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

高拱提到邊軍要加強軍備,這一條當然是高務實十分關注的,畢竟他的規劃中有一些軍工產業,而且主要集中在火器類,只是眼下礙於眼下的一些情況,尚不能隨便開工,更不能胡亂推出。

Wωω▪тTk an▪℃ O

這裡頭至少面臨三個主要的問題:

一是大明的軍工生產製度,無論京營還是邊軍,其軍工生產,尤其是盔甲、火器這一類,都是朝廷的產業,也就是所謂官營。

大明的官營產業大體分如下幾類:工部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內務府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戶部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都司衛所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地方官府領導下的官營手工業。

而這其中,軍工類產業有不少都是雙重或多重領導,也有一些屬於交叉領導,比如工部有負責軍工生產的,內務府也有負責軍工生產的,都司衛所更有負責軍工生產的,甚至某些地方官府自己也能開辦軍工生產。而兵部方面又可以對這些軍工生產下達指令,譬如提出質量或者數量要求等等。

但不管怎麼說,軍工類產業極少有個人開辦的,火器類更是被朝廷把控得最爲嚴實。【無風注:本書前文有提到過大明不禁止民間擁有弓弩、刀劍等冷兵器,但嚴禁制造和擁有旗幟、盔甲、火器等類。】

高務實對於旗幟、盔甲這一類產品沒什麼興趣,哪怕冷兵器時代的盔甲製造其實算得上一門“高技術產業”,他也毫無興趣。

在他看來,冷兵器這一塊的業務,不需要他給大明幫什麼忙,頂破天就是改進一下冶鐵鍊鋼的方法,在合適的位置建幾個鋼鐵廠,給大明提供一些更好的鋼鐵就足夠了。

他要涉足並且要深入影響的,除了火器沒有其他。

但是話說回來,光是給官營產業提供一些新式技術,在高務實看來,一是效果未必足夠,因爲大明的生產體系本身有問題,無法保質保量完成所需;二是高務實覺得不划算——高務實這廝從來就不是什麼聖人,讓他毫不謀私、一心爲公那是天荒夜談。他覺得軍工生產這一塊的油水與其讓那些腐化得一塌糊塗的廢物部門拿去損公肥私,還不如自己來賺這個利潤,最起碼他賺錢的同時還能做到保質保量,實在是公私兩便。

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原因在於,他有另外的計劃需要手頭有軍工生產能力支撐,否則將來自己就算真能代替歷史上的張居正改革並取得成功,自己和追隨者的下場也很難預料……擅於謀國,拙於謀身這種光輝燦爛的人生,高務實可不打算擁有。

不過此時還輪不到高務實展開遐思,高拱已經繼續說了下去:“待異日我大明真正兵強馬壯時,或羈縻,或興師,則進退自如,這纔是長遠之計。因此,即便通貢成功,我等也絕不能就此止步不前,滿足於眼前,喪失憂患意識,不思進取。”

高拱道:“我會要求邊臣大破常格,着實整頓,並請陛下特派有才望之臣或敢於直言的科道官前往邊防視察督促,要見錢糧比上年積下若干,險隘比上年增修若干,兵馬比上年添補若干,器械比上年整造若干,其他屯田鹽法以及諸事俱比上年拓廣若干等等,不能讓他們如往昔一般,空口白話就從中樞拿錢——要錢可以,你得拿出實效來!”

高務實聽了,心裡就很欣慰,暗想高拱不愧是實學宗師,他剛纔提到的請皇帝特遣官員視察的內容,也正是邊官務必“實心修舉”的事情,要求很具體,很直觀,可量化,因而也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如果按照他說的這樣辦理,那麼邊臣的作爲與不作爲,成績好壞也就便於考覈了,督促責成也有據可依。

最後,高拱又道:“另外,還得重新制定邊臣獎懲制度,整頓有成效者,要與殺敵同功;整頓無成效或者任內邊境防備惡化,則要以‘失機’論處。”

高務實聽完之後,發現自己幾乎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只好先表示贊同,然後把話題轉回自己關心的方面,道:“既然三伯您也打算請陛下派人多去邊疆巡視,以便中樞更加了解邊境防務的真實情況,這一次何不就從侄兒開始?”

“你?”高拱搖了搖頭:“你去不行。”

高務實難得地有些着急,追問道:“我怎麼就不行了?”

“我倒不是說你去救幹不了這些事。”高拱笑了笑:“可是,你以什麼身份去呢?以什麼名義去呢?”

他不等高務實回答,就自己繼續說了下去:“你在官面上的身份,不過是太子伴讀,但太子只是儲君,本身就沒有干預政務的權力,你是他的伴讀,你不好好在宮裡陪他讀書,反而跑去邊鎮晃悠,你猜猜那些言官們會說什麼?”

“而因爲同樣的原因,所以你也找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名義來,讓你光明正大的去邊鎮插手此事。”高拱說到這裡,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家這早慧得不像話的侄兒,緩緩地道:“所以你多半隻能以私人身份前往邊鎮,而且你可能覺得你的私人身份更適合處理這次事情,是嗎?”

高務實心頭一凜,但他不敢在這種時候支支吾吾、和三伯打馬虎眼,只能老老實實道:“三伯所料甚是……”

高拱輕哼一聲,瞪着眼橫了他一下,道:“你的私人身份是好用——你是我高拱的侄兒,是張鳳磐的外甥,到了宣、大,王崇古、吳兌等人看在我和你大舅的面子上,總會關照着你一些,你的一些話,他們也可能會當做我和你大舅的意思來解讀……這樣一來,你就好從中發力,把事情往你想看見的方面引導了,是麼?”

高務實張了張嘴,沒敢直接應下來。高拱則再次冷哼一聲,問道:“我還是那句話,你以爲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此一來,那些科道官們會怎麼說?你又想過沒有,趙貞吉這個管着都察院的閣老會怎麼說?”

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30章 立威(上)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95章 破虜(上)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221章 抵京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055章 缺朝第199章 傳教士?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251章 取勃固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