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

高務實這番話,算是把道理說得夠明白了,高拱聽了也覺得好像是這麼個理,只是……

這事情畢竟太大呀!這可是事關大明整個軍工體系的調整,這要是一旦調整下去,得影響多少人的利益?

是,我高拱爲了大明不懼一死,可要是這件事辦不下來我就死了,那豈不白死了?

得首先能確保事情能辦成才行。這樣的話,就算是要死,我也才能死而無憾!

但高拱轉念一想,又想到兩個大難題,當下開口問道:“且不說這件事可行不可行,我先有一問:誰肯做這筆買賣?”他盯着高務實的眼睛,道:“有這般財力的人,定然也不會是個草包,他們難道就看不出來,去做這件事要得罪多少人?”

好問題,高務實心中評價了一句。

他深吸一口氣:“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三伯,只要能爲重整大明軍備盡一份心力,此事侄兒敢做!”

高拱震了一震,盯着侄兒的眼睛:“你敢做?”

“是的,三伯,我敢!”高務實面色平靜,但語氣堅定的回答道。

“你現在已經被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了,那些人就希望你犯錯、就等着你犯錯,這種時候你還要捲進這麼一件事裡去?”高拱嘆了口氣,道:“我此前就和你說過,你博學早慧、年少得意,最不要去學的就是楊升庵……你以爲楊升庵當年之失就只是因爲‘大禮議’?你要知道,以他的性子,沒有大禮議,也會在其他事情上出問題。你現在也是這般……你已經在你這個年紀做到了最好,爲何還偏偏不肯藏鋒養晦?”

以高拱的性子而言,這番話能說出來,那是真的動了真情,高務實雖然厚黑了些,也不能完全無感,但世人誰知他厚黑的表象之下,有着穿越者獨有的那種使命感?

這大明如果還能挽救,這個人只可能是我!

我若不作爲,大明必亡!

“是非全爲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三伯,你說的道理侄兒都懂。”高務實誠懇地道:“侄兒有幾樣東西要給三伯看,待三伯看後,自然知道侄兒爲何非要把這是非攬到自己身上——因爲這件事,侄兒自問是天下間最能給於大明幫助的人。”

錯非是對自家侄兒有着足夠的瞭解,否則高拱勢必直接叫人把這口出狂言的小兒輩叉出去了事,眼不見心不煩。

但這半年來發生了太多的事,高拱心底裡已經很少把高務實當做尋常小孩看待,即便聽了他這麼大言不慚的話,也只是沉聲問了一句:“東西何在?”

高務實從懷裡摸出兩封信,一言不發地遞給高拱。

高拱也一聲不吭地接過信來,只看了一眼,眼皮子就猛然一跳,擡頭問道:“你和戚南塘有私交?”

高務實面色坦然,答道:“算‘私交’,也不算‘私交’,三伯一看便知。”

那信上頂格寫的是“拜呈太子伴讀高先生務實親啓”,落款是“承恩沐義薊州戚繼光頓首”。

高拱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封平輩論交的信,因爲“頓首”其實並不一定就是屈居人下,這在大明的書函交往中只是客套話,不必理會,戚繼光自稱全名也只是謙遜而已,同樣無關緊要。但高拱對戚繼光給高務實的信居然用上“承恩沐義”四個字就很是疑惑了。

“承恩沐義”的意思,大致相當於“感謝您出於大義給於我幫助的恩情”,所以“承恩沐義”用在此處,意味着高務實給了戚繼光很大的幫助,而這封信則十有八九是一封感謝信。

這就很奇怪了,自家這侄兒雖說做了個太子伴讀,但手頭並無實權,平時似乎也沒有因爲太子“觀政”的緣故,敲着邊鼓給戚繼光說什麼好話——那戚繼光用“承恩沐義”是什麼意思?他戚某人好歹也是有着“儒將”名頭的,不可能把這個詞用錯。

懷着疑惑的心情,高拱抽出裡頭的信紙,他發現這封信很長,因爲信紙足足用了近十張。

高務實一言不發,看着高拱在那邊閱信,看着他的眉頭從深皺到挑眉,再繼續深皺,又再次展顏……隨着那封信,高拱的臉色足足變了七八次之多。

到最後,高拱看完信,卻沒有立刻說話,反而把信一放,自己閉上眼睛向後一靠,腦袋微微仰着,但眼珠子卻在閉着的眼瞼下不停地轉動,顯然心裡在快速盤算,或是天人交戰。

高務實心裡其實也有一些緊張,因爲這已經是他最後的砝碼了,如果這還不能說動高拱,那這件事至少在眼前就要暫時夭折。至於將來,自己若能掌權,當然還是可以繼續辦下去,可是浪費的時間就太多了——那要多少年呀!

伯侄二人都不知道究竟過了多久,高拱才睜開眼睛,長嘆了一聲,苦笑道:“老夫竟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天下才共一石,你高務實要獨佔八斗否?”

高務實沒說話,只是定定地看着眼前的高拱。

“若你不是我高拱的侄兒,這件事反而好辦……”高拱以手扶額,滿臉爲難:“戚元敬在信裡已經把你給他的東西試製得七七八八,而且表示效果極好,可是以我對你的瞭解,你肯定還有更好的想法沒有告訴他吧?”

“是……”高務實沒想到三伯對自己的黑心這麼瞭解,饒是他臉厚心黑,一時居然也有些郝然。

“我知道,你是覺得戚元敬畢竟是張太嶽的人,所以不敢給他最好的東西……”高拱斟酌着說道:“但其實你不必太擔心這個,太嶽此人雖然有些小心思,但總得來說,還是公心大於私心”。

高務實心道:那您可就算錯了,我不給戚繼光最好的東西,完全是因爲我要留着賺錢,而且張居正到底是公心大於私心,還是私心大於公心,我這個‘後來人’都不敢肯定的說,您老這麼肯定,難怪歷史上吃了大虧。

高拱見他不答,只當他非要在自己這裡聽到一句明確的話,苦笑着道:“若是出於私心,我實在不該讓你繼續這麼木秀於林下去,可是若出於公心……此事的確由你操辦最好。”

高務實面色一喜,正要宣誓保證,高拱已經一擺手道:“但是這件事具體怎麼操辦,還得想個妥善的辦法,我不可能貿貿然就讓你去做,否則天下人如何看我?”

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068章 幕後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217章 臺灣島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95章 破虜(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