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二)

楊漣道:“我嘆的不只是我,還有宮中的公公也跟着背鍋,皇上的名聲亦有受損。想要辦件好事,爲什麼就這麼難呢?”

吳孟明心想,還不是你的那些朋友和同僚,象王洽,以及被趕回家了的鄒元標,孫慎行等人,不斷在傳皇帝的壞話,工匠皇帝據說便是從江南傳來的。

楊漣又嘆了口氣道:“反正罵名我來背,成了是皇上明見萬里,出了問題就說是我這個欽差亂來。耕者有其田,爲了這樣的理想,就算是遺臭萬年,又算得了什麼。”

縣令肅然道:“文孺公,請受我一拜。”說罷大禮拜下。

楊漣連忙扶起他道:“*******,*******。皇上這兩句詩可真是說到了臣的心裡去了。要做成一些事,總要有些人去犧牲。我楊漣的名聲又算得了什麼。吳同知,玉田一有消息就要報來,反正已經豁出去了,千萬不能因爲他們那邊影響到這邊。”

吳孟明回道:“欽差大人請放心,兩縣隔得遠,而且之間有錦衣衛精兵把守,他們通不了消息。”

楊漣苦笑道:“我一直不喜歡東廠和錦衣衛。現在才知道,缺了你們這些人,有些事確實不大方便。”

吳孟明臉上有些不大自然,他赫然笑道:“我們本是皇上鷹犬,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的。”

楊漣這才知道自己的話有些傷人,他連忙道:“不是因爲對你們有偏見,只是我們一直認爲有三法司足矣,錦衣衛之類的並無存在的必要。現在才知道,要對付這些人,還是隻能由你們來。”

這話其實並不比先說的話好多少,有些惡人還需惡人磨的意思。吳孟明知道他是個真性子,只好把他的話當作讚揚,不再作聲。

第二天,衆地主一起來到縣衙門,在縣令的見證下,將自己除了口糧田以外的地都賣給了宮裡的楊公公,代楊公公簽名的是錦衣衛指揮同知吳孟明。而吳孟明答應,會與專利局聯繫,購買專利技術,在盧龍開辦三座水泥廠。

而這時,鐵路剛好修到豐潤縣。因爲鋼鐵不足,修路工人乾脆放了兩天假,但上面要求,不得出豐潤縣境,要能隨時回來幹活。

才放了一天假,豐潤縣各地就有人開始叫喊:“鐵路上的人迅速回去,要幹活了。”

等這些人趕回來時,發現還是沒有運來鐵軌。而這時京山鐵路指揮使將他們召集起來道:“接到上面的通知,鐵軌要二十天才能運到。主要是因爲我們這一段時間鋪得越來越快了,鋼鐵廠造不贏了。”

衆人大笑起來,不過想起是按天計算工錢的,又有些擔心。

指揮使接着說道:“這二十天,哦,說是二十天,誰知道二十天行不行。就算它二十天吧,大家都在這裡發閒,雖然吃的少不了,只怕還是有些不大願意。所以我們準備在這二十天去盧龍和玉田,去幫他們收割莊稼。工錢還是按鐵路上的算,包吃住。”

衆人這才放心,收割莊稼是他們的老本行,自然是不擔心的。於是兵分兩路,一路去盧龍,開始收割楊公公買下的地裡的莊稼。

而另一路則直奔鄰近的玉田縣,這裡是由許顯純負責的,用的一樣的方法,只不過水泥廠變成了造紙廠,楊公公變成了柳公公。

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套路。這兩地的地主都只留下自己能耕種的田地,其餘的全部賣給了兩位公公。包括在盧龍起初願意私底下減租的五家地主,也要求將地賣掉後一起來開廠。

並不是地主們都腦筋不清醒,容易上當。主要是因爲減租之後,田地真的沒有了什麼賺頭,特別是在北方,移民的多,朝廷要開礦,建鐵路招了大量的人,佃戶一不順心就可以跑去衙門要求移民,而移民數目是政績中很重要的一項,縣裡也希望有人移民。這樣一來,地主的日子確實不大好過了。很多人都訂了報紙或者看到過報紙,知道現在水泥廠和造紙廠確實生意極好。現在既然有機會去賺大錢,還守着那幾畝地幹什麼?再說大家都留了口糧田,真的老了想要怡情山水的時候,還是一樣可以過上愜意的小日子。也就是說,賣地轉而經營別的產業實際上對地主也是有利可圖的。吳孟明他們的話,不過是給他們指了一條路而已。

鐵路上的民工收割了莊稼之後,又被告知要平整土地,在兩百步寬的田地之間留下一條兩步寬的大道,用石頭砌出界址。

而這時剛到遷安鐵礦的盧龍民工,則被召集起來開了一個會。一個管事說道:“鄉親們剛來,有些話我本來不應該說的,但是如果不說的話,又怕以後大家要怪我。朝廷在盧龍買了很多地,足夠大家回去耕種的。而且這地是賣給大家,是大家自己的,不是租的別人的地了。”

底下的人喧譁起來,有人大叫道:“我們買得起地,還給別人做什麼佃戶,這不是消遣我們嗎?”

管事連忙拿着一根鐵棒在旁邊的一座銅鐘上敲了起來,好不容易人羣才安靜下來。管事滿頭大汗地說道:“大家先不要吵,等我講完再吵。”

衆人並不理他,便欲再吵,這時一個錦衣衛上臺抽出兩把鏽春刀,雙刀互交拍了一下,兇狠地瞪着下面。於是下面鴉雀無聲了。

管事道:“地是朝廷的,賣給大家不是要大家現在就出錢,而是分十年償還,每年還一成。有了收成後就可以交給就近的農業合作社,拿到錢後再還給朝廷。朝廷買地的錢是多少,你們就還多少,沒有利息。不過這地以後不能賣出去,不能典出去,不能租出去,必須自己種。這樣的條件,我想鄉親們應該是願意的,所以先要說給你們聽,免得以後大家怪我,那就失了朝廷的本意了,白費了皇上的一片好心。”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結局(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路通天下(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兩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十章袁崇煥的旅程(爲感謝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一併謝謝各位親的支持!)第九十七章 獻城第七十六章 袁崇煥出場第二十五章 東江清兵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詔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設化龍城第八十一章 盧象升第二十六章 搞定東江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四十章 廉政公署第兩百六十九章 十年綱領第三十三章東林分裂跡象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六十四章大考試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戰端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驛站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八章火器改革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兩百九十六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湯九州第四十六章 馮夢龍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一百零四章談判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五十四章 刑罰世輕世重第三百四十二章 還有這麼窮的地方?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的決定第三章 大餅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練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應魁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紅薯餵豬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九十章初戰薩摩藩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貧窮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一百一十四章揚州地震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四十一章王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