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

車回高大學士府,高陌小心翼翼地把高務實叫醒,半夢半醒的高務實回到府中後院,就往自己的小院走去。剛進院門,便看見賞月迎了過來,手裡拿着幾封書信,笑吟吟地道:“大少爺,新鄭來信了。”

高務實畢竟是小孩子身體,此時本來有些睏倦,但還是強打精神,點了點頭道:“送到我書房來。”然後便直接朝書房走去,才走兩步,又停下腳步,補充了一句道:“另外再泡一杯濃茶。”

賞月見他不願多說話,不敢多問,應了一聲便趕緊跟了過去。

待進了書房,高務實自己拿起書信看了起來,賞月則去泡茶,聽琴卻不在院子裡,想是有別的事去了。

書信第一封是母親張氏寫的,除了各種例行叮囑之外,主要就是告訴高務實說他要找來京師的幾個人,新鄭那邊的都已經搞定了,書信出發的時候他們也已經在開始收拾隨身細軟和物什,預計會比書信晚個五六天抵京。

另外就是誇兒子做的香皂是個好東西,問他有沒有計劃多造一些拿去賣,如果拿出去賣,利潤應該不錯。甚至張氏還表示,如果兒子覺得高家不適合摻和這些商賈之事,她可以找她三哥——也就是高務實的三舅張四教——去借一些人來負責打理。

高務實看了有些哭笑不得,心說我這便宜老媽不愧是蒲州張氏出身,看了香皂第一件事就是想到這東西能賺錢,可不比朱翊鈞看了只記得這玩意能兌水吹泡泡……

不過,這件事交給老媽可不行,因爲現在交給老媽的話,相當於就交給了張家,畢竟老媽自己手裡頭也沒有多少商業人才可用,必須找三舅去借。

三舅跟老媽關係親近這一點高務實倒是很清楚,他倒是不太可能會坑自己親妹妹,但高務實並沒有打算現在就把自己的商業帝國雛形與張家如此緊密的綁在一起。這並不是因爲不信任舅舅家,而是因爲自己現在還太弱,如果雙方結合在一起的話,必然是張強高弱——這不符合高務實的心思,更不符合他打造自己商業版圖的初衷。

如果高務實只是想賺錢、賺大錢,那麼現在就跟張家合作,無疑是很好的事:京城這邊自己已經在開始運作,今天拜見李貴妃之後,香皂御貢這個計劃算是完成了大半,只差皇帝那裡最後點頭,而皇帝不可能不點頭——高務實開出的價碼,是每年免費供應香皂一萬塊給皇宮,具體款式的比例由皇宮決定。

這些香皂的報價,當然是按照之前就想好的每塊一兩銀子計算價值的。以隆慶的風格,一萬兩銀子能直接省下來,爲啥不要?傻子纔不要!

再說高務實要求的條件又簡單,就是皇帝允許高務實將這批香皂分男女所用,稱爲“御貢·至尊”和“御貢·國色”,且今後皇宮所用的香皂都由高務實獨家御貢。同時高務實保證,最好的香皂會拿來進貢,只有次一級或者更次的產品,纔會拿去售賣,且絕對不會使用“御貢·至尊”和“御貢·國色”字樣。

利益、面子全都得了的皇帝,怎麼可能不答應?況且這東西本身就個獨家產品,他高務實不供應,朕找誰弄去?

這年頭的商人不是不精明,商業思維也不是不細緻,只是畢竟還處在農耕文明時代,大夥兒還沒有怎麼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更沒有意識到“代言人”的重要性。

而高務實作爲穿越者就不同了,這兩個東西的重要性他是認識得很清楚的,在大明這樣的一個“封建王朝”,最強大的品牌就是“皇帝”,最霸氣的代言人當然也同樣是“皇帝”。

皇帝都用,皇帝都說好……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趕緊買啊!

所以他對香皂生意的前途——或者說錢途——是很看好的,只要把這筆生意做起來,推廣開,不敢說就頂得上張家長蘆鹽場的買賣了,但至少也能名動天下,讓張家不敢小覷,屆時再談聯盟也不遲。

高務實便隨意回了封信,說這件事自己另有設想,請母親大人不必多慮,然後感謝她爲自己網羅人才,請她多多注意身體云云。

其他幾封信,則是具體來的幾人寫信感謝六房大少爺的信任,多屬於套話。既然人都快到了,高務實也就懶得回信。

他本來打算多少睡一會兒再去,但回完信吃了個午飯之後,那杯濃茶的效果上來了,竟然睡不着,想了想,乾脆提前出門,往劉顯在京暫住的承恩寺而去。

承恩寺是一座很神奇的廟宇,神奇之處在於它有“三不”:不受香火,不做道場,不開廟。

這座寺廟的廟門常年緊閉,自正德五年建寺以來,大幾十年過去,從來都不曾對外開放,現在也是如此,這就使寺廟一直籠罩在神秘的面紗之下。

按理說,寺廟一般都是廣開廟門,收受香火的,因爲寺廟也需要有經濟來源維持日常運作,同時僧人也要生活,沒有香火收入哪行?但承恩寺則不同,它平時是真的不開門,也不要香火供奉。

寺廟的門前“敕賜承恩寺”五個大字,乃是正德皇帝朱厚照題記。自南而北,依次爲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等四進殿宇。大殿兩側有配殿、廂房數十間。奇怪的是,這寺廟院內,四周有石砌碉樓四座,實在爲國內寺院所罕見。

寺廟雖然不對外開放,不接受香火,裡面的僧人卻不愁吃喝,說明是另有經濟來源的。高務實的馬車在寺廟門口不遠處便停住了,他自己下了馬車步行,倒不是他信佛虔誠,而是因爲承恩寺門前有一對下馬石。

下馬石一般是在皇宮、王府纔有,與平民百姓無緣,承恩寺門口有這東西,說明它不是一般的寺廟。

沒錯,承恩寺當年是正德皇帝批准、大太監溫祥督工修建,原本是作爲東廠的外圍據點,順便也做校場訓練番子之用。後來嘉靖繼位之後,由於他是個手腕極強,可以不靠太監就壓制百官的強勢皇帝,宦官們一度失勢嚴重,這承恩寺就被轉給了極受嘉靖寵信的奶兄弟、錦衣衛大都督陸炳,成了錦衣衛的外圍據點。

但陸炳權重,錦衣衛實際上並不缺這個不算很大的小據點,於是後來就被停用了一些年。再後來,陸炳爲了名聲考慮,把自家一些別院拿出來作爲招待來京官員的臨時住所,想到承恩寺這地方,便也拿了出來。

只是這地方因爲建制問題,又是碉堡塔樓、又是校場地道,文官們大多不肯來住,陸大都督大手一揮,便做了個順水人情,給來京的武臣們暫住用了。

高務實提前來到,劉顯雖然略有些意外,但仍然很是高興,親自出門相迎。

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215章 大燈泡第277章 逆轉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94章 無間道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094章 無間道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00章 忽悠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32章 遇刺!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206章 弒嶽(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47章 不與聞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212章 誤解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94章 無間道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209章 加銜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29章 複雜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