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

見小皇帝又泣,張宏,張鯨都是陪着皇帝掉了一會眼淚。

林延潮見兩位內監神情,張宏倒是有幾分真情在其中,張鯨卻是純粹是擺個樣子。

王家屏上前道:“陛下,還請保重龍體,哀能傷身啊。”

小皇帝徐徐點頭,這會止住了淚。

張鯨立即命內監打了一盆水來給天子擦臉。

擦拭後小皇帝神色已恢復如常,唯有龍目有幾分紅腫。

小皇帝徐徐地道:“朕有心允此張先生之請,但張先生歸田後,這輔之職?還有這雜亂無章的國事,誰可替朕理之?以及新政如何推行下去?”

林延潮奏道:“陛下,張先生還有一封密揭上呈。”

內閣密揭,不留存檔,不告於外人,乃內閣大學士與皇帝的悄悄話。

聽聞張居正還有密揭一封,小皇帝當場取過,讀後嘆道:“此方是張先生給朕之絕筆矣。”

密揭內容,林延潮自是不得先看。

但聽小皇帝仰天道:“張先生薦禮部尚書潘晟,吏部左侍郎餘有丁入閣,另推舉張學顏,樑夢龍,徐學謨,曾省吾,許國,陳經邦,王篆大臣才皆可大用,爲閣臣與部臣人選,要朕繼續推行新政之事。”

這密揭算是張居正給天子交代後事,可見張居正是真決心退位了。

“這是張先生給朕交代最後一件事,朕無論如何也要幫他完成心願,張鯨將方纔朕所念大臣的名義寫在御屏之上。”

張鯨稱是一聲,將幾位大臣名字寫在御屏。

小皇帝看着御屏上的名字,目眶又是紅了道:“朕總覺得有幾分對不住張先生。”

王家屏上前道:“陛下,元輔命在旦夕,隨時都可撒手西歸,若沒有元輔,這朝政真無人可繼嗎?”

小皇帝道:“朕只是覺得這人還未走,但茶卻是涼。”

王家屏道:“元輔秉國十年,陛下對元輔倚之如山,這已是前所未有的隆恩。眼下當籌謀將來之事。”

小皇帝心底雖是想早日親政,但真正要他親政那一刻,就好比蹣跚學步的小孩,身邊扶他的大人陡然放手,心底是一陣的空虛,反而有幾分害怕起來。

這也是人之常情。

反正小皇帝說這話,也不過是自己對自己內心有個交代,王家屏能言擅辯,又侍直多年,加上一力促成此事之心,足以安撫君王。

林延潮反正已是大功告成,自己就索性默立一旁,不要再遮蓋別人的鋒芒了。

王家屏勸了一陣,小皇帝終於有幾分自信,又道:“可怎奈太后不肯,誰來替朕勸母后呢?”

勸太后?王家屏倒是有幾分束手無策。

小皇帝向林延潮道:“”

張宏在旁道:“陛下,不如將此事問兩位閣老?”

此刻日頭落在文淵閣閣前的臺階上。

文淵閣西間左右五間,公廳居中。

公廳正中乃孔聖的銅像,銅像前左右六張凳子。

此登乃四面平方凳,東西各三張,此乃四殿二閣大學士的公座。

此刻公廳上,唯有張四維一人獨坐在公座上。

張四維坐西,至於東第一張凳,乃輔之座。張居正自病重來,已是三個月沒有坐在這張椅上了。

“參見閣老。”

張四維見董中書向自己行禮後,臉上有股按捺不住的喜色問道:“什麼事?”

說完董中書附在張四維耳邊,低聲說了一通話。

張四維目光一凝,看向董中書問道:“你說陛下準了?”

董中書聲音顫抖地道:“此事千真萬確。”

張四維擰着眉頭道:“慈寧宮那邊怎麼說?”

“聽聞陛下派林三元前往張府上時,曾請過慈寧宮的懿旨,但慈寧宮未曾允。”

張四維露出驚訝之色問道:“太后沒允,也能辦成此事?那你可知林三元,張宏,張鯨去元輔府上說了什麼?”

董中書道:“據說當時元輔只召林三元一人說話,說了什麼不知,但說完之後元輔卻親自將林三元送出門來。”

張四維沉吟道:“沒料到這比登天還難之事,居然給林三元辦成了,此子着實令老夫忌憚。”

董中書笑着道:“閣老,林三元再厲害也不及你。他出面跑腿說服了元輔,但還不是閣老你穩坐釣魚臺,坐得其利,您纔是姜太公呢?”

“八年閣臣,五年次輔,今日終於得晉大位,小人先在這裡與你道賀了。”

張四維捏須道:“老夫已得張府醫官密報,元輔輔政十年,已是油盡燈枯,壽數將盡,也撐不了幾日。退不退下來,老夫也是早些日子,晚些日子,無甚差別。”

張四維苦熬多年,終於有出頭之日,他口裡這麼說,面上卻愈沉靜,一步一步盤算着張居正離去後的朝局。

“閣老,太后那一關?”董中書問道。

張四維道:“老夫立即休書一封,你派人交給武清伯,讓他請旨明日入宮面見太后。再把此事告之王太宰,讓他今夜去武清伯府上等我。”

“是。”

“還有端午要到了,今年給兩宮,武清伯,以及宮裡幾位貴璫的節禮,要比往年多兩倍。”

“是。”

“另外上一次讓尋禮部尚書潘晟的把柄,你找得如何了?”

董中書道:“已有眉目,閣老可是現在要用?”

張四維擺了擺手道:“不急,先捏在手裡,眼下要知聖意如何?”

張四維於殿內踱步,眉頭緊凝。

就在這時閣外道:“張次輔,陛下傳旨請你至中極殿議事?”

董中書喜道:“必是元輔之事,皇上找閣老商議啊。元輔去位後,皇上開始對閣老您倚重了!”

聽到這裡,張四維方纔有幾分喜色道:“無聖心眷顧,也坐不穩這位子,告訴內監,老夫立即就去。”

張四維整理儀容,董中書在旁道:“元輔在時,目中無人,皇上在他面前時也是唯唯諾諾,故閣老此去見天子時,務必要反其道而行之,如此陛下愈看重閣老矣。”

聽董中書之言,張四維欣然點點頭。

待走出文淵閣時,張四維忽停下了腳步,跟在身後的董中書問道:“閣老何事?”

張四維轉過身來,看向孔聖銅像東的第一張凳上。

張四維嘆道:“這一次張江陵真是人走位冷了。”

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六百零七章 怒起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一千三十三章四百七十章 牛人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第四十七章 面試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第四百零四章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