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

從內閣回到衙門火房的後,林延潮當即吩咐門曹不許讓任何人入內。

陳濟川給林延潮端來茶水,林延潮輕呷了一口隨即放下,此刻他全無之前在廷議上閒品的心境了。

林延潮放下茶盅,到了書案上揮毫落紙寫了幾個字,然後又坐在椅上沉思。

“老爺,今日廷議上是否有不順心之事?”陳濟川問道。

林延潮道:“確有。你這說這許新安還未成爲首輔,但已是擺起了首輔的威風,竟幾乎把我當成屬吏來使喚。”

陳濟川想了想道:“多半是許新安覺得老爺這一次起復他有出的一份力在其中,故而也不把老爺當作外人吧。”

林延潮道:“我本來也有此意,這一次我出面聯合部內的官員,就是打算將來在廷議上一起推薦石東明,也算對許新安有個交待。那知今日廷議上這石東明居然再次反對海運濟朝之策,然而支持我海運之策的卻是與石東明並謀大宰冢之位的陸平湖。”

林延潮伸指叩桌,當初自己與許國達成協議後,可謂是一心一意。儘管林延潮記得似乎歷史上許國沒有擔任首輔,但若是他能如申時行一樣器重自己,自己未必不能幫襯他。

當初自己能幫張居正早幾個月下野,讓張四維提前擔任了幾個月宰相,又何況許國。

但是許國顯然是沒有將自己放在心上啊。

這一次他強行讓自己支持石星,又兼事後一副理所當然你要聽我的樣子,實在令林延潮覺得跟隨許國不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這與申時行不同,二人是座主門生的關係,即便將來申時行下野了,林延潮仍要恭恭敬敬稱他恩師。所以林延潮現在即便身爲大宗伯,在申時行面前以下僚自居也屬官場上正常的事。

但是許國呢?現爲次輔已然如此了,將來成爲首輔,自己還不得事事聽之,就如同屬吏一樣。

換句話說,這不是給自己找爹嗎?

林延潮想到這裡,深吸了一口氣重新從桌上端起茶來,立在火房中央望向窗外,但見軒窗豁亮,窗外院中有數株高大古樹廕庇。

見窗前這已逾百歲之齡的蒼松,依靠自己不依不靠挺拔而立,林延潮不由心道,樹猶如此,又何況人呢?

林延潮將茶一飲而盡後已有決定道:“參天大樹我自爲之,又何必求他人隱蔽。”

陳濟川聽到這裡,知道林延潮已有決意,身子微躬。

林延潮從衙門回府後,聞知于玉立,鍾羽正二人前來拜訪。

鍾羽正現任戶科都給事中,于玉立剛剛又調回了刑部任湖廣清吏司郎中。

二人現在身份地位早非當初的吳下阿蒙,放在京官之中也算是一號人物。

林延潮讓二人在客廳候着,自己更衣後行至客廳。二人一見林延潮即起身參見,都是格外恭敬。

其實二人年紀與林延潮差不多,鍾羽正還是林延潮的同年,但二人都知今時今日地位是何人所賜,故而對林延潮都是從心底的感激。

二人坐下後,鍾羽正先向林延潮稟告兩淮鹽政的事,原來是兩淮巡鹽御史李汝華,現在正一頭爛額,原來之前朝廷傳出停止綱運法的消息,遭到了兩淮鹽商的集體抵制。

結果今年的鹽稅還沒有着落,去年已經是大規模拖延。

李汝華連連寫信給求自己京中的同僚幫忙,奈何石星態度十分堅決,甚至放出風聲,若兩淮鹽稅收不上來,他就要辦了李汝華。

幸虧今年鍾羽正從工科都給事中調任戶科都給事中後,在林延潮授意下在兩淮鹽稅的事上處處卡着石星。

否則沒有鍾羽正的反對,綱運法在石星的主持下,早就廢除了。

林延潮聽了鍾羽正稟告後道:“叔濂在兩淮鹽稅的事上,但凡戶部有所請都要封駁回去,但其餘的事則是可以給石司農幾分面子,不必與他爭執。”

鍾羽正道:“是,下官原先怎麼辦,現在仍是怎麼辦就是。”

林延潮滿意的點點頭。

這時候于玉立道:“幾位內閣宰輔對石司農的風評都很高,聽說這一次宋太宰病中,朝廷風傳馬上要會推吏部尚書,這石司農的把握不小啊。”

鍾羽正道:“吏部尚書乃朝廷唯一可與首輔大學士平起平坐的大員,之前因嚴分宜,高新鄭,張江陵等強勢宰相在閣之故,故而吏部尚書之地位這才大不如前。但眼下元輔屢次上疏請致仕,閣務雖由許次輔主持,但名不正言不順,故而內閣宰相新舊不濟之時,新任的吏部尚書或許可不看內閣臉色行事。”

于玉立道:“但是現在朝野上下石司農呼聲不小,唯一可與他抗衡的恐怕也唯有本部的大司寇了,不知大宗伯心底以爲誰更合適?”

就在一個時辰前,林延潮心底的人選還是石星,但現在他已是下定決心。

林延潮道:“我正要與你們說此事,元輔乃是林某的恩師,他在朝一日,林某大小之事上都以恩師馬首是瞻。現在元輔就要退了,他也並沒有與我交待吏部尚書堪任的人選,倒是許次輔授意我推薦石司農。”

“但是石司農屢次三番在廷議上與我意見相左,我是否要推舉他呢?唯許次輔之命是從呢?”

于玉立,鍾羽正二人對視一眼。

鍾羽正起身道:“大宗伯,你乃我們這一科裡會元,狀元,也是我等中官位最高。衆同年無不以大宗伯馬首是瞻。”

于玉立也是起身出聲道:“我與叔濂也是一般心意,以大宗伯今日地位,實不必處處看許新安臉色。”

林延潮笑了笑道:“我又不是自己要出任大宰冢,但你們這番話林某心底很受用。兩位請坐。”

二人依言坐下,仍有些不知所措。

林延潮對於玉立道:“中甫與陸司寇交情如何?”

于玉立如實答道:“公事來往之餘,也曾去他府上坐了幾回,大司寇面上不苟言笑,但私下倒是不難相處。”

林延潮聞言點了點頭道:“那你替我與大司寇傳個話,只要他升任吏部尚書後讓叔濂爲吏科都給事中,那麼吾在會推之中舉他爲吏部尚書!”

林延潮此言一出,鍾羽正身子一顫,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來。

于玉立聞言又是震驚,又是羨慕起鍾羽正。

林延潮笑了笑,他此刻倒是擔心於玉立地位不夠,陸平湖不足以相信。本來朱賡是可以當作二人中介,但他老人家又不在,林延潮一時也找不出更合適的人替他傳話了。

鍾羽正又是高興,又爲難道:“啓稟大宗伯,這吏科都給事中是言臣領袖,連吏部尚書也要禮重三分,但我與陸平湖素無交情,他怕是不會……”

林延潮撫着短鬚笑着道:“只要陸平湖有志於大宰冢之位,那麼他就一定會答允。”

數日之後,宋纁病逝於任上。

天子十分悲傷,綴朝三日(表面工作還是要做的)以示哀悼,然後旨意也下來了,追贈宋纁爲太子太保,同時令禮部議論宋纁的諡號。

同時宋纁去世,吏部尚書缺位。

吏部左侍郎趙志皋題請會推吏部尚書,天子答允。

於是旨意上定於五日之後,京中五品以上官員在闕左門會推吏部尚書。

就在會推前一日,有言官上疏彈劾申時行名爲致仕,實爲戀棧權位不去,說白了意思就是申時行死皮賴臉的留在宰相的位子上。

天子對於這名言官予以奪俸半年的處置,若要算上之前朝廷處罰言官的一年俸祿,這位上疏的言官要給朝廷白乾一年半。

在會推前一日,刑部尚書的火房內。

但見火房中央的牆壁上用筆描線作了一個表格,表格上有在京五品以上所有官員的名稱。

表格一欄除了官員的名字,後面都標着一欄備註,上面寫着如‘不能與推,傾石,存疑’等字樣。

陸光祖雙手負後看着這張表格,然後兩個心腹官吏持筆在對照着表格在紙上寫着什麼。

陸光祖看了一陣,然後於火房中左右踱步。

過了一會功夫,兩名中書一併捧紙來到陸光祖面前道:“啓稟部堂大人,我們二人算過了明日會推,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除了正在病中,外出公幹的,態度曖昧不明的,留在京中的官員裡我等粗略計算了一番,支持石東明的官員稍多部堂大人幾票。”

陸光祖道:“石東明背後有許新安,王太倉撐腰,當然不乏人支持,哼!”

陸光祖眼神一厲,這時一名中書道:“部堂大人我們應該怎麼辦,是不是要往那態度曖昧的官員那走動走動。”

陸光祖擺了擺手道:“你們想到的,石東明難道沒有想到嗎?那幾個牆頭草不過想待價而沽,我們越找,這些人還以爲朝堂上沒有他們不成了。”

“那麼我們當如何應對?”

陸光祖道:“爲今之計,當把支持石東明的官員中拉攏過來。拉攏一人,我即勝兩票,拉攏五人,我則勝十票!”

“那麼部堂大人應當拉攏何人?”

陸光祖左看看右看看,然後盯向了這些禮部頭銜的官員,半響後道了一句:“就是他們了!”

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第六十三章 林府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九百零七章 聖旨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五百一十九 來客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五百五十章 私問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第六章 離家求學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四百零四章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