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

既然有機會一舉剷除北逃漠南的白蓮餘孽,這件大事就算最終敲定下來了,在場諸位重臣沒有哪一個跳出來說“白蓮餘孽不足爲懼”之類的蠢話——這點政治覺悟都沒有的話,不如趁早主動請辭。

散會之後,高務實悄悄挨近高拱,先是爲自己未經請示而“自作主張”向三伯道歉,高拱略微沉默了一下,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你與尋常孩童不同,但是這種大事,今後一定要先知會我一聲,不要再搞這種突然襲擊。”他朝周圍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你要知道,我們伯侄二人,眼下可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呢。”

高務實連連應諾,表示自己明白錯了,然後話風一轉,道:“三伯,今日內閣欲呈給太子殿下的疏文可曾選定?若是沒有的話,能不能把王鑑川公的奏疏調來一用?”

高拱頓時面色嚴肅起來,盯着高務實問道:“你待如何?又有什麼鬼主意了?”

高務實幹咳一聲,假裝支支吾吾地模樣,道:“這個……侄兒想……想說動太子殿下爲我請一道旨意,讓我往敗胡堡那邊走一趟。”

高拱大吃了一驚,瞪着他問道:“你要去敗胡堡?做什麼?去見把漢那吉?”

“不只是去見把漢那吉……”高務實解釋道:“三伯,我料這次把漢那吉請降事件一定還有後續,有可能讓我們大明獲得一個穩定北疆的好機會。”

高拱猛然正視起來,想了想,道:“你跟我去內閣,到我值房一談。”

“啊?是,三伯。”

由不得高務實不吃驚,畢竟這還是他們兩個都在皇宮內“上班”的人,第一次在高拱的內閣值房見面——高拱平時還是比較注意影響的,並不會像當年嚴嵩與嚴世藩那樣公私不分。

好在今天出了高務實搶話事件,別人見高拱一臉面無表情地把高務實帶去內閣值房,只當他是要去教訓侄兒了,所以偷笑者有之、暗爽者有之,就是沒人聯想到是高務實又出了其他的幺蛾子,更沒有人覺得高拱這是公私不分——畢竟某些人心裡的想法是:給我把那小子狠狠的罵!

待伯侄二人到了內閣值房,高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高務實沒得到批准,只好站着。

高拱喝了口茶,才問道:“你方纔說,把漢那吉請降這件事,有可能給我大明一個穩定北疆的好機會……是何道理?”

高務實早有準備,不答反問道:“三伯,侄兒想先問一句:您怎麼看俺答這些年頻繁襲擾大明一事?我是說,您覺得俺答爲什麼要這麼做?他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換做其他一些讀書讀傻了的官員聽到這話,回答恐怕無非是這麼幾條:

俺答狼子野心,想要侵略中原,恢復大元;俺答利慾薰心,羨慕中國富庶,以掠奪爲樂;俺答侵略成性,不打仗渾身不舒服……

但高拱的回答就不同了,他輕哼一聲,道:“你莫不是以爲三伯是個書呆子,這其中的道理還不如你看得明白?”

他斜睨了高務實一眼,淡淡地道:“俺答之南侵,說到底,無非是困於生計。”他冷笑一聲:“否則,爲何他每次興兵,幾乎都是發生在我大明拒絕其通貢之後?”

高拱的身子往太師椅的靠背上輕輕一靠,悠然道:“北虜遣使求貢,不過貪求賞齎與互市之利耳,而邊臣倉卒不知所策,廟堂當事之臣憚於主計,直卻其請,斬使絕之。以致黠虜怨憤,自此擁衆大舉入犯,或在山西,或在薊鎮,或直抵京畿,三十餘年迄無寧日。遂使邊境之民肝腦塗地,父子夫妻不能相保,膏腴之地棄而不耕,屯田荒蕪,鹽法阻壞不止,邊方之臣重苦莫支,而帑儲竭於供億,士馬疲於調遣,中原亦且敞矣。此則往歲失計之明驗也。”

這番話說得有點重,因爲這等於是說“朝廷以往的政策嚴重失誤”,而且失誤的主要原因在於“憚於主計”,也就是說高拱認爲錯在嘉靖!【無風注:這番話是歷史上高拱的原話,並非作者杜撰。】

話雖然很重,但高務實知道,這番話絕對稱得上一針見血。

因爲俺答興起後,這位草原雄主除了有“雄黠喜兵”的一面外,還有與其他蒙古貴族不同的一面,那就是他清醒地認識到要保持自已的強大,就必須有充足的物質保證,就需要與明廷維持通貢互市關係。

因此,他多次主動地嚮明廷提出通貢的要求。嘉靖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多次求貢,均被明廷拒絕。

特別是嘉靖二十六年,俺答在明廷已兩次殺了他的使者的情況下,仍嚮明廷“清甌脫耕具及犁耬種子,因歸耕”,還諭令部下,“若等過塞上,敢犯塞上秋毫者,聽若等奪其穹廬及馬牛羊”。同時,他也一再聲言,如不允貢就率騎南犯。

顯然,用這種威脅的辦法向以“天朝”自居的明廷求貢,是難以達到目的的。於是每當求貢被拒絕,俺答就大舉入犯,每次都使長城沿線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損失。

所以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俺答求貢不允就大舉內犯,應該說主要責任還是在明廷方面。明廷頑固地拒絕通貢,甚至動輒斬殺俺答派出求貢的使者,偏偏又無力制止俺答的攻掠,這纔是造成雙方長期衝突的主要原因。

既然高拱是早已看出問題所在的,那高務實就放心多了,當下便笑了起來,說道:“三伯,侄兒以爲,按照俺答歷來的習慣,以及這幾年漠南的情況,俺答這一次一定又會提出求貢!”

高拱心中一動,但並不着急回答,反而問道:“漠南這幾年的情況?什麼情況?”

“遭災啊!”高務實有些詫異,心說這些情況很明顯啊,曹淦在給我的彙報裡都提了好幾次了,說要不是漠南近幾年來連年遭災,他也不可能從漠南搞到那麼多馬。

但他見高拱似乎真不知情,只好把情況解釋了一番。

高拱這才知道爲何俺答今年一年來居然連續兩次南侵,原來根子在這裡?

“啪!”他一拍桌子,怒道:“錦衣衛和東廠到底是幹什麼吃的,這麼重要的情報一點都沒有彙報上來,盡彙報些沒用的東西!什麼俺答又調動了多少兵力去哪裡打獵,又娶了一房妾侍之類,我知道這些有什麼用,派人暗殺他嗎!”

怒氣發完之後,他才靜下心來思考高務實方纔的話,沉吟片刻,才道:“你的意思是說,你想就近主導……或者說引導這次與俺答的通貢之事?”

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101章 定調子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225章 三策(中)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225章 三策(中)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40章 瞭解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44章 內因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12章 東返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229章 指點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9章 關係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98章 回柳州!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00章 胡鬧!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235章 臨別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