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

兩疏之下,封貢之權,會同館從兵部轉至了禮部之下。

這兩疏讓所有人看到了林延潮的實力。林延潮以而立拜大宗伯,滿朝上下佩服之餘,但仍覺得他根基不夠穩固。

但現在他們發覺林延潮的門生故吏,已是漸漸在朝堂上嶄露頭角。

有天下三大賢之稱的郭正御,主編新民報的方從哲,帝心所在的孫承宗,京中文壇領袖袁宗道,剛直不阿的袁可立這幾人都是朝野上下風頭正勁的人物。

同時李三才因去年在京屯田成功,因功拔爲順天府提學使。

各省提學使一般是掛按察司副使銜,爲正四品。唯獨順天府應天府,是掛按察司使銜,爲正三品。

李三才升任順天府提學使,一時風光無量,這一切離不開王錫爵的大力栽培。

此外還有一事,就是楊鎬爲山東參議分守遼海道。

人事變動之時,在萬曆十九年的閏三月,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天晚上,西北方向有一道彗星掃過,距欽天監的記載彗星尾長尺許。

見有彗星,按照慣例天子應當檢討施政是否有不當的地方,進行修省檢討。

天子果真下詔檢討,並告訴天下官員,朕以往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以後一定親賢臣遠小人。

申時行見此連忙將過錯攬在自己身上,說由此天象肯定是自己身爲宰相有做不對的地方,懇請辭職。

而天子當然沒有答允,而是貶斥了幾個宮裡名聲不好的太監,已作爲反省。

正當滿朝上下,都以爲天子要洗心革面時。

天子突然下旨傳諭六科十三道官,說這幾年來你們屢屢上諫,說朕的不是,難道沒有聽說過什麼是‘宮府中,事皆一體’,你們整天呱噪真是好生討厭,一律奪俸一年作爲反省。

此事一出,朝野上下是譁然聲一片。

言官本來俸祿就少,天子還搞這樣的事,還將彗星出現的事責怪到他們頭上。

至於宮府中,事皆一體,這句話也是耐人尋味。

這句話最早出自前出師表,乃諸葛亮所寫。

當年朝野上下批評張居正也有宮府一體這句話,意指他與馮保勾結。

宮就是皇宮,府就是政府,天子引用宮府一體就是朕與內閣是一條心的。

天子下旨斥責言官,還要把申時行拖下水。

恐怕申時行也是覺得自己很無辜,他這幾年雖屢屢遭言官批評,但是他也不敢將言官奪俸一年,這些人誰能惹得起,不怕被咬嗎?

申時行當了這麼多年宰相,臨退休前看來天子還要讓他發揮餘熱,背一回鍋。

這一次處罰言官,可謂糞坑丟炸彈,激起了公憤。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了申時行。申用嘉的風頭還未過去,但這邊官場上風勢已是更加不利於他。

而這時候吏部尚書宋纁病重的消息傳來。

這一日退衙後,林延潮乘輕車趕到宋纁的住宅看望。

在大門迎接林延潮的是宋纁的長子,對方一見林延潮即是垂淚道:“大宗伯,爹爹他不行了。”

林延潮一聽道:“快帶本部堂去見太宰。”

宋纁住的是吏部的官舍,外頭看去還是闊氣,但林延潮走到宋纁的臥房一看房內佈置卻是十分簡單,就幾樣器什,沒有什麼奢侈之物。

身爲吏部尚書宋纁竟廉潔到這個地步,林延潮也是深表敬佩。

病榻上宋纁正閉着眼睛,林延潮示意其子不必出言,自己默默無聲的坐在宋纁榻旁。

過了好一陣,宋纁方纔睜開眼睛見牀榻旁有人,試圖睜開眼睛想看清是誰。

一旁宋纁的長子垂淚道:“爹爹,大宗伯來見你了。”

“大宗伯?是沈大宗伯,還是於大宗伯?”

宋纁長子向林延潮露出歉色,然後解釋道:“爹爹,是現任禮部尚書林大宗伯。”

“哦。”宋纁聞言神志漸漸清醒,林延潮彎下腰問道:“太宰身子可好些了嗎?”

“老夫是不成了,有勞大宗伯這時候還來看望。”

“太宰不必說這樣的話。非太宰栽培,哪裡有在下今日。”

林延潮邊說話邊打量,見宋纁說話間花白的鬍子一顫一顫,臉上毫無血色,看來真是不成了。

林延潮問候了幾句,宋纁雙目枯望着垂簾道:“老夫今日不行了,也幸虧宗海你到老夫身旁說幾句話。”

林延潮笑道:“太宰哪裡的話,太宰有什麼事儘管吩咐下官,下官一定盡力操辦。”

宋纁苦笑道:“老夫何來私事,但有幾句肺腑之言。”

“在下還請太宰吩咐。”

宋纁道:“老夫去後,朝廷必然重議吏部尚書的人選,不知宗海心底以爲誰可以接替老夫?”

林延潮聞言有些爲難,然後道:“太宰以爲當今戶部尚書石司農如何?”

宋纁點點頭道:“善,石司農是好,但是他爲官太耿直了。”

林延潮聞言心底一動,宋纁屢次舉薦鄒元標出任吏部文選司員外郎,但奏章屢屢都被申時行駁回。

故而宋纁不安其位,又兼病重,連上五疏請求致仕。將來石星接替他出任吏部尚書,以石星耿直的性子,確實很難做到八面玲瓏。

“那麼太宰心底有什麼人選?”林延潮問道。

宋纁擡了擡頭,然後道:“宗海若非詞臣,此位老夫非以爲你不可。”

聽宋纁之言,林延潮心底一凜。正如禮部尚書是詞臣的專屬,吏部尚書就是非詞臣的專屬。

當然也不是絕對,嚴嵩高拱都出任過吏部尚書,而後就成爲了內閣裡有名的強勢宰相。

所以不說林延潮能不能破這個規矩,就是天子連吏部侍郎都不肯給自己,更不用說吏部尚書了。

林延潮苦笑道:“太宰,在下從來沒有這個野心。”

宋纁笑了笑道:“當今部閣大臣之中,唯獨你是擎天之士,只是你若出任吏部尚書,將來也無法入閣了……將來吏部尚書出缺,老夫想除了石司農外,這刑部陸司空宗海可有考慮一二?”

一般吏部尚書空缺,都是從除了禮部以外,由四部尚書中一人出任,當然也不是絕對,南尚書與吏部的侍郎也有機會。

現在兵部尚書王一鄂也是病重,工部尚書舒弘志人望不夠,剩下的只有刑部尚書陸光祖,戶部尚書石星二人可以一爭了。

不過石星勝算大一些,畢竟戶部尚書排名在刑部尚書之前。

林延潮道:“太宰不是不知,在下在廷推上屢與陸司空相左……”

宋纁道:“陸司空性子一直是如此,但這一次你若支持陸司空爲吏部尚書,他以後必會賣你的人情,宗海不妨聽老夫之言考慮一二。”

林延潮聞言沉默片刻,之前許國還與自己說要支持石星呢。石星出任吏部尚書後,他們再推舉楊俊民爲戶部尚書。

林延潮從宋纁府上出門,回頭看了一眼,然後坐上了馬車回衙。

在馬車上,林延潮細細揣摩,發覺這廷推的訣竅。

比如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出缺,是在京五品以上官員推舉。

但是自己的學生,以及翰林院裡的同僚,沒有幾個是五品以上官員。因爲翰林五品是一個檻,翰林五品就可稱學士,但大多數翰林都是集中在五品之下。同時對於科道也不利,身爲言官最多不過七品。

當然以往內閣宰相強勢時,如張居正,申時行在位時是可以左右吏部尚書人選。

這一次會推不同,申時行已經明言要退了,所以不會用自己在位宰相的權力來左右誰。而次輔許國聲望還遠不如申時行。中樞正處於青黃不接,所以此次會推還真看誰的票數多。

如此哪幾個衙門最吃香?

戶部十三司,刑部十三司,每個司的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所以戶部刑部是票數的大頭所在。

因此不出意外,這一次會推吏部尚書就是出自這兩個衙門。至於南京的幾位尚書,雖說也是有資格,但沒有京官支持,畢竟是太難了。

因此吏部尚書之爭,也就是石星與陸光祖之爭了。

林延潮回衙後,聽聞兩位堂官以及幾位司官都在火房裡等候自己。

林延潮到了火房後,趙用賢,黃鳳翔,以及徐即登等司官一併起身行禮。

入座後,林延潮問道:“你們所來何事?”

黃鳳翔道:“聽聞太宰病重,朝廷有意廷推吏部尚書,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林延潮聞言道:“本部堂剛從太宰那回來,太宰確實病得很重,看來不日就要會推吏部尚書了,這不是謠言。”

衆人聞言都有悲色。

林延潮伸手按了按了道:“吏部尚書若是出缺,我等都要於闕左門廷推。”

“本部堂有一淺見,堪任人選我們部內當先議一議,待會推之時,無論之前是何主張,在會推上都共推一人。”

聞言衆官員都吃了一驚。

林延潮繼續道:“本部堂這麼說,全因我們禮部近來逐漸勢輕,其因乃我等不團結,各自爲政,各有主張,故而漸漸爲各衙門所輕。但這一次會推決定吏部尚書事關朝廷大計,也關係到本部的以後。故而本部堂方提此主張,當然若有人不從,也不會爲難他。”

說完林延潮呷了口茶,但見黃鳳翔第一個道:“下官願與正堂共同進退。”

黃鳳翔說完其他各司官員也是紛紛陸續表態支持,最後剩下趙用賢一人。

但見林延潮看向趙用賢問道:“趙宗伯意下如何?”

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六百零九章 報復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九百九十章 儲相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九十三章 買房拉(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