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

趙記茶樓,乙字雅閣。

因爲高務實來得早了些,尚不到飯點,因此劉顯、劉綎父子做東,先來這裡陪着高務實喝茶。

其實說實話,喝茶談事比飯桌上談事更符合高務實的喜好,畢竟他雖然仗着年幼可以不喝酒,但劉顯父子這種武將,上桌不喝酒基本不可能,而喝了酒之後,高務實就怕有些事情即使交待了也未必能讓他們上心。

高務實笑吟吟地道:“劉將軍的事情,基本辦得差不多了,朝廷已經責成南京都察院調查此前徐鵬舉誣告的事情,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水落石出,還劉將軍一個清白。”

“多謝高公子。”劉顯舉起茶杯:“劉某無以爲報,以茶代酒謝過高公子恩義。”劉綎也同樣舉杯。

高務實倒也不謙虛,端起茶杯向他二人示意了一下,小飲一口,道:“另外,要等南京方面走完流程畢竟浪費時間,因此我三伯與張閣老商議之後,已經請新任湖廣巡撫古岱宗代上了一道薦疏,舉薦劉將軍移鎮貴州。”

“古岱宗?可是浙江巡撫谷中虛、穀子聲?”劉顯愣了一愣,問道。

高務實點了點頭。

劉顯馬上笑了起來:“原來是穀子聲,當初我在浙江與他打過交道,他管糧草兵備的本事不差。”

高務實嘴角抽了抽,暗想:谷中虛在這方面的本事,應該不止一個“不差”的評價吧?他跟戚繼光當年搭檔得可也不錯。

一提跟戚繼光搭檔默契,讀者諸君大概就能猜到了:谷中虛跟張居正、譚綸關係不錯,尤其是譚綸,兩人乃是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金榜的同年,只不過譚綸是二甲,而谷中虛運氣差點,只拿到三甲。

不過,諸位讀者可莫要小看這位三甲進士——因爲他拿到三甲進士的時候,年僅十九歲!可見,明朝愛出神童的確不是說着玩的。

谷中虛,字子聲,別號岱宗,海豐縣城南門裡人。谷中虛幼年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七歲時就能夠寫文章;十二歲參加縣考,得案首;十八歲中舉人,十九歲中進士,可謂少年得志、大器早成。據說,因爲家庭貧困,谷中虛年少時便珍惜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非常用功,手不釋卷,常常讀書至子夜時分,實在睏倦了,就盤腿打坐休息一會兒。

當時縣裡有一位叫楊天寵的富翁,很欣賞谷中虛的才能,對他的前途十分看好,於是,楊天寵把自己的愛女嫁給谷中虛爲妻,並專門把谷中虛請到自己的家塾裡學習。在每次的秀才歲考、科考中,谷中虛皆名列前茅。

至於後來他與戚繼光的關係,當然肯定是與平倭有關。

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屢犯東南沿海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朝廷下詔調時任山東都指揮僉事的戚繼光任浙江都司僉書,次年升任參將,鎮守寧(波)、紹(興)、臺(州)三郡,備倭浙江。此時,谷中虛已任浙江按察使,兩位山東老鄉於是便有了共事的機會。

谷中虛不同於某些文官,他自認文官負責糧餉和軍備理所應當,而軍務則該以武臣爲主,非萬不得已不該干涉。

由於公務之便,谷中虛多次至戚繼光軍營探望,並與戚繼光就一些軍事部署、剿除方略等事促膝探討。其時,谷中虛對江浙一帶風土民情更爲熟悉,當戚繼光爲兵力不足之事傷透腦筋之時,谷中虛精闢地指出義烏等地民風彪悍,或能組成一支強力的軍隊。

嘉靖三十八年,戚繼光在谷中虛的鼎力支持下,從浙江金華、義烏等地招募民衆近四千人,採用營、官、哨、隊四級編制方法編成新型軍隊。隊是基本戰鬥單位,隊員按年齡、體能分別配備不同的兵器,作戰時,全隊隊員各用其所長,配合作戰,攻守兼備,進退靈活,這種戰鬥隊形能分能合,人稱“鴛鴦陣”。經過戚繼光的嚴格訓練,這隻新軍隊伍很快成爲軍事勁旅,人稱“戚家軍”。

所以這麼算起來,谷中虛幾乎也可以算是這隻軍隊的構建者之一,而戚繼光也對當初谷中虛的支持頗爲感激。

當然,這裡面有一個的身影很重要,就是譚綸。當時的譚綸,地位一直略高於谷中虛,因此,谷中虛歷來被看做是譚綸一派,不過事實上他們只能算盟友。

隆慶元年,谷中虛被任命爲浙江巡撫。浙江省寧波鎮海,塘控扼海門、屏障東浙,地理位置更是險要。谷中虛稱之爲“斯浙東之保障、蓋猶之西陵虎牢也……”,後人又譽爲“東南屏翰無雙地,萬里海疆第一關”。故谷中虛在此嚴兵駐守,構築堅壘,以抗倭寇。

爲防止倭寇侵犯鎮海,谷中虛事先摸清倭寇活動規律,嚴格訓練兵士,整頓防守,並親自趕赴海疆,整飭武器裝備,創設外洋水兵,增派戰艦巡邏海域,使倭寇無隙可乘,沿海民衆賴以安居,谷中虛在此事上實有大功。

谷中虛在浙江年久,且作爲浙江巡撫三年考滿,這次正巧調任湖廣,因此高務實之前悄悄給高拱出了個主意,讓張居正出面,請譚綸代爲轉告谷中虛,希望谷中虛上疏推薦劉顯去貴州——嗯,這個關係看起來有點亂,但大明的體系和派系關係就是這麼複雜。讓高拱和張居正直接舉薦劉顯,完全沒有必要——區區一個總兵,而且是內地總兵,實在輪不到這兩位大佬親自跳出來,譚綸身爲薊遼總督,舉薦一個內地總兵也沒有名義,所以才拐彎抹角地找谷中虛。

但劉綎這時候卻有些不理解地提了個問題:“高公子,你方纔說,這位谷中丞剛從浙江巡撫調任湖廣巡撫……他既然是湖廣巡撫,怎麼越境舉薦起貴州總兵來了,就不怕越權麼?”

高務實還沒有答話,劉顯已經瞪了他一眼:“我叫你平時不要只知道練武,就是不肯聽,現在又給爲父出醜賣乖!幸好高公子不是外人,否則你看老子打不打你!”

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84章 變色龍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135章 密奏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47章 有詔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30章 立威(中)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264章 出宮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08章 隱情(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29章 複雜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295章 成婚嘍!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231章 會館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