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

世家供養的那些族老,果然不是吃白飯的,他們很快的給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議。x23us.com更新最快

次日一大早,善陽城中,人流最密集的一些場所,就出現了王家和崔家的招工啓事,條條款款,與早前善陽各大工坊的招工啓事看齊,開出來的薪水也不比各大工坊做工的普通工人低,即便是最簡單的打理田地的農夫,月薪也是一千二百文起,而且還管一天兩餐飯和住宿,並且,會簽訂僱工協議,一天勞動最多不超過五個時辰,每月都有三天休浴日,提前一個月報告,就可以解除勞動合作等等。

這些招工啓事,就像往善陽這個熱鬧的大油鍋裡放進去了幾根油條一樣,頓時讓油鍋裡的油沸騰起來,涌向油條。

很多原本只是想來善陽看熱鬧的人,都被這些招工啓事吸引了過來,有吃有住,月奉薪一千二百文的工作,哪怕是在關中,也算是很難得的好工作了,在善陽,竟然還需要掛着招工啓事的牌子滿大街的招?

這些外來人員終於意識到了什麼,或許,來善陽除了看熱鬧之外,還應該關注點別的,於是,善陽各大作坊的工人的薪酬水平被他們探聽到了,或者說,是孫享福知道了王家和崔家招工的舉動之後,故意讓人放出去的。

原來,在善陽的各大作坊中,普通工人,每個月都能拿到一千多文的薪酬,那些熟手,和高級技術工,拿兩貫,三貫錢月薪的,比比皆是。

難怪他們平時吃的起街面上的烤羊肉串,牛肉麪片湯之類的食物,還穿的那麼體面,原來是收入高啊!

這下,許多外來人口就不淡定了,留下來在善陽找一份工作的想法在他們心裡生成,就算目前沒有做好準備的那些人,也想將這個消息帶回自己的老家,讓老家那些窮苦的同鄉們和他們一起來善陽謀個活計,脫貧致富。

盧府的客廳之中,得到了屬下彙報的盧文仲臉色非常不好看,昨日,得知孫享福將花椰菜和藍莓的種植技術給了王家和崔家之後,他就緊急的找族老會的人商議過了。

商議的結果就是,他應該儘量的跟孫享福搞好關係,即便不能從他手中弄來什麼農業項目的合作,也要保證今後他們再用類似獲得香料種植技術的手段,獲取其它農作物的種植方法的時候,孫享福能夠不偏幫王家或者崔家。

然而,現在情況出現了新的變化,王家和崔家同時開出了優厚的條件在街面上招募起了青壯勞力,據說,一個早上的時間,他們就招募到了過千人,要是被他們招募到個幾萬,豈不是說,本來他們需要三年纔會開發完成的田地,今年一年就能全部開發完了?

畢竟,現在不過八月,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北地纔會下雪,招募幾萬人手,足夠在這段時間,幫他們把數十萬畝以上的田地開墾好,明年開春,就不用從荒地開始弄,直接耕地播種就好。

上百萬畝地,兩年的產出有多大,盧文仲用屁股想也知道,只是沒有料到,孫正明搞一個全軍大比的活動,居然讓北地起這麼大的變數,這會進一步的加快了北地的發展。

而現在,他可不想落後王氏和崔氏一步,因爲,一步慢,步步慢,一旦王氏和崔氏提前完成了田地的開發,他們又能騰出手來,和孫正明合作開發另外的項目,那麼,這個過程中,他們盧家與王崔兩家的差距,可就越拉越大了。

“咱們也招工,把條件開的比王家和崔家更好一些,如果在勞動力上,咱們跟他們產生了差距,那麼,後面無論做什麼項目,咱們跟他們都會有差距。”盧家的族老盧儀建議道。

“可是,他們招工是用來種植花椰菜和藍莓這樣的新作物的,咱們招人過來幹嘛?”盧文仲鬱悶的道。

“就算沒有新作物種,用來開墾田地也好啊!最重要的是,不讓他們兩家將勞力都聚攏過去了,這樣,到時候咱們可就全面落後了,想追都追不了。而只要咱們現在把人手招的夠多,到時候,再用種香料時用的法子,把他們的種植技術弄過來,那麼,他們就沒有比咱們多佔到多少便宜。”

盧儀此言一出,其餘的幾位盧家族老也深以爲然,農業競賽,其實沒有什麼巧,誰地多,誰勞力多,誰最後就必然產出多。

當然,這是指從前,在花椰菜和藍莓上,卻未必。

得了族老會的意見,盧文仲馬上安排了屬下的人去執行了,其餘幾家在善陽有主事之人的如博陵崔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也紛紛效仿。

於是,一幕奇景出現了。

善陽城內各條街道上,數十張大紅紙書寫的招工啓事牌被各家的僕人舉的老高,舉牌的人像做生意的小販一樣,不斷的吆喝人過來應聘,而且,只是一上午的時間,月薪便從一千二百文,喊到了一千五百文。

在孫府吃午飯的李世民看着前來彙報情況的孫享福後,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笑容道,“這就是你在善陽搞這個全軍大比真正的用意吧!”

“呵呵,陛下慧眼如炬,臣這點小心思,自然是瞞不過陛下的,有了這些外來勞動力的加入,北地的發展會更加快速,兩年之內完成周邊六百里的開發,三到四年,完成所有二類地的開發,五年左右,將上齊城和烏蘭城全部建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了。”孫享福先是拍了一記馬屁,又將自己看到的遠景說出來道。

“有你說的這麼輕鬆就好了,他們幾家,不過是招募到了一兩萬人而已,就算對北地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不會像你說的這麼大,據朕所知,那二類土地,是善陽往東向的八百里之地,今年,纔不過開發出來一點點吧!”李世民悠悠然的道。

“這可不是臣誇張的說,善陽全軍大比活動,只是整件事情的一個引子,它起到的最大的作用,是讓少部分外來人口熟悉了善陽,並且把善陽的一些消息傳遞了出去,相信,在大比結束之後,會陸陸續續的有人趕來善陽做工的,因爲,今天上午幾大家開出的工價和待遇,在大唐其它任何地方都不會有,包括長安,所以”

好吧!孫享福構想的北上打工潮,真的就快要到來了,因爲,條件越來越成熟了。

首先,是人口最多的關中,已經推行了公民制度,關中的數百萬百姓,可以自由的出行了,而隨後,北地,或者中部荊襄地區,也會跟着實行公民制度,那麼,基本就等於大唐一大部分的人口,都可以自由選擇外出工作了。

老百姓們可都不傻,有更輕鬆,更高薪的工作,他們爲什麼不做?尤其是在那些田地產出還處於底下水平的地區,月薪一千幾百文,可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高薪,而且,做的,只是他們平時都做的農耕活而已,誰會不動心?

這樣的畫面,其實一點都不難想象,李世民只要稍微腦補一下,就知道孫享福所說的結果,然後,他就不再覺得餐桌上的食物好吃了,因爲,他是個聰明人,想的比較多。

許久之後,李世民纔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道,“正明,咱們施政,要放眼全國,可不能只是把北地經營起來了,其它地方,卻繼續窮困潦倒。”

聞言,孫享福卻是笑道,“陛下多慮了,只要咱們施政的效果,是讓百姓富裕就好,不管他是在南方富裕的,還是在北方富裕的,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當他們富裕了,就會有更多的錢來改善自己的衣食住行的條件,咱們,只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從大方向上,助推他們一把就好。”

孫享福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李世民根本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就像此前孫享福說的,國家從關中收稅,和北地收稅,其實收到的都是錢而已,何必非要在意是從哪裡收到的呢!有的收纔是關鍵。

當然,將這些人都聚集到經濟發達的善陽來,孫享福自然是有更深層意思的,當那些人們適應了善陽更加快節奏的生活,更加先進的生產技術,對於原本的那種落後,就會越發的不滿,這種,到了一定程度,會反過來推動國家,滿足他們更高質量的生活需求。

這在後世也是有實例可看的,在北上廣深實現了富裕的老百姓,回到老家的時候,不滿足自己的破房子,就個個都起樓房了,不滿足於泥濘的道路,那麼,水泥鄉村公路就出現了,不滿足於回家太慢,高速公路,鐵路,甚至高鐵,就都出現了。

國家在這個時候,只需要被百姓的需求推着往前走,就不會出現大差錯。

古人缺的就是這些大方向上的認知,由於歷史的侷限性,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更好,在沒有住到磚瓦房之前,他們只以爲有泥草窩棚住就很好了,從草木窩棚到木質房屋,再到磚瓦房屋,高樓大廈,按照歷史的軌跡慢慢的發展,可能需要上千年。

孫享福直接讓他們快速的過渡到較高的層次,當人們的目標變的更高了,那麼,他們達到的成就也就更高了。

這就跟後世的貧窮國家的一些人,去到發達國家考察完之後再回去,立馬就知道自己應該在什麼地方做改變了是一樣的,因爲那時他們知道了什麼樣纔是好。

李世民作爲這個時代的人,他再怎麼雄才偉略,也不可能知道孫享福這個後世人心裡想的是些什麼,好在他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而是道,“那你有沒有想過,世家子下一步會怎麼做?”

孫享福點點頭答道,“當然想到了,他們花過高的代價招募僱工,事後肯定會後悔,想各種辦法來剝削這些僱工是必然的,所以,咱們北地的勞動保護法,很快就會施行。”

“勞動保護法?”

這一個新興名詞又是讓李世民一愣。

孫享福在說出這個名詞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要跟李世民會費解,於是,他將自己設立勞動保護法的初衷和一些大致條例都跟李世民講了講,想要將那些世代被世家剝削的農奴都轉換成僱工,讓他們不再受剝削,那麼,勞動保護法就必須出臺。

聽完孫享福對於勞動保護法的解釋,李世民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智慧了,這麼好的辦法,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孫正明對付世家的手段,還真是一環扣一環,他都有點跟不上節奏的感覺了,看來,對於他的支持力度,還可以適當的加大一些,說不定就能在一些年後,完全的解除世家的問題。

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70章 戲劇院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147章 豐收樂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51章 發動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519章 安排第367章 起塘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618章 九垸行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729章 說服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357章 起塘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576章 中計了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454章 軍議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74章 房謀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666章 書畫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69章 私聊第479章 王麟隕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八章 加夜餐第560章 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