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

吏部尚書廷推之後,天子依從正推所舉,用陸光祖爲吏部尚書。

至於刑部尚書則是推舉,前兵部尚書三朝元老趙錦。

陸光祖加爲吏部尚書後,按照慣例上疏推辭以表才疏德薄,不能勝任。因爲是慣例,所以天子也依照慣例不允。

不過陸光祖上疏推辭,卻是有人‘當真’了。

御史王之棟上疏言陸光祖以前有擅權的劣跡,而趙錦年紀太大,二人都不能勝任。天子大怒下旨責問,你說他們不能勝任,那你推舉兩個官員來給朕看看。

哪知王之棟一封奏章懟了回去。臣說年老不能用,陛下卻要臣說用誰?臣說事情不便,陛下卻問臣要辦什麼事?陛下這分明是不讓臣說話,此非社稷之利。

王之棟把天子罵得狗血淋頭,最後貶去璐安府爲司理了。

但也有人懷疑王之棟是許國的門生,這封奏疏是他授意王之棟寫的,表示對陸光祖擔任吏部尚書的不滿。

無論是不是許國授意的,但內閣不喜歡陸光祖這是無疑的。不僅內閣,翰林院上下也不喜歡陸光祖。

這其中是有故事的。

當年陸光祖爲吏部郎中時,到都察院拜見三堂時從來都是長揖不跪,因爲此事吏部與都察院還打過一場官司。

而張居正爲首揆時可謂氣蓋諸公,六部尚書在他朝房稟事時也要站着說話。當時陸光祖爲大理寺卿找張居正稟事時說,我必須坐着說,不然就告辭了,而且以後再也不來了。

張居正聽了忙道,年兄留步,咱坐下說。

當時人盛讚陸光祖很有氣節,因此名重一時。但是到了陸光祖爲吏部侍郎時,有次他坐轎出行時遇一名庶吉士,要對方引避。這名庶吉士不肯,反而將陸光祖罵了一頓。

陸光祖受辱後要內閣主持公道不得,於是憤憤不平地到處對人訴說,京裡不知尊卑不避大轎的有四等,一太監,二女人,三入朝的大象,四庶吉士。

要知道庶吉士從來在道上只避閣臣,太宰,其餘官員哪怕堂堂尚書,也只是遙拱。

陸光祖之前此舉顯然有些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而且此話一出可謂將翰林院裡的庶常都罵進去了,你陸光祖居然將我們堂堂翰林與太監,女人,畜生並列。

相反陸光祖的前任宋纁爲吏部尚書時,一日坐轎過長安街。結果一名老婦人沒有迴避,被宋纁的屬隸誤責。那婦人是當街大罵,老孃在京五十幾年,見官千千萬萬從沒有迴避過,誰還稀罕你這蚊子官。

聞者無不大驚失色,宋纁命人趕緊避過。到了吏部後,宋纁對下屬說,今天真是的,被老婦人指着一頓大罵。

下屬問:“誰敢罵堂堂大冢宰啊?”

宋纁說了事情經過,最後還自嘲說了一句,老夫今日也不是蚊子官了吧。

兩人一比較,差距有了。當初陸光祖爲下僚時,能夠保全氣節,不畏上官,甚至連張居正都敢頂撞。但現在你爲吏部侍郎了,卻是處處擺起譜來。可知你陸光祖不是有氣節,而分明就是裝逼犯。

在另一個時空的萬曆二十一年的會推閣臣。

會推之後,陸光祖寫了幾名堪任的官員,然後將自己名字列在第一個報了上去。

此疏入後許久,天子不答。到了一日,天子突然批示給陸光祖說,朕要你會推閣臣,你怎麼把自己列在頭名報了上來。

無論如何說陸光祖已經推升爲吏部尚書了,一辭後,陸光祖即正式拜吏部尚書。

陸光祖拜吏部尚書後數日,文淵閣之中,氣氛有些沉悶。

許國,王錫爵,王家屏三位內閣大學士正在值房裡票擬。

當初陸光祖照例上疏推辭任命時,許國是很想直接弄假成真讓陸光祖滾回去家的,順便再在替天子批答的票擬裡罵上一句‘裝什麼裝’。

但是這純粹是想想而已。

今日三位閣老正在值房裡批答奏章,而申時行又不在閣,這一次倒不是別的,而是因爲他又被彈劾。

彈劾申時行之人,乃南京一名主事,他彈劾的起因是之前因慧星之事,天子下旨將所有科道言官罰俸一年。天子處罰了也就罷了,還要把申時行拉出來說了一句‘宮府一體’。

結果主事憤慨上疏說星變之事,不是言官的錯。全部歸咎於內閣,申時行在內閣之時,借天子威福狐假虎威,然後又重用吏科都給事中楊文舉,禮科給事中胡汝寧兩位奸臣,弄得朝中烏煙瘴氣。

楊文舉乃飛語裡所言與楊文舉,楊文煥並列的‘三羊’之一,當年江浙水災楊文舉奉旨去賑災,結果卻一路貪污受賄,江浙一帶百姓對楊文舉罵聲一片。可楊文舉不但沒事,回朝後還升了官。

現在申時行受彈劾再度辭官在家,許國必須出面來收拾殘局。

許國與王錫爵,王家屏道:“楊文舉平日官聲太差,我看是還是讓自己上疏致仕回籍好了。但下面小臣上疏亂政惑聽,必須予以重懲。”

王錫爵亦道:“元輔雖早有歸田之意,但宰相歸裡自有宰相之體,豈能因小臣彈劾而去,如此國體何在。”

許國雖心底巴不得申時行趕緊走人,但是他知道在此疏他必須聽王錫爵,王家屏的,出面替天子挽留。

許國道:“元輔待許某有知遇之恩,這點我怎能不知,就如此票擬。”

於是許國起草奏疏的預擬後遞給王錫爵,他將筆擱在一旁,端起茶盅又是放下對二人道:“這一次會推吏部尚書,與之前所料相去懸殊。幾乎少了近十人,到底是何人在欺瞞?許某生平最厭惡背叛之人,若讓我察知定讓他此生無法立足於朝堂之上。”

王錫爵將許國的預擬過目一遍後於一旁畫押,然後遞給了王家屏道:“維楨兄切勿動氣,一下少了近十人之數,必是有人在背後授意。”

許國點點頭道:“那麼元馭心底可猜到此人是誰?”

王錫爵沉吟片刻道:“若我所料不出,八成乃林侯官所爲,也唯有他方能如此左右大局。”

許國暗暗點頭,他其實早通過吏部熟悉的官員知道了是林延潮背叛了他,但他就是要借王錫爵的口道出。

許國道:“許某也認爲是他。”

王錫爵道:“林侯官好利輕義,輕易反覆,這一次你我可謂錯信了人啊。”

許國見王錫爵這麼說心底大喜,但面上卻道:“此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石東明與林侯官素來不和,我強要林侯官推舉石東明,他心底必生不滿。”

王錫爵道:“話是如此說,但他林侯官是詞臣出身,難道不知閣部之間何輕何重,在此事之上他卻與陸平湖在朝中沆瀣一氣,不僅你我不容,以後也有人怪他。”

許國聞言點了點頭,他正要說話。

這時候外面閣吏稟告道:“閣老,吏部有題本到!”

二人不約而同停止聊天,一直靜聽兩位大佬說話的王家屏出聲道:“拿本進來。”

閣吏持本入內遞給王家屏。王家屏揮了揮手示意對方退下,然後拿起題本過目,但見他臉上神色一動道:“吏部上本言吏科都給事中楊文舉不稱當予以罷歸,並題請戶科都給事中鍾羽正改爲吏科都給事中。”

許國當即駁道:“官員罷歸不罷歸,何曾吏部說得算了。”

許國此言一出,當即覺得不妥。

這官員提拔與否,稱職與否,本來吏部的職責所在。但以往內閣侵吞吏部事權太久,導致衆閣臣都忘了這一茬事。

“陸平湖事先也未與內閣商議,即草率定下此事。再說吏科都給事中乃臺垣領袖,豈由他這般自作主張。”王錫爵出聲道。

王家屏道:“不過這是陸平湖升任吏部尚書後的第一疏,而且以資歷而論鍾羽正從戶科都給事中升任吏科都給事中並無不妥。”

王家屏言下之意,陸光祖現在已是吏部尚書,此疏不是輕易可以駁斥的,若是駁斥就是要與吏部開戰了。而且從推舉的角度而言,這是很正常的人事調動,並沒有什麼越級提拔等可以挑錯處的地方。

王錫爵道:“這鐘羽正是萬曆八年的進士,元輔的得意門生,我聽聞他一直與林侯官走得很近。”

許國冷笑道:“元馭所言不錯,這陸侯官真與陸平湖沆瀣一氣!”

話說到這裡,三人都不說了,若是駁了此疏,就同時得罪了林延潮,陸光祖,鍾羽正。

想到這裡,許國神色一寒,當即提起筆欲落在題本上。

這時王錫爵站起身,伸手於許國持筆的手腕下一託。

許國皺眉道:“元馭,你這是作什麼?”

王錫爵道:“維楨兄,聽小弟一言,陸平湖此人險徼好弄機權,以後必與你我爲難。但若是駁回此疏無疑讓林侯官徹底站在陸平湖一邊。”

王家屏其實是內閣三人中與陸光祖私交最好的一人,同時他與林延潮交情也很不錯。

所以他也出聲:“陸平湖既已拜吏部尚書,這時候再爲意氣之爭已是不妥,輕易引起閣部衝突,這以往是有教訓的。以我之見倒不如賣個人情給二人以爲修好。”

許國聽了王錫爵,許國之言道:“此事就先如此辦,但許某是不會就此干休的!”

ps:明日有更。

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九百零七章 聖旨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八百八十六章 局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一更)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四百七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一千章 經史並重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