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

鄭吒對陳厚甫說道:“只要你這次讓我去安南,從此以後,只要你想要的任務,我都不和你爭。”

這句話讓陳厚甫放棄了,他其實對最近的安南興趣不大。以安南的地理位置,大明只不繼續發展下去,很容易就能將它納入領土。而皇帝曾經說過的遙遠的大島什麼的纔是他夢寐以求的地方。

黃克纘拿出安南地圖道:“現在安南共有三方勢力,北方的莫朝只有高平一地,勢力最弱。正因爲勢力弱,所以他們更加需要我們的幫助。莫朝特使已經答應在打敗鄭氏後,我們可以在紅河出海口劃出一片長寬二十里的區域,以供大明子民居住。”

陳厚甫道:“太小的,能不能搞大一點地方。”

鄭吒道:“管它大小,最後一起都佔過來纔好。”

黃克纘道:“安南不是一日可以解決的,所以我們先弄一塊地方,進退都方便。鴻升這次在那裡好好看下,找個適合的地方。”

鄭吒點頭道:“下官明白。經略,下官這次帶多少船去?”

黃克纘道:“不動則已,一動就要讓他們無法反抗。所以我們要擺出獅子博兔之勢,現在荷蘭人還比較安靜,日本的艦隊也快要回來了,你把能帶走的都帶走,留下一點巡邏兵力就行了。”

現在大員已經修築好了炮臺,至少經略府的安全是不需要擔心的。黃克纘讓鄭吒帶兩百多條船去安南,其中帶有大炮的福船四艘,普通戰船八十艘,支援船隻一百艘。共有水軍六千人,近衛軍六千人。

鄭吒看着地圖道:“我海軍可以直抵清化,在海上就可以轟擊近海地方,然後登陸,如果莫朝配合得好,那鄭氏應該很容易解決。只是南方的阮氏有些麻煩。”

黃克纘道:“關於安南的戰事,在來南海之前皇上曾經說過,不要深入,用安南人打安南人,我們佔了他們的城市後,就守住城市,其它地方的戰鬥,都讓安南人自己去打。所以我要提醒你,千萬不要深入到密林之中。皇上說過,密林之中,沒有人能打過土生土長的安南人。”

鄭吒有些不服氣,在他看來,大明可以吊打任何軍隊,不過既然皇帝反覆交代,還是聽從爲好。不然輸了,腦袋一定會掉,就是贏了,腦袋只怕也不大安穩。

黃克纘道:“皇上說現在大明的天時越來越冷了,而安南物產豐富,特別是他們的稻米,可以幫我們解決北地糧食不足的問題,所以重點放在取得稻米方面,不要想一口氣就佔領整個安南,皇上年輕,你們也年輕,我大明有足夠的時間讓安南永遠不再反叛,而不要象以前那樣佔而復反。我這個老人都不急,你們急就不大象話了。”

鄭吒躬身而謝道:“下官謝過經略提點,下官一定牢記皇上教誨,經略的叮囑,慢慢地將安南歸於大明治下,使其永世不移。”

黃克纘道:“記住,心急是最要不得的一種情緒,要慢慢來,讓一個國家歸併到大明治下,非經歷兩三代人不可。好了,先打鄭氏,等崔侍郎的消息再決定對阮氏的策略。”

莫朝約定於十月二十一出兵高平,請大明於十月二十九進攻清化。現在是十月初九,鄭吒進行緊張的動員,等到士兵調整完畢,物品都裝好後,於十月二十四日從臺灣出發,目標後黎朝的首都清化。

時間不緊,所以一路行來,鄭吒邊走邊練兵,特別是旗語的完善。而士兵一直在臺灣日本等地訓練,到這邊來也有一個適應過程。終於於十月二十七日晚到達清化外約五十里處。

安南水軍極少,因爲他們的敵人都是在國內,零星的幾艘巡邏船被明軍抓住後,倒是問出了一些信息。

而莫敬寬果然於十月二十一日出兵高平,以有心算無心,而鄭氏正好鄭梉和他的叔叔鄭杜爲了權力相爭。邊境空虛,莫敬寬很快打到了升龍府(河內),而這時鄭杜挾持了他的哥哥鄭鬆,殺死侄子鄭椿,想要繼承平安王爵位。而鄭梉則不顧父親的死活,帶着後黎朝名義皇帝黎神宗跑到了清化,與他的叔叔對抗。

兩鄭相爭,後黎朝軍隊分成兩邊大打出手,使得莫敬寬漁翁得利。他連忙派人去聯繫明朝水軍,想要改打升龍府。

他的手下倒是得力,知道明軍應該在清化外海不遠處,就在附近出動幾艘小船進行拉網式的撞運排查。有一艘船運氣很好,被明軍海軍抓住,鄭吒這才知道消息。

對於莫朝人的臨時改變主意,鄭吒很是惱火。他讓人拿出地圖,仔細看了看後問莫朝來人道:“這條河我們的船可以過去嗎?”

莫朝人道:“三千料的大船都是可以進到升龍府,上國的大船隻怕不行,其它的船都可以。”

鄭吒對跟來的近衛軍旅長桂率真道:“那就殺進去?先說好呀,我們只能在河裡打打炮,上岸後可要靠你們的。”

桂率真是講武堂第一期的學員,還沒有畢業,就被派到黃克纘手下統領近衛軍海軍旅。他在遼東殺過建奴的,對於矮小皮黑的安南人是完全不放在眼裡。他拍着胸脯道:“鄭統領放心,一天打下升龍府。”

在莫朝人的帶領下,鄭吒帶人來到了紅河河口。鄭吒看着這河口道:“劃給我們的地方就是這裡了,地方不錯,我喜歡,我們海軍可以在這裡建一個港口。”

桂率真問道:“這裡離升龍府太近,他們會願意嗎?”

鄭吒冷笑道:“最好是不願意。”

桂率真也笑道:“是呀,最好是不願意。”

大福船不能進入紅河,鄭吒只讓炮船和運兵船進河,其它的船隻都在這裡暫時駐紮。反正物資只用帶三天的食物和彈藥就行了。三天還打不下升龍府,那是誰也不會相信的事。

船隊慢慢地沿着紅河向內而進,這時帆都收了起來,用的是船處的明輪,也不要多少時間,在十月二十九日中午,終於來到了升龍府。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二十章 遼事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兩百一十二章 收復河套(十七)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華多俊才第三十七章總參謀部的熊先生第兩百一十一章 收復河套(十六)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結局(中)第三百零三章 甘肅鎮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七十章談判(一)第四十四章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二十章 遼事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兩百五十六章 修鐵路的人有了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四十章 內閣的衝突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兩百五十四章 僱傭軍二旅第四十四章 敗奢軍第三十四章再議收稅第十二章讀書可以明理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二十八章 寶鈔司第九十七幕府來援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兩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八十一章朝鮮政變第九章 一月平教亂第兩百零九章 收復河套(十四)第四十二章 射向程朱理學的第一炮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八十四章琉球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六十二章兵器的進化第二十四 說禮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兩百七十章 嚴峻刑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龍江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蝦夷和苦夷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四十章 在呂宋的新政體設想第六章科學實驗一百零二章養廉銀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十六章救兵來也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十九章 三觀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兩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一百四十一章 議院(上)第二十章 大喪事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八十六章太子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八章 進展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章 遼事第兩百六十一章 圍剿僱傭軍第二十四 說禮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