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

劉綎莫名其妙捱了批,有些不知所措,高務實笑道:“其實也不怪子綬兄,國朝官制原本複雜,各級官吏轄區重疊的情況也的確不少,子綬兄畢竟還算不得正式爲將,只是在劉將軍軍中鍛鍊……是以對於這些事情不是太瞭解,原也尋常。”

劉顯這才放過劉綎,但劉綎愣是有些不明白,只是這會兒不敢問自己老爹了,轉而問高務實道:“高公子,要不你教我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高務實笑道:“子綬兄,你要知道,這貴州總兵官的全稱,現在可還得再加幾個字。”

“哦?”劉綎呆了一呆:“加幾個什麼字?現在是怎麼叫的了?”

“現在的全稱是:鎮守貴州等處總兵官提督麻陽等處地方。”高務實哈哈一笑道。

“哦……”劉綎拖長了這個“哦”字,但從臉上的神色看,仍然是一臉懵逼。

劉顯有些無奈地扶額嘆了口氣,一副“老子怎麼生了你這廢材”的神情。

高務實卻不計較,解釋道:“子綬兄應該知道,總兵官一職,原本是因軍事需要而臨時派遣鎮守一方的軍事長官,事畢還朝。後來,由於邊地有警或者地方民亂,朝廷遂對邊關多事地區或要地設置總兵官鎮守,久而久之,總兵官遂成爲一省或一地區的常設軍事長官。”

劉綎點了點頭:“這個我知道啊。”

高務實也不見怪,繼續道:“天順四年以前,貴州屬湖廣貴州總兵官,並未單獨設鎮。直至天順五年冬,貴州才專設總兵官,負責鎮守貴州,其總兵府駐貴州宣慰司城(即貴陽),下領參將兩員、守備三員。嘉靖三十年,貴州巡撫劉大直、巡按宿應麟認爲‘銅仁邊圉,實鎮筸諸夷出入之咽喉,思、石、辰、沅府、衛要隘之門戶’,上疏要求總兵官移鎮銅仁。嘉靖三十二年,總兵官加提督麻陽,節制鎮筸(今湖南鳳凰縣)、常德(今湖南常德市)、辰沅等地,總兵官(鎮守府)移駐銅仁府城。總兵府原爲撫苗道,在銅仁府治東北。是年,鎮守貴州兼提督平(越)、清浪等處地方總兵官石邦憲移鎮銅仁,加提督麻陽等處職銜,節制鎮筸參將,督調兩省漢、土官兵。總兵官除直轄鎮標(鎮標設中軍一名,有漢土官兵四千八百人)外,下有參將、守備數員分防各地。”

他說到此,笑了笑:“現在子綬兄知道,爲何湖廣巡撫可以舉薦貴州總兵了吧?”

劉綎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明白了,合着貴州原本是歸湖廣代管,現在單獨劃出來了,但是呢……這個貴州總兵官又兼管了湖廣的幾處地方軍務,所以湖廣巡撫舉薦貴州總兵官倒也並不算逾越。”

高務實微笑着點了點頭。

劉顯這時候卻微微蹙眉,略帶憂心地問道:“高公子,是不是魏國公那檔子事情不好辦?”

這話讓高務實愣了一愣,下意識反問道:“嗯?劉將軍何以有此一問?”

劉顯略有些尷尬地道:“這個……”

“劉將軍有話但請直言無妨。”高務實無所謂地擺擺手。

劉顯這才幹咳一聲,慢吞吞地道:“末將只是疑慮,自末將出川以來,所鎮皆爲富庶之地,眼下倭寇尚未完全蕩平,何以調回貴州這種地方去了?是不是魏國公在東南諸省勢力太大,兩位相爺也要考慮影響?”

這番話,他自己都覺得說得似乎有些重了,聽起來彷彿在懷疑高拱和張居正的權威一般,但高務實問得急,他畢竟是個武人,腦子裡一下想不出推脫的話,只好照實說了。

高務實聽完,卻是哈哈一笑,擺手道:“哪裡是這個原因?徐鵬舉那裡,他自己還一屁股麻煩呢,此時只怕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怎會有能力影響到對劉將軍你的任命?不瞞劉將軍說,你移鎮貴州,其實是我的主意。”

這下不僅劉顯驚得瞪大了眼睛,就連劉綎這種直腸子少年,也是一臉呆滯,想不通這個對自家父子有大恩的世家公子爲何這樣,把父親從肥得流油的南直隸調去貴州那種鳥不拉屎的山溝溝裡去。

高務實卻不慌不忙地問道:“將軍可是在心中腹誹,謂‘此兒害我’?”

劉顯大吃一驚,站起身來道:“末將豈敢?”

他剛纔就已經自稱了一次“末將”,但高務實未曾在意,這一次再自稱“末將”,高務實就沒法不注意到了——顯然,劉顯論官場品級比高務實高得多,但大明嘛……武官不值錢,而翰林院的文官,又是太子近臣,那就金貴異常了,哪怕高務實連個正經功名都沒有,可劉顯既然受了恩,自然嘴上要有所表示。

高務實也不點破,只是輕輕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才道:“劉將軍請坐,此事我自然有我的道理。”

“哦……”劉顯應聲坐下,但還是忍不住問道:“不知可否見告?”

高務實假意做出爲難的模樣,想了一想,才沉吟着道:“倒是可以提前告知賢父子,但是……”

“高公子放心,我父子二人但凡泄露半句,必然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劉顯忙道。

高務實擺了擺手,也不知是示意他不用發誓,還是表示沒那麼嚴重,然後便道:“武將不同於文臣,這其中的道理,劉將軍你應該是明白的:文臣越近中樞,則遷轉越快;武將越處戰地,則立功越多……”

他這麼一說,劉顯馬上明白過來,眼前一亮:“公子的意思是,貴州要打仗了?而且……要打大仗?”

誰知道高務實這下忽然正了正臉色,一本正經地道:“我什麼都沒說。”

劉綎在一邊聽得一呆,劉顯卻馬上附和:“是是是,末將年紀大了,近來越發覺得有些耳背,總是聽不清話,聽不清話……”

劉綎見父親這麼說,直接白眼一翻,心道:您老聽風辨音的本事比我這十幾歲的少年郎還強,耳背?這他娘是怎麼好意思說的!

但高務實卻不再繼續談這個問題了,只是道:“朝廷方面,估計要不了幾日就會有結果下來,劉將軍、子綬兄,我這幾日可能會很忙,到時候只怕未必能抽出時間相送……”

“無妨無妨,高公子太客氣了。”劉顯哈哈笑道:“高公子開我大明先河,八歲爲翰林官,陪侍太子,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待會晚宴,就算公子年幼,末將也一定要爲此敬你一杯!”

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277章 逆轉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108章 隱情(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057章 財迷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27章 倒潘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99章 傳教士?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84章 變色龍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215章 大燈泡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213章 交心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