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

大宗師是什麼人?

大宗師就提學官。

提督一省學政,故而稱提學,或者是督學。

提學一般在提刑按察司裡掛銜,十三省提學,乃按察司副使,正四品官銜。

與曾教授,以及州縣學官學正,教諭這等學官不同。

提學官乃清要之職,清就是清流官,要則是權力很大。

提學官是院試考官,院試得中,就是生員,也就是秀才。

此外提學官還管轄一省之內所有生員。生員每年的歲考,由提學官主持,歲考不合格奪去功名,優異者可授廩生。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全省生員都是提學官的門生。最重要是若生員犯事,提學官有權利革除其功名!

這對於十年寒窗,一生求功名的讀書人而言,無疑是最可怕的事。

知府和提學官雖然都是正四品,但林延潮沒權力革除他們的功名,而提學官卻可以。所以張茂智,陳姓生員可以不懼林延潮,但唯獨懼提學官。

因此一句大宗師來了,張茂智和陳姓生員都是不寒而慄。

張茂智不由顫聲道:“府臺老爺,大宗師是你請來的?”

林延潮不置可否。

而陳姓生員聞言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張茂智目光中露出絕望之色,連聲道:“府臺大人,晚生知錯了!求你饒了晚生這一次吧!晚生下一次不敢了。”

林延潮搖頭道:“哪還有一下子?本府方纔是怎麼與你說的……勿謂言之不預也!“”

勿謂言之不預也!

張茂智瞬間想起,林延潮方纔說的那句“你不要後悔“,這就是“勿謂言之不預“。張茂智心底生起無盡的後悔。

正在這時,一名身穿四品官袍的老者來至府衙,衆儒童見了此人,連忙齊聲道:“學生拜見大宗師!”

林延潮則是降階相迎,作禮道:“歸德府知府林延潮見過督學。”

這老者笑了笑道:“林府臺不必多禮。”

這老者正是河南督學王鼎爵。這名字聽的很耳熟,與當今內閣大學士王錫爵不過一字之差。

沒錯,此人就是王錫爵是親弟弟。

王鼎爵乃隆慶二年的進士,曾任南京吏部郎中,現在官至河南按察司副使,提督一省學政。

王鼎爵與其兄雖交好,但性子卻與其兄不同,十分與人相善。他任河南提學時,從沒有聽聞過,有處罰下面生員的事。

對此張茂智及陳姓生員不由生此一絲僥倖之心來。

林延潮請王鼎爵入座,將方纔這幾人口供奉上,還有那份考題的書信。

待聽過江知縣,曾教授言明考題當場所出時,王鼎爵撫須嘆道:“宗海老弟,你在這歸德府知府的位上不穩啊。”

林延潮道:“慚愧,侍生年輕資淺,不足服衆。”

王鼎爵笑了笑,對張茂智道:“你就是虞城縣縣學張茂智?”

張茂智顫聲道:“回稟大宗師,學生正是。”

王鼎爵道:“你的名字,本官不是第一次聽過了,你身爲生員,卻營訟狀之事,甚至挑唆他人狀告官府。就算沒有今日之事,本使也要剝去你的衣冠,革去你的功名!”

張茂智大呼道:“學生冤枉啊!學生冤枉啊!”

王鼎爵道:“你冤枉不冤枉,這當由林府臺來審,但憑你這惡訟之事,革去你的功名足以!”

“來人剝去他衣冠!”

“是。”

提學衙門的差役,二話不說上前將張茂智的衣冠剝去。

沒有功名在身,張茂智欲方欲圓,不說林延潮,就是江知縣,甚至一名胥吏都可以將他隨意揉搓。

王鼎爵一出手,即廢除了方纔氣焰囂張的張茂智。

衆儒童一併駭然,王鼎爵擔任學政以來,雖一貫寬和,但不出手則已,出手則革去了一名生員功名,這纔是大宗師的威風。

林延潮道:“既是如此,侍生向督學請將這張茂智收押。”

王鼎爵撫須道:“本使只在糾正學風,至於其他之事,老弟請便。”

林延潮看向張茂智道:“張茂智,你如不再實招來,必悔之晚矣。”

又是勿謂言之不預嗎?

張茂智心底估計着,自己這一次是栽了,但未必不能活命,若將趙孟長他們供出來,自己則絕是……

正當張茂智要開口時,卻見外周陳濟川押着趙孟長等五名生員一併來至府衙。

見到連趙孟長都被林延潮拿下,張茂智心底的驚駭之情,已是難以用語言形容。林延潮怎麼拿他們,他不知這幾人的背景嗎?

反而趙孟長等人見王鼎爵出現在此,已是震驚。

身爲一省提學的王鼎爵出現在這裡,難道是巧合嗎?

一名生員開口道:“大宗師,學生冤枉,學生與幾位朋友在府衙前茶樓喝茶,不知爲何卻被府衙的人拿到這裡。”

另一名生員開口道:“啓稟大宗師,學生乃商丘縣生員,平日安心讀聖賢書,家裡在縣中冶素有清名。學生從未行過任何違背朝廷律令之事,這一點懇請大宗師明察。”

趙孟長道:“不錯,大宗師,學生還清林府臺對此事給我等一個交代,否則本地士林必由公論。”

這五名生員各個背景都不平凡,特別是這位趙孟長,其父乃是王府教官,其大伯更是南直隸任禮部員外郎。

王鼎爵沉默不語,林延潮看到這裡當下道:“本府不會冤枉無辜,數日之前的府試之日,爾等利用廩生的身份,溝通考場內外,將府試試題從考場裡抄錄後,暗自傳遞至考場外。”

“然後你們讓考場外的下人將考題透露給百姓,造成府試考題提前泄露之狀,然後又指使這位張茂智,作出了算命先生在府試前一日將考題賣給考生的僞證,爾等的目的就是在放榜之日,慫恿落榜考生,製造對官府不滿,然後醞釀成考生鬧考之事!”

林延潮此言一出,下面的儒童驚訝的目瞪口呆,原來今日之事,他們被人利用了。

那稱作趙孟長生員問道:“府臺大人,我等只是一名普通生員,如何敢行此慫恿考生鬧考之事。”

林延潮沉聲道:“原因本府就不多說了,本府只述事實。爾等怕與官府打訟狀,擔了風險,故而命張茂智,這位陳秀才出面,以爲民請命之名與本府打官司。”

“爾等躲在幕後,讓他人來替跑腿,不擔風險,就算萬一事敗,本府也會顧及你們生員的身份,以及背後的家勢,而不敢爲難你們。爾卻不知從府試第一日起,本府就接到風聲,故而在府試時內緊外鬆,明察暗訪將此事來龍去脈查得一清二楚。”

“你們有幾個人參與此事?在何處謀劃?又說了什麼話?本府比你們還清楚。本府知道你們會在府試之日,煽動考生鬧考,故而請動王督學大駕來此主持大局。本府言已至此,爾等還不知大勢已去嗎?”

趙孟長爲首的生員此刻都是驚駭的,說不出話來,原來林延潮早就布好了局,就等着將他們落網。

至於王鼎爵果真是林延潮請來的。沒錯,林延潮不能剝去他們功名,但可以請動一省提學官來革去他們功名。

“帶從犯!”

林延潮一聲令下,但見五名生員手下跑腿的下人,大約有二三十人,一併被草繩系困,一個個被推進府衙大堂。

押解這些人的府衙捕快當下稟告道:“啓稟太尊,這次府試弊案的從犯中,有此堂上五人的下人,也有府試監考兵卒,還有府學裡小吏,一共二十六名,眼下一併拿下帶到,無一人漏網。”

所有的人都被一網打盡!林三元真的好狠。趙孟長咬着牙心道。

這一刻連王鼎爵臉色變下道:“竟敢泄露府試考題,嫁禍給朝廷命官,堂堂正四品知府,都敢陷害,爾等還有什麼幹不出來?”

“鼓動儒童造勢鬧事,抗拒朝廷,此事本使若不是親眼所見,簡直無法相信。”

沒錯,王鼎爵是震動了,這幾個生員所行所爲,簡直喪心病狂。

對於生員而言,糾集對抗地方官,這是常有的事。吳中的生員,一旦對朝廷政令不滿,就聚集至文廟內哭訴,煽動士林以此對抗官府。

這招十分有效,地方官無不就範。

但這幾名生員已不是對抗官府,而是用府試泄題,製造科舉弊案,來打擊官府,陷害朝廷命官。

這樣的事十分隱蔽,多少科舉弊案後面都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此事很查出,能將此繩之以法的唯有林延潮一人。

林延潮不是一般州縣官員,而是正四品知府。

但見王鼎爵道:“本使身爲本省督學,豈容你們這些害羣之馬,敗壞學校學風。陳糾製造僞證陷害朝廷命官,與張茂智同罪,本使現革去你的功名,交由地方發落。”

“至於汝等五人一併在押提學衙門,嚴加看管。本使當稟告禮部,讓朝廷處置爾等。”

當下那位陳姓生員也被剝去衣冠,兩名府衙衙役將他押至張茂智身旁,將二人並頭跪作一處。

趙孟長五人則是被提學道衙門的人押作一處。

王鼎爵處置完畢,退至一旁。

當下林延潮坐回了正堂正位,一拍驚堂木道:“府試乃朝廷舉才大典,豈容小人作祟。本府於此事必追究到底,絕不姑息一人!”

“府試所取的儒童,也不會更改,更無重考之事,至於張茂智,陳糾二人以及一干從犯押下,等候發落。”

“退堂!”

這一刻場外儒童一併叩首,心悅誠服地呼道:“府臺大人英明!”

Ps:大家新春快樂啊。

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單章兼請假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第三十九章 買書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第十章 趕出社學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