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

卻說朝鮮宣沙浦,負責勘合晉州勝果的明朝五方官員已經到達。

領銜的是兵部左侍郎於道之。

於道之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與前武英殿大學士許國是同年,又是半個同鄉。

他的座船先在宣沙浦登陸。

因爲於道之是奉欽命而來,故而正在義州督辦糧草的薊遼總督宋應昌是不敢怠慢,親自到了宣沙浦。

宋應昌也是嘉靖四十四年的進士,二人頗有些交情。

於道之的座船登岸後,地方是列隊放炮相迎。

宋應昌迎上前去,二人笑著作揖。

於道之笑道:“豈敢勞年兄相迎。”

宋應昌腹誹,還不是看在你是皇上欽差,否則無論如何,他以尚書之尊也不會親迎一位侍郎。

二人當即到小亭休息。

於道之笑道:“年兄別來無恙乎?”

宋應昌笑着道:“還不都是託了年弟的福。”

於道之撫須笑道:“不敢當,當年你我同榜相好的數人,李子華年兄於河督任上因挪用河道銀的事鬱鬱而終後,還有守約年兄,古乘年兄先後病亡後,現在除了沈歸德仍健在外,已是不多了。”

宋應昌雙眼微眯,他與於道之相交多年,對他這位老友的脾氣很是清楚,於是道:“年弟所言極是,不知年弟此來朝鮮可有別的差遣?”

“實不相瞞,東征軍這一次在晉州城城下大捷很是鼓舞人心,但朝堂上面對於晉州之捷都很有疑惑,”於道之一面看宋應昌神情一面道,“覺得有不實瞞報之處,所以我這一趟明着來慰勞,實際上也是奉了查探的旨意,說來讓年兄心底有個準備”

宋應昌則道:“晉州之戰報捷文書是經略起草的?於我何干?”

“是啊,可是奏疏在幾位閣老及本兵的眼裡,你在旁附名了。”

“這……據我所知確實沒有瞞報,是前方將士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

於道之撫須道:“可是千里之外,朝堂上又不曾見到,去年遼東虛報戰功的事還記得嗎?御史挖出無頭屍首,驗看盡是遼民,多少人因此丟了官。再說這戰功覈算之事,哪裡有一個準的?平壤之戰首級也不過一千五百人,其餘皆報溺死焚燒的。這事關鍵是在一張嘴上,能找個由頭過去就好了。”

宋應昌知道了於道之的意思問道:“那麼年弟有什麼周全的辦法?還請年弟多多美言!我的烏紗帽就全靠你維持了。”

於道之斟酌道:“難啊!實在是難啊!這信與不信都在上面的一句話,朝廷信你,一切都是好辦,朝廷若是不信,那麼一切都是白搭!你我都在兵部供職過,這官場上的積弊難道不知?再小的衙門都有小九九,又何況這麼大的朝廷?”

說到這裡於道之露出爲難的神色道:“說實在話,我也有心與你們通融,但你怕當干係,我也怕擔這干係。這晉州之戰是林經略違抗朝廷旨意打的,既是由他一手經理,不如你去問問他的意思?”

“還有此次不僅是晉州的戰果,還有東征軍的錢糧賬目也是要覈實的,你們交接清楚了嗎?”

宋應昌當即明白了於道之的意思。於是宋應昌立即寫信飛報林延潮,告訴於道之暗示向他們索銀三萬兩,否則不會幫他們在朝廷上面說話。

然後於道之一行抵至平壤見朝鮮國王。

於道之又是拿出欽差大臣的架勢,對着朝鮮國王好一陣刁難,動則又提及分國之說,然後又指責他身爲國王不能守境安民,連累宗主國出兵出糧。

指責完後,於道之派人與朝鮮接洽官員說話,只要朝鮮肯拿些土貢給他,就可以替他們說好話。面對於道之的威逼,朝鮮國上下不得不屈從於他的勒索,向民間徵派,弄得朝鮮百姓對此人是怨聲載道。

敲完朝鮮竹槓,於道之這纔來到了開城,而這時候林延潮已經接到了宋應昌的來信。

看後林延潮心想,這於道之果真是李子華同年密友啊,這貪婪斂財的本事可謂如出一轍,竟然都敲詐到朝鮮來了。

林延潮知道此人是大麻煩,所以與豐臣秀吉在熊川談判後,即趕至王京。

林延潮還未抵至王京,宋應昌即在王京外的半路上截住了自己。

“賢弟,大事不好了。”宋應昌一見自己即面色十分凝重。

林延潮道:“哦?又有何事?”

林延潮以爲是前事,沒料到宋應昌卻並非此意。

但見宋應昌低聲對林延潮將事情緣由說了一遍。

原來於道之已通過渠道獲知自己與豐臣秀吉談判的事。於道之認爲林延潮未經朝廷私下許和這乃大罪,義正嚴辭地指責林延潮此舉實置天子與天下百姓於何地?所以必須予以重辦!否則……否則就必須加錢……必須從三萬兩加到了五萬兩。

聽了宋應昌林延潮瞬間恍然大悟道:“我道是什麼?原來是加錢啊!”

宋應昌低聲道:“晉州之戰後,倭軍已有議和之意,其國主甚至親自渡海而來,若是雙方能定下盟約,那麼老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林延潮看向宋應昌問道:“時祥兄的意思?”

宋應昌道:“現在出徵錢糧賬目上大概還有十幾萬,宋某想了下若是雙方議和,那麼賢弟不妨先撥出兩萬兩銀子,剩下的錢宋某東拼西湊借一萬兩。湊足三萬兩銀子!”

“可是還短兩萬?”林延潮反問道。

宋應昌道:“我與於道之有年誼,宋某不信他一點情面都不講,慢慢與他磨去,要緊是你我要先過了這一關!否則晉州之戰一旦報上去是虛誇,那麼朝廷就會追究賢弟的抗命之罪啊!石大司馬這時候對你是絕不會手下容情的。”

林延潮於此反問道:“若是倭軍不退如何?”

宋應昌道:“該讓還是需讓一些,都談到這個份上了。我看可以與倭寇達成協議,先讓他們退兵,就以割讓朝鮮三浦爲談判之底線。依我看如此不怕倭人不動心。”

宋應昌的意見,就是朝鮮局面退回正德五年時的情況,當時倭國在朝鮮三浦設立倭館。

這當然與當初倭國使臣玄蘇勸林延潮以三浦倭寇之名,來承認倭軍割讓朝鮮土地的事實不同。

林延潮擺了擺手道:“倭酋是個不按照套路出牌之人,若是我們稍有退讓,他必有警覺。”

“那麼依經略大人之見?”

林延潮笑了笑道:“要錢沒有!要命不給!”

宋應昌失色道:“那麼朝廷那邊如何交待?”

林延潮笑而不答。

次日,林延潮,宋應昌在行轅設宴款待隨於道之,及兵部,都察院,六科,山東,遼寧五方十幾名官員,還有戰地記者翁正春,史繼偕二人。

這十幾名官員本以爲林延潮會給他們接風洗塵,但沒料到卻是普通的粗茶淡飯,不由有些失望。

於道之在席上道:“經略大人,這東征軍的將士日子過得可真是辛苦!”

林延潮道:“於司馬言重了,我等將士爲朝廷效力,再大的苦也要吃的。”

於道之微微笑着道:“那可不是?朝鮮之役,朝廷先先後後都用去了近兩百萬兩銀子,能打到這個份上,全賴前後兩位經略的運籌之功啊!”

宋應昌聽了於道之這句話,面色有些難看,但他隨即平復情緒,滿臉堆起了笑容。林延潮笑道:“是啊,宋經略受封后,確實是戰戰兢兢,平壤之役滅敵上萬,斬級一千五百餘,後來碧蹄館又殺倭數千餘,這些並非宋經略一人之勞,而是三軍將士用命,這獎賞撫卹下去,當然就花錢如流水了,但這錢不能省啊!諸位說對不對?”

眼見林延潮一頂大帽子扣下來,衆人不得不連聲道:“正是,正是。”

於道之見林延潮化解他的這套說辭,倒也是在意料之中。

他開口道:“有功當然要賞,朝廷絕不會虧待將士,只是於某有一事不明,一個平壤之戰已是這麼多封賞下去了,那麼晉州之戰殲敵兩萬,到時候經略大人又打算向朝廷要多少的賞賜?”

“林經略宋制臺,於某不是責備的意思,你們切莫誤會啊!還有一事,那麼就是戰功的勘察,晉州之戰報上朝廷,其中有多少虛浮的地方,於某不知道。但王命在身不得不詳查。於某來朝鮮前,本兵也是再三交待,國事愈發艱難,戰功愈發不可濫賞,如此既令歹人有僥倖之心,也令朝廷白白損失的錢糧。”

“所以呢?於某這麼看,這兩萬倭寇咱們要查實,從各鎮各協一層層地往上報,最後再覈實。然後首級要認真查驗,埋屍首的地方也要重新翻起來再驗看過一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大公!諸位以爲如何?”

衆官員們都是點頭如搗蒜。

林延潮與宋應昌對視了一眼。

二人都明白,這於道之還真不是省油的燈,一套一套這是要置人於死地啊。

宋應昌給林延潮使了眼色,不可以再強頂下去,現在二人的烏紗帽可謂被於道之狠狠拿捏再手中。

“忍一時風平浪靜啊!”宋應昌在心底說道。

反觀林延潮則笑着道:“於司馬果真是心細如髮,就這麼辦吧!”

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第二十九章 送信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感謝書友們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單章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六百三十章 講學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