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書友問

很久沒有在書評區裡回覆書友的留言,不過每條書評我都有認真看過,也想回復,但精力實在有限,回覆不過來,向大家說明一下,你們留言我真的都有看。

現在就幾個問題一併向大家解答一下,說說自己的觀點,節約下時間。

一個是明朝士大夫的問題。

看了下很多書友的觀點,都是不怎麼樣。如士大夫頭皮癢,水甚涼等等。

沒錯,現代民族意識崛起,文化教育的普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深入人心等等,僅從這方面講,是現代人優勢。而明朝滅亡士大夫階層也有不可推卸責任。

但只從道德而言,具體到一個個人身上,也接受過儒學教育的讀書人,我們祖先明朝讀書人強,還是現在我們強?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說法,個人認爲後天教育會有差別,但人性不會變的太多。大家在史書見過某個人,或許會如見到我們身邊某個朋友一樣親切,這也是我們讀萬卷書,神交古人的意義。

這個說法,大家自己討論。

二就是主角性格問題。

有的書友說最近變的虛僞,易動氣,勢利眼等等。但是從書的一開始,主角不就是這樣嗎?性格有鉅變過嗎?人設崩塌了嗎?

沒錯,這些都是林三元的缺點。

我也知道會有書友不喜歡,很抱歉。書友們讀書會代入主角了,但卻忘記了,主角並非完美啊。

完美的主角,很多人會喜歡吧,但我不喜歡啊。

一個人性格就像一枚硬幣,正面就是優點,反面就是缺點。

對我來說,林三元就像我一個摯友,一個知己。

我喜歡他,也喜歡他的缺點,希望大家也能喜歡。

還有孫承宗的事是一個伏筆,這裡賣個關子。

第三就是本書多次王安石,司馬光了。

首先我的宋史功底肯定是不如明史了,這一點很多書友該都比我強。

我對王安石瞭解初步是高中課本,然後是《新宋》這本小說,執相公嘛。

然後司馬光,就是砸缸,具體也是《新宋》瞭解一點。

對二人評價,也多是新宋上面的觀點,順便推下書,我對這本書是很喜歡的,雖然沒看完。

然後對兩個人瞭解就是其他史書佐證,具體看的不多,後面有書友說司馬光賣國,這個我就孤陋寡聞了。

但總體從古人評價來說,沒錯,司馬光公是正面,王安石兄一直到民國時才翻案,之前都是奸臣。

不說宋史,咱們主要聊聊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的核心是什麼?就是國進民退,類似國家資本主義,但卻不是。

這個方面書裡大部分書友對這個不敢興趣,也就不寫。

大家只要知道列寧是讚賞過王安石,下面我就不說了。

最後個人不是太贊成的,不是說國家資本主義不好,是因爲當時條件不成熟。

當然我也知道書友裡王安石粉絲很多,說這話肯定會得罪人。

對於王安石個人我是佩服的,論私德他勝過張居正,但對於他的變法,我持反對態度。

當然還是那句話,個人觀點,大家友好討論,每條留言我都有認真看過的,真的!不要因爲我沒回,就以爲我沒看。

另外在此感謝所有提意見的書友,是大家豐富了我的思路,開拓了我的見識,每一條意見都是一磚一瓦,鋪就了本書基業,感謝兄弟姐妹們。

下面就是一點新年的感悟吧。

前幾天去理了頭髮,理髮店是我一直去了好幾年的一家。

原來在自己家隔壁,前年搬家了,距離新家很遠,但是我一直跑了很遠的路到這家理髮店理頭髮。

具體爲什麼?

我以爲我這個人比較念舊,一直去久了的地方有感情,懶的換。

但前幾天去了,才發覺原因。

那時候大過年,大家也知道理髮店n擠,我雖然來的比較早,但是馬上後面客人一波波的殺到。

由於客人多,一直催促,老闆一面給我剪頭髮,一面向客人道歉。

因爲我這人平時不注意打理,穿得糙,加上客人,特別是做頭髮的女客人多(花錢多),心底就會擔心老闆會不會隨便給我剪一下這樣,騰出時間給別人,以前也遇到這樣的理髮師。

但是沒有,老闆剪的依然很耐心,跟平時一樣。應該說和過去幾年,我去他那剪頭髮一樣,最後都令我很滿意。我才知道爲什麼我願意去他的店,以及爲什麼每次他的店都這麼多人排隊剪的原因。

這就和我碼字一樣,有人說我是商業文,幹嘛認真寫,考據什麼的,功夫用在裡面,讀者只看劇情,又不看其他。還有朋友說,你的文章如果能提高一倍速度,月入幾萬不是問題。還有人說網文嗎,前面百萬字認真寫了就好了,後面灌水就好了,你幹嘛前前後後都花一樣的精力。

今天我想說,我的答案和老闆一樣,我想認真寫好每一章,不讓一直追看我的新老書友們失望,僅此而已。

所以想借這件事,與和我一樣爲事業奮鬥的書友們分享一下。

還有我已經真的卸載了農藥,真的再也沒玩了,請大家相信我。剩下的頭條,早晚也是會刪的。

最後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早年啦!

提前祝大家狗年大吉,新的一年一定要旺旺旺啊!

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六百三十章 講學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五百五十章 私問五百一十九 來客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一千六十章 辦報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二十章 蜆子湯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一千兩百零五章 禮約法約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五百五十章 私問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一步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第四百零四章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第九十三章 買房拉(第二更)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五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七百九十章 對策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