而孫享福說所提的這個代價,王旭覺得可以接受,道,“既然如此,朝廷一旦在北地推行什麼政策,我王家會全力支持,那種植花椰菜的利潤?”

“你們王家種出來的菜,你們王家自己拿去賣,利潤方面,我不要一分,不過,我自己也會組織人種,基本是自用,你知道的,我望江樓對於各種菜類的消耗,可是非常巨大的。”孫享福擺了擺手,貌似很大方的道。

聞言,王旭更加覺得,今天自己沒有吃虧,道,“如此也好,來年,本公子會派一些熟手農夫,去找孫都督學習種植花椰菜的。”

孫享福不要產出所得的利潤,王旭自然也樂得省下一筆錢,要知道,世家是最不喜歡將自己長遠的利益分享給別人了,這花椰菜他王家每年都要種,每年都要白給孫享福分錢的話,也是有些不妥,畢竟,種植技術是他花了代價換來的。

“嗯,如果有條件的話,在關中,或者更南方的一些地方找排灌上好的田地種植這花椰菜,產出可能會更大一些,北地的的氣候還是太惡劣了,一年只能種植一輪的話,有點可惜。”

孫享福說完這個建議,就準備起身告辭,卻被王旭攔了下來道,“正明兄可別急着走,對於那種叫做藍莓的作物,我王家也是挺感興趣的,有什麼合作條件,咱們可以好好談談。”

聞言,孫享福卻是笑道,“看來在這善陽,是沒有什麼消息能夠瞞的過你王公子你的耳目了。

不錯,最近,農門的弟子,都在城外的苗圃種植這種叫藍莓的作物,這也是一種西域傳過來的新作物,其果實,對於治療眼疾有特效,其抗衰老,防病的效果,可能比花椰菜還好,等它種植出來上市之後,售價只怕不會便宜。

不過,,這藍莓,我卻不建議你們王家種植,因爲種植的成本很大,即便是我農門子弟,在這一輪的試種之中,都差點全部失敗,而且,這種作物不像花椰菜,四十天就能成熟了,它的盛產期,要第五年的時候纔到來,投資收益緩慢。

五年的時間裡,我農門可能會推出很多新的作物,王公子你將人力物力都投資在這上面,可就得不償失了。”

聞言,王旭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孫享福道,“你這藍莓,該不會是要拿去坑他們幾家的吧!”

“呵呵,王公子是聰明人,既然看破了,可千萬不要說破。”

孫享福一副你懂就好的表情,與王旭抱拳告別。

他可一點都不擔心王旭會給其它幾家告密,因爲不管從什麼方面來講,把其它幾家的資源坑到一個需要五年才見成效的項目裡去,對他王家都是有好處的。

王旭去找他們王家的智囊團商量孫享福所說的,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了,如果王家的智囊團不傻,就應該趁着善陽外來人口巨多的現在,掛出招募僱工的牌子,快速學習善陽工坊的那一套經營管理模式,聚攏一些外來青壯勞動力在自己手下。

而出門上了馬車的孫享福,則是將馬車內的諸多請柬翻出來看了一下後,對張軻道,“去清河崔氏崔緹公子府上,馬車可以走慢些,最好讓別人知道我在車上。”

崔緹便是清河崔氏在善陽管事的嫡系公子了,先前,孫享福刻意的優待他,加上馬周在長安的一些運作,已經讓其餘幾家和清河崔氏產生了一些隔閡,不過還沒有徹底打破崔家與其它幾家的聯盟。

這一次,孫享福卻是要再度向崔氏出手了,誰叫李世民整了一出千里送花菜,讓他們各大家都看到了這種新作物的利益,撲向了孫享福,不利用這樣的機會,徹底的將崔氏這個山頭拉起來,豈不是太可惜了。

孫享福讓張軻把馬速放慢,自然是有他的用意了,在當下這個當口,各家的眼線應該都盯緊了孫享福,他就是要讓各家的人看到自己赴完王家的宴,再赴崔家的局。

不到幾裡的路程,硬是走了半個時辰纔到,崔府的中門打開,崔緹親自出來迎接孫享福入府,孫享福來了,對於崔家來說,就等於是錢來了,而此時,其它幾家的主事者,已經氣憤的在府中摔杯子摔碗了。

他們不僅氣孫享福沒有給他們面子,赴他們的宴,更氣崔家真的和王家一樣,爲了自家的利益,選擇了投靠皇帝,犧牲大家的利益。

崔府堂中,象徵性的和崔緹喝了兩倍之後,孫享福就開始跟他談起了正事,首先,很遺憾的告訴他,花椰菜,他已經選擇交給王氏去種植了。

然之後,城外苗圃裡面種植的藍莓,卻是一項比花椰菜更具經濟價值的作物,這種作物,他打算跟崔家合作種植,當然,合作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崔家要和王家一樣,支持朝堂未來的戶籍改革政策,在王家的那一套說辭,孫享福在崔家又說了一遍,並且,直接告訴他,王家也是因爲同意這樣的條件,才最終獲得了種植花椰菜的資格。

那麼,崔家其實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孫享福把藍莓說的神乎其神,崔家哪裡能經的起誘惑,沒多久,崔緹就與孫享福達成了口頭上的協議,相信,等他稍後跟智囊團的族老商議之後,應該會得到一些新的建議。

孫享福連續赴了兩場宴請,終於回到府邸,然後,還是宴請,這次是李世民辦的,孫享福只是中途趕上了。

宴會上的人數不少,除了諸衛的大將軍以外,還有帶着隊伍來善陽參加大比的四部首領加上薛延陀的桑傑,讓孫享福有些意外的是李世民居然讓人做了鐵板花菜來招待他們,而且在席上,他將這花椰菜吹的天上有地下無的,等孫享福中途過來的時候,各位將軍盤子裡,基本就只剩一些配料了。

看到李世民給了自己一個意味難明的眼色之後,孫享福便知道了,這傢伙,是在給自己助攻呢!

他比孫享福更加想要解決底層百姓和世家的問題,孫享福當初給他提出用公民制度來逐漸解決階級問題,以及促進民族融合問題的時候,就提出了很多後招,現在這些後招,要逐漸的實施,發揮它的作用了。

他只是沒有料到,李世民居然這麼快,就猜到了他會用農作物來打開局面的意圖,並且,用自己的手段,將自己的計劃變的更加圓融,完美了。

酒席上,加上孫享福,此次善陽全軍大比的代表人物就全部到齊了,其中李世民的玄甲軍爲一個代表隊,十六衛軍,分爲十六個代表隊,安北軍一個代表隊,加上薛延陀汗國,室韋部,靺鞨部,霫部,契丹部五個少數民族代表隊,總管有二十三個隊伍參加比賽。

李世民在宴會結束的時候,向大家喊出了孫享福此前告訴他的一個口號,那就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各支代表隊勇於爭勝的同時,要注意搞好團結,促進和諧,誰在這方面做的好,賽後他會有額外的獎勵。

然之後,孫享福毫無意外的被李世民留了下來,請到了他自己的書房談事情。

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456章 戰局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265章 會夷男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21章 公告欄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十二章 告狀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84章 九垸縣第211章 戰略第761章 家事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367章 起塘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519章 安排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116章 李香蝶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559章 擒王浩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八章 加夜餐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273章 酒宴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113章 溪村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604章 擺鐘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271章 新作物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82章 見李績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693章 去雲南第121章 見馮盎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