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

五位生員被押,兩位生員被革除功名,二十六名從犯被押。

歸德府這一次的府試弊案,可謂是驚動一省。

合省的官員士子討論之餘不由關注在兩點,一點是驚歎府試弊端,這些生員居然如此大膽,竟敢用泄露考題的辦法,來破壞朝廷的掄才大典,最後針對一府知府。

二來就是林延潮手段實在太狠,二話不說,居然一口氣將所有涉案之人,一網打盡一個也不放過。

被革除功名的那兩個生員,也就算了。

那五名在押生員哪個不是背景深厚,趙孟長不說,其餘四名生員也是家財萬貫,各自的家族在本地交遊廣泛。

他們的勢力不說在歸德府,而滲透至省裡,甚至中樞也有官員給他們撐腰。

此外林延潮還扣押了二十六名沒有功名的從犯。所以當林延潮,王鼎爵將府試弊案的主犯,從犯一併拿下後,就如同捅了馬蜂窩。

不僅僅是歸德府,連整個河南都轟動了。

就在府試弊案後的數日,這一天在歸德府睢州的布政司分司。

睢州是歸德府的府屬州。

一般而言,府屬縣,府屬州的布政司分司衙門,規模都是一般。在布政司大員沒有來時,這裡不具有衙門的意義,只是一個官員的招待所而已。

但睢州的布政司分司卻不同,因爲這裡是河南布政使司,分守大梁道的衙門所在。

分守道參政,從三品大員,監督開封,歸德二府錢糧,他所坐鎮的布政司分司,比睢州的州衙門還要氣派。

衙門左右官兵戒備森嚴。

而今日布政司分司來了一名貴客,此人乃新任的河南按察使司按察副使,分巡大梁道程副使。

程副使新官上任,來布政司分司拜會同年布政司參政分守大梁道的方進,同時到地方巡察觀風。

程副使拜見方進,人未到先命人送上了大紅雙帖,貼上書“年侍教生“拜上。

看到這裡,方進十分滿意。

當時士大夫之間,同科進士,也就是同年之間,除了入館(入翰林院)的同年外,彼此無論二甲出身,還是三甲出身,大家的地位都差不多,投帖自稱寫上“年侍生“幾個字已足夠表示恭敬了。

大家見面時,就年兄年弟的隨便稱呼就好了。

方進與程副使是同年,論及科名程副使還比方進高一些,但現在方進是參政,從三品,而程副使,乃正四品。

從官位上來講,方進比程副使高,不過布政司,按察司乃兩個不同部門,身爲分守道,分巡道,大家各有所司,互不統屬,若程副使自持科名,稱年侍生也無妨。

所以程副使的帖子送上寫上“年侍教生“,令方進很高興。

打個比方,假如你的同年是內閣學士,你身爲三品侍郎投貼給他,要寫“年晚生“,你是二品尚書投帖,才寫“年侍教生“,如果你也是內閣大學士,那麼寫“年侍生“就好了。

方進見程副使如此懂禮數,當下吩咐下面道:“爾等隨我一併至衙門外出迎。”

方進出門相迎,一見程副使二人相道了一番別來之情。

片刻後“久別重逢“的尷尬也沒有了(其實二人除了同年這關係外,根本沒什麼交情),變得十分熟絡。

正待方進要請程副使入府時,就在這時候但見一羣人,突然衝來。

他們突破衙門前衙役以及官兵的重重攔截,待離至方進程副使二人只有十步遠的地方,一併跪下道:“敢問大老爺可是新任分巡大梁道程廉使?草民等有冤情要稟明大人,懇請廉使爲草民做主!”

方進,程副使二人都是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看這幾人所爲,哪裡是來伸冤的,反而有點像是來行刺的。

方進想起一事,當下臉色一沉喝道:“哪裡來的大膽刁民,有如此攔駕告狀的,來人,抓起來給我狠狠的打!然後交予地方。”

於是衙役們紛紛衝上,將這七人拿下,然後拖至一邊重重的打起板子來。

方進向程副使陪笑道:“鄉下地方的人不太懂規矩,驚擾尊駕了,還請見諒。”

程副使點了點頭,方纔自己確實被嚇到了,眼下生怕被方進看不起,待雲淡風輕的要說幾句話時,卻聽得那邊的人一邊被打,一邊哭道,我們確有冤枉啊,我兄長是清白的,並未參與府試弊案,懇請廉使明察,明察啊!

方進見此一副不以爲然的樣子,道:“伯濟,這樣的事在我們大梁道的地方也是常有的事,我當官久了,也是司空見慣,一般交給下面的人就好了。”

程副使點點頭欲走又停下腳步,心想我新官上任,若真遇到什麼冤情,也當秉公處理,一來不辜負皇恩,二來也不負了所讀的聖賢書纔是。

所以程副使肅然道:“這些人打完了,還是請來問一問吧!”

方進道:“伯濟還是不要了,我等爲官初來乍到,還是以熟悉民情爲先啊。”

程副使見方進此舉,更知道此事有什麼隱瞞自己的地方。

身爲一名內心還有些操守的官員,程副使早知道自己這位同僚是什麼貨色。

從一點上他不願與方進同流合污當下道:“本使司本道二府刑名按劾,若有人攔駕告狀,不可視如不見,如此有負了這身官袍。”

方進又勸了幾句,見拗不過程副使當下沒辦法道:“此事不是你我力所能及的,罷了,伯濟你好自爲之吧。”

程副使不信當下執意要審,於是方進命人將幾人押過來。

程副使但見這幾人被打的鼻青臉腫的過來,一見自己即是喊冤,然後奉上了訟狀。

程副使見了訟狀後倒吸一口涼氣道:“這是歸德府府試弊案?”

他見方進一副早就知情的樣子,然後心想,科舉弊案,不僅關係到官員的烏紗帽,更在於一府讀書人的士心,身爲按察副使對這樣的案子,也是不得不慎。

程副使重新讀了一番訟狀,然後動容道:“此案不論這些人是否有罪,但是牽連也是太大了吧,這得捲進去多少人?當官哪裡有這麼當的,案子更不是這麼辦的,就算這些人都有罪,但只需嚴懲首惡,主謀之人就好了。”

“此案如此斷法牽連太大,本使不能坐視不理,這歸德府知府是誰?”

見程副使一臉方正的樣子,方進面露驚訝道:“伯濟你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

程副使不由道:“我這一次本是要至湖廣任官,哪知中途改了河南,故而來的匆忙,怎麼會知道歸德府知府是誰?怎麼了?”

方進於是低聲對程副使耳語幾句。

程副使聞言不由退後了一步道:“竟然是他?”

方進點點頭道:“這一次府試弊案,這位老弟要辦成鐵案的。此人氣量甚小,可以說得上睚眥必報,這些人這一次在府試之上陷害於他,他哪裡肯輕易放過。”

程副使聽了道:“可是也不能任他這麼辦,牽涉進這麼多人,又要處置這麼多人,其中不少還是本地的名門,如此朝廷上面會怎麼想?”

“本朝崇士大夫與天子共天下,故而朝廷對於生員一向寬大。生員們也早就習慣了,這林三元如此處置,不怕背上一個酷吏的名聲嗎?”

方進嘆道:“伯濟啊,你是初來乍到不知道,林三元就是跋扈慣了,歸德府前知府就是得罪了他,現在被流放到哪裡都不知道,還有馬玉宮裡的太監,太后眼前的紅人,奉旨來河南辦差,也不知哪裡得罪他,是被一錘打死!”

“當時他不過是五品同知,已是如此,現在升任知府,在歸德更是獨斷專行,一手遮天,是誰的面子也不賣。我雖是他的上官,但平日裡從來都不敢管他,所以伯濟啊,此事我們管不得。”

程副使聞言已是不寒而慄,口道:“方大參,此事不是我們管不得,而是管不了,本使雖是分巡大梁道,但官位不過是按察副使,州縣的事還能管一管,但林三元嘛,我與他平級,如何能管?”

“這些刁民連告狀都不知道找誰,活該被打!”

“來人將他們都給我亂棒打出去,不要在此攪擾了我與方大人敘舊!”

而此刻南直隸,禮部衙門。

“老爺,老家來信了。”

一名僕從模樣的人,將信紙遞至一名五十多歲的官員面前。

那官員捏須問道:“信裡說什麼呢?”

僕從道:“老爺,孟長少爺他被抓了?”

“什麼?”這官員眉頭一皺,“孟長他不去惹別人,還有人敢惹他?是哪個官員如此不懂規矩?打過招呼沒有?有沒有將我的帖子給他一份?”

“什麼不管用?取信來,我看看。”

這官員讀完信道:“好個林三元,你我素來進水不犯河水,就這麼點小事,也要跟我們趙家過不去。”

“什麼他們現在押在提學道?那邊已經打點了,好,先讓太奶奶不要擔心,保重身子要緊,此事也就是我寫幾封信的事。”

“我不會就這麼算了,這個虧你老爺我一定要找回來。”

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十章 趕出社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答書友問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七百八十章 進言發個單章一千零五章 歲初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六百章 自陳表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第二十章 蜆子湯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