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

趙老太爺想起那句‘你也會有今天’的話,一道寒意直透骨子裡。

難道當年被自己整的申冤無門的那人,就是自己的今日嗎?

趙老太爺不由合上了眼睛,他感覺自己陷入了無盡的泥澤,無數雙手在拖着他陷入這覆頂的沼澤中。

趙老太爺睜開了眼睛,但見趙大公子猶自激憤地道:“案子被打回,按察司怎能視若無睹,我爹可是禮部員外郎,還有按院的親筆,這中間一定有什麼環節出了差錯。”

這時候一人忽道:“會不會林三元請動了閣老出面……故而按察司不敢不理。”

趙大公子道:“有這個可能,不過可能不大,但狐假虎威定是有的。我還是不信,按察司楊臬臺會打回我們的案子,這中間定然有何處出了差錯。”

“按察副使會顧及林延潮,但是按察使卻不必賣他這個面子。”

趙大公子走向趙老太爺道:“爺爺,若是按察司不受我們狀子,我們就向巡撫衙門去告狀,我親自遞狀子。我是趙家的長子長孫,還有舉人的功名在身。”

“一省巡撫,必然會重視!按察司不接,我們就告巡撫,巡撫不接,我們告到大理寺,大理寺再不行,我們就告御狀!”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案子我們趙家無論如何也要打到底,我就不信林三元真的就可以一手遮天,無法無天,眼底沒有朝廷綱紀在!”

趙老太爺聽了身上一寒,他突然想起了,當年他那個趙家同宗的話,他也是這麼說的,縣裡不行,告府裡,府裡不行,告省裡,省裡不行,就上京。

但是結果呢?

難道那家人申冤無門,告狀無路的一幕,今天真的就要落在自己身上。

趙老太爺待要開口,但在座的人都是讚許,爲趙大公子叫好,一個個表示願意出錢出力。

趙老太爺見這一幕,搖了搖頭道:“糊塗,告京狀?去大理寺?告御狀?狀不是這麼告的。”

趙大公子問道:“爺爺有什麼不妥的嗎?”

趙老太爺道:“我們趙家經營至今日,也不容易。對於本府州縣官員的脾氣喜好,甚至省裡大員,以及各種門門道道,我們都可以說得上了解一二,可是朝廷上面什麼樣子的?在座的有人知道嗎?”

“告大理寺,當今大理寺正卿性子如何?要告御狀,天子喜好又是如何?宮裡哪個太監能在陛下面前說上話?這些恐怕連你爹都不清楚。”

“可是這些我們都不知道,但林三元他知道,別忘了他曾經是翰林,當今天子的老師,罵了太后,馬玉死了還能全身而退,官越當越大,你以爲靠的是運氣?”

趙老太爺的話,猶如一盆冷水嘩地一下將所有人的希望,都迎頭蓋臉的澆滅了。

大家都是頹然地坐在椅子上。

“現在事情還沒有壞到那個地步,至少人還在提學道,沒有轉到州府衙門,這案子朝廷沒下文前,我們都有機會。”趙大公子強自撐着面子,然後向趙老太爺問道:“那我們是不是這邊也派人與林延潮談一談?”

趙老太爺搖了搖頭:“此人身懷利器,殺心已起,這時候談了……多半也沒用。但還是要試一試,就讓吳通判去吧,他一向喜歡白費力氣。”

府衙的後院裡。

這正是六月的天,日頭還算和煦的。

林延潮在府衙後院的池塘邊,親自剛剛種下兩株柳樹。

這兩顆柳樹是主管河工黃越送來的,眼下歸德沿着黃河大堤上都種上了這樣的柳樹。

這柳樹易成活,抓地牢固,在堤上種植柳樹不僅好看,還能防波固堤。

林延潮親手在此種下柳樹,心想若是自己以後能成名臣,那麼這兩顆柳樹以後大約也是能陪着自己留名歸德。

他日這府衙新官到此,旁人與他介紹時,都會說上一聲,“此乃前知府侯官林延潮所栽“,大約就是如此了。

林延潮忙的汗流浹背,然後至院裡的亭子下休息。

下人給林延潮奉上熱巾香茗,早侯在一旁的陳濟川上前道:“老爺,按察司楊臬臺來信了。”

“哦?說什麼了?”

換了一般的知府聽說主管一省刑名,監督官員的按察使給自己來信,還不得嚇了一跳。

但是林延潮就這麼好整以暇地坐着擦汗。

陳濟川道:“楊臬臺說,趙家尤家他們告狀的事,他已是壓下,請老爺你儘管寬心。”

林延潮聞言手上動作一停問道:“怎麼你們替我招呼過楊臬臺了嗎?”

“沒有,我們什麼都沒作,是,楊臬臺自己派人送信來了。”

林延潮點點頭繼續擦汗後道:“楊臬臺有心了,替我謝他一聲。”

但見林延潮口裡說謝,但語氣裡卻是理所當然。

“還有老爺,幾位通判在外求見。”

“讓他進來吧。”

不久幾位通判入內,以下屬之禮參見。幾位通判陸續道:“啓稟府臺,今年府內夏糧豐收,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不過有些地方抗繳拒繳,但大體上百姓們都還是支持的,今年夏稅不會拖過八月。”

“漕船也已是準備北運,本來都與漕丁說好的,但突然他們又鬧起來,向官府要開撥的銀子,否則就不開船北上,這銀子不知是給還是不給?若不給,怕會不會延誤了漕期。”

“還有疏通賈魯河的事,本預計六月中旬完工,但近來有人鬧事,明裡暗裡阻擾河工進度,幸好影響不大。”

“簡直是些刁民,”吳通判有些憤慨,但仍是道,“近來地方鬧事的多了一些,不過府臺放心,下面官吏都一直尊奉府臺的諭令,辦事都還算得力,只是百姓方面卻是難以溝通。”

“百姓難以溝通?”馬通判問道,“政令下行,府衙至州縣,州縣問六房,六房問裡甲老人,裡甲老人再知曉百姓,何來難以溝通。”

吳通判道:“難就難在,裡甲老人,以及地方官紳,他們是民也是士,他們曉得朝廷政令,與老百姓也是切身利益相關。”

“官府要想百姓配合政令,需先安撫官紳纔是,恩威並用,才能服人。”

林延潮道:“吳別駕,在座之中,你在歸德任官最久,論資歷也在林某之上,對於近來政令不暢,你有何高見?”

吳通判聽林延潮這麼說,心底很舒服然後道:“在府臺面前,下官哪有什麼高見,只是下官所司商虞之事,平日裡常與地方官紳大戶打交道,對於他們心思倒是瞭解一些。”

“下官以爲官府與官紳裡甲老人的關係,應該是同舟共濟。現在上下有誤會,乃是隔閡所至,若是官府能放下架子,聽一聽地方官紳們的意見,那麼很多事必然是水到渠成的。”

說到這裡,衆人都看林延潮臉色。

但見林延潮喝了一口茶,然後點點頭道:“這絕對是老成謀國之見。本府一直願意與地方官紳溝通,正如吳通判所言,大家是一家人,應是同舟共濟。偶爾有些不快之處,大家開陳布公談一談也就是了。”

吳通判聞言大喜,心想近來林延潮因淤田分田之事,與地方官紳產生了對立。現在趙家他們在告狀,地方也不配合他的政令,現在林延潮終於是有和談的打算了。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

你鬥知府鬥馬玉都行,但鄉紳是不可得罪的。張江陵的前車之鑑,你可是親眼所見,也應該是明白個一二了。

吳通判當下道:“府臺從善如流,下官佩服之至。不知府臺何時準備談一談呢?”

林延潮安靜地喝着茶,在吳通判看來他是在如何給自己找臺階下。他也年輕過,也懷有抱負過,不少年輕的官員初任時,對讀過的聖賢書還是相信的,懷着爲國爲民之心,一意對付地方那些不仁的官紳,然而最後被現實狠狠的打磨了一番後,他們也就退去了棱角。

自己當初爲官時,不是也是如此嗎?久而久之,大家都是學會和光同塵,或者反過來助紂爲虐了。

吳通判心底對林延潮還是佩服的,至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當初。

“府臺,不如定在後天?”吳通判心底同情,但面上卻是壓了過來。

林延潮皺了皺眉頭,耳邊又聽着吳通判那些絮絮叨叨的解釋。

林延潮喝着茶問道:“後天?如此急切?吳通判急着問,是不是趙家那邊已經沒有什麼辦法了?”

吳通判聞言所有的表情已是僵在了半空中。

日光照着亭子,亭旁的水池波光粼粼。吳通判一下子有些坐立不安,解釋道:“府臺,下官與趙家沒有瓜葛,沒有……偏袒……”

林延潮拍了拍吳通判的肩膀道:“吳別駕,你不用解釋,本府知道你沒有替趙家說話的意思,在本府官員不少人都反對與官紳對立,你是其中一人,你不說還有別人來與本府說。你們是想兩邊……溝通,沒錯,你想大家能坐下來談一談的。”

“是的……下官是這個意思,但下官絕對沒有……”

林延潮點點頭道:“吳別駕,你還是沒聽懂本府的意思,張昭勸孫權投降曹操,但最後孫權聽周瑜的話抗曹後,不認爲張昭投曹,也沒有殺了張昭。”

吳通判官袍下的袖子一直在顫抖,他很用力裝作若無其事。

馬通判等人見吳通判的神情都都是明白的點頭。

林延潮道:“看來這個比喻你是明白,不過趙家還不明白,你可以與他們說說,好像趙家能量不小,是不是還有一位在禮部任官……是南直隸。”

“但好歹也是首領官,南直隸雖不比京師,但也能做到交遊廣泛,可以讓他找一下門路,或者託同年想想辦法,如此就不會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看着林延潮爲替趙家出謀劃策,吳通判心底生出一等荒謬可笑的感覺來。

“你去告訴趙家,本府可以與他們談,但談來談去就是那樣,沒意思。他們現在能有多少關係,儘量都找了,雖然沒什麼用。至於有多少錢也儘量打點,不過還是留一點,否則抄家時賬上不好看,本府會不太樂意的。”說完林延潮蓋上茶碗,衆人也隨着起身,吳通判走在後面,數次想說話,但見林延潮已是起身離開了亭子,他知道說什麼也沒用了。

河南巡撫衙門。

趙孟長與幾位生員在提學道里,關了一段時間後,又被轉押到這裡。

要知道提學道衙門,乃是文昌之處,這裡是沒有牢房,沒有牢房也就沒有牢卒。這些人被關在這裡,十分愜意,現在他們被轉押至巡撫衙門,就不一樣了。

現在巡撫衙門的大牢裡。

其餘四名生員正瑟瑟發抖,但是趙孟長卻是有幾分定下神來。

牢頭奉上粗茶淡飯,幾人平日都是錦衣玉食慣了,他們都是沒胃口,但趙孟長卻是胃口很好,一碗接着一碗。

見了這一幕,一人問道:“孟長兄,爲何你在提學道衙門時,好酒好肉吃着,卻整日眉頭不展,來了巡撫衙門後,面對那些牢子嘴臉,吃着如此粗劣的食物,卻是心情舒暢。”

趙孟長笑了笑道:“我們之前在提學道衙門,我提心吊膽,是因爲提學衙門雖能收押我們,卻不能主審案子。所以我們身在此處,只是權宜之計。”

“在外面我等的家人必是援救我們,急着上訴。之前我們關押了許久,也沒有人接着案子,那不是他們忘了,而是不敢接。而現在我們轉押到巡撫衙門,說明當今巡撫已是接了案子。”

聽了趙孟長的話,衆人都是大喜。又人道:“看來也唯有堂堂巡撫,方纔不懼林三元。”

“當今巡撫乃封疆大吏,又在都察院掛銜,乃京裡的大員,他一句話下,什麼林三元,就是林十元也要乖乖聽話。”

“這一次,我們不僅要翻案,到時候還要參他林延潮。”

趙孟長聽着這幾人的話,知道他們面上說的威風,但實際情況卻不清楚。

他們要告林延潮,一名知府,但作爲監察府縣官員的,分巡道,按察司,巡按一級級的官員都不敢接這案子,最後一直到了一省最高長官巡撫那邊方纔有人敢接。

這其中不說他們幾家爲了此案,一級一級上訴打點進去多少銀子,但至少幾萬兩肯定是要有的。

再說巡撫接這案子,巡撫雖說是都察院官員,可以接受訴訟,但重點還是在撫政安民上。打官司,告地方官的事,主要還是巡按御史在辦。

巡按御史有監督地方,接受訴訟之職。

河南巡按曾乾亨與自己大伯是同年,從職權上又可以監督管轄林延潮,於情於理都應該是他出面接這個案子,但最後曾乾亨沒有出面,而是由巡撫接這官司,說明了什麼了?

此刻趙孟長不知道,自己的堂兄趙大公子爲了翻案,親自到巡撫衙門喊冤告狀!

這一件事在河南士林裡還是引起一定轟動。

趙大公子可是堂堂舉人,明年可以進京參加會試,一名舉人親自去巡撫衙門那告狀。

外人看來趙家此舉實在是很有骨氣啊,但不知是趙家與林延潮談判失敗後的破釜沉舟。

“只是爲什麼我們關了這麼些日子,巡撫衙門一次都沒有派人來問過我們話呢?這不像接下案子的樣子?”一人出聲質疑道。

就在這時嘩地一聲鐐銬響聲。

一名書判進入牢房,開口道,你們的案子已經有結果了。

這還沒審呢,怎麼就判了。

不要瓜躁,書判粗暴的打斷,你們的案子撫臺已經決定交給府裡去審。

此言一出,衆人都是露出不可置信,以及恐怖的神色。

他們自持有生員身份,就是不肯回府縣受審,所以才一級一級上訴。

本以爲巡撫衙門接了案子,就有了着落,哪裡知道最好還是要回歸德,由林延潮發落。

這樣是什麼感覺,獵物掙扎了半天,卻仍在網中。

書生怕虎跑了半天,最後逃到虎穴。

現在他們才知道,生員這功名無法給他們提供庇護。

除了趙孟長,其餘四人都是痛哭流涕。

那書判斥道,哭什麼哭,撫臺接了你們案子就表示知道了,有撫臺大人作主,州府不敢委屈你們的。

書判說的對,官場上是有這個說法,但也要分情況。

有的是表示我知道了,有的是表示‘表示我知道’了。

趙孟長道,書判大人,在下乃歸德趙家的趙孟長,不知道可否幫我傳個消息。

趙家?書判的神情有些嘲諷。

怎麼書判大人,與我趙家有相熟的人嗎?

書判冷笑道,高攀不起,不過南直隸禮部的趙大人是你們家的人吧。

不錯,正是在下的大伯。

書判點點頭道,看來你還不知道,既是如此,我就發個善心告訴你,你的大伯已是被錦衣衛拿下了,聽說是通倭的罪名。

一瞬間,趙孟長愣在原地。

書判望着他搖了搖頭。

而從歸德府來的衙役走了進來,幾個人服侍一人拿好,簽字畫押,驗明正身後,一個個帶出了巡撫衙門的大門。

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六十章 道統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第七十二章 恩公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九百零七章 聖旨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第四百章 不收禮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第五十七章 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