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

高務實爲大明陸軍改革做出的計劃,是和其他改革計劃一樣“分步走”的,其主要思路在於首先確保輕型武器火力優勢,然後才考慮重型火力。

這個思路當然不是拍腦袋做出的決定,而是按照原先歷史上出現的問題來做的針對。

紅夷大炮這樣的重型火炮,其威力在這個時代固然堪稱巨大,但在歷史上的明金戰爭中,它們對明方的作用其實十分有限。

紅夷大炮如果用於野戰,則笨重不堪,運輸不便,而且殺傷集中在一個小區域,面對靈活機動的騎兵無法起到太大的作用;如果用於守城,它的真正效果其實不在於殺傷效率,而在於振奮士氣,如果明軍的士氣不像歷史上那樣崩潰,早已被人打得不敢冒頭的話,那麼即便沒有這個炮,實際上同樣能守住。

而如果後金採取長期圍困的策略,那麼即便有紅夷大炮也沒用,雖然這樣的話,實際上就退回到冷兵器時代攻城的超低效率上去了,但只要能拿下,依然可以證明紅夷大炮本身對守城並無太大意義。

歷史上祖大壽守大淩河、守錦州,兩次圍城,最後投降,只不過是把大批製作精良的紅夷大炮白白送給了後金而已。

中國火器史中對此有過記載:“被圍困在大淩河近百天的重兵祖大壽部明軍,因城內糧盡援絕,於崇禎四年(1631年)十月開城投降,祖大壽敗走錦州。據當年閏十一月十九日明軍兵部的報告中稱,城中紅夷炮、滅虜炮、將軍炮等各型火炮3500門,以及各種軍用槍、雜型火器、大量火藥與彈丸,盡爲後金軍所有”。

是的,你沒有看錯,那是3500門各型火炮!

就是對現代戰爭來說,這都是一個相當不小的數目,結果因爲袁崇煥、孫承宗等人推行的困守孤城作戰思路,也就是所謂“憑堅城,用大炮”的愚蠢自殺戰略,這樣規模巨大的火炮集羣,就這麼白白送給了後金!

這些炮對守城來說,沒有太大意義,而一旦落到了後金手裡,就成了攻破堅城最有力的幫手,大明相當於是用大把的錢,給後金製造並贈送了攻破自己城池最鋒利的武器。

嗯,不愧是後有凱申物流,前有袁大督師。

崇禎時期的鬆錦之戰,錦州被圍困,明朝不得不讓洪承疇帶着全部家當:高達十三萬的大軍去援助錦州,結果被後金圍城打援,錦州的圍沒有解不說,這十多萬最後的機動兵力、野戰集羣,居然自己就被圍困在了松山。

在鬆錦之戰的最後階段進攻塔山時,清和碩鄭親王濟爾哈郎、多羅貝勒多鐸,下令清軍在塔山城西列紅夷炮。四月初八日,用紅夷炮猛轟城垣,次日城牆被轟開20餘丈,清軍步騎兵一擁而入,全殲城內三營明軍7000餘人。四月二十一日黎明,清軍又以紅夷炮轟擊杏山城,毀城牆25丈,明軍開城投降。

所以你看,事實證明,重型火炮幹這些事,就是這麼不靠譜,所謂大炮打蚊子,不外如此。

因此高務實一貫堅持認爲,明朝和北方的騎兵作戰,最需要的武器不是笨重不堪、運輸困難的紅夷大炮,而是地雷、手榴彈、射速快殺傷面積大的各種類型的步兵用火槍、還有極具大明特色的單級多發火箭以及各種靈活機動的輕型火炮。

這些火器本來一直是明朝火器的長項,有一些甚至遙遙領先於同期的西方。如果明朝在財力有限的情況,最大限度利用好這些本土火器的威力,不斷改進革新,那對於後金來說,纔是最大的威脅。

就算先不提高務實孜孜以求的先進火槍,光是把地雷、擊賊神機石榴炮(手榴彈)、各種火焰噴筒進一步改良,加大威力和使用的方便程度,大規模裝備部隊,加強邊境防禦,加強單兵作戰能力,就足夠讓後金騎兵吃不了兜着走,可比重型火炮要實用得多了。

毛文龍在條件艱苦、器械簡陋的情況下,光是一條善於利用地雷,就已經給後金造成重大殺傷,讓其叫苦連天了。如果這一類型武器全面強化、廣泛使用,可想而知後金根本沒有什麼機會蹦躂。

歷史上戚繼光裝備給戚家軍最多的火炮是什麼?虎蹲炮,那就是一種輕型火炮,可不是紅夷大炮那樣的重型火炮。

所以說,只有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貪大求猛,那是海軍火炮的指導思想,陸軍怎能照抄這份作業?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高務實的發展火炮的第二階段了:陸軍重炮和海軍重炮。

重炮這種東西,高務實當然不是說就不發展了,而是要在輕型火炮足以在至少大東亞範圍(也可以叫大中華勢力圈)內形成碾壓式優勢之後,才作爲主要發展方向。

而且即便如此,高務實的重炮發展計劃也沒有給陸軍重炮分配太重的份額,因爲沒有多少這方面的需求——他想不出在大中華勢力圈範圍內有什麼堅城要塞是紅夷大炮拿不下的,何況還是大明改進後的紅夷大炮。

重炮在他的規劃中,主要配屬只有兩個方向:

一是海軍艦載重炮,這是海軍發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再過些年,西方殖民者就會掀起東方殖民狂潮,那時候雙方海軍一旦接戰,比的不僅僅是船隻、海員、指揮官,更是比重炮威力和效能,因此海軍艦載重炮的發展必須跟上,萬萬不能落後,否則要吃大虧。

二是海防要塞重炮,這是海防發展的關鍵武器之一。歷史上旅順軍港爲什麼被一些軍迷譽爲天然的海軍“神港”?原因就是旅順口老虎尾那個地形優勢實在太大了,在老虎尾和黃金山構築起要塞炮之後,東西兩側的要塞炮火力能夠完全封鎖旅順軍港的進出,即便自家艦隊處於劣勢不能出港作戰,但只要封鎖老虎尾兩側,外海的敵艦就只能傻眼,望港興嘆而已。

歷史上日軍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尤其是日俄戰爭時期,在俄軍自己倒黴加抽風的前提下,日軍圍繞一個外援斷絕的旅順軍港,竟然打了將近一整年。

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塞炮陣地。

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216章 準備第101章 定調子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