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

高才對範家的判斷十分準確,在收到新鄭高家有意收購範家鐵礦的消息後,範家毫不猶豫地派出了族中最有出息的子弟範守己,於得知消息的次日出發,直奔新鄭詳談。

範守己,字介儒,洧川固賢人,嘉靖二十三年生人,隆慶四年舉人,時年二十六歲,不算早,但也不算特別晚,只是在此之前,他參加鄉試已經失利三次了。

範守己此次前來,當然不只是因爲要談生意——他們範家目前當家的是範守己的長兄範守節,生意上的事情都是範守節做主。而範守己平時其實是隻負責讀書考試,爭取做官的。

這些都是高才告訴高務實的,由此可以看出,範守己此來新鄭,談生意絕非主要原因。

那還能是什麼原因呢?自然是和高家交好。高務實“小閣老”的外號或許還沒有傳到河南來,但他去年被高拱帶去京師,放在身邊悉心調教,現在更成了不足十歲的太子伴讀,僅僅這兩條,就足以讓有心人感受到高拱的意圖了。

當權的宦官都是因爲跟皇帝關係親密,而當權的文官稍微複雜一點,但也少不了皇帝的支持。太子,國之儲君也,高務實不足十歲就已經長期陪伴在太子身邊了,一旦他將來金榜題名,待到太子繼位,其前途根本無須懷疑。

範家好歹也是一地豪強,這點眼光豈能沒有?而豪強想要升格爲世家,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有族中子弟出仕爲官,所以範守己此來,名爲商談鐵礦歸屬,實則打着鄉黨的名號過來看看有沒有機會能依附高家。

不過,要不要接受範家的依附,高務實卻覺得還有待觀察。

其實,高務實從高才處回到高老莊時,就仔細回憶了一下跟範守己有關的信息,但想來想去也只記起一點皮毛:此人在原先的歷史上,曾主持過不止一屆江南鄉試,也做過兵部侍郎,最後總理欽天監。另外,他在欽天監任上似乎改良過歷法。應該說,此人應該是個有能力的官員。

但高務實對範守己印象最深的一點,卻是此人在歷史上似乎是張居正的鐵桿反對者,尤其是對張居正的土地政策,範守己極力反對。

高務實眼下還不知道範守己反對的原因,換句話說,他不知道範守己是反對張居正清丈田畝,還是反對張居正不加區分的在全國範圍強行推進一條鞭法。

如果他是反對清丈田畝,那麼高務實自認將來跟範守己一定會不合,因爲高務實深知隱田的危害;但如果他只是反對不加區分的推進一條鞭法,那倒是跟自己有點志同道合的意思。

根據高務實前世的經驗,“全國一刀切”的政策,不敢說一定是不好的政策,但一定不會是最好的政策,因爲全國那麼大,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都不盡相同,哪有那麼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策?

別的不說,至少歷史已經證明,一條鞭法在江南行之有效,而在陝西強行推廣,就最終搞出了闖王。

大明江南之富庶,離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也只差臨門一腳,一條鞭法全面取消實物稅而只徵銀,對江南地區而言,是極其適合其社會生產力的制度,當然是好政策。

然而陝西貧瘠,萬曆早期天災還不算特別嚴重的時候,勉勉強強還能堅持,等到萬曆末年甚至再往後的幾十年,天災一年勝似一年,老百姓連實物稅都交不起了,朝廷還讓他們交銀子,使得這些老百姓還要被官府和地方豪強從折銀換銀的過程中再剝削一大筆,這麼幹要是還不搞得官逼民反,那簡直沒天理了。

所以高務實一直認爲,對張居正的改革要分開來看,有一部分是可行的,尤其是繼承自高拱的那一部分政策。那些政策大多屬於溫和改良,雖然咋一看效果不猛,但只要堅持執行下去,就像給一個久病的虛弱之人吃固本培元的藥物,雖然不是藥到病除、立竿見影,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虛弱病人的精氣神都能慢慢恢復。

但張居正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把明明需要用慢藥的病,幾劑猛藥砸下去,那結果肯定只能是虛不受補了。

風調雨順的年景,大明靠着兩百年正統的餘威還能硬抗,甚至有迴光返照式的表現,可是一旦風雲驟變,天災四起之下,這個看似堅強的身體就一下子垮掉了。

究其原因,高務實總覺得張居正可能是不肯讓高拱專美於前,一心一意要超過高拱的改革、高拱的政績。

畢竟,根據大量這個時代的記載,時人都特別喜歡拿高拱和張居正對比。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居正心裡要說沒有爭勝之心,幾乎不可能。但高拱是被他用陰謀鬥倒的人,他作爲政治鬥爭的勝利者,又怎能甘心在政績上輸給高拱?

這是急了啊!

可是張居正可能忘了,治大國若烹小鮮。

烹小鮮這種事,你用力太猛它就得爛,你火力太猛它就得糊啊!

因此高務實一貫不主張在隆萬這種時期下猛藥,他認爲此時的改革只能溫和進補,爭取花個三五十年的時間逐步改善大明的“體質”,使其恢復生機。這個思路就和當年紅朝太宗要求放下爭論抓經濟的道理相通。

經濟就好比一個人的身體底子,同樣面對突然的天氣變化,身體底子好的人可以毫不在乎,因爲他免疫力強大,根本不會因此生病。可另一個身體底子虛弱的人,就有可能因此感冒,感冒就可能發燒,發燒就可能得併發症,併發症得多了沒準就直接一命嗚呼。

差別就是這麼巨大。

歷史上的大明,小冰河期的天災就類似於變天轉涼,如果大明身體底子好,其實有很多的解決辦法,奈何大明此時的身體底子已經很差了,又經過張居正那幾劑不合時宜的猛藥,搞得不僅身體虛弱的本質沒能加強多少,反而還透支了不少元氣,所以結果就註定了:一環接一環的併發症發作,最後只能病入膏肓藥石無醫。

除非現在已經是崇禎年間,面對的局面是遼東全丟,連北京城都時不時被人兵臨城下,甚至乾脆就是南明那種情況,只剩半壁江山苟延殘喘,統治岌岌可危,那才能考慮一劑猛藥下去,乾脆以毒攻毒、背水一戰,說不定就否極泰來、脫胎換骨成功了。

所以說到底,範守己這個人,將來是敵是友,高務實還需要觀察一下。

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98章 回柳州!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56章 棘手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209章 加銜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217章 臺灣島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235章 臨別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